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 黄向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广东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 黄向群
广东省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情况 2001年秋,在深圳市南山区进行实验(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
2002年秋,在30个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实验。
2003年秋,在76个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实验,实验区占全省124个县(市、区) 60%以上。
2004年秋,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实施新课程。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进展情况
2003年3月,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和普通高中15个学科的课程标准。
2004年秋,广东、海南、山东、宁夏四省(区)参加实验,参加实验起始年级学生占全国13%。
2005年,8-10个省份参加,实验学生达到25-30%。
2006年,15-18个省份参加,实验学生达到50-60%。
2007年,原则上全国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全部使用新课程标准。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特点
1、政府行为力度大
(1)中央和国务院有关文件直接提出改革课程。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认知规律,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2)中央领导亲自推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3)教育部精心策划,大力推进。
(4)地方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全力以赴。
2、改革有广度有深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新一轮课程改革六个大的突破: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
14
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占总课时的10%-12%。
义务教育新课程结构
课程计划分“综合型”和“分科型”两种,“综合型”设置综合课程,如物理、化学、生物科学;历史、地理历史与社会;美术、音乐艺术。
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
技术教育)在两种课程计划中设置为必修课,占总课时的6%-8%。
改变传统优势科目所占的比重(语文由原24%降至20%-22%;数学由原16%降至13%-15%)。
外语课的开设时间由原初中一年级提前至小学三年级。
普通高中新课程结构
推行学习领域(8个)、科目(12-13个)和模块三级结构,强调课程的统整。
模块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学习时间通常为36学时,如地理,包括3个必修模块(地理1、地理2、地理3)和7个选修模块(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旅游地理、城乡规划、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提高了选修课的比例,强调课程的可选择性和多样性:
高中三年最低学分144个,其中必修学分116个,占总学分的80.6%;选修学分共28个,占毕业学分的19.4%,分为“选修学分1”(至少22个学分)和“选修学分2”(至少6学分)。
重视艺术类、技术类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课程的均衡性:艺术领域占6个必修学分,技术领域(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占8个必修学分,综合实践活动占23个必修学分,其中研究性学习占15个必修学分。
(责任编辑:刘军涛)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