文学翻译和意义理论修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翻译和意义理论

作者:F. ISRAËL1

摘要:本文重点探讨了“意义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适用性及其对文学翻译的指导作用。作者首先分析了文学作品的交际过程、文学作品的意义理解过程和文学形式的重要性。接下在,作者结合文学作品的这些特性,论证了意义理论对文学翻译过程的指导作用。作者认为,意义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运用开辟了一种特殊的翻译操作方法,意义理论指导下的文学翻译应该是在尊重原作品价值、遵循译入语特性的基础上展开的一个独立的话语构建过程,该过程旨在用译入语重塑原作品在整体形式、美学功能及其效果等层面所展现出来的魅力。

关键字:文学翻译;意义理论;文学交际;意义理解;形式之上

1. 引言

为了使翻译研究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意义理论2的相关学者将翻译过程研究脱离了语言学的研究轨道。从目前在职业翻译领域已展开的口笔译研究来看,这些作者认为,翻译过程不是将一种语言的“所指”(signifié)直接转换为另一种语言,而是用其他的方式表示相同的“表达意图”(vouloir-dire)。然而,在单一话语语句中,话语接收者只有同时考虑到该话语语句的其它交际参数,如超语言层面的上下文(context extralinguistique)、接收主体的认知知识(bagage cognitif)等,才能将“表达意图”提炼出来。因此,诸如信息意义的构成和传输、意义解码机制的本质属性等重要问题就有了一种全新的切入点。用于支撑意义理论的语料均源于现实交际情境中的口头对话或与客观事实紧密相连的当代实用文本。现有的这些实验数据将广泛的文学领域排除在外,而后者只有极少数的情况下被提及(Seleskovitch, 1987, pp. 88-95)。当然,文学文本远离外部支撑、具有持久性,而且形式占据主导地位。因此,没有那类文本能比文学文本更容易被置于实验分析材料之外。尽管存在这些客观上的不同,但还是有必要验证意义理论所探索得出的建设性结论是否能拓展到文学作品的翻译上。或者说,有必要验证,后者是不是因为自身的特殊性而成为截然不同的另外一个问题。

2. 文学交际

意义理论的基本假设之一是交际情景的存在,在这个交际情境中至少文本所承载的部分信息是起作用的。因此,将文学话语纳入相同的视角来观察是否合乎情理也是首先要思考的问题。事实上,从象征主义时代开始,文学领域的人就否认文学作品的交际功能。他们特别强调,小说家或者诗人所写的文本都有它们自己的目的,而非仅仅是用来传递某一信息。用R. Barthes的话来说,“写作(écrire)是一个不及物动词”(Bartes, 1964, p.149),任何试图冒险的人都需要进行语言的探索,而对于“写作者(les écrivants)”(ibid : pp.147-154)而言,他们仅仅是将语言作为一种让别人倾听自己的一种工具。

1巴黎高等翻译学校教授、前任校长。原文出处:F. ISRAËL (1990). Traduction littéraire et théorie du sens. In. M. Lederer (Ed.), Etudes traductologiques en hommage à Danica Seleskovitch. Paris: Minard. pp.29-43.

2译者注:“意义理论”为“释意理论”创建初期所采用的术语。

尽管有些偏激,但是这种与世隔绝、不考虑读者、将著作看做是一种简单作品的作家的观点值得我们注意,文学,即使是介入文学(littérature engagée),只有在不降低自己、不质疑自身存在的理由时才会有自己的存在价值。但是,与其他的艺术形式一样,写作也是人类与寂寞、死亡和遗忘作斗争、追求永恒的方式之一。其目的在于“感动大众”,无论大众是多么的纷繁复杂。换个高雅的说法,写作的目的就是建立起一种交际关系。如果说文学文本确实是不像实用文本一样承载着一些具有实践预测价值的具体信息的话,那么文学文本至少是生活经验、世界观、道德观、宇宙观、真理和审美价值观的载体。而所有的这些都会超脱主题或故事本身,在读者心中留下印记。文学作品的发现过程是一种智力的旅行,更是一种情感上的畅游。这种发现是一种自我充实的过程,是快乐和情感的源泉。

然而,与完美的汇集了所有交际变量的会议翻译模式(Seleskovitch et Lederer,1984, p.179)不同,文学作品的交际模式并不完美。因为,它的交际过程总是缺少一个构成要素——不是作者创作过程中缺少读者,就是读者阅读过程中见不到作者。除此之外,文学文本还有脱离实际交际情景的时间和空间特征,这个特征往往会加大交际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误解。最后一点,口头话语会随着话语对象的反应而发展变化,它时刻都有可能受到干扰、被改变或者取消。而文学作品,一旦生成,就脱离了它的作者,成为一个不变的客体,这一点比其他书面文本更突出。这些制约导致接下来文学作品阐释所产生的诸多问题。

3. 意义理解

意义理论的另一个基础在于:表述内容(énoncé)的理解需要借助现实情境。事实上,在日常交际过程中,词汇并不能表达全部意思。它们需要结合上下文情境来阐释,才能填补词汇的空白、去除歧义,让语言层面一词多义的词汇意义确定下来。然而,文学作品直接源于作者的思想,是纯粹的语言构建,而非情景化话语。如果说意义只有通过现实与语言的对照才能被昭示出来,那么文学作品中意义的理解又是怎样来实现的呢?

首先,需要特别注意,所有的故事表述都需要一定数量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信息是作者写作的“框架”(cadre)和“锚点”(ancrage)。这两个词在这儿确指的是:所有与写作时代、写作规则、文本体裁的社会地位、作家的写作背景和作家境况等相关的因素,简言之就是文学发展过程中所有的构成要素。随着时间的推移,旧有文本有了越来越多甚至是海量的批评研究。文本的互文性(intertextualité)最终也扮演着一个非常关键的角色。因为,作品的理解总是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与已有的阅读联结在一起的。

另外,小说文本被归为Martinet 称之为«语言学表述»(énoncés linguistiques) (转引自Mounin, 1969, p.264)的类别。在这类文本中,“情景化”(contextualisation),也就是说通过语言手段(moyens verbaux)来表述情景因素,很受推崇,目的是填补所缺少的现实情境、保证文本的可读性。因此,指示词、时间和地点的标志词、人物的描写和刻画是均是文本的形式或话语参数。借助这些参数,可以在不借助超语言因素3的情况下构造故事情节、建立连贯并理解意思。要注意到,话

3甚至在实用文本中, 所有用来描述已有情景的话语都可归为情景化的范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