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与土力学实习报告

工程地质与土力学实习报告
工程地质与土力学实习报告

实验一 含水率试验

一、试验目的

土的含水率w 是指土在温度105~110℃下烘干至恒量时所失去的水质量与达到恒量后干土质量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含水率是土的基本物理性质指标之一,它反映了土的干、湿状态。含水率的变化将使土物理力学性质发生一系列变化,它可使土变成半固态、可塑状态或流动状态,可使土变成稍湿状态、很湿状态或饱和状态,也可造成土在压缩性和稳定性上的差异。含水率还是计算土的干密度、孔隙比、饱和度、液性指数等不可缺少的依据,也是建筑物地基、路堤、土坝等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

二、试验方法与适用范围

含水率试验方法有烘干法、酒精燃烧法、比重法、碳化钙气压法、炒干法等,其中以烘干法为室内试验的标准方法。再此仅介绍烘干法和酒精燃烧法。

烘干法是将试样放在温度能保持105~110℃的烘箱中烘至恒量的方法,是室内测定含水率的标准方法。

1. 仪器设备

1) 保持温度为105~110℃的自动控制电热恒温烘箱; 2) 称量200g 、最小分度值0.01g 的天平; 3) 玻璃干燥缸; 4) 恒质量的铝制称量盒。 2. 操作步骤

1) 从土样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试样15~30g (有机质土、30g ~50g ),放入称量盒内,立即盖

上盒盖,称盒加湿土质量,准确至0.01g 。

2) 打开盒盖,将试样和盒一起放入烘箱内,在温度105~110℃下烘至恒量。试样烘至恒量的

时间,对于粘土和粉土宜烘8~10h ,对于砂土宜烘6~8h 。对于有机质超过干土质量5%的土,应将温度控制在65~70℃的恒温下进行烘干。

3) 将烘干后试样和盒从烘箱中取出,盖上盒盖,放入干燥器内冷却到室温。 4) 将试样和盒从干燥器内取出,称盒加干土质量,准确至0.01g 。 3. 计算含水量:按下式计算

含水量试验须进行二次平均测定,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最后成果。但两次试验的平均差值不得大于下列

规定:

三、试验记录

实验二 土的击实实验

一、试验目的

%

1000

22

1?--=

m m m m w

在工程建设中,经常会遇到填土或松软地基,为了改善这些土的工程性质,常采用压实的方法使土变得密实。击实试验就是模拟施工现场压实条件,采用锤击方法使土体密度增大、强度提高、沉降变小的一种试验方法。土在一定的击实效应下,如果含水率不同,则所得的密度也不相同,击实试验的目的是测定试样在一定击实次数下或某种压实功能下的含水率与干密度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为施工控制填土密度提供设计依据。

击实试验分轻型击实试验和重型击实试验两种方法。轻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小于5mm 的粘性土,其单位体积击实功约为592.2kJ/m 3

;重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20mm 的土,其单位体积击实功约为2684.9kJ/m 3

二、压实原理

土的压实程度与含水率、压实功能和压实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压实功能和压实方法不变时,土的干密度先是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但当干密度达到某一最大值后,含水率的增加反而使干密度减小。能使土达到最大密度的含水率,称为最优含水率

p

w 0(或称最佳含水率),其相应的干密度称为最大干密度

max d ρ。

土的压实特性与土的组成结构、土粒的表面现象、毛细管压力、孔隙水和孔隙气压力等均有关系,所以因素是复杂的。压实作用使土块变形和结构调整并密实,在松散湿土的含水率处于偏干状态时,由于粒间引力使土保持比较疏松的凝聚结构,土中孔隙大都相互连通,水少而气多。因此,在一定的外部压实功能作用下,虽然土孔隙中气体易被排出,密度可以增大,但由于较薄的强结合水水膜润滑作用不明显,以及外部功能不足以克服粒间引力,土粒相对移动便不显著,所以压实效果就比较差。当含水率逐渐加大时,水膜变厚、土块变软,粒间引力减弱,施以外部压实功能则土粒移动,加上水膜的润滑作用,压实效果渐佳。在最佳含水率附近时,土中所含的水量最有利于土粒受击时发生相对移动,以致能达到最大干密度;当含水率再增加到偏湿状态时,孔隙中出现了自由水,击实时不可能使土中多余的水和气体排出,而孔隙压力升高却更为显著,抵消了部分击实功,击实功效反而下降。在排水不畅的情况下,经过多次的反复击实,甚至会导致土体密度不加大而土体结构被破坏的结果,出现工程上所谓的“橡皮土”现象。

三、仪器设备

1. 击实仪,有轻型击实仪和重型击实仪两类,其击实筒、击锤和导筒等主要部件

2. 称量200g 的天平,感量0.01g ;

3. 孔径为5mm 的标准筛;

4. 称量10kg 的台秤,感量1g ;

5. 其他,如喷雾器、盛土容器、修土刀及碎土设备等。

四、操作步骤

1. 将具有代表性的风干土样,对于轻型击实试验为20kg ,对于重型击实试验为50kg 。碾碎后过5mm

的筛,将筛下的土样拌匀,并测定土样的风干含水率。

2. 根据土的塑限预估最优含水率,加水湿润制备不少于五个含水率的试样,含水率依次相差为2%,

且其中有两个含水率大于塑限,两个含水率小于塑限,一个含水率接近塑限。

3. 将试样平铺于不吸水的平板上,按预定含水率用喷雾器喷洒所需的加水量,充分搅和并分别装入塑

料袋中静置24h 。

4. 将击实筒固定在底座上,装好护筒,并在击实筒内涂一薄层润滑油,将搅和的试样分层装入击实筒

内。对于轻型击实试验,分三层,每层25击;对于重型击实试验,分五层,每层56击,两层接触土面应刨毛,击实完成后,超出击实筒顶的试样高度应小于6mm 。

5. 取下导筒,用刀修平超出击实筒顶部和底部的试样,擦净击实筒外壁,称击实筒与试样的总质量,

准确至1g ,并计算试样的湿密度。

6. 用推土器将试样从击实筒中推出,从试样中心处取两份一定量土料(轻型击实试验为15~30g ,重

型击实试验为50~100g )测定土的含水率,两份土样的含水率的差值应不大于1%。

()

00

01.001.01w w w m m w -?+=

五、计算与制图

1、按式计算干密度:

w d 01.01+=

ρ

ρ

式中

d ρ—干密度(g/cm 3)

,准确至0.01g/cm 3;

ρ—密度(g/cm 3); w —含水率(%)。 2、按式计算饱和含水率:

%100)1

1

(

?-

=s

d

s a t G w ρ

式中

s a t

w —饱和含水率(%);

其余符号同前。

3、以干密度为纵坐标,含水率为横坐标,绘制干密度与含水率的关系曲线及饱和曲线,干密度与含水率的关系曲线上峰点的坐标分别为土的最大密度与最优含水率,如不连成完整的曲线时,应进行补点试验。

4、轻型击实试验中,当试样中粒径大于5mm 的土质量小于或等于试样总质量的30%时,应对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进行校正。

(1)按式计算校正后的最大干密度:

25

m a x

5

m a x 11s w d d

G P P ρρρ+

-='

式中

m a x d

ρ'—校正后试样的最大干密度(g/cm 3);

5

P —粒径大于5mm 土粒的质量百分数(%);

2

s G —粒径大于5 mm 土粒的饱和面干比重,饱和面干比重是指当土粒呈饱和面干

状态时的土粒总质量与相当于土粒总体积的纯水4℃时质量的比值。

(2)按式计算校正后的最优含水率 ab p op

w P P w w 550)1(+-='

式中

p w 0'—校正后试样的最优含水率(%); p

w 0—击实试样的最优含水率(%);

ab

w —粒径大于5mm 土粒的吸着含水率(%);

其余符号同前。

六、试验记录

实验三 土的压缩实验

一、试验目的

土的压缩性是指土在压力作用下体积缩小的性能。在工程中所遇到的压力(通常在16kg/cm 2

以内)作用下,土的压缩可以认为只是由于土中孔隙体积的缩小所致(此时孔隙中的水或气体将被部分排出),至于土粒与水两者本身的压缩性则极微小,可不考虑。

压缩试验是为了测定土的压缩性,根据试验结果绘制出孔隙比与压力的关系曲线(压缩曲线),由曲线确定土在指定荷载变化范围内的压缩系数和压缩模量。

二、仪器设备

1. 小型固结仪:包括压缩容器和加压设备两部分,环刀(内径Ф61.8mm ,高20mm ,面积30cm 2

),单

位面积最大压力4kg/cm 2

;杠杆比1:10。 2. 测微表:量程10mm ,精度0.01mm 。 3. 天平,最小分度值0.01g 及0.1g 各一架。

4. 毛玻璃板、滤纸、钢丝锯、秒表、烘箱、削土刀、凡士林、透水石等。

三、操作步骤

1. 按工程需要选择面积为30cm 2

的切土环刀,刀口应向下放在原状土或人工制备的扰动土上,切取原

状土样时应与天然状态时垂直方向一致。

2. 小心边压边削,注意避免环刀偏心入土,应使整个土样进入环刀并凸出环刀为止,然后用修土刀将

两端余土削去修平,擦净环刀外壁。

3. 测定土样密度,并在余土中取代表性土样测定其含水率,然后用圆玻璃片将环刀两端盖上,防止水

分蒸发。

4. 在固结仪的固结容器内装上带有试样的切土环刀(刀口向下),在土样两端应贴上洁净而润湿的滤

纸,放上透水石,然后放入加压导环和加压板以及定向钢球。

5. 检查各部分连接处是否转动灵活;然后平衡加压部分(此项工作由实验室代做)。即转动平衡锤,

目测上杠杆水平时,将装有土样的压缩部件放到框架内上横梁下,直至压缩部件之球柱与上横梁压帽之圆弧中心微接触。

6. 横梁与球柱接触后,插入活塞杆,装上测微表,使测微表表脚接触活塞杆顶面,并调节表脚,使其

上的短针正好对准6字,再将测微表上的长针调整到零,读测微表初读数

R 。

7. 加载等级:按教学需要本次试验定为0.5、1.0、2.0、3.0、4.0kg/cm 2

五级;即50、100、200、300、

400Kpa (1Kpa=0.001N/mm 2

)五级荷重系累计数值),如第一级荷载0.5kg/cm 2

需加砝码1.5kg 以后三级依次计算准确后加入砝码,加砝码时要注意安全,防止砝码放置不稳定而受伤。

8. 每级荷载经10分钟记下测微表读数,读数精确到0.01mm 。然后再施加下一级荷载,以此类推直到

第五级荷载施加完毕,记录测微表读数R1、R2、R3、R4、R5。

9. 试验结束后,必须先卸下测微表,然后卸掉砝码,升起加压框架,移出压缩仪器,取出试样后将仪

器擦洗干净。

四、计算

1、按下式计算试样的初始孔隙比0e :

()

1

10

00-+?=

ρρw d e w s

式中 s d —土粒比重;

w ρ—水的密度,一般可取1g/cm 3;

0w —试样初始含水率;

0ρ—试样初始密度(g/cm 3)。 2、按下式计算试样中颗粒净高

s

h :

00

1e h h s +=

式中

h —试样的起始高度,即环刀高度(mm )。

3、计算试样在任一级压力Pi (千帕)作用下变形稳定后的试样总变形量

i

S 。

ie i i S

R R S --=0 式中 0R

—试验前测微表初读数(mm );

i R —试样在任一级荷载Pi 作用下变形稳定后的测微表读数(mm); ie

S —各级荷载下仪器变形量(mm )。(由实验室提供资料)

4、计算各级荷载下的孔隙比i e

()

00

01e h S e e i

i +-=

式中

0e —试样初始孔隙比;

h —试样的起始高度(即环刀高度)(mm );

i

S —第i 级荷载作用下变形稳定后的试样总变形量(mm )。 5、绘制p e ~压缩曲线

以孔隙比e 为纵坐标,压力p 为横坐标, 可以绘出p e ~关系曲线,此曲线称为压缩曲线。

e

e

6、按式计算某一压力范围内压缩系数α

(Mpa-1) 式中 k p a p 1001=, kpa p 2002=。

采用p =100~200kpa 压力区间相对应的压缩系数2~1α来评价土的压缩性。α值是判断土的压缩性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2~1α的大小将地基土的压缩性分为以下三类:

当1

2~15.0-≥Mpa α时,为高压缩性土;

当1

2111.05.0---≥>Mpa Mpa α时,为中压缩性土; 当1

211.0--

7、计算某一荷载范围的压缩模量

s

E :

a e E i

s +=

1

式中 i e

—孔隙比 ; α—压缩系数。 五、试验记录

实验六 土的剪切试验

一、试验目的

直接剪切试验就是直接对试样进行剪切的试验,简称直剪试验,是测定土的抗剪强度的一种常用方法,

通常采用4个试样,分别在不同的垂直压力p 下,施加水平剪切力,测得试样破坏时的剪应力τ,然后根据库仑定律确定土的抗剪强度参数内摩擦角?和粘聚力c 。

二、仪器设备

1. 直剪仪。采用应变控制式直接剪切仪,如图所示,由剪切盒、垂直加压设备、剪切传动装置、测力

计以及位移量测系统等组成。加压设备采用杠杆传动。 2. 测力计。采用应变圈,量表为百分表。 3. 环刀。内径6.18cm ,高2.0cm 。

4. 其他。切土刀、钢丝锯、滤纸、毛玻璃板、凡士林等。

三、操作步骤

1. 将试样表面削平,用环刀切取试件,测密度,每组试验至少取四个试样,各级垂直荷载的大小根据

工程实际和土的软硬程度而定,一般可按100kPa ,200kPa ,300kPa ,400kPa (即1.0 kg/cm 2

,2.0 kg/cm 2

,3.0 kg/cm 2

,4.0 kg/cm 2

)施加。

2. 检查下盒底下两滑槽内钢珠是否分布均匀,在上下盒接触面上涂抹少许润滑油,对准剪切盒的上下

盒,插入固定销钉,在下盒内顺次放洁净透水石一块及湿润滤纸一张。

3. 将盛有试样的环刀平口朝下,刀口朝上,在试样面放湿润滤纸一张及透水石一块,对准剪切盒的上

盒,然后将试样通过透水石徐徐压入剪切盒底,移去环刀,并顺次加上传压板及加压框架。 4. 在量力环的安装水平测微表,装好后应检查测微表是否装反,表脚是否灵活和水平,然后按顺时针

方向徐徐转动手轮,使上盒两端的钢珠恰好与量力环按触(即量力环中测微表指针被触动)。 5. 顺次小心地加上传压板、钢珠,加压框架和相应质量的砝码(避免撞击和摇动)。

6. 施加垂直压力后应立即拔去固定销(此项工作切勿忘记)。开动秒表,同时以每分钟4~12转的均匀

速度转动手轮(学生可用6转/分),转动过程不应中途停顿或时快时慢,使试样在3~5分钟内剪破,

122

1p p e e -

-=

α

手轮每转一圈应测记测微表读数一次,直至量力环中的测微表指针不再前进或有后退,即说明试样已经剪破,如测微表指针一直缓慢前进,说明不出现峰值和终值,则试验应进行至剪切变形达到4mm (手轮转20转)为止。

7. 剪切结束后,吸去剪切盒中积水,倒转手轮,尽快移去砝码,加压框架,传压板等,取出试样,测

定剪切面附近土的剪后含水率。

8. 另装试样,重复以上步骤,测定其它三种垂直荷载(200kPa ,300kPa ,400kPa )下的抗剪强度。

四、计算

1. 计算抗剪强度:

2. 计算剪切位移:

3. 制图

1) 以

剪应力为纵坐标,剪切位移为横坐标,绘制剪应力τ与剪切位移L ?的关系曲线,如试验图7-2所示。取曲线上剪应力的峰值为抗剪强度,无峰值时,取剪切位移4mm 所对应的剪应力为抗剪强度。

2) 以抗剪强度为纵坐标,垂直压力为横坐标,绘制抗剪强度与垂直压力关系曲线(图7-3),直线

的倾角为土的内摩擦角?,直线在纵坐标上的截距为土的粘聚力c 。

五、 实验记录与表格

CR

=τR

n L -=?2.

目录

前言

1.土的含水率实验

2.土的击实实验

3.土的压缩实验

4.土的剪切实验

土的工程地质性质 如残积土、坡积土

土的工程地质性质 一、土的成因类型特征 根据土的地质成因,土可分为残积土、坡积土、洪积土、冲积土、湖积土、海积土、冰积及冰水沉积土和风积土等类型。一定成因类型的土具有一定的沉积环境、具有一定的土层空间分布规律和一定的土类组合、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但同一成因类型的土,在沉积形成后,可能遭到不同的自然地质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变化,而具有不同的工程特性。 1. 残积土 形成原因:岩石经风化后未被搬运的原岩风化剥蚀后的产物,其分布主要受地形的控制,如在宽广的分水岭地带及平缓的山坡,残积土较厚。 工程特征:一般呈棱角状,无层理构造,孔隙度大;存在基岩风化层(带),土的成分和结构呈过渡变化。 工程地质问题: (1)建筑物地基不均匀沉降,原因土层厚度、组成成分、结构及物理力学性质变化大,均匀性差,孔隙度较大; (2)建筑物沿基岩面或某软弱面的滑动等不稳定问题,原因原始地形变化大,岩层风化程度不一。 2. 坡积土 形成原因:经雨雪水洗刷、剥蚀、搬运,及土粒在重力作用下顺着山坡逐渐移动形成的堆积物,一般分布在坡腰上或坡脚下,上部与残积土相接。 工程特征:具分选现象;下部多为碎石、角砾土;上部多为粘性土;土质(成分、结构)上下不均一,结构疏松,压缩性高,土层厚度变化大。 工程地质问题:建筑物不均匀沉降;沿下卧残积层或基岩面滑动等不稳定问题。 3. 洪积土 形成原因:碎屑物质经暴雨或大量融雪骤然集聚而成的暂时性山洪急流挟带在山沟的出口处或山前倾斜平原堆积形成的洪积土体。山洪携带的大量碎屑物质流出沟谷口后,因水流流速骤减而呈扇形沉积体,称洪积扇。 工程特征:具分选性;常具不规划的交替层理构造,并具有夹层、尖灭或透镜体等构造;近山前洪积土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压缩性低;远山地带,洪积物颗粒较细、成分较均匀、厚度较大。 工程地质问题:洪积土一般可作为良好的建筑地基,但应注意中间过渡地带可能地质较差,因为粗碎屑土与细粒粘性土的透水性不同而使地下水溢出地表形成沼泽地带,且存在尖灭或透镜体。 4. 冲积土 形成原因:碎屑物质经河流的流水作用搬运到河谷中坡降平缓的地段堆积而形成,发育于河谷内及山区外的冲积平原中。根据河流冲积物的形成条件,可分为河床相、河漫滩相、牛轭湖相及河口三角洲相。 工程特征:古河床相土压缩性低,强度较高,而现代河床堆积物的密实度较差,透水性强;河漫滩相冲积物具有双层结构,强度较好,但应注意其中的软弱土层夹层;牛轭湖相冲积土压缩性很高、承载力很低,不宜作为建筑物的天然地基;三角洲沉积物常常是饱和的软粘土,承载力低,压缩性高,但三角洲冲积物的最上层常形成硬壳层,可作低层或多层建筑物的地基。

土木工程地质_白志勇_第四章岩石及特殊土的工程性质

第四章 岩石及特殊土的工程性质 第一节 岩石的物理性质 一、密度和重度: 密度:单位体积的质量(ρ)。(g/cm 3) ??? ??饱和密度干密度/天然密度Ms/V V M 重度:单位体积的重量(γ)。(N/cm 3) 2m /s 1kg 1N ?=?=g ργ 二、颗粒密度和比重(相对密度) 颗粒密度:单位体积固位颗粒的质量(s ρ)。(g/cm 3) V M s s = ρ 比重(相对密度):单位体积固体颗粒的重力与4℃时同体积水的重力之比 (d s )。 w s s d ρρ= 三、孔隙度和孔隙比: 孔隙度: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之比(n )。 %100?= V V n n 孔隙比:孔隙体积与岩石中固体颗粒体积之比(e )。 s n V V e = 第二节 岩石的水理性质 一、吸水性:指岩石吸收水的性能。其吸水程度用吸水率表示。 吸水率:(常压条件下)吸入水量与干燥岩石质量之比。 %1001 1?= s w G G w 饱水率:(150个大气压下或真空)吸入水量与干燥岩石质量之比。 %1002 2?= s w G G W

饱水系数:岩石吸水率与饱水率之比。 21 W W K w = (9.0~5.0=w K ) 二、透水性:指岩石能透过水的能力。用渗透系数K 表示。(m/s ) 达西层流定律:F I K F dl dh K Q ??=?? = 渗透系数: I V F I Q K =?= 三、软化性:指岩石浸水后强度降低的性质。用软化系数K R 表示。 软化系数: 干燥单轴抗压强度。饱和单轴抗压强度。→→= R R K c R 一般软化系数75.0<R K 的岩石具软化性。 四、抗冻性:指岩石抵抗冻融破坏的能力。 强度损失率: 冻融前的强度冻融前后强度差 = l R 不抗冻的岩石 R L >25% 重量损失率: 冻融前的重量冻融前后重量差 = L G G L >2% K W > 五、可溶性:指岩石被水溶解的性能。 六、膨胀性:指岩石吸水后体积增大的性能。 七、崩解性:岩石(干燥)泡水后,因内部结构破坏而崩解的性能。 第三节 岩石的力学性质 一、变形:岩石受力后发生形状改变的现象。主要变形模量和泊松比表示。 ??? ? ?? ? ??? ?? ? ===50505001εσεσ εσ εσ=割线模量塑性模量弹性模量变形模量、变形:E E E E s s t T 2、泊松比:指横向应变⊥ε与纵向应变11ε之比。

连云港地区软土的工程地质性质及岩土工程勘察的注意问题

连云港地区软土的工程地质性质及岩土工程勘察的注意问题 摘要:本文叙述了连云港市区软土分布成因、特征物理学性质,根据大量工作实践,提出工程勘察中应注意的八个问题。 关键词:软土、性质、工程勘察、注意问题。 1连云港市区软土分布、成因 连云港地处于黄海之滨,包括东海县、赣榆县、灌云县、藻南县等四个县,新浦区、海州区、连云区等三个区,地貌上多属黄海海积平原,其中有我国著名的花果山(云台山)为低山丘陵。连云港市区除了云台山及孔望山、锦屏山之外都普遍分布着厚度1-25米不等的软土。本人根据大量工作实践,总结出一条经验:一般自然地面标高在4.00米(黄海高程)以下的区域会存在软土,即使在山前地带也存在。而地面标高在5.00米以上的区域则不会存在软土(特殊情况例外,如山前的近代滑坡体、崩塌堆积物的下部可能会有)。 下表为连云港市区不同地段软土顶底板埋深 地点华联火车站海州墟沟出口加工区开发区浦南燕尾港 顶板深度 1.0-1.5 1.5-2.0 1.5-2.0 1.5-2.5 1-1.5 1.5-2.0 1.5-2.0 1-2.0 底板深度11-11.5 11.5-12.0 10-12* 4-12 11-13* 10-13 5.5- 6.5 16-18 *海州区山前个别地区淤泥厚度可达20米 **开发区山前个别地区淤泥厚度可达25米(古海冲沟) 连云港市区除了山区之外的平原区,都广泛分布着软土。据东海县志记载:在明代还是为海中的“仙山”,正如吴承恩所描写的花果山。当我们从山下向云台山上爬或走时,来到一片陡坡或山涯前,常常看到原来海浪冲蚀的“海蚀穴”,在近代还是一片汪洋大海。软土的成因为海积-冲海积。排除局部的海沟和山前因素,连云港市区的软土深度一般在10-13米。 2特征

各类土的工程地质特性

第四章各类土的工程地质特性 一、一般土的工程地质特性 一般土按粒度成分特点,常分为巨粒土、粗粒土及细粒土三大类。 巨粒土和粗粒土为无粘性土,细粒土为粘性土。 粗粒土又分为砾类土和砂类土。 巨粒土和粗粒土的工程地质性质主要取决于粒度成分和土粒排列的松密情况,这些成分和结构特性直接决定着土的孔隙性、透水性、和力学性质。 细粒土的性质取决于粒间连结特性(稠度状态)和密实度,这些都与土中粘粒含量、矿物亲水性及水和土粒相互作用有关。 砾类土和砂类土为单粒结构;细粒土为团聚结构。 二、几种特殊土的工程地质特征 1、淤泥类土 淤泥类土是指在静水或水流缓慢的环境中沉积,有微生物参与作用的条件形成的,含较多有机质,疏松软弱(天然孔隙比大于1,含水率大于液限)的细粒土。孔隙比大于1.5的称为淤泥,小于1.5大于1的称为淤泥质土。 工程地质性质的基本特点: ①高孔隙比,高含水率,含水率大于液限 ②透水性极若 ③高压缩性 ④抗剪强度很低,且与加荷速度和排水固结条件有关。由于这类土饱水而结构疏松,所以 在振动等强烈扰动下其强度也会剧烈降低,甚至液化变为悬液。这种现象称为触变性。 同时还具有蠕变性。

淤泥类土的成分和结构是决定其工程地质性质的根本因素。有机物和粘粒含量越多,土的亲水性越强,则压缩性越高;孔隙比越大,含水率越高,压缩性越高,强度越低,灵敏度越大,性质越差。 2、黄土 黄土是一种特殊的第四纪陆相松散堆积物。颜色多呈黄色、淡黄色或褐黄色,颗粒组成以粉粒为主,粒度大小较均匀。天然剖面上垂直节理发育。被水浸润后显著沉陷(湿陷性)。 一般工程地质性质: ①密度小,孔隙率大 ②含水较少 ③塑性较弱 ④透水性较强 ⑤抗水性弱 ⑥压缩性中等,抗剪强度较高。 ⑦具有湿陷性(自重湿陷和非自重湿陷) 湿陷系数,自重湿陷系数 3、膨胀土 又称胀缩土,系指随含水量的增加而膨胀,随含水量的减少而收缩,具有明显膨胀和收缩特性的细粒土。 成分和结构特征: 粘粒含量高,一般35%以上。矿物成分以蒙脱石和伊利石为主,高岭石含量较少。 土体表层常出现各种纵横交错的裂隙和龟裂的现象,使土的完整性破坏,强度降低。

第三章土的工程分类和特殊土的工程地质特征

第三章土的工程分类和特殊土的工程地质特征 第一节土的工程地质分类 一、概述 土的工程地质分类,按其具体内容和适用范围,可以概括的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一般性分类:比较全面的综合性分类; 局部性分类:仅根据一个或较少的几个专门指标,或仅对部分土进行分类; 专门型分类:根据某些工程部门的具体需要而进行的分类。 土的工程地质分类的一般原则和形式: 在充分认识土的不同特殊性的基础上归纳其共性,将客观存在的各种土划分为若干不同的类或组。 常将成因和形成年代作为最粗略的第一级分类标准,即所谓地质成因分类。 将反映土的成分(粒度成分和矿物成分)和与水相互作用的关系特征作为第二级分类标准,即所谓的土质分类。 为了进一步研究土的结构及其所处状态和土的指标变化特征,更好的提供工程设计施工所需要的资料,必须进一步进行第三级分类,即工程建筑分类。 上述三种土的工程地质分类中,土质分类是土分类的最基本形式,有两种分类原则:一是按土的粒度成分;二是按土的塑性特性。 国内外的土质分类方案很多,归纳起来有三种不同体系,一是按粒度成分,一种是按塑性指标,一种是综合考虑粒度和塑性的影响。 二、土的分类 (一)按地质成因分类: 土按地质成因可分为:残积、坡积、洪积、冲积、冰积、风积等类型。 (二)按颗粒级配和塑性指数分类 土按颗粒级配和塑性指数可分为碎石土、砂土、粉土和粘性土。 1.土按颗粒大小分类 粒组名称分界颗粒(mm)组亚组 漂石或块石大800 中400 小200 卵石或碎石极大100 大60 中40 小20 圆砾或角砾粗10 中 5

砂粒粗0.5 中0.25 细0.10 极细0.05 粉粒粗0.1 细0.05 粘粒粗0.002 3.砂土的分类 土的名称颗粒级配 砾砂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占全重25~50% 粗砂粒径大于0.5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50% 中砂粒径大于0.25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50% 细砂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85% 粉砂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50% 4、粉土的分类 土的名称颗粒级配 砂质粉土粒径小于0.005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10% 粘质粉土粒径小于0.005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10% 5、粘性土的分类 (1)根据堆积时代分 1)老堆积土:第四纪晚更新世及其以前堆积的粘性土,一般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低的压缩性。 2)一般堆积土:第四纪全新世堆积的粘性土 3)新近堆积土:全新世以后 ( (3)按工程特性分 具有一定分布区域或工程意义上具有特殊成分、状态和结构特征的土称特殊性土,根据工程特性分为:湿陷性土

《土的分类及特殊土的工程地质性质》习题答案

《土的分类及特殊土的工程地质性质》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 50007-2002)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作为建筑地基的土,可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和人工填土。 2.根据地质成因,可把土划分为残积土、坡积土、洪积土、冲积土、淤积土、冰积土和风积土、海积土等。按堆积年代的不同,土可分为老堆积土、一般堆积土和新近堆积土。 3.分布在中国范围内的黄土,从早更新世开始堆积经历了整个第四纪,目前还未结束。形成于早更新世(Q1)的午城黄土和中更新世(Q2)的离石黄土,称为老黄土; 晚更新世(Q3)形成的马兰黄土及全新世下部( )的次生黄土,称为新黄土;全新世上部( )及近几十年至近百年形成的最新黄土,称为新近堆积黄土。 4.湿陷性黄土又可分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和非自重湿陷性黄土。 5.软土并非指某一特定的土,而是一类土的总称,一般包括软黏土、淤泥质土、淤泥、泥炭质土和泥炭等。 6.冻土根据其冻结时间分为季节性冻土和多年冻土两种。 7.中国的多年冻土按地区分布不同分为两类:一类是高原型多年冻土,另一类是高纬度型多年冻土。 二、名词解释 1.碎石土:是指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的土。 2.砂土:是指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50%的土,且粒径大于 0.075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的土。 3.粉土:是指塑性指数小于等于10且粒径大于0.075mm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50%的土。 4.黏性土:是指塑性指数大于10的土。 5.人工填土: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堆填而形成的各类土。

6.黄土:黄土是第四纪以来,在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特殊的陆相松散堆积物。 7.黄土的湿陷性:黄土在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土结构迅速破坏,并产生显著附加下沉的性质称为黄土的湿陷性。 8.软土:软土是指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低,抗剪强度低的呈软塑~流塑状态的黏性土,如淤泥等。 9.膨胀土:膨胀土又叫胀缩土,裂隙黏土、裂土,具有较明显的膨胀性和收缩性的黏性土即称为膨胀土。 10.冻土:温度小于等于℃,并含有冰的土层,称为冻土。 三、简答题 1.土的分类方式有哪几种? 答:岩土的工程地质分类,按其内容、原则和适用范围,可概括为一般分类、局部分类和专门分类。 一般分类,几乎包括了全部有关的岩土,并考虑了岩土的主要工程地质性质及其特征。这种全面的分类方法,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局部分类,常根据一个或几个工程指标,仅对部分岩土进行分类,如按粒度成分、塑性指数、膨胀性、压缩性或砂土的相对密度进行分类等。 专门分类,是根据某些工程部门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分类。 2.我国特殊土主要有哪几种?它们各自最突出的工程地质问题是什么? 答:我国特殊土主要有黄土、膨胀土、软土、多年冻土、盐渍土等。 黄土最突出的工程地质问题是湿陷性和黄土陷穴;膨胀土最突出的工程地质问题遇水膨胀失水收缩的胀缩性问题,强度衰减性;软土最突出的工程地质问题是变形大,透水性差,承载力低;冻土最突出的工程地质问题是冻胀融沉;盐渍土最突出的工程地质问题是腐蚀性、融沉性。 3.什么是黄土?黄土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黄土是第四纪以来,在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特殊的陆相松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