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甘薯在我国的引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清时期甘薯在我国的引种、传播和影响

庞兰 10历史 1002070122

【摘要】甘薯起源于墨西哥以及从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到秘鲁一带的热带美洲。明朝时期开始引入我国种植,由于明清时期天灾不断导致的粮食短缺并且甘薯有易活、高产、稳产、耐旱、抗虫害等优点,在政府官员的大力倡导下,甘薯得到迅速传播。明清时期甘薯的引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饮食结构,也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粮食单产增加,促使农民开垦更多耕地,抗灾能力、生存能力增强、自耕农增加,另外,大土地所有者,由于农业经营风险大、利润低,有的人已经逐渐在脱离农村,使经营权和所有权分开。【关键字】甘薯引种传播影响

一、甘薯的起源及其在我国的引种与传播

甘薯因其来自外洋,又称“番薯”。因结瓜于地下,故名“地瓜”,因根块颜色为红、白色,故称“红薯”“白薯”,因产量极高,灾年救饥胜金,故又称“金薯”此外,还有“山芋”等不同俗称。这些不同俗称,大都因地而异。

甘薯起源于墨西哥以及从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到秘鲁一带的热带美洲。洪堡援引哥马拉记载:哥伦布初谒西班牙女王时,曾将由新大陆带回的甘薯献给女王。16世纪初,西班牙已普遍种植甘薯。西班牙水手把甘薯携带至菲律宾的马尼拉和摩鹿加岛,再传至亚洲各地。

甘薯传入中国通过多条渠道,时间约在16世纪末叶,明代的《闽书》、《农政全书》、清代的《闽政全书》、《福州府志》等均有有关记载。清陈世元《金薯传习录》中援引《采录闽侯合志》:“按番薯种出海外吕宋。明万历年间闽人陈振龙贸易其地,得藤苗及栽种之法入中国。值闽中旱饥。振龙子经纶白于巡抚金学曾令试为种时,大有收获,可充谷食之半。自是硗确之地遍行栽播。”还说:“以得自番国故曰番薯。以金公始种之,故又曰金薯。”又据:陈振龙 6世孙陈世元及其子陈云,先后以甘薯传种于鄞州(浙江宁波)、胶州、青州(山东省青岛、益都

一带)、豫州(河南朱仙镇一带)各地,渐次在浙江各地传播,时为清乾隆二十年前后。以上史实证明甘薯系在16世纪末叶从南洋引入中国福建、广东,而后向长江、黄河流域及台湾省等地传播。

二、甘薯在我国迅速传播的原因

由于甘薯来自于番外,一开始并未受到政府官员和一般民众的高度重视,故地位不高。根据文献记载,甘薯早在引入福建、广东前就被引入云南等地,但却没有在西南地区得到传播,反而是舍近求远,向东部沿海地区引进。甘薯在从日本传人浙江舟山一带后也没有得到传播。《金薯传习录》记载。甘薯最开始传人中国并未得到广泛种植。适逢福建大旱,当时的总督金学曾便下令推广高产的甘薯,这样甘薯才得以广泛种植。这说明甘薯的传播是需要契机的.其在我国迅速传播的缘由大约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1.天灾导致的粮食短缺。《金薯传习录》记载,陈振龙将甘薯从吕宋引入后并没有马上得到传播,先只是在自家田地里试种,后遇旱灾才得以推广.在福建广泛传播。由此可见。甘薯是作为一种应对自然灾害的作物被推广的。徐光启归纳的甘薯“十三胜”。便指出它具有“防灾救饥”及“不妨农功、可避蝗虫”等优点。指出“农人之家,不可一岁不种。此实杂植中第一品。亦救荒第一义也”;徐氏在《农政全书》中有“闽广人赖以救饥,其利甚大”之说。乾隆时期任黔江县令的翁若梅同样发出甘薯“救荒第一义也”之慨叹。清朝光绪版《江津县乡土志》记载:番薯“性同粳米,最能养人,过荒年,民无菜色”,可据此度日。根据严奇岩先生对明清贵州470年的资料统计分析发现。明清时期贵州水旱灾害越来越频繁,是其水旱灾害的多发期。《清实录》记载,清代贵州共发生自然灾害5344次,其中旱灾最为严重。顺治初年,四川苍溪、达县等地“大旱、大饥、大疫,人自相食,存者万分之一”¨。十七世纪是我国自然灾害的频发期,学术界称为“明清宇宙期”,且旱灾最为严重。在自然灾害频发的时期,高产易活的甘薯自然得到重视并被推广。

2.自身优良的生物特性。甘薯有易活、高产、稳产、耐旱、抗虫害等优点。单产每公顷可达75吨以上,即使在瘠薄恶劣的栽培条件下,也可取得较高产量。此外,甘薯“即以蜀中论,子不见西南诸壤,翠叶紫茎,累累而秋实者非薯乎!不择地而生。不择时而长”,或是小块土地,或在房屋周围的角落也可以种植。明徐光启《农政全书》(1628年)有“甘薯十三胜”之说,指出甘薯具有高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易栽培、营养丰富、用途广泛、繁殖快等特性。《黔南识略.黔南职方纪略》中提到甘薯“不与五谷争地,凡瘠卤沙田,皆可以长”。因为甘薯有“六益八利”之优点。加之陈振龙考虑到“闽省隘山阮海,土瘠民贫。畅雨少愆,饥馑涛至,偶遭歉岁,待食嗷嗷至厘”方才冒险将薯藤苗种带回中国。 3.政府官员的大力倡导。甘薯由于自身优良的生物特性被引入我国。加之人口增长和自然灾害等因素促使甘薯广泛传播。而在甘薯传播的过程中,政府官员的大力倡导起到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何柄棣先生在《美洲作物的引进、传播及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中写道:“甘薯在十八世纪传播日广,固与人口增加、食料需要日广有关,但也部分的由于官方的倡导。”正是由于巡抚金学曾的推广。

甘薯得以在福建广泛传播。乾隆年间,甘薯在西南地区的有效传播。相关文献有一定记载,这里根据历史文献整理成下表。乾隆非常重视甘薯的推广。曾两年之内下六道喻旨要求广种甘薯。乾隆十七年(1752年)、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和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清廷都颁布诏令,在全国推广种植红苕。《酉阳直隶州总志》对此就有记载:“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冬,高宗纯皇帝特允侍郎张若淳之请,敕下直省广劝栽种甘薯,以为救荒之备,一时山东巡抚陆耀所着《甘薯录》颁行州县,自是种植日繁,大济民食。”而作为当时黔江县令的翁若梅,“爰进里老于庭,出是书示之,告以种植之法与种植之利”,动员民众广种红薯。

三、明清时期甘薯引种的影响

甘薯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我国甘薯栽培面积和总产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居第四位。甘薯产量高,增产潜力大,在较好的栽培条件下,能够大面积获得折粮(5:1)亩产500公斤以上的高产。此外,甘薯适应性强,抗旱、耐瘠、抗风、抗雹,在土质差、施肥水平低的情况下,也能获得亩产500公斤以上的鲜薯。因此,甘薯是一种高产、稳产作物。

甘薯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甘薯块根中淀粉含量占鲜重的15~26%,高的可达30%,可溶性糖占鲜薯重的3%左右,蛋白质约占2%,脂肪占0.2%,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尤其是丙种维生素和胡萝卜素(红色薯肉)含量丰富。以5公斤鲜薯折1公斤粮食计算,其营养成分除脂肪外,比大米和白面都高。甘薯属“生理碱性”食物,食用甘薯可中和体内因常吃肉、蛋、米、面等酸性食品而产生的过多的酸,保持人体的酸碱平衡。

甘薯是发展畜牧业的好饲料。甘薯茎叶含蛋白质1.62%,脂肪0.46%,碳水化合物7.33%,灰分1.65%,纤维2.04%,其营养价值与一般豆科牧草相当,是良好的鲜饲料和青贮饲料。甘薯块根加工后的粉渣等也有很高的饲用价值。因此,种植甘薯对促进畜牧业发展有很大作用。

甘薯是重要的轻轻工业原料。甘薯能加工成多种副食品,如粉条、粉丝等。在工业上,甘薯是制造酒精和淀粉的主要原料,100公斤鲜薯可制造淀粉15~20公斤或酒精6~7公斤。利用甘薯还可制造葡萄糖、柠檬酸、人造丝、味精、饴糖、塑料等。

甘薯是较好的救灾作物。甘薯为无形繁殖作物,块根和茎叶均可作为繁殖器官,而块根又无明显的成熟期,只要条件适宜就可持续生长。因此,甘薯的栽种期和收获期不象其它作物那样严格,能够充分利用生长季节和土地。在因旱、涝灾害其它作物不能播种时,改换甘薯仍可获得一定收成。

(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饮食结构

汉代以前,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是粟和黍,汉以后南方以稻米为主,北方以麦、粟和高粱为主,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南宋末年,吴自牧有一句著名的格言:“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七样必需品,到今天尽人皆知,中国的学童将其当做一种韵律句子来学习,但是这样一句简单的话道出了八百年前,我们祖先的饮食情况。其中的米是主要的食物(南方大米、北方小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