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文物活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让文物活起来
作者:李莹
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年第01期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文章以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为例,从陈列展览、文物保护和研究、文创工作、互联网传播等方面就如何让文物活起来进行了有关探讨。
关键词:文物;活起来;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探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他说:“要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对文物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標,也是对我们每一位文物工作者提出的殷切希望。
“把文物保管好、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是我们文物工作者的初心,更是我们的使命。
中国已进入新的时代,博物馆也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面临着新的挑战。
如何在新时代下让文物活起来,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服务社会公众、传播科学知识、传承优秀文化的功能,更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让文物活起来,就是要在保证文物安全的前提下,让更多沉睡在博物馆库房的文物藏品能与公众见面,有更多、更丰富的形式让其得到生动展示,让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在更大程度上为人们的现实生活做贡献,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爱上博物馆,要让承载中华灿烂文明的文物遗产更好地发挥传承中华历史文化精神的作用。
本文以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为例,就如何让文物活起来从陈列展览、文物保护和研究、文创工作、互联网传播等方面进行有关探讨。
1 陈列展览是馆藏文物利用的重要方式
“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博物馆藏品是沟通博物馆与观众的桥梁,而举办展览正是实现这种沟通的有效方式。
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馆藏文物文献资料共计6万余件(套)。
该馆有基本陈列“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和专题陈列“风范长存——毛泽东遗物展”“大笔乾坤——毛主席诗文书法”“英烈忠魂——毛主席一家六烈士”“永远的缅怀”等,共计展出文物藏品1571件(套)。
用于基本陈列等长期陈列的馆藏文物藏品,在数量上相对比较固定,仅会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更新或增减,受展览空间和展陈面积的限制,能在博物馆展厅展示的藏品数量也是有限的。
要想大幅提升基本陈列馆藏文物的利用水平,只能在新建博物馆或博物馆进行改扩建时才能实现,但是对于大多数博物馆来说,改扩建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如何让“养在深闺人莫识”,沉睡在文物库房里的馆藏文物活起来,笔者认为除了基本陈列外,还可通过以下几种形式来实现:①举办临时展览。
临时展览的更新频率快,主题明确,与
公众文化需求结合紧密,时效性强。
但临时展览不能光追求数量,更应重视质量,要注重突出本馆特色,反映最新研究成果,从而达到更好的馆藏文物利用和传播效果。
为此,韶山馆根据重要时间节点坚持每年推出1~2个临时展览。
近年来推出的“毛泽东与反腐倡廉”“毛泽东与秋收起义——纪念毛主席领导秋收起义90周年展”“毛泽东家风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等临时展览,契合了时代主旋律,好评如潮。
其中“毛泽东与反腐倡廉”得到湖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傅奎同志的批示,被列为湖南省委党校现场教学点。
②加强馆际交流,联合办展、举办巡展等。
馆藏文物要走出去,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采用联合办展和举办巡展、借展等形式,形成馆藏文物资源共享机制,这些都是非常有效的手段。
例如,韶山馆自2017年7月1日开始在黑龙江省推出“毛泽东家风展”巡展,先后在革命领袖视察过的黑龙江纪念馆、佳木斯市博物馆、双鸭山市博物馆举办展览,让更多的公众了解了毛主席是如何教育和严格要求家人的,公众为他崇高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所感动和折服,这为传承红色革命传统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7年7月,韶山馆与西部战区联合推出的“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展览在战区机关巡展,极大地提升了部队官兵的士气。
当前,馆际交流方式日趋多元化、活跃化,联合办展和举办巡展等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是在新的时代,馆际交流展览的形式还应更加丰富和创新,合作机制还应更加成熟,未来在这方面还有更广阔的发展潜力和空间,需要进一步拓展和加强。
③出境展览。
文化交流是无国界的,文物是促进中外文明交流的最佳媒介,它不仅是沟通博物馆与中国公众的桥梁和纽带,也应走出国门,发挥博物馆与世界沟通交流的桥梁作用。
对古文明的崇敬会使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产生共鸣。
这是一个让中国与世界相互了解的最佳途径。
目前,韶山馆与俄罗斯联邦列宁纪念馆就联合办展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未来3年内相互输出4个展览。
2018年10月25日,由韶山馆和列宁纪念馆共同举办的“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展览在列宁纪念馆顺利开展并正式对外开放,这是韶山馆馆藏文物首次走出国门,在境外办展的重要尝试。
2 做好馆藏文物保护和研究工作,讲好文物故事
文物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文物的背后是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所蕴含的宝贵历史文化精神。
让文物活起来,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物保护重要论述精神,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在确保文物安全的前提下,加大对文物的保护力度,合理利用文物。
在做好文物保护的基础上,让承载着传统文化和革命精神的文物世代传承下去,更充分发挥其价值和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的精神引领作用。
文物作为研究不同时期历史文化的实物见证,它所承载的深厚内涵也需要我们去挖掘并深入研究。
每一件文物的背后,都有着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我们要通过对征集者的采访和对与该文物相关的人和事的调查、了解、考证,深入挖掘文物内涵,做出专业解读。
让文物说话,让文物活起来,关键是要求研究人员能弄懂文物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弄懂每件文物的流传经历、时代背景和蕴含的精神内涵等,将其合理利用、组合,这是在内容上保证精品展览的基础。
每个精品展览,无一不是以珍贵的文物和引人入胜而通俗易懂的内容吸引着广大观众的眼球。
我们要根据陈列主题,充分认识文物组合的相互关系,不但要将文物的美展现给观众,更要将文物与文物、文物与地域、文物与人之间的关系告诉观众。
有了精品展览,充分掌握了文物的信息和深刻内涵,
通过宣传就能让文物说话,让沉默不语的文物讲好中华文明和历史文化故事。
韶山馆工作人员依托馆藏资源,深入挖掘馆藏文物背后的故事,通过宣讲人员的讲述,观众充分了解了文物背后一个个或感人或有趣的生动故事,沉默不语的文物顿时鲜活起来。
同时,韶山馆还将文物研究成果出版成书,《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故事》《毛泽东遗物故事》《毛泽东遗物事典》等书中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文物故事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了该馆文物和伟人毛泽东的崇高思想和精神。
韶山馆还积极创新宣传形式,通过《李建国讲故事》(微课形式)节目进行宣传,该节目被省委组织部的红星云采用,供全省二百余万党员学习,在红星云的播放量已近百万次。
3 做好文创工作是让文物活起来的新途径
博物馆的文创产品不同于市面上的普通商品,它不仅精美、有创意,更有博物馆属性、地域特色和历史文脉,需要紧密结合博物馆的文物研究、陈列展览、宣传教育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可以说,博物馆的文创产品是历史文化与当代消费需求碰撞的火花,记载着一段段尘封的中国故事。
它不仅是馆藏文物文化精髓的体现,更凝结着当代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
成功的文化创意产品不仅可以让精品文化提升生活品质,更能让历史文脉代代相传。
2016年5月,国务院转发了文化部等四部委出台的《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从国家层面肯定了博物馆文创事业的意义,让博物馆人对博物馆文创工作的观念产生了新的转变。
《意见》指出:依托文化文物单位馆藏文化资源,开发各类文化创意产品,是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的重要途径,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渠道,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的重要手段,是增强文化文物单位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水平、丰富服务内容的必然要求,对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物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推陈出新、以文化人,具有重要意义[1]。
2008年12月韶山馆成立了文产公司,2016年11月被授予全国92家文创试点单位之一。
韶山馆以“紧扣伟人精神图腾,让精品文化提升生活,让历史文脉代代相传,让文创商店成为最后一个展厅”为服务宗旨,开发了系列文化创意产品,涉及馆藏品衍生品、仿制精品和创意生活用品等多个方面,种类日渐丰富,涵盖馆藏仿真、主题元素、贵金属、塑像、瓷器、车饰、服装配饰、文化出版物、其他产品等十大系列,近400种文创产品1000余款。
一个个看似简单的纪念品,饱含着韶山馆馆藏文物的文化精髓。
韶山馆研发的文创产品制作精良,设计不断推陈出新,且以游客的需求为导向,极具实用价值和文化内涵,并多次获得国内行业大奖。
例如,韶山馆自主研发的“毛主席语录”系列文创产品在第12届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会上获得创意设计奖,该产品同时受邀参加了第13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成果展”。
该产品是精选馆藏文物《毛主席语录》中广为人知的经典名言警句而设计研发的,韶山馆抓住这一文化特色,针对不同产品的属性和功能植入毛主席语录里面最贴切的名言警句,如在便签本上植入“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多功能数据线上植入“光明在前”,邮票纪念章植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化妆镜上植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还有手表、怀表、手机壳、手机指环扣、书签等产
品,让伟人文化以更亲和的姿态走近观众,以更平和的方式展示伟人文化、精神。
“她在从中笑”系列产品创意来自毛泽东诗作《卜算子·咏梅》中的经典诗句,以女性为视角,意在通过“她在从中笑”展现当代女性温柔而不失高贵,美丽而不失个性的独特魅力。
该系列产品荣获2017湖南旅游商品大赛金奖,一经推出便深受游客喜爱。
这些富有韶山特色的文创产品,走进了千家万户,是阵地宣传的有效延伸。
韶山馆将珍贵的红色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用红色文创产品的形式,讲述好红色文化故事,让红色革命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并努力在文创工作创新实践的道路上不断探索。
4 “互联网+”新时代,“变”是大势所趋
现今“互联网+”文物展示与传播的新时代已经到来,从理念上来说,传统文化展示与传播方式正在转型。
文物的展示与传播呈现出从内容单一到内容多元、从知识灌输到兴趣激发、从单向传递到互动共享、从线下传播到综合传播的新趋势。
“互联网+”新时代下的博物馆,就是要让公众能以更直观、更便捷、更喜闻乐见和更智慧的方式来更好地了解和接近博物馆,更好地传播博物馆的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
让博物馆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是无限扩大博物馆传播的更好、更有效的方式。
在新技术广泛应用和大众需求转变的冲击下,“变”是大势所趋。
目前韶山馆也在不断积极探索实践,现已完成文物及参考品24625件(套)的数据库建设,4万多件资料、复制件的清账、调账、建账数字化建设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这为该馆数字化博物馆的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韶山馆还在毛泽东同志故居等核心景区打造智慧景区管控平台,作为建设的主体单位,韶山智慧景区管控平台建设正在实质性推进。
与此同时,韶山馆不但进行了虚拟展厅的建设,积极推进建设数字化博物馆,还设立了“天下韶山”旅游官方微信平台。
平台依托毛泽东主席红色文化品牌优势,运用新媒体技术,整合国内红色旅游资源,为游客参观韶山乃至国内主要红色旅游景点,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提供更为优质便利的服务。
現今韶山馆在新技术的应用方面尚在起步阶段,未来将拥有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在今后的工作中,韶山馆可以利用互联网的新技术,推进文物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加强文物价值挖掘创新和数字化展示利用,通过添加新内容、改进展示技术、建立新渠道等多种方式,重点开展“互联网+”文物教育、文物文创、文物动漫游戏、文物旅游等工作。
尤其是可利用3D数据扫描和打印技术,将韶山馆馆藏文物进行三维多源数据分析和保存,并结合VR、AR等技术,对不同类型的文物进行多维数字化的展示与利用、修复与保护。
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
作为文物工作者,我们应对文物怀有敬畏之心,牢记身上肩负的神圣使命,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合理利用文物资源,力争使文物真正活起来,让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进一步坚定全国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的信心和决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