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成子弑简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21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宪问篇第十四·二十一)
1,陈成子,即田成子。因其家族出自陈国,也称为陈恒。他是家族第8代首领,也是齐国的大夫。经过8代人的努力奋斗,他们不但强大了自身,而且剪除了支持国君的其他家族势力,成为齐国最大的家族势力。他们家族的势力大到可以达到废除国君,另立新君,把国君玩弄于股掌之间。
2,弑:是对于以下犯上,对臣杀君,子杀父的特称。
3,三子:即三桓,鲁国三位卿大夫: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
陈成子自此杀害齐简公后,害怕各国诸侯联合诛杀自己。一方面,他立简公的弟弟-姜骜为君;另外一方面,他将侵占鲁国、卫国的土地全部归还。西边同晋国、韩氏、魏氏、赵氏订约,南方与吴国、越国互通使臣,建立功德,施行赏赐,亲近百姓,因此齐国得以重新安定。
说到这里,我们先讲个孔夫子与齐简公的爷爷-齐景公的故事。一天孔夫子在齐国见到齐景公,齐景公就向孔夫子请教如何治理国家。孔夫子说了8个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齐景公听了非常开心:您说的真是金玉良言,假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我就是家里有粮食也会被饿死。(《论语-颜渊篇》: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从孔夫子与齐景公的对话,我们可以知道陈成子的所作所为是严重违背了孔夫子的仁政之道的。另外孔夫子还有一个担忧:在鲁国,三桓强,鲁君弱。如果三桓效法陈恒,鲁哀公就是下一个简公。所以孔夫子沐浴后就去见鲁哀公请求讨伐陈恒。
从“沐浴”这个词,可以看出孔夫子对于这个事情的重视和对于国君的尊重。我们再来看这件事对于鲁哀公的影响。如果哀公去讨伐齐国,他需要出钱、出力,出人,最后还不一定成功。如果失败了,他自己的力量被削弱,更加无力对抗三桓,甚至连齐国归还给鲁国的土地也不能得到。在利益的权衡与诱惑之下,鲁哀公会出兵讨伐吗?显然不能。
鲁哀公让孔夫子和三子去协商。孔夫子就说了: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本篇第21章要表达的意思:勿欺也,而犯之。孔夫子一开始就知道哀公不会同意讨伐,甚至也不愿意听孔夫子给他讲这样的道理。从“不敢
不告也“我们可以体会到孔夫子是决定要直言劝谏,不怕被拒绝,也不怕得罪鲁君和三桓。
君曰:‘告夫三子者’读到这句,我就感觉孔夫子对于哀公是爱之深,责之切,却又无可奈何。
孔夫子在见了三子后也说: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后学读到这里,就感觉到孔夫子尽到了自己的职责,心安了,问心无愧了。
我们现在对这章做个总结:
1,我们判断、应对的标准、依据或者说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
孔夫子的标准就是“仁”,“仁政”,君君、臣臣。
2,我们的观点和立场是什么?
孔夫子的立场是:道义,观点是:讨伐。
3,尽人事听天命。
成败与否,自己心安理得。
南怀瑾老先生说过,现在的世界格局有点像中国的春秋战国。美国是霸主,欧洲是跟班,日本是小三。中国是被美国防范和围追堵截的。从1949年到今天将近70年,中国正一步一步稳健的发展。这让我想起一个故事。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攻打婺源的时候,听三军总管、大将邓愈说,这里有个隐士朱升,是个有学问、有影响的人,相当于诸葛亮。朱元璋微服从连岭出石门,亲临其室访问大计。朱升对于朱元璋也有耳闻,知道他的军队纪律严明,爱护百姓。一见他本人,有大气,是开创一番事业的人,所以就给朱元璋呈交三个计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正是在这一方针下,一步步完成统一中国的帝业的。
后学越想越觉得这是中国的高层正在使用的安国定邦的策略。
先说“高筑墙”。高筑墙就是讲国防建设。从毛主席时代的原子弹、氢弹,到现在中国南海的2艘航母,中国一直在适度的发展、壮大国防力量。我们不搞军备竞争,我们只是默默地耕耘。现在没有那个国家敢忽视中国的军备力量。
再说“广积粮”。广积粮就是发展经济。中国现在的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但是我们不讲总量,我们讲人均,我们讲中国仍然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很低调。
再说“不称王”。朱元璋是“缓称王”,我们提出的是“和平崛起”就是不称王。现在国际事物的主导还是欧美,中国一直是隐忍。但是欧美主导的世界如何呢?情况堪忧。欧美到哪里,哪里就是一场腥风血雨。欧美当年打伊拉克,攻占索马里,打阿富汗,南斯拉夫、叙利亚......非洲、中东、欧洲都被美国搅得不得安宁。前南斯拉夫是欧洲比较强的国家,如今被分裂成6个国家,这就是欧美干的。
亚洲也有很多不稳定的因素,美日一直在惹是生非。但是有中国这么强大的稳定力量,亚洲相对和平,相对稳定。这让我想起孔夫子协助鲁定公从齐国收回汶上三城的故事。在《孔子家语》里记载,孔夫子当时对鲁定公说:“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古者诸侯并出疆,必具官以从,请具左右司马.”孔夫子的这段话是不是也正是中国的策略呢?
前段时间,美国的小三菲律宾闹南海仲裁案。我们中国的立场就是和平谈判解决争端。和平解决是文事,那么我们的航母、军舰、以及在南海岛屿的各种军事设置和军事力量就是武备。最终南海仲裁案成为一场闹剧,打的是美国人的脸,而且是菲律宾新总统杜特尔特打的。
我上面讲了这么多,就是说中美之间的博弈,除了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更重要的是文化的博弈,是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博弈。目前是西方文化在主导,将来会不会换成东方文化为主导?
孔夫子在自己的时代,他的思想没有被当时的统治者普遍接纳。但是500年后,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孔夫子的思想成为2000年来核心思想。从中国主导的亚洲相对稳定和美国主导的全球腥风血雨来看,从我们国家上层的领导人运用中国传统文化治理国家的成效来看,我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文化是充满了信心。
14.22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注释】犯:冒犯,触犯,指直言诤谏。
【大意】子路问如何事奉君主。孔子说:“不要欺骗他,但是可以直言诤谏。”孔夫子在“陈成子弑简公”这件事上,对于鲁哀公和三桓都是犯颜直谏。什么是犯颜直谏呢?比如你说了真话,对方不高兴了。这就会对你造成一个压力。如果是上级或者父母、长辈,这样压力会更大。因为上级有权利处罚你,让你更不爽。你能够顶住压力,坚持自己这才叫犯颜直谏。如果对方一不高兴,自己就改变了,放弃了,不坚持了。这就是有始无终。甚至会由直谏变成讨好,谄媚。
所以“犯之”是很难的。要具备三个条件: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篇第九》第29章)
首先要有智慧,对于自己谏言的事情有详细的了解,周密的分析与推理,最后得出可靠的结论,我们才有底气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