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40~50代,形成细胞株。细胞株的遗传物质并没有 发生改变。 细胞系:细胞株传至50代以后,会出现第二次危机, 少数度过第二次危机的细胞能够无限制地传下去,
形成细胞系。细胞系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有癌
细胞的特点。
16
(3)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有哪两次筛选?
答案 第一次筛选是将未融合的B细胞、骨髓瘤细胞
以及BB融合、瘤瘤融合的细胞通过选择培养基淘汰, 筛选出B瘤融合的细胞。
第二次筛选是将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通过细
胞培养用相应抗原检测的办法筛选出来。因为从体 内获取的免疫过的B淋巴细胞有很多种,形成的杂交 瘤细胞有很多种,所以需筛选出产生特定抗体的杂 交瘤细胞。
17
(潍坊质检)人CD20单克隆抗体是治疗 一些恶性肿瘤的特效药物,目前主要是通过培养哺
基因工程相关知识整合 概述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基本操作过
程,并思考下列问题。
答案 基因工程基本操作过程:获取目的基因→构建 基因表达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 的检测与鉴定。 蛋白质工程基本操作过程:蛋白质预期功能→蛋白质 分子 DNA合成 的三维结构 氨基酸序列的多肽链 设计 基因(DNA)
的植物油称重比较
。
(4)若利用蛋白质工程继续提高油料植物的出油率,
其设计流程应从预期的
的
蛋白质功能 出发,设计预期 氨基酸 序列,然
蛋白质 结构,推测出应有的
后找到相对应的 改变其现有性状。
脱氧核苷酸 序列,再用转基因技术
6
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
图示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
并思考下列问题。
1
(2)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中哪几处用到了限制 酶,其特性和来源是什么?又有哪几处涉及碱基互 补配对? 答案 限制酶在第1、2步中用到而且要求同一种,目
的是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限制酶主要从原核生物
中分离纯化而来,它能识别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 核苷酸序列,并且切割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 键,产生的末端有黏性末端和平末端;只有第三步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不需碱基互补配对,其余 三个步骤都涉及碱基互补配对。
细胞核全能性;③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原理:a.免疫原
理: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b.增殖原 理:骨髓瘤细胞能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大量增殖。 c.融合原理:细胞膜的流动性以及病毒对宿主细胞的 穿透性。 (2)区分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细胞株和细胞系。 答案 原代培养:可有两种表述。a.细胞悬浮液第一 次在瓶中培养,没有分瓶培养之前的细胞培养;b.第
交系马铃薯。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9
(1)②过程可用聚乙二醇(PEG),其目的是 诱导原
生质体融合
。
(2)请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出④⑤技术过程的实验流程:
融合细胞 脱分化 愈伤组织 再分化 幼苗 。由此过程
植物 可以看出植物细胞有形成完整个体的可能性,这是 细胞具有全能性的表现 。
(3)在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原生质体会再生出细
启动子 它是
RNA聚合酶 识别和结合位点。来自百度文库
(2)请写出一种将目的基因导入油料植物细胞可以
采用的方法:农杆菌转化(或基因枪、花粉管通 道)法 。若受体细胞为植物体细胞,可采用 植物组
织培养 技术获得转基因植物体,该技术所依 。
5
植物细胞全能性 据的原理是
(3)若要检测(2)中获得的植物细胞染色体上是 否含有目的基因,可采用 DNA分子杂交 技术。而 想要得知上述植物是否真的出油率高,应如何做? 将该植物制出植物油与同等质量的非转基因植物制出
7
(1)上述两过程依据的原理是什么?
答案 植物组织培养:细胞全能性;植物体细胞杂交:
细胞膜的流动性和细胞的全能性。 (2)在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原生质体经诱导剂处 理后,会有几种细胞类型? 答案 5种:甲、乙、甲甲、乙乙、甲乙
8
野生马铃薯品种的植株具有较强的抗病、 抗虫、抗盐碱、抗寒能力,但块茎不能食用。俄、 德、芬兰专家共同做实验研究,用野生马铃薯与马 铃薯的体细胞进行杂交,培育出了生活能力强的杂
1代细胞的培养与传10代以内的细胞培养统称为原代
培养。两种表述没有本质区别。
15
传代培养:同样有两种表述。a.细胞悬浮液培养一段 时间后,分瓶再进行的细胞培养;b.传10代以后的 细胞培养,统称为传代培养。 细胞株:原代培养的细胞一般传至10代左右会出现
生长停滞,衰老死亡,少数度过“危机”的细胞能
2
(3)基因表达载体如何构建? 答案
3
(4)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常用方法? 答案 植物细胞:农杆菌转化法;动物细胞:显微注 射法;微生物:Ca2+处理法。 (5)目的基因的导入与表达如何进行检测与鉴定?
答案 ①分子水平检测
a.插入检测:DNA分子杂交技术,即使用放射性同 位素标记的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作探针检测。 转录检测:分子杂交法,即目的基因作 探针与mRNA杂交 b.表达检测 翻译检测:抗原—抗体杂交法 ②个体生物学水平鉴定:对转基因生物进行抗虫或 抗病的接种实验。
乳动物细胞的方式生产。我国科学家已经培育出世
界上第一头转入了CD20抗体基因的转基因牛,可以 从它产的牛奶中直接提取CD20抗体。这项技术成熟
后,有望使这一特效药的生产成本降至现在的1/10。
请回答: (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需先将 经过免疫的B淋 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 融合,这一过程的诱导 。 用灭活病毒诱导 方法与植物体细胞杂交不同的是
胞壁。可以取样,通过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实验来 鉴别细胞壁是否已经再生。
10
(5)请说明运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法的最大好处:可以
克服不同生物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
11
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相关知识整合 图示动物细胞培养、细胞核移植和单克 隆抗体制备过程,并思考以下问题。
12
13
14
(1)上述过程的原理是什么? 答案 ①动物细胞培养:细胞增殖;②细胞核移植:
4
(沈阳质检)转基因植物油是由转基因植
物通过压榨或浸出法加工制得的,因其出油率高而
被广泛采用。我国是植物油消费大国,每年都从国 外进口大量的转基因植物油。 (1)在培育转基因油料植物的过程中,基因操作需 要的工具酶是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 在基因表达载体中,目的基因的首端必须含有 ,
形成细胞系。细胞系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有癌
细胞的特点。
16
(3)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有哪两次筛选?
答案 第一次筛选是将未融合的B细胞、骨髓瘤细胞
以及BB融合、瘤瘤融合的细胞通过选择培养基淘汰, 筛选出B瘤融合的细胞。
第二次筛选是将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通过细
胞培养用相应抗原检测的办法筛选出来。因为从体 内获取的免疫过的B淋巴细胞有很多种,形成的杂交 瘤细胞有很多种,所以需筛选出产生特定抗体的杂 交瘤细胞。
17
(潍坊质检)人CD20单克隆抗体是治疗 一些恶性肿瘤的特效药物,目前主要是通过培养哺
基因工程相关知识整合 概述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基本操作过
程,并思考下列问题。
答案 基因工程基本操作过程:获取目的基因→构建 基因表达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 的检测与鉴定。 蛋白质工程基本操作过程:蛋白质预期功能→蛋白质 分子 DNA合成 的三维结构 氨基酸序列的多肽链 设计 基因(DNA)
的植物油称重比较
。
(4)若利用蛋白质工程继续提高油料植物的出油率,
其设计流程应从预期的
的
蛋白质功能 出发,设计预期 氨基酸 序列,然
蛋白质 结构,推测出应有的
后找到相对应的 改变其现有性状。
脱氧核苷酸 序列,再用转基因技术
6
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
图示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
并思考下列问题。
1
(2)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中哪几处用到了限制 酶,其特性和来源是什么?又有哪几处涉及碱基互 补配对? 答案 限制酶在第1、2步中用到而且要求同一种,目
的是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限制酶主要从原核生物
中分离纯化而来,它能识别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 核苷酸序列,并且切割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 键,产生的末端有黏性末端和平末端;只有第三步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不需碱基互补配对,其余 三个步骤都涉及碱基互补配对。
细胞核全能性;③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原理:a.免疫原
理: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b.增殖原 理:骨髓瘤细胞能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大量增殖。 c.融合原理:细胞膜的流动性以及病毒对宿主细胞的 穿透性。 (2)区分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细胞株和细胞系。 答案 原代培养:可有两种表述。a.细胞悬浮液第一 次在瓶中培养,没有分瓶培养之前的细胞培养;b.第
交系马铃薯。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9
(1)②过程可用聚乙二醇(PEG),其目的是 诱导原
生质体融合
。
(2)请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出④⑤技术过程的实验流程:
融合细胞 脱分化 愈伤组织 再分化 幼苗 。由此过程
植物 可以看出植物细胞有形成完整个体的可能性,这是 细胞具有全能性的表现 。
(3)在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原生质体会再生出细
启动子 它是
RNA聚合酶 识别和结合位点。来自百度文库
(2)请写出一种将目的基因导入油料植物细胞可以
采用的方法:农杆菌转化(或基因枪、花粉管通 道)法 。若受体细胞为植物体细胞,可采用 植物组
织培养 技术获得转基因植物体,该技术所依 。
5
植物细胞全能性 据的原理是
(3)若要检测(2)中获得的植物细胞染色体上是 否含有目的基因,可采用 DNA分子杂交 技术。而 想要得知上述植物是否真的出油率高,应如何做? 将该植物制出植物油与同等质量的非转基因植物制出
7
(1)上述两过程依据的原理是什么?
答案 植物组织培养:细胞全能性;植物体细胞杂交:
细胞膜的流动性和细胞的全能性。 (2)在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原生质体经诱导剂处 理后,会有几种细胞类型? 答案 5种:甲、乙、甲甲、乙乙、甲乙
8
野生马铃薯品种的植株具有较强的抗病、 抗虫、抗盐碱、抗寒能力,但块茎不能食用。俄、 德、芬兰专家共同做实验研究,用野生马铃薯与马 铃薯的体细胞进行杂交,培育出了生活能力强的杂
1代细胞的培养与传10代以内的细胞培养统称为原代
培养。两种表述没有本质区别。
15
传代培养:同样有两种表述。a.细胞悬浮液培养一段 时间后,分瓶再进行的细胞培养;b.传10代以后的 细胞培养,统称为传代培养。 细胞株:原代培养的细胞一般传至10代左右会出现
生长停滞,衰老死亡,少数度过“危机”的细胞能
2
(3)基因表达载体如何构建? 答案
3
(4)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常用方法? 答案 植物细胞:农杆菌转化法;动物细胞:显微注 射法;微生物:Ca2+处理法。 (5)目的基因的导入与表达如何进行检测与鉴定?
答案 ①分子水平检测
a.插入检测:DNA分子杂交技术,即使用放射性同 位素标记的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作探针检测。 转录检测:分子杂交法,即目的基因作 探针与mRNA杂交 b.表达检测 翻译检测:抗原—抗体杂交法 ②个体生物学水平鉴定:对转基因生物进行抗虫或 抗病的接种实验。
乳动物细胞的方式生产。我国科学家已经培育出世
界上第一头转入了CD20抗体基因的转基因牛,可以 从它产的牛奶中直接提取CD20抗体。这项技术成熟
后,有望使这一特效药的生产成本降至现在的1/10。
请回答: (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需先将 经过免疫的B淋 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 融合,这一过程的诱导 。 用灭活病毒诱导 方法与植物体细胞杂交不同的是
胞壁。可以取样,通过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实验来 鉴别细胞壁是否已经再生。
10
(5)请说明运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法的最大好处:可以
克服不同生物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
11
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相关知识整合 图示动物细胞培养、细胞核移植和单克 隆抗体制备过程,并思考以下问题。
12
13
14
(1)上述过程的原理是什么? 答案 ①动物细胞培养:细胞增殖;②细胞核移植:
4
(沈阳质检)转基因植物油是由转基因植
物通过压榨或浸出法加工制得的,因其出油率高而
被广泛采用。我国是植物油消费大国,每年都从国 外进口大量的转基因植物油。 (1)在培育转基因油料植物的过程中,基因操作需 要的工具酶是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 在基因表达载体中,目的基因的首端必须含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