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生的高素质与带教老师之浅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生的高素质与带教老师之浅谈
【摘要】目的:探讨护生的高素质与带教老师之间的关系。
方法:总结带教老师对护生素质发展的影响。
结果:带教老师对护生的教学态度、教学方式、方法等严重影响护生的高素质发展。
结论:只有选取优秀的老师带教,才能培养出一批具有高素质的护理人才。
【关键词】护生;高素质;带教老师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925—01
未来社会的护理人才应该是身心全面发展的人,不仅具有高智商及丰富的知识,而且还应该具有高素质。
而高素质是关系到一个人实习成功与否的关键。
有专家研究表明:护生的早期经验与老师带教有重要的关系。
1 带教老师对实习生高素质的影响
临床实习是护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必经之路,是培养护生进行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而带教老师是护生临床实习的启蒙老师,他的自身素质往往对护生产生深刻的影响,一个优秀的带教老师应具备良好的品德修养,热爱本职工作,有慎独、严谨、认真、勤奋、和蔼端庄、乐观、开朗及富有同情心和爱心、实事求是的态度,责任心强的工作作风,善于沟通和表达[1] ,以及患者至上、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及娴熟的技术[2],这些对护生都是一种教育,会使他们从平凡
的工作中体会护理工作的内涵,看到这个职业崇高和伟大的一面,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坚持以主动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作为自己的日常行为的宗旨,做到用心、用情为病人服务。
2 老师的教学态度和教育方式
带教老师是护生踏入是护理工作旅途上的第一站,对护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工作中,老师的一言一行对护生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护生遭遇到的最初经验,这将决定他是喜欢还是厌倦护理工作。
我们认识到:科室气氛中有一些因素对护生的高素质具有特别重要的影响。
老师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左右着科室氛围的不同类型:和谐友善的,对立独裁的,严厉右板的,井然有序的,杂乱无章的,风趣幽默的,充满生机的,死气沉沉的等等。
老师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直接影响护生的行为和心理,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带教教师要懂得因材施教,学会明察秋毫,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护患关系,了解护生的个体差异,帮助消除不良情绪,并最大限度地欣赏他们,提高带教质量,身为带教老师,既担任长辈的角色,又具有朋友的义务,要主动关心护生的生活和学习,尊重护生,及时进行思想沟通,对缺点错误能恰如其分地批评指正,鼓励他们大胆说出心里话,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等等[3],并激发护生对多学科知识的学习兴趣和欲望,让他们在这充满关怀的求学环境中,学习怎样去关怀病人,
怎样更好地与病人沟通[4],怎样的与老师交流,培养出他们对护理事业的那份执着的热爱。
3 老师的期望对护生高素质的影响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增强,人们对护士的期望越来越高,我们对护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常常不考虑护生的个体差异,统一要求,使护生身心负担过重,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对护理事业失去信心和兴趣。
其实科学合理的期望应该是长远与阶段目标相结合,注重护生的全面发展。
老师要求护生做到的应该是护生经过一定的努力可以达到的,并在护生遭遇挫折时不断给予鼓励,增强护生的勇气和自信,这样逐渐提高要求,并且将老师的关心、爱护渗透其中,就会使护生从老师的美好愿望中吸取力量,不断进取,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良好的心理品质是人成功的必要条件,也是人们对新一代护理人员高素质的必然要求,优秀的带教老师是护生教育成功的基本条件。
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为了人们的健康需要,为了护生的健康成长,为了适应未来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只有选择优秀的带教老师,运用恰当的带教方式,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护生的最大潜能,使护生顺利完成此阶段的实习,才能培养出一批具有高素质的护理人才[5]。
参考文献:
[1] 马雪梅.浅谈临床护理带教的体会[j].医药前沿,2011年第24期.
[2] 佚名.首次临床护理带教的心理体会[j].中国健康月刊,2011年第9期.
[3] 张玉梅.浅谈临床护理带教的体会[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1年第8期
[4] 王爱琴.浅谈护生实习各阶段的心理压力及带教方法[j].中国健康月刊·a版,2011年第4期
[5] 周正岩.因材施教的临床护理带教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