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美术》民间印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苗族神语里,蝴蝶妈妈是世界万物的始祖, 包括神、鬼、人、动植物和雷电的产生都源于蝴 蝶妈妈。因此,蝴蝶被认为是生殖和美的化身, 最受尊崇,成为蜡染重要的纹样。在蝴蝶纹蜡洒 中可以看到飞舞的、爬动的、正面的、侧面的、 仰面的、背面的一系列姿态各异千变万化的蝴蝶 纹样。
鱼鸟纹: 和蝴蝶纹相近,也是歌颂生殖和美的纹样。
后来的《贵州通志》载: “用蜡绘于布面染之,既去蜡,则花纹如绘”
可见蜡染已由以蜡灌刻板印发展到直接用 蜡在布上描绘了。学术界比较一致的意见是, 宋代由于印花蓝布等成本低工艺简单而大量盛 行,蜡染在中原逐渐消失,而在西南的少数民 族地区却代代传承,至今不衰。
贵州蜡染,以安顺、镇宁、黄平、丹寨 所产独具特色,被誉为“正宗”,这些地 区也被称为“蜡染之乡”。
清代民初—— 民间传统手印染开始受到现代工业化大批量产
品的冲击。
到现代贵州的蜡染,湘西的蓝印花布,云南和 湘西的扎染,都是民间印染中几个极具特色的品种。
现代蓝印花布
二 贵州丹寨蜡染
蜡染的起源可追溯到两千多年的前秦、汉时期, 甚至更早。
蜡染古称“蜡缬”“缬”的意思是染彩,它与 “绞缬”(扎染)“夹缬”一起被称为中国古代的 三大防染工艺,在历史文献中有关蜡染的记载很少。
二、不同历史时期印染的发展变化?
商周——春秋——战国——汉代 魏晋南北朝——隋唐——宋 明清——清末民初——至今
周代时期—— 1、染色工艺已是一种丰富的文化形态
《周礼·天官》有 “掌王后之六服、衣......”的记载。袆衣是绘有 彩色锦鸡的王后礼服,是我国古老彩印的先驱。
《周礼·天官》 中还有“染人染丝帛”的记载, 《周礼·天官》 中也有“掌以春秋敛染草之物, 以权量受之,以待时而颁之”说明当时宫廷设 有专门官吏分料采集和丝帛染制,分工细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丰子恺先生漫画
脚踏车
翰林府第
凤戏牡丹
凤戏牡丹
万紫千红 狮子滚绣球
吉 庆 升 平
四 季 平 安
四 福 同 春
鹿 鹤 同 春
清代肚兜
蓝印花布有青铜饰纹的高古,汉砖 瓦的粗犷,宋瓷的典雅,苏绣的细腻, 剪纸的简洁,织锦的华贵。深沉的蓝 与纯静的白,在普通的棉布上组成了 多姿多彩、寓意古象的文样。质朴素 雅、含蓄优美之中,饱含着浓郁的乡 俗民情。我们说蓝印花布得以源远流 长,生生不息的原因是它的平民化。 蓝印花布是我国民间传统工艺之一, 格调朴素、高雅,蕴含着我们中国人 独特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调,经过岁 月的淘洗,焕发着越来越迷人的魅力。
中国传统印染概况 一、在中国古籍上最原始的的印染方式称为什么? 二、不同历史时期印染的发展变化?
一、在中国古籍上最原始的的印染方式称为什么?
在我国古籍上印染方式称为
“画缋”、“敷彩”、“填彩”、“章施”。
中国古代把在纺织品上彩绘花纹的工艺称为“画 缋”。《尚书·皋陶谟》记载天子礼服上的十二章纹 样中,其中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章就是 画缋,即彩绘的。
一 中国传统印染概况 二 贵州丹寨蜡染 三 湘西蓝印花布 四 云南、湘西民间扎染
利用矿物、植物对纺织物进行染色, 在中国已有很长历史,早在六七千年前 的新石器时代,中国先民就能够用赤铁 矿粉末将麻布染红。在长期的生产实践 中,中国劳动人民掌握了各类染料的提 取、染色等工艺技术,生产出五彩缤纷 的纺织品。
周代时期—— 2、周代服饰的色彩和花纹已有严格的规定 色彩分正色和间色两大类:
“五方正色”:青、赤、黄、黑、白; “五方间色”:绿、红、碧、紫、流黄。
正色中黄为天子服色,青、赤、白、黑为官吏服色; 平民只能着间色。
春秋时期—— 1、 染色色谱更加丰富,染色工艺也日趋成熟。
从湖北江陵出土的绚丽多彩的织物分析,
蝴蝶纹、鱼鸟纹、蜈蚣纹、龙纹、马蹄纹 、旋 涡纹 、梨花纹 、铜鼓纹
铜鼓是苗族文化的特征,铜鼓上的古老纹样,往 往也是苗族蜡染传统纹样的来源。老人过世盖在遗体 上的寿被,在丹寨常用配有铜鼓“鼓耳”纹样的蜡染。
蝴蝶纹: 这纹样来源于苗族神话古歌《妹榜妹留》的
故事。传说苗族始祖姜央为“妹榜妹留”所生, 苗语“妹榜妹留”意译为汉语就是“蝴蝶妈妈”。
《后汉书》《临海水土志》《新唐书》等虽有 “染彩”“班文布”“卉服鸟章”等记述,但都没 有确指蜡染,到了宋代的文献中才对蜡染有明确的 说法。
南宋周去非的《岭外问答》说: “以木板二片、镂成细花、用以夹布、而灌蜡 于镂中,而后乃积布、取布,投诸蓝中,布既受 蓝,则煮布以去蜡,故能制成极细斑花、炳然可 观。”
蓝 印 花 布 欣 赏
蓝印花布欣赏
蓝印花布欣赏
蓝印花布欣赏
蓝印花布欣赏
生活用品欣赏


生活用品欣赏




生活用品欣赏
围巾围 裙
生活用品欣赏
装饰摆 设
生活用品欣赏
装饰门 帘
生活用品欣赏
年年 有余
艺术壁画欣赏
艺术壁画欣赏
艺术壁画欣赏
艺术壁画欣赏
丰子恺先生漫画
逢源双桥
新娘子
染料来源上,石染和草染并用: 石染 采用朱砂、赭石、石黄、石青、蜃灰(白色)粉末 草染 采用蓝草(蓝)、皂角(紫)、茜草(红)、
枙子(黄)。
春秋时期—— 2、丝绸的多层套色和媒染工艺也很成熟;
《尔雅·释器》云:“一染谓之縓(黄红色),再 染谓之赪(浅赤色),三染谓之纁(绛色)。”说 明了用茜草染绛色丝绸,色泽逐渐加深的过程。
哥窝花
三 湘西蓝印花布
蓝印花布源于秦汉,兴盛于商业发达的唐宋
时期,《古今图书集成》卷中记载:“药斑 布——以布抹灰药而染青,候干,去灰药,则 青白相间,有人物、花鸟、诗词各色,充衾幔 之用。”
在资本主义萌芽的明清之际,药斑布已普
遍流行于民间,所以《古今图书集成》物产考 曰:“药斑布俗名浇花布,今所在皆有之。” 《光绪通州志》记载:“种蓝成畦,五月刈曰 头蓝,七月刈曰二蓝,甓一池水,汲水浸入石 灰,搅千下,戽去水,即成靛,用以染布,曰 小缸青。”
东汉蓝白染花棉布,残长86厘米,宽45厘米
云南大理白族蜡染作品
东汉 万事如意
魏晋南北朝—— 扎染得到发展
隋唐两代—— 各种以防染技术为主的染缬 大为盛行。
染缬是当时对各种印染工艺的通称,其中最为普通 的是蜡缬(蜡染)、绞缬(扎染)、夹缬(夹板印 染),这是中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 。
在南北朝时,扎染产品被泛用于妇女的衣着, 在《搜神后记》中就有“紫缬襦rú”(即上衣) “青裙”的记载,而“紫缬襦”就是指有“鹿胎缬” 花纹的上衣。 唐代是我国古代文化鼎盛时期,绞缬的纺织品
与其他类型蜡染相比,丹寨型蜡染风格 古朴,各类动植物图案丰富多样,构图灵 活多变,艺术风格鲜明强烈。
大自然里的鸟兽鱼虫花草树木水风光均 可绘制成蜡染纹样。宰牛祭祖时套牛用的藤 套或是连着头盖骨的牛骨形状,都可成为蜡 染的吉祥纹样。又相传厥草曾治愈过苗妇的 病,故厥草也成为蜡染纹样。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的丰富多变又使内容的文化 内涵更加突出。丹寨苗族蜡染有着内容和形式高度统 一的特点,从蜡染的纹样图案的分类上,主要可分为 以下八大类:
宋代—— 北宋初,绞缬工艺仍然盛行 。但在宋仁天圣年
间,惟有兵士方可穿戴缬类服装,民间禁止使用缬 类制品,这项规定直到南宋时期才被废除。
明代—— 药斑布的发展很快,到清代全国都已普及。
《图书集成》称:“药斑布俗名浇花布,今所在皆 有之。”
清代末年—— 蓝印花布采用涂柿浆的油纸做镂空花版,用豆
粉和石灰做防染剂,全部制作工艺,与现存民间印 染工艺基本相同。蓝印花布在浙江、江苏、湖南、 江西、四川等地均有大量生产。
苗族人民认为,鸟是男性,鱼是女性。 鱼鸟同图组成比喻夫妻恩爱的图案。这种
纹样的鱼和鸟一样也有翅膀,鸟也多为可入水 畅游的“水鸟”。有学者认为这是反映男女平 等共同负起传宗接种繁衍后代的原始,没有男 尊女卑之分,内涵着生殖崇拜的很有特色的纹 样。
旋涡纹: 主要绘制在蜡染衣
背、衣袖、被面上,是 苗族象征团结和吉祥的 传统纹样。苗族人民热 爱大自然,他们看到激 流中的旋涡,圆满急转, 感到很美并有一种兴旺 吉利的感觉,于是公认 为是一种吉祥的美的纹 样。
甚为流行、更为普遍,在唐诗中我们可看到当时妇 女流行的装扮就是穿“青碧缬”,着:“平头小花 草履”的。在宫廷更是广泛流行花纹精美的绞缬绸 “青碧缬衣裙”成为唐代时尚的基本式样。
皇后衣裳中有“缯
彩如撮染,成花鸟之状” 的染缬制品,贵妇用各 色“醉眼缬”“鹿胎 缬”“海棠”“蝴 蝶”“水仙缬”等;平 民妇女也喜衣“青碧 缬”——一种蓝白二色 印染织物,军中士兵制 服也用染缬等等。
战 国 小 菱 形 纹 锦 袍
战国六边形纹织成锦
汉代—— 1、染色色谱已扩大到10种色调39种色名。
长沙马王堆和甘肃武威磨咀子的西汉墓 中,都发现有印花的丝织品。其中马王堆 出土的用两块凸版套印的灰地有银白加金 云纹纱,工艺水平相当高 .
汉代—— 2、汉代的染色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当时染色法主要有两种: 一 是先织后染,如绢、罗纱、文绮等; 二 是先染纱线再织,如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