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第四章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4.2.4 设F={<a,{a}>,<{a},{a,{a}}>},求 F F, F {a},F[{a}]. 解: F F={<{a},{a,{a}}>} F {a}={<a,{a}>} F [{a}]={{a}}
关系运算的性质
定理4.2.1 设F是任意的关系,则 (1) (F-1) -1 =F (2) domF-1=ranF,ranF-1=domF
定理4.2.7 设R是A上的关系,m,n∈N,则
(1)Rm
Rn=Rm+n
(2)(Rm)n=Rmn
4.3 关系的性质
一.关系的五种基本性质 定义4.3.1 设R为A上的关系,
1) 若 x(x∈A→<x,x>∈R),则称R在 A上是自反的. (2) 若 x(x∈A→<x,x> R),则称R在 A上是反自反的.
关系幂
定义4.2.5 设R为A上的关系,n为自然数,则 R的n次幂定义为:
1) R0={<x,x>|x∈A}=IA
(2) Rn+1=Rn R
怎样计算Rn 呢? 如果R是用集合表达式给出的,可以通过n-1 次右复合计算得到Rn .如果R是用关系矩阵M 给出的,则Rn 的关系矩阵是Mn,即n个矩阵 M之积.与普通矩阵乘法不同的是,其中的相 加是逻辑加,即 1+1=1,1+0=0+1=1,0+0=0 如果R是用关系图G给出的,可以直接由图 G得到Rn 的关系图G'.G'的顶点集与G相同. 考察G的每个顶点xi,如果在G中从xi 出发经 过n步长的路径到达顶点xj,则在G'中加一 条从xi 到xj 的边.当把所有这样的便都找到以 后,就得到图G'.
(2) (G∪H) F=G (3) F F∪H F
( G ∩H ) F G ∩F H
(4) (G∩H) F
G
F∩H F
定理4.2.5.5 设F为关系,A,B为集合,则 (1) F (A∪B)=F A∪F B (2) F[A∪B]=F[A]∪F[B]
(3) F (A∩B) F A∩F B
(4) F[A∩B] F[A]∩F[B]
例4.4.1 设A={a,b,c,d}, R={<a,b>,<b,a>,<b,c>,<c,d>,<d,b>},求r(R), s(R),t(R)以及它们的关系图和矩阵. 解: r(R)={<a,b>,<b,a>,<b,c>,<c,d>,<d,b>,<a,a>, 00 0 0 0 0 1 0 10 1 10 1 0 1 00 1 1 0 0 0 01 1 1 1 <b,b>,<c,c d,d >} 0 1 0 1 0 0 0 1 >,< 0 1 0 0 1 0 1 0 0 1 0 1 1 0 1 0 1 1 1 1 0 1 0 0 0 1 2 3 1 1 0 0 1 0 ' M M M M t M (R M)={< M a,b 0 0>,< >,< 1 0 1 0 0 1 0 0 1 1 1 0 >,< b,a >,< b,c c,b >,< c,d d,c >, ss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1 0 0 0 M< M>,< Eb,d >} 0 1 1 0 1 r d,b 0 1 0 0 0 0 00 0 0 0 10 00 0 00 0 0 00 0 0 1 1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1 0 2 3={<a,a>,<a,b>,<a,c>,<a,d>, t(R)=R∪R ∪ R 0 0 0 0 0 0 0 1 0 0 0 1 <b,a>,<b,b>,<b,c>,<b,d>,<c,d>}
例4.2.2 设F={<3,3>,<6,2>},G={<2,3>},则
F-1={<3,3>,<2,6>} F G={<6,3>} G F={<2,3>}
例4.2.3 设R={<1,2>,<1,3>,<2,2>,<2,4>,<3,2>},
则 R {1}={<1,2>,<1,3>} R = R {2,3}={<2,2>,<2,4>,<3,2>} R[{1}]={2,3} R[ ]= R[{3}]={2}
例4.2.1 设R={<1,2>,<1,3>,<2,4>,<4,3>},则
domR={1,2,4}
ranR={2,3,4}
fldR={1,2,3,4}
定义4.2.2 设R为二元关系,R的逆关系,简称R 的逆,记作R-1,其中 R-1={<x,y>|<y,x>∈R}
定义4.2.3 设F,G为二元关系,G对F的(左)复合 记作F G,其中 F G={<x,y>| t(<x,t>∈F∧<t,y>∈G)} 定义4.2.4 设R为二元关系,A是集合 (1) R在A上的限制记作R A,其中 R A={<x,y>|xRy∧x∈A} (2) A在R下的象记作R[A],其中 R[A]=ran(R A)
=
因此M4=M2,即R4=R2.因此可以得到 R2=R4=R6=… R3=R5=R7=…
定理4.2.6 设A为n元集,R是A上的关系,则存 在自然数s和t,使得Rs=Rt. 证: R为A上的关系,对任何自然数k,Rk都是 2,|P(A×A)|= 2 , 2 A×A的子集.又知 | A × A |= n n n 2 2 即A×A的不同子集仅 个.当列出R的各次幂 2 R0,R1,R22n, …, ,…,必存在自然数s R 和t使得Rs=Rt. 该定理说明有穷集上只有有穷多个不同的二 元关系.当t足够大时Rt必与某个Rs(s<t)相等.如 例4.2.5中的R4=R2.
3) 该关系是自反的但不是反自反的,因为每 个顶点都有环.它是反对称的但不是对称的,因 为图中只有单向边.但他不是传递的,因为2到1 有边,1到3有边,但2到3没有边.
关系的性质和运算之间的联系
例4.3.5 设A是集合,R1和R2是A上的关系, 证明:(1) 若R1,R2是自反的和对称的,则 R1∪R2也是自反的和对称的. (2) 若R1和R2是传递的,则R1∩R2也是 传递的.
是反对称的.R2 注:A上的全域关系EA,恒等关系I 是对称的但不 A和空关 是反对称的 .R3 系 都是A上的对称关系.恒等关系 IA和空关系 是反对称的但 也是A上的反对称关系.但全域关系 EA一般不是 不是对称的.R4 A上的反对称关系,除非A为单元集或空集 . 既不是对称的 也不是反对称 的
证:(1) 由于R1和R2是A上的自反关系,故有 IA R1和IA R2 从而得到IA R1∪R2. .于是R1∪R2在A上 是自反的.
再由R1和R2的对称性有 R1=R1-1和R2=R2-1 (R1∪R2)-1=R1-1∪R2-1= R1∪R2 从而证明了R1∪R2也是A上对称的关系.
(2) 由R1和R2的传递性有 R1 R1 R1和R2 R2 R2 而 (R1∩R2) (R1∩R2) R1 R1∩R1 R2∩R2 R1∩R2 R2 (R1∩R2)∩R1 R2∩R2 R1 R1∩R2 从而证明了R1∩R2也是A上的传递关系.
定义4.3.3 设R为A上的关系,若
x y z(x,y,z∈A∧<x,y>∈R∧<y,z>∈R→
<x,z>∈R),
则称R是A上的传递关系.
例4.3.3 设A={1,2,3},R1,R2,R3是A上的关 系,其中R1={<1,1>,<2,2>} R1和R3是A R2={<1,2>,<2,3>} 上的传递 R3={<1,3>} 关系,R2 说明R1,R2和R3是否为A上的传递关系. 不是A上的 传递关系
定理4.2.2 设F,G,H是任意的关系,则 (1)(F G) H=F (G H) (2)(F G)-1=G-1 F-1
证: (1)任取<x,y>, <x,y>∈(F G) H
s(<x,s>∈F∧ t(<s,t>∈G∧<t,y>∈H)) s(<x,s>∈F∧<s,y>∈G H) <x,y>∈F (G H) 所以(F G) H=F (G H)
若 x y(x,y∈A∧<x,y>∈R∧<y,x>∈R→x=y), 则称R为A上的反对称关系.
例4.3.2 设A={1,2,3},R1,R2,R3和R4都是A上 的关系,其中 R1={<1,1>,<2,2>} R2={<1,1>,<1,2>,<2,1>} R3={<1,2>,<1,3>} R4={<1,2>,<2,1>,<1,3>} 说明R1,R2,R3和R4是否为A上对称和反对称 的关系. R1既是对称也
关系闭包的求法
定理4.4.1 设R为A上的关系,则有 1)r(R)=R∪R0
(2)s(R)=R∪R-1
(3)t(R)=R∪R2∪R3∪…
关系矩阵和关系图求闭包的方法: 设关系R,r(R),s(R),t(R)的关系矩阵分 别为M,Mr,Ms和Mt Mr=M+E Ms=M+M' Mt=M+M2+M3+… 其中E是和M同阶的单位矩阵,M'是M的转 置矩阵.注意在上述等式中矩阵的元素相加时使 用逻辑加. 设关系R,r(R),s(R),t(R)的关系图分别 记为G,Gr,Gs,Gt,则Gr,Gs,Gt的顶点集与 G的顶点集相等.除了G的边以外,以下述方法 添加新的边.
t(<x,t>∈F G∧(t,y)∈H) t( s(<x,s>∈F∧<s,t>∈G)∧<t,y>∈H) t s(<x,s>∈F∧<s,t>∈G∧<t,y>∈H)
定理4.2.3 设R为A上的关系,则 R IA=IA R=R
定理4.2.4 设F,G,H是任意关系,则
(1) F (G∪H)=F G∪F H
第四章 二元关系和函数(2/3)
4.2 关系的运算
关系的基本运算 定义4.2.1 设R是二元关系. (1) R中所有的有序对的第一元素构成的集合称为 R的定义域,记为domR. domR={x| y(<x,y>∈R)} (2) R中所有有序对的第二元素构成的集合称为R 的值域,记作ranR.形式化表示为 ranR={y| x(<x,y>∈R)} (3) R的定义域和值域的并集称为R的域,记作 fldR.形式化表示为 fldR=domR∪ranR
例4.2.5 设A={a,b,c,d} R={<a,b>,<b,a>,<b,c>,<c,d>}, 求R的各次幂,分别用矩阵和关系图表示. 解:用关系图的方法得到关系图 如下:
R0,即IA的关系矩阵是 M=
则R的关系矩阵分
M0=
则R2,R3,R4的关系矩阵分别是
M2=
=
M3=M2M=
=
M4=M3M=
矩阵是 对称矩 阵
R
关系矩 主对角线 阵 元素全是 1
对M2中1所在位 若rij=1,且 置,M中相应 i≠j,则rji=0 的位置都是1
关系图
每个顶点 都有环
每个顶点都 没有环
如果两 个顶点 之间有 如果两点之间 如果顶点xi到xj 边,一 有边,一定是 有边,xj到xk有 定是一 一条有向边(无 边,则从x 到x 对方向 i k 双向边) 也有边 相反的 边(无单 边)
例4.3.1 设A={1,2,3},R1,R2,R3是A上的 关系,其中 R2是自 反的 R1={<1,1>,<2,2>} R3是反 自反的 R2={<1,1>,<2,2>,<3,3>,<1,2>} R1两者 都不是 R3={<1,3>}
说明R1,R2和R3是否为A上的自反关系和反 自反关系.
定义4.3.2 设R为A上的关系, 若 x y(x,y∈A∧<x,y>∈R→<y,x>∈R), 则称R为A上对称的关系.
注:A上的全域关系EA,恒等关系IA和空关 系 都是A上的传递关系.小于等于关系,整 除关系和包含关系也是相应集合上的传递关 系.小于关系和真包含关系仍旧是相应集合上 的传递关系
自反性 反自反性 对称性 关系性质的等价描述 集合表 达式
反对称性
传递性
IA
R R∩IA=
主对角线元 素全是0
R=R-1 R∩R-1 IA R R
例4.3.4 判断图中关系的性质,并说明理由.
1) 该关系是对称的,因为无单向边.它不是自 反的也不是反自反的.因为有的顶点有环,有的 顶点无环.它不是反对称的,因为图中有双向边. 它也不是传递的,因为图中有边<3,1>和<1,3>, 但没有从3到3的边,即通过3的环.
(2) 该关系是反自反的但不是自反的,因为 每个顶点都没有环.它是反对称的但不是对称的, 因为图中只有单向边.它也是传递的,因为不存 在顶点x,y,z,使得x到y有边,y到z有边,但x到z 没有边,其中x,y,z∈{1,2,3}.
考察G的每个顶点,如果没有环就加上一 个环.最终得到的是Gr . 考察G的每一条边,如果有一条xi到xj的单 向边,i≠j,则在G中加一条边xj到xi的反方向边. 最终得到Gs . 考察G的每个顶点xi,找除从xi出发的所有 2步,3步,…,n步长的路径(n为G中的顶点 数),检查完所有的顶点后就得到图Gt .
一般起:
自反性 反自反性 对称性 反对称性 传递性 R1-1 √ √ √ √ √
R1∩R2 R1∪R2 R1-R2
R1 R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 √
×
√ √ √
×
√ × √
×
√ × ×
×
关系闭包定义
4.4 关系的闭包
定义7.14 设R是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R的自反 (对称或传递)闭包是A上的关系R',使得R' 满足以下条件: (1)R'是自反的(对称的或传递的) (2)R R' (3)对A上任何包含R的自反(对称或传递)关 系R''有R' R''. 一般将R的自反闭包记作r(R),对称闭包s(R),传 递闭包记作t(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