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之匡超人.pp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敬梓饱尝了 世态炎凉,逐渐认 识了八股科举的腐 朽糜烂,产生了厌 弃功名富贵的思想。 广泛的交游,长期 同官僚、政客、名 士之流的周旋,使 他对官场的腐败, 儒林的堕落,有了 较深刻的认识。
吴敬梓纪念馆 (安徽全椒)
“儒家”和“儒林”
儒家作为一种学术流派,儒士作为一个社会阶层,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东汉班固在 他的《汉书· 艺文志· 诸子略序》中是这样说的:儒家者 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 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 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孔子曰: “如有所誉,其有所试。”唐、虞之隆,殷、周之盛, 仲尼之业,己试之效者也。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 随时抑扬,违离道本。苟以哗众取宠,后进循之,是以 五经乖析,儒学浸衰。此辟儒之患。 吴敬梓笔下的儒林是个怎样的社会阶层?这些人物 是“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之流吗?读一读《儒林 外史》,理一理其中的人物关系,答案便不言自明。
因为匡超人事亲孝顺,而且勤学上进,被知县李本 瑛发现,感其嘉行,提携他中了秀才,岂料李知县被人 诬告,可能累及匡超人。于是他来到杭州躲避风头。匡 超人到了杭州,便与一班假名士交往,这段时期是他一 生中的转折时期。这些名士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取得功名 进入仕途,于是就想找一条“终南捷径”:刻诗集,结 诗社,写斗方,诗酒风流,充当名士。这些人表面上潇 洒风流,但骨子里忘不了功名富贵。他们假托无意功名 富贵自以为清高,意图侥幸能够名利双收。而匡超人初 到杭州后,就卷进了这帮“名士”之中。受到他们的影 响与熏陶,年少时那朴实敦厚的人品开始受到污染,思 想开始蜕变。于是匡超人主动地加入到这群名士中,参 加了“西湖诗会”,也想从中获取些好处。可见此时的 匡超人已是被名士群所同化。
你 同 意 哪 个 观 点 ?
匡超人由善良变丑 恶、由勤勉变迂腐 ,责 任在谁?
• 观点一:责任在于儒林众 生,是他们的熏染、腐蚀 导致匡超人的变质。 • 观点二:责任全在于他自 己,如果他坚守住自己的 善良,就不会变质。
延伸拓展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一 写实 —作者退居幕后,不作评价
例子一:严贡生道:“实不相瞒,小弟只是一个为人率真,在乡里之间,从 不 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所以历来的父母官都蒙相爱。"这时一个蓬头 赤足的小厮走了进来,望着他道:"老爷,家里请你回去!" 严贡生道:"回去做甚么?" 小厮道:"早上关的那口猪,那人来讨了,在家里吵哩。" 严贡生道:"他要猪,拿钱来!" 小厮道:"他说猪是他的。" 例子二:"方先生,你收到我的信没有?"一般人撒谎,嘴跟眼睛不能合作, 嘴尽管雄纠纠地胡说,眼睛懦怯不敢平视对方。高松年老于世故,直盯着对 方。 方鸿渐惶遽地说:"没有呀!我真没有收到呀!重要不重要?高先生什么 时候发的?" "咦!怎么没收到?"高松年直跳起来,假惊异的表情做得惟妙惟肖,比 方鸿渐的真惊惶自然得多。他没演话剧,是话剧的不幸而是演员们的大幸。
第 七 课
儒 林 外 史
有一种冷峻的小说, 它涉及的是人生现实中 灰色甚至黑色的一面。 这类小说深入社会,关 注现实,笔调冷峻,笔 法比较写实,结构较为 灵活,情感表达近乎理 智,可称为社会小说。
中国古代讽刺小说典型代表: 《儒林外史》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官场现形记》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孽海花》 《老残游记》
课文节选部分,主要运用了哪些艺 术手法来表现匡超人的性格特征?
• 不想教习考取,要回本省地方取结。 匡超人没奈何,含着一包眼泪,只得 别过了辛小姐,回浙江来。 • 匡超人听见了这些话,止不住落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点泪来;便问:“后事是怎样办的?”
• 对比手法 细节描写
又过了几时,给谏问匡超人可曾婚 娶,匡超人暗想,老师是位大人,在他 面前说出丈人是抚院的差,恐惹他看轻 了笑,只得答道:“还不曾。”
结合课文节选部 分,思考:匡超人是 一个怎样的人?主要 依据是什么?
小结
自私蛮横--逼妻下乡(第4段) 虚荣无耻--停妻再娶(第5-6段)
虚伪无情--拒看潘三(第8段)
厚颜无耻--吹嘘自己(第9段)
结合课文说 明匡超人是如何 为自己的无耻行 为开脱辩解的?
匡超人的无耻行为
为自己开脱辩解
执意送夫人下 乡
对待儒林 旧友的态 度
如:“如今倒反走进监狱去看他,…”
恬不知耻 自夸
如:匡超人红着脸道:“不然…”…
从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 虚伪狡诈、迂腐辛辣的士林丑恶 之人,他的言行举止与儒林众生 相比,有过之无不及。他的语言、 心理活动已使儒林众生丑相毕现, 他的行为结果是如此令人生厌与 不屑。然而,作者笔下的匡超人 最初却并不是这样一个丑 态百 出之人,而是一位心地善良纯净, 讲孝道、重友情的青年。
《儒林外史》的主题是复杂的,它有着无数
种解读的可能: 关注制度的人,读出它对八股取士的批判; 关心历史的人,读出了民族家国兴亡的沉痛虑; 关心个体命运的人,读出了生动的灵魂解剖、焦灼的 精神拷问…… 于是,有人把《儒林外史》看做一幅儒林群丑图,有 人视之为文运衰落、文人有厄的痛史,也有人从中读出 了士子心灵漂泊的悲凉。
《儒林外史》的结构特点
全书无主干,仅驱使各种人物,行列 而来,事与其来俱起,亦与其去俱讫,虽 云长篇,颇同短制。 ----《中国小说史略》
本书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主人公,往 往一回或者几回描写一个人物,人物与人 物之间互为引子,像串糖葫芦一样串在一 起,创造了一种"糖葫芦式"结构。
《儒林外史》的结构特点
对待家人 的态度 隐瞒婚史,再 结夫妻 置办丧事 潘三入狱,恕 不探望 怕承担赏罚不 明之玷 误用“先儒”, 酿成笑话,不 以为耻
如:“我如今贡了……有甚么不快活?”
如:匡超人暗想,老师是位大人…… 又转一念道:“…蔡状元招赘牛相府…” 如:“…凡事立起体统来…” 如:“…潘三哥所做的这些事,便是我做 地方官,我也是要访他拿的。…”
串 “ 糖 葫 芦 ” 式
严贡生
兄长
娄府二 公子
……
匡超人
资助
表叔
蘧[qú ] 公孙
严监生
路遇
路遇
马二 先生
范进
选录
王惠
周进
《儒林外史》的整体结构
全书主体可分为三部分。第一 部分,自第二回起至三十回止,主 要描写科举制度下的文人图谱,以 二进(周进、范进)、二王(王德、 王仁)、二严(严贡生、严监生) 等人为代表,以西子湖、莫愁湖等 聚会为中心,暴露科举制度下文士 的痴迷、愚昧和攀附权贵、附庸风 雅,同时,展现了社会的腐败和堕 落。
总的来说,在小说所展 示的匡超人的历程中,我们 清楚的看到他从纯朴善良到 人格沦丧,一步一步地走向堕 落。作者通过这样一个农家 子弟堕落的全过程,揭露了 恶浊势利的社会、牢笼士子 的八股取士的罪恶本质。
全本小说总共五十五回,却 用了五回多来塑造匡超人的形 象,说明作者所处时代的儒林 已经是一个大染缸,匡超人的 变质堕落的过程正是儒林熏染 的结果。这充分说明了匡超人 这个人物在《儒林外史》中具 有重要的社会历史地位。
匡超人听见这话,吓了一跳,思量 要回他说已经娶过的,前日却说过不曾; 但要允他,又恐理上有碍;又转一念道: “戏文上说的蔡状元招赘牛相府,传为 佳话,这有何妨!”即便应允了。
心理描写
匡超人道:“不瞒二位先生说, 此五省读书的人,家家隆重的是小弟, 都在书案上,香火蜡烛,供着‘先儒 匡子之神位’。” 牛布衣笑道:“先 生,你此言误矣!所谓‘先儒’者,乃 已经去世之儒者,今先生尚在,何得 如此称乎?”匡超人红着脸道:“不然! 所谓‘先儒’者,乃先生之谓也!”
《儒林外史》以此为直接的 抨击目标充分揭露了它对知识 分子的腐蚀和摧残。吴敬梓把 罪恶和堕落的责任主要归结于 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
其次,揭露势利 的社会风气。
《儒林外史》从讥讽势利起始, 到谴责势利为结,对势利的描写可 以说是贯穿于全书,具有长久的历 时性”。整个社会都被势利之风所 浸染。如此描写与作者的实际生活 是密切相关的。吴敬梓出生并生活 于他的家族由盛而衰之际,他由此 而饱尝人间的冷暖、世态的炎凉, 产生了对势利社会的无穷愤慨。
匡超人思想质变时期是在认识了潘三以后。 潘三是一个把持官府,包揽词讼,拐带人口,买 嘱枪手的市井恶棍。他看中匡超人知书识字,能 写会算,而且聪明伶俐,他要利用匡超人为自己 服务。如勾结差人黄球,拐卖乐清县大户人家逃 出来的一个使女给姓胡的财主,伪造的朱签就是 匡超人所拟,而潘三也很豪爽的给了他二十两银 子。匡超人从中尝到甜头,为非作歹的胆子也就 越发大了起来。接下来在潘三的安排下,他又顶 替金跃上考场,并中了秀才,又赚了二百两银子。 潘三不但帮他在城里买了房子,还给他取了亲。 而此时匡超人也暴露出他那寡情薄义、虚伪、撒 谎的嘴脸 。
讽刺小说
范进
胡 屠 户
严贡生、严监生兄弟
吴敬梓(1701-1754), 字敏轩,号粒民,晚号文木老 人,安徽省全椒县人,清代小 说家。 出生于官僚地主家庭。 父亲是一个具有儒家正统思想 的知识分子,对吴敬梓的思想 有一定影响。吴敬梓不善于治 理家业,又喜欢慷慨资助别人, 与朋友歌吟豪饮。父亲死后不 几年家产便变卖殆尽。他二十 三岁中秀才,此后科场一直不 利,到三十岁还没考上举人。 家业荡尽,功名又无希望,被 族人视为败家子,于是迁居南 京,靠卖文和朋友接济为生,
《儒林外史》是我国小说史上第一部也
是最具有鲜明批判色彩的社会问题小说。 全书共五十五回,约四十万字,描写了近 两百个人物。小说假托明代,实写清朝康 乾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功名和生活。 作者对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 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对吃人的科 举、礼教和腐败事态的生动描绘,使小说 成为中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也使作者 吴敬梓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 杰出作家之一。
第二部分,自三十一回起 到四十六回止,是理想文士 的探求。作者着重写三个中 心:修祭泰伯祠,奏凯青枫 城,送别三山门。围绕这三 个中心,塑造了杜少卿、迟 衡山、庄绍光、虞育德、萧 云仙等真儒名贤的形象。
第三部分,自四十七回 至五十五回止,描写真儒名 贤理想的破灭,社会风气更 加恶劣,一代不如一代,以 至于陈木南与汤由、汤实二 公子在妓院谈论科场和名士 风流了。但是,作者没有绝 望,仍在探索,写了“四大 奇人”,用文人化的自食其 力者来展示他对未来的呼唤。
识音认字
肄(yì) 业 掼(guàn)了下来 藩(fān)司 诰(gào)命夫人 契(qì ) 补了廪(lǐn) 摽(piǎo)梅之候 装殓(liàn) 厝 (cuò) 淌(cháng) 板床
课文主要写了 哪几个情节?
• • • • • • 匡超人发迹(1) 潘三遭祸(2、3) 停妻再娶(4、5、6) 回乡取结(7) 拒看潘三(8) 路遇牛布衣(9)
匡超人少年时期手脚勤快,心地善良,事亲孝 顺。他在马二先生的资助下回到家中见到娘亲就 “放下行李,整一整衣服,替娘作揖磕头。”父 亲卧病在床,他回到家就买了一只猪蹄来家煨着, 等烂熟,和饭拿到父亲面前。晚上拿个被单,睡 在父亲脚跟头。他白天里杀猪,卖豆腐,晚上便 服侍父亲。他父亲夜里睡不着,要吐痰,吃茶水, 一直到四更鼓,匡超人就读书陪到四更鼓,每夜 只睡一个更头。哥哥买了个鸡子来给他接风,叫 他不要告诉父亲。他那里肯依,把鸡肉先盛了一 碗送给父母,然后才肯吃。对父母真是体贴入微。 晚上村里失火,累及自家,他首先背出父亲,然 后扶出母亲。在他看来,这是头等重要的,其他 行李家什都不在话下。可见孝顺父母是他最高的 道德标准,这时的匡超人是极为淳朴可爱的。
《儒林外史》全书共五十五 回,其中作者用了五回写匡超 人,要了解匡超人的故事,先 要看看前几回作者所塑造的匡 超人的形象……
匡超人是温州府乐清县人,他原本 是一个农村少年,自小上过几年学,因 家贫无力读不成了,跟一个买柴的客人 到省城帮忙记帐。不料客人折本倒闭, 匡超人不得不靠给人拆字混日子,这时 他才二十二岁。匡超人本是一个事亲孝 顺,勤劳好学的农村青年,吴敬梓在小 说中细致的描写了他一步一步走向人格 沦丧,灵魂堕落的过 程。匡超人思 想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少年时期, 转折时期,变质时期三个阶段。
语言描写
作者塑造匡超人这个人 物形象的用意是什么?
吴敬梓塑造匡超人这个人物 形象,目的是揭示其蜕变的社 会原因,他笔锋所指是造成这 种悲剧的社会制度,它将封建 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发展到 了极致。这种认识,使作者对 匡超人的描写并不是停留在表 面,而是深入到人物的本质。 这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八股取士 的科举制度的揭露和批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