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结构分析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疆农业大学

专业文献综述

题目: 土地利用结构分析研究综述姓名: XXX

学院: 管理学院

专业: 土地资源管理

班级: 土地资源管理XXX班

学号: XXXXXXX

成绩: XX

指导教师: XXX 职称: XXX

2014年12月12日

新疆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土地利用结构分析研究综述

作者:XXX 指导教师:XXX

摘要: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和物质财富,人类因生产生活的需要开展各种各样的土地利用活动。土地利用活动受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手段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程度,反映了一个地区国民经济发展规模和水平。土地利用结构是区域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质与量的对比关系以及各用地类型组合而成的格局,土地利用结构决定土地利用功能与土地利用效率。本文从国内外有关土地利用结构研究出发,从四个方面重点分析了当前有关于土地利用结构的状况,归纳总结了当前研究所存在的优缺点,指出了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土地利用;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效益

土地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资源有限、人增地减、社会需求不断增长的客观现实下,合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保持土地资源与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1]。土地利用变化是自发性过程和自组织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自发性过程取决于土地利用需求、供给和局地条件,自组织过程则是土地利用时间序列的结果[2]。土地利用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其结构变化受到自然、社会、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同时,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又反作用于自然、社会和经济系统。结构决定功能,功能产生效益,一定时期内的土地利用结构与土地利用效益变化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化是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的基础。

1 国外土地利用研究进展

土地利用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它与经济社会、国家政策等密切相关,土地利用的发展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经济社会的逐步发展,土地利用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愈加趋于紧密,两者在多方位、多层次上相互影响[3]。关于土地利用结构方面的研究在国外有四个发展阶段:开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工业革命,围绕工业革命出现而导致的土地利用配置结构等问题的研究;到了20世纪上半叶,土地利用规划只是传统的建设

性或蓝图规划,土地利用结构研究没有得到重视;20世纪70年代,世界各国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研究进入实质性阶段;20世纪90年代起,世界各国所关注的目标逐渐变为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优化配置,Plummer L N在1993年给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概念,其定义是:“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生态经济最优自标,依据土地资源的自身特性和土地适宜性评价,对区域内土地资源的各种利用类型进行更加合理的数量安排和空间布局,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维持土地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4]。其过程是在地区性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优化研究区内土地利用的数量结构及空间格局,而优化的目的是实现区域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所以促使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有效管理成为当今土地利用研究较为凸显的地位。

2 国内土地利用研究进展

2.1 土地利用研究概况

我国对土地利用的研究历史悠久。奴隶社会殷商时代实行的井田制,是我国最早的耕地规划雏形。封建社会我国古代地理文献《禹贡》,对我国的土壤进行了科学分类,各地区的土壤类别及其利用差异就有所阐述,并提出了土地评价的精辟思想。此后,我国对土地利用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胡焕庸和张心一等开展了全国土地利用类型的调查和土地适宜性评价[5]。但这个时期的规划只是传统的建设性或者蓝图规划,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没有得到重视。

20世纪后半叶,尤其是进入70年代,随着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日益突显,土地利用规划逐渐从传统的建设性或蓝图规划,发展到以控制土地利用变化和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且具有广泛民众基础的以现代控制理论为理念的规划。吴传钧、郭焕成[6]等认为国家级现状是一种战略规划,主要考虑国家目标和土地资源的分配问题。省级层次主要是关于项目发展的现状。通过分析土地利用的多样性和适宜性,落实国家级规划的相关内容,并解决国家和省之间的各种冲突。地方级范围包括一个县城、一个乡镇、几个村落或一个小流域。在这一层次上,充分考虑当地公民的建议,满足他们的需要。从这种规划的层次来看与英国、美国基本是相同的。赵云龙[7]等在以地处北方农牧交错带东南缘的河北怀来县为例,在对怀来县土地利用结构现状初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线性多目标规划的方

法对怀来县土地利用结构做了优化分析。王雪梅[8]等基于2008年新疆土地利用数据,采用计量地理学模型,并借助SPSS软件和ArcGIS软件,对新疆各地州(市)的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和空间格局现状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与全国土地利用结构对比。谢华[9]等以晋城市为例,运用TOPSIS法分析了本市1996—2008年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程度,运用相关系数指标对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度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研究影响土地利用结构合理程度的驱动力。

2.2 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及其优化研究

物质结构间的各组成成分或组成部分之间的配合关系、组成成分的质量、数量及其组合建造,是结构研究的核心,不同的组合类型,具有不同的功能。因此,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功能取决于结构。显然,土地系统功能是否最优也取决于其利用结构的最优否。同时,土地利用系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实体,有其自身发展、变化的规律,从一般意义上讲,土地利用系统的结构是由自然生态因素、人们利用土地的技术水平和社会发展的经济水平共同决定的。土地利用结构是评价一定区域土地利用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标,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是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前提。因此,加强土地利用结构现状的研究,分析其动态变化规律,合理确定其调整思路,最终实现其优化是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10]。

2.3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法

(1)定性法

定性法主要有土宜法和综合平衡法,土宜法建立在土地质量评价的基础上,依据土地质量评价成果资料,结合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和区域土地适宜性特点对于宜农、宜林、易牧地和适宜种植各种农作物、树种和草种地,以及适宜建筑用途土地加以合理的归并,在土地需求量和土宜阀值范围加以比配,最终借以确定较为满意的土地利用结构。李超等提出在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对土地利用方式进行类别划分,并以此来设计优化模型的思路与方法,认为优化的上地利用结构是随土地利用管理方式的变化而改变的,在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式的建立过程中,应注重对土地利用管理方式的分析[11]。

(2)定量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