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收入核算理论讲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括:期末卷面成绩
导言
一、微观经济学及其特点 二、宏观经济学及其特点 三、微观与宏观的联系与区别
一、 微观经济学
(1)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研究企业、家庭和单 个市场等微观供求行为与价格之间关系的经济科学。 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居民户、厂商) 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Resource allocation 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看不见的手Invisible hand ) 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西方经济学 宏 观 部 分 Macro-Economics
主讲:邹 坤 答疑: 面谈地点:1207 预约电话:
QQ:871355251 个人邮箱:
教材:
经济学基础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作者:黄方正
参考教材:
西方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四版)
作者:高鸿业
考试制度: 1:平时成绩:30%
包括:出勤,平时作业,问 题抽查等 2:期末考试:70%
“宏观经济学”一词,最早是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1933年提 出。而凯恩斯1936年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被称 为宏观经济之父。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两者互相补充, 资源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是经济学的 联 两个方面。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两者都是实证分析。
区 微观经济学的本质:市场有效,市场万能 别
(2)改革后,服务业迅速发展。 从1985年开始建立了国家和省两
级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制度。
两个缺陷:
一是仅反映五大物质生产 部门,即工业、农业、建筑、 运输邮电和商业的经济活动, 不包括服务性行业,低估了 经济活动规模。
二是不区分中间,最终产 品,存在大量重复统计,高 估了经济活动规模。
(3)统计部门对GDP历史数据进行了两次重大补充和调整,使之与新的 GDP数据适当地衔接起来。
原料、能源等
具体计算时采用增值法: 计算在不同生产阶段增加的产值(value added) =产品和劳务的销售收益—中间产品费用。
二、国内生产总值
1.国民生产总值GNP:即国民总收入GNI 指一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
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ross national product (income)
得到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保 罗·萨缪尔森,詹姆斯·托宾等政要和专家的一致赞同。
2. 国民收入帐户的产生背景
国民经济帐户——GDP的度量是20世纪最重要发明之一, 本身是历史需要的产物。
20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大危机,使得了解经济运行整体情 况信息的需求比任何历史时期都更为迫切, 国民经济帐户和GDP度量体系应运而生;
2.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 指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运用生 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商品和劳务)的 市场价值。
GNP 是个收 入概念,
GDP 是个生 产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GDP) :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 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国家统计局的定义)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失灵,市场不完善, 政府有能力。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一、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二、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 三、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 四、开放经济理论 五、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内容:
国民收入决定与就业分析
第八章 国民收入核算
一、国民收入帐户 二、国内生产总值 三、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
随后,二战期间政府控制经济的需要上升,推动了有关统 计体系进一步发展; 在政府、专家、企业界和公众的合作和不断努力下,国民 收入帐户统计不断改进和丰富。
统计员——经济学家——政府幕僚——政府官员——公众
3.中国国民经济核算演变
(1)20世纪50年代建立中央计划 体系,采用物质产品平衡表系 统(MPS)。System of Material Product Balances 建立在“生产性劳动” 基础上, 核心指标是国民收入。
3.GNP与GDP的比较
GNP按照国民原则。以本国
公民为统计标准。包括居 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暂 居外国的本国公民。
GDP按照国土原则。以地理
上的国境为统计标准,其 人口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 国公民,居住在本国的外 国公民。
四、其他 宏观经济指标 五、总产出核算的校正 六、国民收入公式
一、国民收入帐户——GDP
1.国民收入帐户的重要性
是国民经济运行的最重要指 标,宏观调控的基础
把一国经济比喻为一辆汽车,国民收入帐户就是汽车发动机 的机械示意图。
20世纪即将结束时,美国商业部长把国民收入帐户的发明 和运用称为“世纪性杰作”。认为:“当我们要寻找商务部的 先驱们创造的对美国影响最伟大的成就的时候,国民经济 帐户——今天称之国内生产总值或GDP——的发明则当之 无愧”。
建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SNA)
4.最终产品
最终产品final product goods : 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 购买的产品和劳务。
不重复出售、 转卖或进一
步加工
最终产品通常包括: ①消费品、军工产品; ②固定资产积累与储备(库 存增加); ③净出口(进出口差)。
二、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宏观经济学:
研究一个国家 整体经济的运 行,及政府运 用经济政策来 影响整体经济 等宏观经济问 题。
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 。
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只有形的手--- 凯恩斯主义)
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宏观(Macro-)” 希腊文表示“大”的含义。
作投资用的产品,看似用于 生产别种产品的中间产品, 但由于不再出售,故属于最 终产品。
企业年终库存货物,可以看 作是企业自己最终卖给自己 的最终产品。
5.中间产品
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goods : 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 例如,一般来说,钢铁和棉纱就是中间产品。
实际区分最终与中间产品非常因难。 煤用于家庭取暖与作饭时是最终产品, 作为发电与炼钢 的原料时又是中间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