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北京798艺术区当下发展困境的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北京798艺术区当下发展困境的分析

刘明亮

1990年代,以聚集自由艺术家而著称的圆明园画家村,鼎盛时期曾经聚集了几百名“盲流”艺术家,这里也一度成为这些流浪艺术家心灵的“乌托邦”,但最终被取缔了。如果说圆明园画家村被取缔,是因为当时的社会体制还没有做好接受如此另类艺术家的准备的话,那么时至今日,进入21世纪的北京,又在上演艺术区的拆迁剧目,如北京朝阳区的正阳艺术区、008艺术区、东营艺术区等,因规划问题而被拆迁。虽然今天这些职业化的艺术家们已经不再被称为“盲流”,甚至成为一种时尚代表,或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人们心中的“偶像”,但这仍然避免不了他们因艺术区的拆迁而被迫迁移的现实。作为中国当代艺术旗帜之一的北京798艺术区,也曾在2005年面临被拆迁的命运,人们不禁要问:798还好吗?

今天,北京798艺术区已经不再仅仅作为一个艺术家的聚集地而存在了,而是一个具备了画家工作室、画廊聚集区以及兼具旅游和时尚消费区的中国当代艺术的多功能艺术区。从这一点来看,798艺术区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区域概念,而是具备多种可能的象征性符号,其多样共生的艺术生态,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背景下,通过市场因素将不同的成分连接到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生态系统,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多样互动链条。

然而,我们今天在庆幸798免遭被拆迁的同时,也必须做出进一步的追问:头顶多重光环的798艺术区将会如何?因为今天的艺术区建设,已经不仅是艺术家自由聚集的群落生态,而是被纳入到了政府文化产业规划中。798的免遭拆迁,是相对幸运的,这既因为798自身发展的特殊性,也因为社会各界的努力,如各方知识分子、学者的呼吁以及政府保护力量的介入等。然而798今天的发展正面临着诸多的困境和不确定性。其困境主要来自798艺术区的定位及进一步的发展规划:798艺术区是否要保持其早期的“自在性”?保持其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区的特性?还是要蜕变为高档时尚消费区和旅游观光区?引起其变动的核心因素是什么?是人为因素?还是市场语境下利益转移所导致的新的解构和建构?这些问题涉及798艺

术区能否保持其独特的艺术个性健康发展,涉及到中国成熟当代艺术市场的建立,也涉及到中国当代艺术本土地位的确立和健康发展的可能。

798艺术区发展脉络

798艺术区位于北京的东北角,是由1950年代建成的一个工厂命名的艺术区。由于其位于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街道大山子地区,故又名为大山子艺术区(英文简称DAD -Dashanzi Art District),是原国营798厂等电子工业的老厂区所在地。此区域西起酒仙桥路,东至京包铁路,北起酒仙桥北路,南至将台路。而798当前则位于七星集团所在的718大院内,“占地面积近3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37万平方米。其中,1950年代建筑面积97229.19平方米(锯齿形包豪斯风格建筑19834.45平方米)”。①

2003年至2005年,随着大量艺术家和画廊及其他艺术机构的大量入驻,该区域越来越受到国际国内社会的关注。而正是在这一期间,入驻798艺术区的画廊、机构、艺术家和798艺术区的管理机构七星集团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该矛盾的焦点在于:按照七星集团的规划,这里将对798厂区进行拆迁,以规划新的电子工业与电子贸易区,计划“克隆”中关村模式,在这里建厂房、电子城等。所以,这里到底应该建成“中关村第二”,还是作为一个文化产业区域保留下来?798艺术区到底有什么价值值得保护等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一些学者从各个角度向政府提交了关于保护和开发798艺术区的报告,阐述了北京798艺术区所具有的建筑、人文价值,并建议政府不仅不能拆迁这里的建筑,而且还要进行有规划的建设,不仅要保护这里的经典建筑和人文环境,也要保护和促进798艺术区作为中国当代艺术中心的发展。经过社会各界的努力,保护和开发798艺术区的建议终于得以通过。同时该区域的包豪斯建筑于2005年被北京市政府列为“优秀近现代建筑”,而798艺术区则于2006年被列为北京首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之一。

798艺术区被正式列为首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之后,避免了被拆迁的命运。从此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形成了以798为首的艺术区聚集带,辐射和带动了酒厂国际艺术园区、一号地艺术园区、草场地艺术区、环铁国际艺术区、索家村和费家村艺术村落等十多个文化艺术集聚区。而在这一集群中,798艺术区成为核心区域,

带动和影响着其他的艺术区,并与之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798艺术区作为最初的

以艺术家工作室为主的区域,经过2006年开始的转型后,已经成为北京乃至世界最重要的现当代艺术的一个集散地,成为中国现当代艺术的一面旗帜。今天,这里集中了300多家艺术机构和个人,其中主要以现当代艺术及其作品的展示和销售为主。然而,随着艺术家及画廊的入驻,798艺术区经历着急速的变化,这些变化导致了

其自2002年在区域功能上的两次转变:一是发展初期,即2002年至2005年,798由一个废弃的工厂经过艺术家的聚集和改造而成为国际闻名的现当代艺术基地;二是自2005年以后,798艺术区由一个艺术家主要聚集区域发展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区域:以展示现当代艺术为主的集艺术展示、旅游、时尚消费为一体的综合体。

然而最初入驻的艺术家不能接受这种变化——因人气剧增而使房租和生活成本提高,同时也不堪忍受突然热闹起来的环境和气氛,于是逐渐撤离艺术区。艺术家的入驻成功地将这里推向公众视野,完成了798艺术区的一次转型——由废弃工厂到文化产业基地。但成功转型后却因艺术家的聚集而产生的聚集或集场“效应”,导致一个

区域商业价值的提升,从而带动该区域地价上涨,并由此引起其他商业机构的进驻,从而进一步推高房租和土地价值。这就像一个“多米诺骨牌”所引起的连锁反应,导

致一系列连续的变化。无论是房租上涨还是土地升值所引起的开发商的介入,都会造成聚集区域整体环境和气氛的改变,同时也改变着群落艺术家的生活成本。结果是群落艺术家因不堪忍受日益增长的房租以及越来越商业化的氛围而撤出,并进入新的循环。

当然,随着区域功能的变化,各入驻成分也随之变动。而在变迁的过程中,各方利益有一个重新分配的过程。在不同层面利益博弈的过程中,798艺术区的一些主要

问题开始呈现,尤其是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世界性的金融危机所引起的全球经济的不景气以及国际国内艺术市场萎缩,使得798艺术区的问题更加突出,能否可持续发展成为首要的问题。当商业化倾向和旅游倾向愈演愈烈的时候,798的整个经济、生活环境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另一方面,作为这个艺术区最早入驻者的撤离,其艺术创造力量逐渐减弱,并最终成为艺术区的边缘性力量,在艺术与市场的十字路口,798该何去何从?

困境及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