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层递进教学的实践和体会
数学分层教学实践及总结(3篇)
![数学分层教学实践及总结(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4073ef6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f8.png)
第1篇一、引言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教育部门对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对学生思维能力、逻辑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本文将探讨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及总结。
二、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1. 学生分层首先,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分层。
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因素,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
A层次为优等生,B层次为中等生,C层次为后进生。
2. 教学内容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制定分层教学内容。
对于A层次学生,应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B层次学生,应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对于C层次学生,应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 教学方法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对于A层次学生,可以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对于B层次学生,可以采用讲解、练习、巩固等教学方法;对于C层次学生,可以采用个别辅导、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
4. 作业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布置分层作业。
对于A层次学生,可以布置一些拓展性、创新性的作业;对于B层次学生,可以布置一些基础性、巩固性的作业;对于C层次学生,可以布置一些基础性、针对性强的作业。
5. 评价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采用分层评价。
对于A层次学生,应注重评价他们的创新思维、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B层次学生,应注重评价他们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对于C层次学生,应注重评价他们的学习进步和兴趣培养。
三、数学分层教学的总结1. 提高教学质量数学分层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分层教学,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层次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数学分层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通过分层教学,能够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分层教学心得7篇
![分层教学心得7篇](https://img.taocdn.com/s3/m/316c832c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4f.png)
分层教学心得7篇分层教学心得篇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让学生对历史学习感兴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方法多种多样。
让学生享受成功无疑是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感兴趣的非常有效的一种方法。
马斯洛曾经说过:人都有自我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而中学生对这种需要表现更为强烈,渴望显示自身价值得到老师、同学、家长以及社会的承受。
分层教学正好能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对学习的信心。
本文就高中历史的分层教学谈一点自己的认识。
从现代教学理论出发,结合学校发展的实际以及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谈谈在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模式的体会。
1.把学生分层。
笔者在接受新的教学班以后,通过平常的课堂教学、联系与测验、谈话等方式,尽可能全面深入了解学生的过去和现状,然后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等,把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
a 层次学生是知识基础智力水平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的学生;b层次学生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学习中等的学生;c层次的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自觉,方法正确,成绩优秀的学生。
把学生分层不是认定某些学生无才、无提高能力,无发展前途,而是认定学生人人都有才,人人都有潜能,只是由于潜能发挥不同而表现为现实中的差异性,希望通过教师有针对性的教与学生的学,让学生不断超越自我,向前发展,也就是实现在过去基础上的飞跃,在原有的基础上走向成功。
2.教学目标分层,也就是说要分层备课。
在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根据大纲和教材的要求,再根据三个不同层面的学生实际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再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内容、课堂提问、技能训练,并且注意层次和梯度。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应坚持以“b层学生为基准,a层学生降低起点,c层学生适当提高”的策略。
3.分层授课。
分层授课采取“大班导学,小组议学,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针。
根据备课要求,授课着眼于b层中等学生,实施中速推进,课后辅导兼顾a、c差优两头,努力为差生当堂达标创造条件。
分层教学心得体会感悟(3篇)
![分层教学心得体会感悟(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ec0b62e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d7.png)
第1篇分层教学,是一种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兴趣、个性等特点,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的方法。
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分层教学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实践。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参与到分层教学的实践中,以下是我对分层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和感悟。
一、分层教学的认识1. 分层教学的必要性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教育公平、教育质量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得部分学生难以在课堂上获得充分的发展。
因此,分层教学应运而生,旨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 分层教学的目标分层教学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2)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分层教学的实践1. 学生分层在实施分层教学之前,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分层。
通常,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成绩、学习态度、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分层。
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与家长沟通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特点,以便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
2. 教学内容分层根据学生的层次,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设计。
对于基础层次的学生,教学内容应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对于提高层次的学生,教学内容应适当拓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教学方法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对于基础层次的学生,教师应采用讲解、示范、练习等方法,帮助他们掌握基础知识;对于提高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讨论、探究、合作学习等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 评价分层在分层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对于基础层次的学生,评价应侧重于知识掌握和技能培养;对于提高层次的学生,评价应侧重于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分层递进教学心得体会
![分层递进教学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2f42fa41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50.png)
一、引言分层递进教学是一种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因素,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差异化的教学策略,以实现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式。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分层递进教学逐渐成为我国教育界关注的热点。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亲身参与了分层递进教学的实践,现将我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二、分层递进教学的理论基础1.个体差异理论:个体差异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在认知、情感、兴趣、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
因此,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
2.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
因此,教学应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合作,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
3.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拥有不同的智能,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等。
因此,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激发学生的潜能。
三、分层递进教学的实践体会1.合理划分层次在实施分层递进教学之前,首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包括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如A层次(优秀生)、B层次(中等生)、C层次(后进生)。
在划分层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避免过分强调学生的成绩差异,造成学生的心理负担。
2.制定分层教学目标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
A层次的学生要追求卓越,B层次的学生要稳步提升,C层次的学生要夯实基础。
教学目标要具有可操作性,便于教师和学生共同实现。
3.设计分层教学内容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设计分层教学内容。
A层次的学生可以拓展知识面,B层次的学生可以巩固基础知识,C层次的学生可以加强基础知识训练。
同时,要注意内容的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4.采用分层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数学课分层教学心得体会
![数学课分层教学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7792fb2e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8b.png)
分层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方法。
在数学课上实施分层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了一些分层教学的心得体会。
一、了解学生,分层设计教学内容分层教学的第一步是了解学生。
通过观察、交流、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从而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
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教学内容。
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降低难度,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建立信心。
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适当提高难度,拓展知识面,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关注中等层次学生的需求,确保他们既能跟上进度,又能有所提高。
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分层教学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以下是我的一些实践经验:1.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问解答,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2. 案例教学:结合实际生活,引入典型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数学知识。
3.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4. 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关注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评价分层教学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评价。
以下是我的一些做法:1.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
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注重能力的培养。
2.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3. 及时反馈,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对于进步较大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于表现不佳的学生,给予关心和指导。
四、加强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发展分层教学需要家校共同努力。
以下是我的一些建议:1. 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共同制定学习计划。
初三分层教学的心得体会
![初三分层教学的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08818eaa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94.png)
分层教学是一种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而实施的教学方法,它将学生按照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分为不同的层次,从而实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作为一名初中教师,我有幸参与了初三分层教学的实践,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分层教学的优势和不足,以下是我对初三分层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分层教学的实施过程1. 学生分层在实施分层教学之前,首先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进行分层。
我们可以通过考试、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
A层学生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B层学生有一定的学习潜力,但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C层学生则学习基础薄弱,需要教师的大量辅导。
2. 教学内容分层根据学生分层的结果,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
对于A层学生,可以适当增加难度,拓展知识面;对于B层学生,要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引导他们进行拓展学习;对于C层学生,则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巩固,帮助他们逐步提高学习水平。
3. 教学方法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对于A层学生,可以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B层学生,要注重引导和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对于C层学生,则要耐心讲解,多鼓励、多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4. 评价方式分层在分层教学中,评价方式也要相应地进行分层。
对于A层学生,可以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对于B层学生,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他们的学习进步和努力程度;对于C层学生,则要侧重于结果性评价,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
二、分层教学的优势1. 提高教学效果分层教学能够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方式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分层教学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成就感,从而增强学习兴趣。
分层实践教学心得体会(3篇)
![分层实践教学心得体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53fe878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cb.png)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教学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分层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旨在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在参加分层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分层实践教学的优势和重要性,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二、分层实践教学的优势1. 个性化教学分层实践教学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实施差异化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等因素,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2. 提高教学质量分层实践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师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避免了一刀切的教学方式。
在分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层实践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方式。
这种自主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分层实践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分层教学中,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专业知识,还能锻炼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
这种全面发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就业和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三、分层实践教学的心得体会1.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在分层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包括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学习习惯等。
只有了解学生,才能制定出适合他们的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效果。
2. 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分层实践教学要求教师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设计出既有层次性又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同时,教师还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分层递进教学的实践探究(3篇)
![分层递进教学的实践探究(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2b9a38d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9f.png)
第1篇摘要:分层递进教学是一种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教学的方法,旨在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通过对分层递进教学的实践探究,分析了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分层递进教学;实践探究;教学效果;改进策略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更新。
分层递进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逐渐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本文通过对分层递进教学的实践探究,旨在分析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二、分层递进教学的内涵分层递进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方式。
三、分层递进教学的应用1.教学目标的分层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差异,将教学目标分为基础目标、提高目标和拓展目标。
基础目标针对全体学生,提高目标针对部分学生,拓展目标针对优秀学生。
2.教学内容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基础层次的学生重点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层次的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拓展层次的学生在提高层次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
3.教学方法分层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基础层次的学生采用讲解、示范、练习等教学方法,提高层次的学生采用讨论、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拓展层次的学生采用研究性学习、项目式学习等教学方法。
4.教学评价分层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
基础层次的学生重点评价知识掌握程度,提高层次的学生评价知识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拓展层次的学生评价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
四、分层递进教学的效果1.提高教学效果分层递进教学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层递进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层次中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新分层教学心得体会及感悟
![最新分层教学心得体会及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4c02fe1c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2b.png)
最新分层教学心得体会及感悟最新分层教学心得体会及感悟模板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由于外界事物接触而引发思想的火花,这个时候,就可以把这些感悟都写下来。
为了让大家在写感悟的时候更加简单,以下是本店铺收集整理的最新分层教学心得体会及感悟模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最新分层教学心得体会及感悟模板1第一段:引言。
教学是一项重要而有挑战性的工作,作为一名教师,我谦虚地接受并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多年来,我从教学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感悟和心得体会。
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我在教学中所学到的经验和教训。
第二段:关注学生的个性和需求。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始终关注学生的个性和需求。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不同的背景和潜力。
因此,教师应该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发现某些学生对特定的教学方式更为适应,而其他学生则需要不同的方法。
了解学生的个性和需求,并对他们给予关注和支持,可以帮助每个学生充分发展自身的潜力。
第三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是我在教学中所强调的一个重点。
如果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他们就很难真正去投入和参与其中。
因此,我努力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到轻松和愉快。
我经常使用生动有趣的教学资料和案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
我发现,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方面取得积极的结果,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第四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除了传授知识和技能,我也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现今社会,纯粹的理论知识已经无法满足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需要。
因此,我尝试着在课堂上融入实践性的活动和项目,以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此外,我也鼓励学生培养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通过课外阅读和独立思考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些努力正在逐渐产生成果,学生们不仅在学术方面取得了进步,还在社会和生活中展现出更强的适应能力。
递进式教学实践反思总结(2篇)
![递进式教学实践反思总结(2篇)](https://img.taocdn.com/s3/m/8d9f7f0d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02.png)
第1篇一、引言递进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逐步提高自己的能力。
在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递进式教学的优势和不足,现将我的实践反思总结如下。
二、递进式教学的优势1.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递进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使学生逐渐形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递进式教学强调学生的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递进式教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个性化的发展中取得进步。
4.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递进式教学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团队协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递进式教学的不足1. 教学资源不足递进式教学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具、网络资源等。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资源有限,往往难以满足递进式教学的需求。
2. 教师指导能力不足递进式教学对教师的指导能力要求较高,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观察、引导、评价等能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对递进式教学的理解和运用不够深入,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3.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递进式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依赖性强,导致递进式教学难以顺利进行。
4. 评价体系不完善递进式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难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影响教学效果的提高。
四、实践反思与改进措施1. 丰富教学资源为了满足递进式教学的需求,我积极寻找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网络资源、多媒体课件、实物教具等,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2. 提高教师指导能力我不断学习和研究递进式教学的理论和方法,提高自己的指导能力。
同时,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与同事交流教学经验,共同提高。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的问题,我通过以下措施进行改进:(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分层教学的教学实践启示(3篇)
![分层教学的教学实践启示(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fe735e5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82.png)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也在不断更新。
分层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我国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分层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组,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
本文将从分层教学的教学实践出发,总结一些启示,以期为我国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一、分层教学的教学实践1. 教学目标分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首先明确分层教学的目标。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将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基础目标、发展目标和创新目标。
基础目标是指所有学生都能达到的基本要求;发展目标是指部分学生在基础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创新目标是指少数学生在发展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学习。
2. 教学内容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
基础内容适合所有学生,发展内容适合部分学生,创新内容适合少数学生。
在教学内容设计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使教学内容具有层次性和多样性。
3. 教学方法分层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对于基础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讲授法、演示法等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发展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讨论法、探究法等启发式教学方法;对于创新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项目式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创新性教学方法。
4. 教学评价分层在教学评价方面,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对于基础层次的学生,可以采用考试、作业等量化评价方式;对于发展层次的学生,可以采用观察、访谈等质性评价方式;对于创新层次的学生,可以采用作品展示、答辩等形式进行评价。
二、分层教学的教学实践启示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层教学的核心在于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为每个学生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和教学方法。
2. 注重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在教学内容设计上,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将教学内容分为不同层次,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初中分层教学教研心得(3篇)
![初中分层教学教研心得(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771f7a3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52.png)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也在不断更新。
分层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近年来在初中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
作为一名初中教师,我有幸参与了学校的分层教学教研活动,通过实践和反思,我对分层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初中分层教学教研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分层教学的优势1.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分层教学将学生按照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和兴趣爱好等进行分组,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2. 提高教学效率,降低教师工作负担分层教学使得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减少了因学生个体差异导致的课堂教学时间浪费。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合理分配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层教学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能够提高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
4.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分层教学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管理能力。
通过参与分层教学教研活动,教师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分层教学教研活动开展1. 教研团队建设学校应组建一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教研能力的分层教学团队,负责制定分层教学方案、组织教研活动、指导教师开展分层教学等。
2. 教学方案设计教研团队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制定分层教学方案。
方案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确保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
3. 教师培训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分层教学培训,提高教师对分层教学的认识和理解,使教师掌握分层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4. 课堂教学观摩教研团队应定期组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让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提高分层教学水平。
5. 教学评价与反思学校应建立健全分层教学评价体系,对分层教学的效果进行定期评估。
分层教学实践体会(3篇)
![分层教学实践体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3e52b5b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5c.png)
第1篇分层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学生按照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进行分层,实施差异化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旨在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参与了分层教学的实践,以下是我在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一、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1. 学生差异理论:学生差异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学生通过主动建构知识,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
分层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3. 发展性教学理论:发展性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应该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分层教学有助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分层教学的实践过程1. 分层前的准备工作(1)了解学生:教师通过观察、谈话、考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兴趣爱好、学习态度等,为学生分层提供依据。
(2)制定分层标准: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因素,制定分层标准,确保分层结果的合理性。
2. 分层教学实施(1)分层教学目标: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分层教学目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2)分层教学内容:根据分层教学目标,设计分层教学内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3)分层教学策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个性化辅导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4)分层教学评价: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三、分层教学实践体会1.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分层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学习,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分层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学习效果得到了明显提高。
2. 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分层教学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
分层教学心得体会文字版
![分层教学心得体会文字版](https://img.taocdn.com/s3/m/ec74b49f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81.png)
分层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个体差异为基础,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
自我国教育改革以来,分层教学逐渐成为我国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参与到分层教学的实践中,以下是我在分层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一、分层教学的必要性1. 满足学生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和潜能,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
分层教学能够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层次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2. 提高教学效果分层教学有助于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效率。
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降低难度、增加辅导等方式;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提高难度,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分层教学不仅关注学生的学科成绩,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分层教学,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元化的教学内容,拓宽视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二、分层教学实施策略1. 科学划分层次在实施分层教学之前,首先要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潜能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
层次划分要合理,既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又要兼顾班级整体水平。
2. 制定分层教学计划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需要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确保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
3. 优化教学方法分层教学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层次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讲解、示范、练习等方法;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探究、讨论、合作等方法。
4. 加强辅导与评价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辅导和评价。
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发现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要关注他们的成长,鼓励他们挑战自我。
5. 激发学生潜能分层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潜能,使他们在适合自己的层次中发挥出最大的潜力。
中小学分层教学心得体会
![中小学分层教学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89fe87b7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96.png)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分层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作为一名中小学教师,我有幸参与到分层教学的实践中,并在这一过程中收获颇丰。
以下是我在分层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一、分层教学的必要性1. 学生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导致部分学生成绩不佳,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2. 教育公平:分层教学旨在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得到充分发展,从而实现教育公平。
3. 提高教学质量:分层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二、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1. 课前准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分层教学计划,包括分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
2. 课堂实施: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将课堂分为基础层、提高层和拓展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每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3. 课后辅导:教师应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4. 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分层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评价内容应包括知识掌握、能力提升、学习态度等方面。
三、分层教学的心得体会1.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分层教学中,我深刻体会到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重要性。
只有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才能制定出符合他们实际需求的教学计划。
2. 提高教学效率:分层教学使我能够更加精准地把握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我能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使他们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取得进步。
3. 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分层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4. 促进师生关系:分层教学使我更加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课后辅导中,我能够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困惑和需求。
谈谈分层教学心得体会
![谈谈分层教学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3b132e66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1e.png)
分层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学生按照能力、成绩等因素分成若干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在我国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分层教学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采用。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收获颇丰,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分层教学的意义1. 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分层教学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分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从而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2. 提高教学质量分层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按照统一的教学进度进行授课,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而分层教学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各自的学习层次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3. 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分层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分层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任务,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更具挑战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分层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分层教学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这种合作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二、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1. 合理划分层次在实施分层教学之前,首先要对班级学生进行合理的层次划分。
教师可以通过考试、平时观察、与家长沟通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能力、成绩和兴趣爱好,从而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
2. 制定分层教学目标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具有可操作性、层次性和递进性,确保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 设计分层教学内容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设计分层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具有针对性、丰富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采用分层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分层教学心得体会范文
![分层教学心得体会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e7eb273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0f.png)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教育公平的重要性。
然而,在现实教学中,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尝试实施了分层教学,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以下是我对分层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分层教学的必要性1. 学生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认知特点、学习习惯和兴趣爱好,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无法兼顾到每个学生的需求。
2. 提高教学质量:分层教学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分层教学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1. 精准分层: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确保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学习。
2. 个性化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3.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共同进步。
通过小组讨论、辩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多元评价: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不仅关注学生的成绩,还要关注他们的学习态度、合作精神等方面。
5. 激励机制:设立分层教学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关心和帮助。
三、分层教学的效果1. 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分层教学使学生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学习,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学习成绩提升:分层教学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成绩。
3. 学生全面发展:分层教学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 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分层教学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有助于教师不断成长。
总之,分层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探索和实践分层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分层实践教学心得(2篇)
![分层实践教学心得(2篇)](https://img.taocdn.com/s3/m/88c476ed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e7.png)
第1篇一、引言分层实践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分层实践教学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参与了学校分层实践教学改革,以下是我在实践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二、分层实践教学的优势1. 适应学生个体差异分层实践教学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得到充分发展。
通过分层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调整教学内容、方法和进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提高学习兴趣。
2. 提高教学效果分层实践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按照统一的教学进度进行授课,导致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学节奏,学习效果不佳。
而分层教学则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层实践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在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分层实践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关注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挖掘其潜能,使其在多个领域得到发展。
三、分层实践教学实施策略1. 科学分层在实施分层教学之前,首先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
可以通过测试、观察、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
2. 合理设置教学目标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对于基础层次的学生,重点在于巩固基础知识;对于提高层次的学生,则应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 优化教学方法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针对基础层次的学生,可以采用讲授法、演示法等;针对提高层次的学生,可以采用讨论法、探究法等。
4.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递进式教学实践反思(3篇)
![递进式教学实践反思(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8ca398e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78.png)
第1篇一、引言递进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学模式。
在实施递进式教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和不足。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以期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二、递进式教学的优势1.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递进式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施过程中,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学习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2.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递进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递进式教学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在合作学习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仅提高了学习成绩,还培养了良好的品格。
4. 提高教学效果递进式教学注重教学内容的递进和拓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深入理解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
三、递进式教学的不足1. 教师角色转变困难递进式教学要求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和辅助者,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挑战。
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自己在角色转变上还存在一些困难,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
2. 教学资源不足递进式教学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学工具、网络资源等。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校的教学资源相对匮乏,限制了递进式教学的开展。
3. 学生个体差异较大递进式教学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较大,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是我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
四、改进措施1. 提高自身素质为了更好地适应递进式教学,我将继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分层教学的实践思考(3篇)
![分层教学的实践思考(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db094b2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73.png)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公平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如何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成为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分层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旨在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将从分层教学的内涵、实践策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分层教学的内涵分层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差异,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其核心思想是“因材施教”,旨在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
分层教学具有以下特点:1. 个性化: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
2. 全面性:关注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发展,使学生在各个方面得到提升。
3. 开放性:打破传统的班级界限,让学生在不同层次间自由流动,实现资源共享。
4. 合作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三、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1. 课前准备(1)了解学生: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包括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
(2)制定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分层教学目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
(3)设计教学方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方案,使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
2. 课堂教学(1)分层授课: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层次,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2)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能力。
(3)分层评价:根据学生的层次,制定分层评价标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3. 课后辅导(1)个别辅导: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给予个别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2)作业布置:根据学生的层次,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使学生在课后得到巩固和提高。
(3)家长沟通: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形成教育合力。
四、分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分层不合理对策: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科学划分层次,确保分层教学的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分层递进教学的实践和体会对分层递进教学的实践和体会经过近一年的“分层递进”教学实验,我们感悟到“分层递进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
这项研究是和教师的需要、教师的发展相联系的。
我们学校绝大多数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精心敬业做好教育工作,希望在自己的教导下,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优质的教育和良好的发展。
因此,教师们几乎都会去探寻优异的教育策略和方法,努力与时俱进,改变自己,教好学生。
教师在发展学生的同时,也发展了自己,因为研究和运用“分层递进教学”,使教师的思想境界和师德得到提高,专业能力得到发展,成为“转变教育观念的实践天地,提升专业能力的最佳现场”。
一年以来,我们转变观念,研究学生。
在看到了学生个性与潜能的差异以后,我们的共识就是:实现教育的公平与均衡,从自己做起,不是让学生适合自己的教学,而是进行有差异的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有适合其的教学方式、教学要求、教学内容。
下面将我们课题组这二年来的具体工作总结如下:一、实验过程1 学习教育理论从未知晓的新理论、新观念。
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看录像,记笔记等形式转变了思想。
教师的笔记本上都是密密麻麻的记录,描绘着一个崭新的教育蓝图。
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我们不能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我们只能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天生我材必有用”、“要相信每位学生身上都有尚待我们去开发的金矿脉”、“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等,这一句句教育真谛滋润着每位老师的心田。
2 让新的理念进入课堂。
通过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新的教育理念和思想不断地充入到实验老师的头脑里,并被大家所接受。
诚然,在以后的实验中,大家深刻地体会到先进的教育理念要真正地成为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的指南,还需要经过痛苦的脱胎换骨的过程。
因为接受新理念和转化为行为有一个由外向内的过程。
我们提出了5个操作要点:?学生分层;?目标分层;?分层施教;?分层评价;?矫正、调节,分层提高。
实践表明,以上设想在教学中是可行的。
“学生分层”,强调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了解与研究,承认并尊重学生的差异;“目标分层”,强调对不同学生应该有不同的教学要求,防止一刀切;“分层施教”,强调课堂上要努力做到有分有合,区别对待,全员参与,各得其所;“分层评价”,强调不要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人;“矫正调节,分层提高”,强调及时发现问题,排除障碍,激励递进。
这五个要点作为思考和设计教学的方向,老师们可以接受,并能在教学工作中有所体现,具体操作的方法则需要老师们自己摸索和创造。
通过分层教学试验课,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知道了分层递进教学的前提是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精心设计,分层试教,是充分发掘学生潜能的手段;让每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向高一层次目标递进是目的,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3 大搞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从2009年12月开始,我们首先开展了“找我的长处”活动,通过学生自己找,老师同学帮助找,让学生发现自我,看到了自身之长,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励学生产生不断获得进步和体验成功的欲望和信念。
在摸清具体情况后,我们根据其具体的特长、学习成绩进行分层,然后对症下药,选择不同形式的活动,如:考察报告、兴趣小组、地理与生活等。
4 课外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学法指导。
由于学生基础差,所以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交流学习经验,学习方法等。
尝试让学生组成互动小组,即组织班上每个好生带一两个差生,形成“师徒关系”,由好生在平等学习中带动和帮助差生学习。
效果显著,但是使用该方法时,教师要始终进行监督和指导,要隔三差五的询问每个互助小组学习的进展清况,在长期之内形成一种习惯。
只有这样,这种方法才会有明显的成效。
二研究取得的成效通过近两年的分层递进教学的研究,教师的教学观,学生的学习观得到进一步转变,教学成绩显著,主要体现在:1 教师已认识到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同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学生的身心发展游共同特征,但个别差异性影响学生的发展,教学过程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层处理、区别对待,游针对性的教学,既要游统一要求,又要进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使各类学生有所得,全面提高。
从教师专业发展来看,教师的观念、理念、行为方式、专业进阶等,都形成了一个循序渐进的文化发展系统。
以专业进阶为例,如果把“分层递进教学”策略比喻成教师教学过程中使用的一把“剑”,那么,我们的教学要经历以下四种状态:一是“手中无剑,心中亦无剑”(表里全无);一是“手中有剑,心中却无剑”(徒有虚表);一是“手中有剑,心中也有剑”(表里全有);而最高的境界是“手中无剑,心中有化剑”(出神入化)。
2 分层分组教学使学生的学习观得到巨大转变。
大多数学生都能认识到学习是点滴积累的过程,应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一步一个脚印,才能不断提高,在分层教学中不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追求成功的信心。
3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实验,教师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无论是在原来的异质班中,还是在实行班际分层的同学科的同质班中,教学时都注意到了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
分层递进教学下,教师不再“拿一个教案用到底”,而是精心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手段,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关心他们的进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形成成功的激励机制,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进步。
4 分层递进教学促进了学校文化的产生。
分层递进教学”2年来,已从一种教学策略演变为教学文化,许多教师对此的探索更充满了教育的寻味和文化的寻觅。
而教师文化的日益清晰,显示了它对教师成长的长远效应。
分层递进学校文化”就是在充分“了解差异、尊重差异、适应差异,将差异作为可资利用的资源”的总策略下,通过“差异定位、分层导航、有效递进、和谐发展”十六字流程的实践探索,逐步构建和完善满足学校每一个成员特别是每一位学生差异发展内在需求的教育关怀系统。
通过二年多的实践,学校不断建构和优化教育关怀系统,既满足了学生差异发展的内在需求,又逐步满足了教师和学校管理者的差异发展需求。
对教师专业发展起到了作用:(1)学校专业共同体的逐步形成;(2)从深层次改变了老师的语言方式、行为方式、心理方式和思维方式;(3)激活了每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原动力;(4)激发了每一位教师的创新潜能;(5)从源头上提升分层递进学校文化的品位。
5 促进了各具特色的教研文化。
分层递进教学”的不断推进,对学校教研文化的形成和深化产生了深刻影响。
学校教研组的教研文化建设体现本组教研内容的特点和功能,应该是各有侧重点的。
在教研文化的创建过程中,实施分层递进的建设理念,各个教研组依据自身教研特点,创建具有本组特色的教研文化。
承担中考学科教学任务的教研组,如语文、数学、英语、理化、体育就注重从基础型、递进型课程进行教研,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和实践中贯穿、融合并渗透创新的知识,在教学全流程中开发校本课程。
这些学科在教研时,关注更多的是如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发展,寻找相应的教学策略,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化成绩;而非中考学科如政史地、音美是在完成常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则更侧重于创新课的开发与研究。
现在,各教研组都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教研文化,特别是非中考学科教研组在创新课的开发和实践中已取得了一些成果。
三存在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
1 实行分层教学,不应把目标定位于缩小差距上,而应在促进各类学生的发展上。
否则在缩小差距的背后,会抑制优秀学生及学生特长的进一步发展。
2 需进一步加强对课题研究的管理工作。
开展分层教学研究以来,通过课题研究活动,不但提高了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而且提高了学校对课题研究的管理水平,与此同时,我们深感在研究过程中,对子课题研究的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在资料积累等方面。
3教师角色的转变还要进一步强化,由于长期以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习惯的影响,教师的角色转变相当程度的制约着课题的研究。
因为每一种教学模式的教学不是简单的教学程序,而是一种教学的理论。
如果教学观念不转变,即使按照某种模式进行程序式的教学,教学效果仍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
因此教师在整个课题实验的操作过程中,必须根据具体情况不断的变换自己的角色,要想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必须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的素质;其次要不断加强先进的科学教育理论学习,扬弃自身固有的陈旧的教育观念;再次必须具备锐意进取的创新和开拓精神。
4 进一步开展实践系列研讨和交流活动,拓宽和深入“分层递进教学”的研究,积极探索与新课标新课程的融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四感悟分层教学可贵的一点是,它克服了饱受指责的“快慢班”教学弊病,为程度差的学生开拓了一个积极的世界。
学生的学习差异,既表现在认知方面,也体现在情感方面。
就前者而言,学生的记忆力、观察力、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不一样,智力水平不一样,所以对教学的理解也不一样;学习习惯差异更明显,许多学生就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掉队。
就情感而言,学生学习的兴趣、动机、意志、态度、自信心等集中表现为学习的持久力,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强弱都会影响这种持久力的长短,分层教学就建立在承认学生差异,面向学生差异,从学生有差异的学习需求出发实施教学的理念之上。
分层教学改变了过去的“齐步走”模式,分层实施,因人施教,允许学生上下流动,鼓励学生勇攀“高枝”。
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吃适合自己的、吃得了、吃得好的东西,最大程度地尊重学生的个性,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
分层教学更为可贵的一点是,它克服了饱受指责的“快慢班”教学弊病,为程度差的学生开拓了一个积极的世界。
与“快慢班”里程度差的学生备受打击受人冷落的情形截然不同,分层教学让这群学生备受鼓舞、重建自信,激励他们张扬个性、超越自我。
对他们来说,情感的交流、自信心的获取,以及自主性的增强、创造品格的培养等等,远比考试成绩的提高更重要,也更可贵。
后者让他们眼前高兴,前者却让他们受益终生。
在教育界,没有完美的教学形式,分层教学显然也不是。
作为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带来的问题和挑战甚至比常规的教学形式还要多。
可是在向课堂要素质、向课堂要效益方面,分层教学显然做出了一种大胆的、有益的、可贵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