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复习 .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镁溶液反应: Ca2++OH-+HCO ===Cwenku.baidu.comCO3↓+ H2O
D.在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稀硝酸: 3Fe2++4H++NO ===3Fe3++2H2O+NO↑
解析:A项CO2过量生成HCO ;B项SO2具有还原性,应被氧化成CaSO4;C项 还应生成Mg(OH)2沉淀。 答案:D
一、 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例1】 (2009·宁夏理综,1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A. 向次氯酸钙溶液通入过量 CO2:Ca2++2ClO-+H2O+CO2===CaCO3↓+ 2HClO
B.向次氯酸钙溶液通入 SO2:Ca2++2ClO-+H2O+SO2===CaSO3↓+2HClO
2.处于中间价态的元素在反应中是体现氧化性还是还原性,取决于其他反应物
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在合适的条件下,也可以同时体现两种性质。而最
高价态只具有氧化性也并不意味着氧化性最强,如氧化性:HClO >HClO4。 3.对于生成物是易溶于水的气体的反应, 要特别注意反应条件,如NaOH溶液
和NH4Cl溶液的反应,当浓度不大,又不加热时,离子方程式为
(3)NH4HCO3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不可忽视的是OH-先与
再与
反应生成弱碱(NH3·H2O)。
反应,
(5)FeBr2与Cl2的反应,Cl2少量时只氧化Fe2+,足量时氧化完Fe2+再氧化Br-。
1.电解质强弱判断,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判断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是根据在水溶液中电离程度来区别的,若完全电离 则为强电解质,若部分电离则是弱电解质,可见强电解质溶液中无电解 质分子而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弱电解质分子。电解质与非电解质不能仅 根据导电来判断,如Cu导电,它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因为两者 皆属化合物。再如CO2的水溶液导电,而CO2却是非电解质,因为导电 离子不是由CO2电离出的。
本章重点提示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及规律
(2)性质: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还原性 还原性:还原性>还原产物>氧化产物>氧化剂 (3)规律 ①守恒规律:化合价升高降低的总数相等、电子得失或偏移数相等。化合价变 化是标志,电子得失或偏移是本质。 ②强强生弱规律: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与较强还原性的还原性反应,生成弱还 原性的还原产物和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 ③价态性质规律:元素处于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态只有还原 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二、离子共存 【例2】 (2009·重庆理综,8)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解析:A项,Mg2+水解呈酸性,AlO 水解呈碱性,不能大量共存;B项,在 酸性条件下Fe2+与NO 不能共存;C项NH 能和OH-反应生成NH3·H2O, 不能大量共存。 答案:D
三、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NH +OH-===NH3·H2O;当为浓溶液,又加热时,离子方程式为:
NH +OH-
NH3↑+H2O。
4.对微溶物Ca(OH)2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 当Ca(OH)2处于溶液状态时,写成离子;当Ca(OH)2处于浊液(即名称为石灰 乳、石灰浆)或固态时,应写化学式。
分析离子共存,应注意限定条件 1.限定问法
2.与“量”有关的几个离子方程式
(1)Mg(HCO3)2溶液与过量的NaOH反应,不可忽视Mg(OH)2比MgCO3更难溶、 更稳定,所以生成的是Mg(OH)2而不是MgCO3。
(2)NH4HSO4溶液与足量的Ba(OH)2反应,不可忽视NH3·H2O既是弱电解质。 当Ba(OH)2足量时,将生成NH3·H2O。
是氧化还原反应,一定发生电子转移。D项,复分解反应都不是氧化还
原反应,无电子转移。
答案:C
四、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例4】 (2009·宁夏理综,7)将22.4 L某气态氮氧化合物与足量的灼热铜粉完全 反应后,气体体积变为11.2 L(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该氮氧化合物 的化学式为( )
A.NO2
【例3】 (2009·福建理综,6)下列类型的反应,一定发生电子转移的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解析:A项,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NH3+HCl===NH4Cl, 该反应中无电子转移。B项,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
CaCO3
CaO+CO2↑,该反应中无电子转移。C项,置换反应一定
B.N2O3
C.N2O
D.N2O4
解析:由于铜粉是足量的,反应过程中Cu被氧化为CuO,气态氮氧化合物中氮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为N2,由于氮氧化合物与N2的体积比为2∶1,设氮氧
化合物的分子式为NxOy,根据氮原子质量守恒可得氮氧化合物必为NO2。代入得
5. 限定溶液酸碱性
(1)“溶液能溶解
或
(大量 ),也可能呈碱性(大量
(2)“溶液能溶解
或
”,则溶液可能呈酸性 )。
”则溶液呈酸性(大量 )。
(3)“溶液与Al反应产生H2”,则溶液可能呈酸性(有大量H+,无NO ),也可能 呈碱性(大量OH-)。 (4)通过酸碱指示剂或pH限定溶液酸碱性,如: ①“在强酸性(或pH=0)溶液中”,即含大量H+,应考虑H+的影响。 ②“在强碱性(或pH=14)溶液中”,即含大量OH-,应考虑OH-的影响。 (5)通过水的电离知识限定溶液酸碱性,如: ①“c(H+)=1×10-11 mol·L-1的溶液”,则溶液为碱性(大量OH-)。 ②“c(OH-)=1×10-11 mol·L-1的溶液”,则溶液呈酸性(大量H+)。 ③“由水电离出的c(H+)=1×10-11 mol·L-1[或c(OH-)=1×10-11 mol·L-1]的 溶液”,溶液可能呈酸性(大量H+),也可能呈碱性(大量OH-)。
分清“能大量共存”“不能大量共存”“可能大量共存”“酸性、碱性都大 量共存”等。 2.限定溶液颜色 在无色透明的溶液中,即不能含有在溶液中有颜色的离子,如Cu2+、Fe2+、 Fe3+、MnO 等,注意“透明”并不是“无色”。
3. 限定反应类型 如因氧化还原反应不共存、因复分解反应不能共存等。
4. 限定几种已存在的离子,判断其他离子是否共存。
D.在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稀硝酸: 3Fe2++4H++NO ===3Fe3++2H2O+NO↑
解析:A项CO2过量生成HCO ;B项SO2具有还原性,应被氧化成CaSO4;C项 还应生成Mg(OH)2沉淀。 答案:D
一、 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例1】 (2009·宁夏理综,1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A. 向次氯酸钙溶液通入过量 CO2:Ca2++2ClO-+H2O+CO2===CaCO3↓+ 2HClO
B.向次氯酸钙溶液通入 SO2:Ca2++2ClO-+H2O+SO2===CaSO3↓+2HClO
2.处于中间价态的元素在反应中是体现氧化性还是还原性,取决于其他反应物
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在合适的条件下,也可以同时体现两种性质。而最
高价态只具有氧化性也并不意味着氧化性最强,如氧化性:HClO >HClO4。 3.对于生成物是易溶于水的气体的反应, 要特别注意反应条件,如NaOH溶液
和NH4Cl溶液的反应,当浓度不大,又不加热时,离子方程式为
(3)NH4HCO3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不可忽视的是OH-先与
再与
反应生成弱碱(NH3·H2O)。
反应,
(5)FeBr2与Cl2的反应,Cl2少量时只氧化Fe2+,足量时氧化完Fe2+再氧化Br-。
1.电解质强弱判断,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判断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是根据在水溶液中电离程度来区别的,若完全电离 则为强电解质,若部分电离则是弱电解质,可见强电解质溶液中无电解 质分子而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弱电解质分子。电解质与非电解质不能仅 根据导电来判断,如Cu导电,它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因为两者 皆属化合物。再如CO2的水溶液导电,而CO2却是非电解质,因为导电 离子不是由CO2电离出的。
本章重点提示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及规律
(2)性质: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还原性 还原性:还原性>还原产物>氧化产物>氧化剂 (3)规律 ①守恒规律:化合价升高降低的总数相等、电子得失或偏移数相等。化合价变 化是标志,电子得失或偏移是本质。 ②强强生弱规律: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与较强还原性的还原性反应,生成弱还 原性的还原产物和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 ③价态性质规律:元素处于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态只有还原 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二、离子共存 【例2】 (2009·重庆理综,8)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解析:A项,Mg2+水解呈酸性,AlO 水解呈碱性,不能大量共存;B项,在 酸性条件下Fe2+与NO 不能共存;C项NH 能和OH-反应生成NH3·H2O, 不能大量共存。 答案:D
三、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NH +OH-===NH3·H2O;当为浓溶液,又加热时,离子方程式为:
NH +OH-
NH3↑+H2O。
4.对微溶物Ca(OH)2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 当Ca(OH)2处于溶液状态时,写成离子;当Ca(OH)2处于浊液(即名称为石灰 乳、石灰浆)或固态时,应写化学式。
分析离子共存,应注意限定条件 1.限定问法
2.与“量”有关的几个离子方程式
(1)Mg(HCO3)2溶液与过量的NaOH反应,不可忽视Mg(OH)2比MgCO3更难溶、 更稳定,所以生成的是Mg(OH)2而不是MgCO3。
(2)NH4HSO4溶液与足量的Ba(OH)2反应,不可忽视NH3·H2O既是弱电解质。 当Ba(OH)2足量时,将生成NH3·H2O。
是氧化还原反应,一定发生电子转移。D项,复分解反应都不是氧化还
原反应,无电子转移。
答案:C
四、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例4】 (2009·宁夏理综,7)将22.4 L某气态氮氧化合物与足量的灼热铜粉完全 反应后,气体体积变为11.2 L(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该氮氧化合物 的化学式为( )
A.NO2
【例3】 (2009·福建理综,6)下列类型的反应,一定发生电子转移的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解析:A项,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NH3+HCl===NH4Cl, 该反应中无电子转移。B项,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
CaCO3
CaO+CO2↑,该反应中无电子转移。C项,置换反应一定
B.N2O3
C.N2O
D.N2O4
解析:由于铜粉是足量的,反应过程中Cu被氧化为CuO,气态氮氧化合物中氮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为N2,由于氮氧化合物与N2的体积比为2∶1,设氮氧
化合物的分子式为NxOy,根据氮原子质量守恒可得氮氧化合物必为NO2。代入得
5. 限定溶液酸碱性
(1)“溶液能溶解
或
(大量 ),也可能呈碱性(大量
(2)“溶液能溶解
或
”,则溶液可能呈酸性 )。
”则溶液呈酸性(大量 )。
(3)“溶液与Al反应产生H2”,则溶液可能呈酸性(有大量H+,无NO ),也可能 呈碱性(大量OH-)。 (4)通过酸碱指示剂或pH限定溶液酸碱性,如: ①“在强酸性(或pH=0)溶液中”,即含大量H+,应考虑H+的影响。 ②“在强碱性(或pH=14)溶液中”,即含大量OH-,应考虑OH-的影响。 (5)通过水的电离知识限定溶液酸碱性,如: ①“c(H+)=1×10-11 mol·L-1的溶液”,则溶液为碱性(大量OH-)。 ②“c(OH-)=1×10-11 mol·L-1的溶液”,则溶液呈酸性(大量H+)。 ③“由水电离出的c(H+)=1×10-11 mol·L-1[或c(OH-)=1×10-11 mol·L-1]的 溶液”,溶液可能呈酸性(大量H+),也可能呈碱性(大量OH-)。
分清“能大量共存”“不能大量共存”“可能大量共存”“酸性、碱性都大 量共存”等。 2.限定溶液颜色 在无色透明的溶液中,即不能含有在溶液中有颜色的离子,如Cu2+、Fe2+、 Fe3+、MnO 等,注意“透明”并不是“无色”。
3. 限定反应类型 如因氧化还原反应不共存、因复分解反应不能共存等。
4. 限定几种已存在的离子,判断其他离子是否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