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经学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经学发展
摘要:经学特指中国古代儒家经典文本形成、传承、流传、诠释,以及经世致用的一套学问,是维护华夏民族统一性和稳定性的知识体系、价值原则和意识形态。经学作为传统国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上至先秦,下迄今日,无时不影响着我们的思维、生活等各个方面。经之所以为经,就在于它所倡导的价值观。所以“经学思想”即是关于经学的“价值”和“意义”的思想。
关键词:经学;发展;历史;
在中国古代两千多年的历史中,经学一直是社会的指导思想,自《庄子·天下篇》、《汉书·艺文志》以及后世关于经、史、子、集的文献分类等等,有关传统的思想文化的陈述都是以经学为纲统合子学的。后世无论多么伟大的思想家,其影响都是无法与儒家六经相比的。而两千年间的一般知识分子可以不读诸子百家之书,但很少有不读儒家经典的。若一部中国思想史(或哲学史)著作不包括经学的内容,你能说它是信史吗?即以子学而言,中国思想家(哲学家)的问题意识,多是从经学衍生出来的,许多哲学命题所讨论的正是经学中的问题,你如果不懂经学,如何能正确的理解那些命题呢?经学的重要性便可想而知了。
关于经学,日本著名经学家本田成之认为,“所谓经学,乃是在宗教、哲学、政治学、道德学的基础上加以文学的、艺术的要素,以规定天下国家或者个人的理想或目的的广义的人生教育学。”正如他所言,广义的经学几乎涉及到了意识形态的各个方面。经学既是制度,又是风俗伦理,还是精魂。对于经学史的研究,既不能仅仅把经学看作是封建帝王实行统治的权术,也不能矫枉过正,把一部经学史简单化成一部经学思想史,甚或变成哲学史的蹩脚的替代品。经学是五千年中国文明所形成的规范和指导中国人生存的大经大法,对它的探讨就是从整体上探讨传统中国文明的本性及其可能性。作为中国古代学术的主体,经学中蕴藏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史料,是儒家学说的核心组成部分。我们通常所讲的经学指的就是中国古代研究儒家经典,研究解释其字面意义、阐明其蕴含义理的一门学问。
所谓经学,指训解、阐述、和研究儒家经典之学。经指《易》、《书》、《诗》、《礼》、《乐》、《春秋》等儒家经典,故系统地研究、探讨儒家群经之学即称为经学。它包括研究和探讨儒家经典产生、演变和发展的历史,对经学文字、名物度
数的训诂,对经传义理得阐释发挥,对经书的考据等,都在经学的范围之内。而对经学流派及各派理论演变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对经学与中国社会及中国文化关系的研究等,都是与经学相关的经学研究的范畴与内容。
中国古代图书分为四类:经、史、子、集,其中经部的书籍即是经学及经学研究的基本内容。然其他各部,如史部、子部、集部、等亦有记载有关经学的材料。由于经学与中国社会及中国文化具有很重要的关系,它渗透在学术文化的诸多方面,所以它也是一种学术综合的学问。
经学盛行于汉代,在西汉时称为专门的学术,而它的起源则是在战国。战国的儒家学者已开始阐释儒家经典,好经术、尚礼乐。流传至汉代,经学大盛。孔子在创立儒学时,整理六经,后世根据这些经典,才逐步形成了经学。
现在所谓的儒家经典一般是指儒学十三经,亦即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但早期的儒家经典并不是这十三经。
在春秋末年,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在长期的政治活动失败后,返回故乡鲁国,编订和整理了一些传统文献,形成了六经。司马迁在《史记· 孔子世家》里指出,孔子编辑了《书》,删定了《诗》,编订了《礼》和《乐》,作了《易》的一部分,并根据鲁国的史料创作了《春秋》。自此以后,儒生们就以六经为课本学习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六经就已被人们公认为宝典。
之后到了秦代,由于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的焚书坑儒,将全国图书以及学术集中到咸阳城,秦亡后,项羽焚烧咸阳,以致大量先秦典籍丢失,六经除了《易经》以外也未能幸免于难。
汉朝是经学最为昌盛的时代,朝野内外诵读经书蔚然成风,《汉书·韦贤传》引民间谚语说“遗子黄金满赢,不如一经”。汉朝的“以经义决狱”是汉朝经学与王朝政治相结合的一大特色,也是汉朝经学繁盛的一大标志。儒生通过司法实践并官学私学教育,移风易俗,把经学思想深深的植入了普通民众之中。
从经籍发展来看,西汉时,六经之中,因《乐经》失传,《诗》、《书》、《礼》、《易》、《春秋》称为《五经》,又以《孝经》、《论语》与五经相配,合称《七经》,但汉初并不重视这些儒家经典。从文景时期开始展开了大量的献书和古籍收集工作,部分年长的秦博士和其他儒生,或以口述方式默诵已遭焚毁的经典,或把秦
时冒险隐藏的典籍重新拿出,使之传世。因为传述和解释体系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学派,但其版本上则基本相同,后来统称为“今文经”。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经学由衰落走向分离的时期。在曹魏时期,出现了王学与郑学之争。王学,是指王肃所创立的经学体系。王肃是司马昭的外祖父,所以王学获得了司马氏的支持,他注解的《尚书》、《诗》、《论语》、三《礼》和《左氏春秋》以及其父所作的《易传》都被列为官学。王学和郑学之间的纷争,并不是纯粹的学术争论,而带有强烈的政治斗争的意味。这场纷争同时也标志着两汉经学的衰落。
魏晋时期在经学取得成就较大的还有王弼、何晏等。王弼注《周易》,摆脱了汉代用“象数”和谶纬解说《周易》的老路,开创了用义理、思辨哲学解说《周易》的新路,这是经学史上一次重大变革。何晏所作《论语集解》收集了汉以来各家之说,对后世影响很大。这一时期经学的特点是经学逐渐玄学化。
南北朝时期经学也随着政治上的南北对立而分立为南学和北学。据《北史·儒林传》记载,南学《周易》尊王弼,摒弃象数、发挥义理,《尚书》流行《孔传古文尚书》,《左传》盛行杜预撰《春秋左传集解》;北学《周易》、《尚书》主郑玄,《左传》主服虔。“南人简约,得其精华;北学深芜,穷其枝叶。”从学术风格上讲,南学受玄学和佛学影响比较大,能博取众家之长,又喜标新立异,反映了其哲学思辨能力的提高,而北学受北方游牧民族质朴风尚的影响,保持了汉朝经学以章句训诂为宗的特点。
迄至唐代,将《春秋》、《礼经》各分为三,立三传、三礼之名,儒家经典演变为九部,即《诗》、《书》、《易》、《仪》、《礼》、《周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称为《九经》。
唐代则基于取士的需要,以国家的力量来推行经学,孔颖达的五经正义是这时代的代表著作,同时也是郑玄以来汉学的总结与高峰。它的编纂一方面成为士人的教科书,另一方面则象征着政府在圣统上的合法性建立,影响了后来明代《五经大全》、《永乐大典》以及清代《四库全书》等等政府主导下的经典编辑,至唐后五代之世,宋代晁迥之前,无人异词。这个时期的经学也进入了韩国以及日本,成为诸国所仿效的法典,日本天皇更运用经学确立了他的政治法统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