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术后感染PPT课件
合集下载
神经外科教学PPT课件
![神经外科教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82a5dfc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7d.png)
神经外科教学的改革与发展趋势
01
强化实践教学
02
创新教学方法
03
个性化培养
通过增加实践课程、模拟手术训 练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 技能。
采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等多元化 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参与度 和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制定个 性化的培养计划,充分挖掘学生 的潜力。
神经外科教学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06
神经外科教学展望与挑战
神经外科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
目前的神经外科教学偏重于理论知识,忽略了实际操作技能的 培养,导致学生难以适应临床需求。
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缺乏学生主动参与和互动,不利 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缺乏实践机会
由于教学资源有限,学生往往缺乏足够的实践机会,无法熟练掌 握神经外科的技能操作。
神经外科的任务
为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提供专业化的诊断、治疗和护理,包括 对神经系统肿瘤、血管疾病、脑外伤、癫痫等病症的治疗。
神经外科的发展历程
早期的神经外科
神经外科起源于古代的颅骨手术和脑外伤治疗,但真正意义上的神经外科始于19世纪末。
神经外科的快速发展
20世纪以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神经外科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在手术技术、 影像学诊断和药物治疗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创新药物
随着新药研发的加速,神经外科将有更多创新药物问世,为患者提供 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03
合作与交流
未来的神经外科将更加注重国际合作与交流,通过共享资源和经验,
推动神经外科的持续发展。
02
神经系统解剖与生理
脑的结构与功能
大脑皮质
神经外科患者护理(总结)PPT课件
![神经外科患者护理(总结)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e5c1fca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eb.png)
05 患者心理支持与沟通技巧
心理支持重要性
缓解焦虑和压力
神经外科患者常常面临手术、疼 痛、恢复等压力,心理支持可以 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和压力,增强
信心。
促进康复
心理支持可以激发患者的积极情绪, 提高他们对治疗的配合度,从而促 进康复。
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心理支持,患者可以更好地应 对疾病带来的挑战,提高生活质量。
护理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护理操作前,应评估患者的病情、意 识状态、合作程度等,做好充分的准 备工作。
护理操作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 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护理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技 术操作原则,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在进行特殊护理操作时,如颅内压监 测、脑室引流等,应严格遵守相应的 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确保操作安全 和有效。
处理异常情况。
呼吸道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 吸道分泌物,预防肺部感染。
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局部 长期受压,预防压疮的发生。
饮食护理
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和饮食状 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
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
特殊护理措施
01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
遵医嘱给予脱水剂,降低颅内压;保持病室安静,避免一切不良刺激;
有效沟通技巧
倾听
认真倾听患者的诉说,理解他们 的感受和需求,给予积极的回应。
表达清晰
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 医学术语,确保患者能够准确理
解信息。
保持耐心和同理心
对待患者的疑问和情绪,保持耐 心和同理心,给予关心和支持。
家属参与及支持
家属的角色
家属互助组织
家属在患者的康复过程中扮演着重要 角色,他们可以提供情感支持、生活 照顾和协助沟通等。
《神经外科学》课件
![《神经外科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d5f112b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e7.png)
实践与案例分享
真实病例的分析和讲解
医生搭配病例进行分析,讲解疾病的病情、治 疗过程和效果等。
相关实践经验的分享
医生分享自己在神经外科领域的经验,医患互 动交流,探讨解决疑问。
未来发展
神经外科
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新型技术的出现,神经外科将继续迎来生命科学、医学影像等 多学科的交叉。
《神经外科学》PPT课件
神经外科学是关于神经系统和外科手术的综合学科,涵盖了神经学、解剖学 和外科学等多个学科。本课程将介绍神经外科学的定义、技术、疾病、研究 以及未来的发展。
课程介绍
定义和范围
神经外科涉及到大脑、脊髓、周围神经的疾 病,并且涉及外科手术的治疗,包括手术前 的诊断和手术后的恢复。
与其他神经学科的关系
神经外科学和神经内科、神经影像学等学科 密切相关,在多学科共同治疗神经疾病中协 同作用。神经外科技术 Nhomakorabea1
常见的神经外科手术
脑肿瘤摘除、脊髓手术、颅内动脉瘤栓塞、脑室内肿瘤切除等。
2
技术的发展和变革
开颅手术和微创技术的研究发展给神经外科手术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神经外科疾病
脑血管疾病
脑中风、脑出血等脑血管疾病 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之一,经 过科学合理的手术治疗可以降 低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颅脑损伤
颅脑损伤有多种类型和程度, 轻微的可自愈,严重的需要手 术治疗。
脑肿瘤
脑肿瘤是神经外科遇到的主要 问题之一,所以手术治疗是缓 解症状和提高生存率的唯一途 径。
神经外科研究
1 最新的研究进展
神经外科领域的最新技术、手术方式以及器械材料的应用等。
2 神经外科学的前沿领域
脑-机接口、运动控制、脑神经元信息编码与识别等领域的研究。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及护理ppt课件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及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305af4d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10.png)
2023 WORK SUMMARY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及 护理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REPORTING
目录
•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概述 •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的症状与诊断 • 神经外科疾病的护理原则 • 神经外科疾病的康复与预防 • 神经外科疾病典型病例分享
PART 01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概述
腰椎穿刺
通过抽取脑脊液进行化验,有助于诊 断颅内感染、出血等疾病。
鉴别诊断
颅内肿瘤与脑血管病
01
两者均可导致头痛、恶心等症状,但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不同
,需仔细鉴别。
癫痫发作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02
癫痫发作表现为意识丧失和肢体抽搐,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主
要表现为肢体无力或麻木,持续时间较短。
颅内感染与颅内占位性病变
特殊护理原则
01
对于昏迷患者,应保持 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 、吸氧,监测生命体征 。
02
对于术后患者,应观察 伤口情况,防止出血、 感染等并发症。
03
对于长期卧床患者,应 定期更换体位,预防压 疮等并发症。
04
对于肢体瘫痪患者,应 进行被动运动和康复训 练,预防肌肉萎缩和关 节僵硬。
心理护理原则
PART 02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的症状 与诊断
症状表现
头痛
神经外科疾病常伴有头痛症状 ,可能表现为全头痛或偏侧头 痛,严重时可伴有恶心和呕吐
。
癫痫发作
部分神经外科疾病可能导致癫 痫发作,表现为意识丧失、肢 体抽搐等。
视力障碍
如视野缺损、视物模糊等,可 能与颅内压增高或颅内肿瘤压 迫视神经有关。
肢体无力或偏瘫
了解疾病的症状、治疗方法和康复过程, 提高自我管理和预防意识。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及 护理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REPORTING
目录
•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概述 •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的症状与诊断 • 神经外科疾病的护理原则 • 神经外科疾病的康复与预防 • 神经外科疾病典型病例分享
PART 01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概述
腰椎穿刺
通过抽取脑脊液进行化验,有助于诊 断颅内感染、出血等疾病。
鉴别诊断
颅内肿瘤与脑血管病
01
两者均可导致头痛、恶心等症状,但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不同
,需仔细鉴别。
癫痫发作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02
癫痫发作表现为意识丧失和肢体抽搐,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主
要表现为肢体无力或麻木,持续时间较短。
颅内感染与颅内占位性病变
特殊护理原则
01
对于昏迷患者,应保持 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 、吸氧,监测生命体征 。
02
对于术后患者,应观察 伤口情况,防止出血、 感染等并发症。
03
对于长期卧床患者,应 定期更换体位,预防压 疮等并发症。
04
对于肢体瘫痪患者,应 进行被动运动和康复训 练,预防肌肉萎缩和关 节僵硬。
心理护理原则
PART 02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的症状 与诊断
症状表现
头痛
神经外科疾病常伴有头痛症状 ,可能表现为全头痛或偏侧头 痛,严重时可伴有恶心和呕吐
。
癫痫发作
部分神经外科疾病可能导致癫 痫发作,表现为意识丧失、肢 体抽搐等。
视力障碍
如视野缺损、视物模糊等,可 能与颅内压增高或颅内肿瘤压 迫视神经有关。
肢体无力或偏瘫
了解疾病的症状、治疗方法和康复过程, 提高自我管理和预防意识。
《神经外科护理》课件
![《神经外科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218eba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4b.png)
神经外科护理的风险和挑战
风险管理
了解神经外科护理中的风险,如 术后感染、出血和手术过程中的 并发症。
情绪支持
学习如何提供情绪支持,帮助患 者和家属应对手术力, 要求高效团队协作和决策。
神经外科护理团队合作
1
手术中协作
2
与团队成员密切协作,提供优质的患者
护理和支持。
3
术前协调
与外科医生、麻醉师和其他护理专业人 员合作,确保手术准备充分。
术后恢复
协助患者的术后康复,提供必要的护理 和康复计划。
结论和总结
神经外科护理是一项极具挑战性和有意义的工作。通过不断学习和提升技能, 我们可以为神经外科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促进他们的康复和生活质量。
2 脊髓修复术
了解脊髓手术的技术和护理要点,包括脊髓损伤和脊髓炎的治疗。
3 癫痫手术
探索神经外科手术在癫痫治疗中的应用和相关护理措施。
神经外科护理的关键技能
患者监护
学习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脑电图和其他重要参数的技能。
手术室操作
掌握神经外科手术室操作的关键技能,如消毒、缝合和器械运用。
疼痛管理
了解疼痛管理的最佳实践,确保患者舒适和康复。
《神经外科护理》PPT课 件
神经外科护理是一门重要的医疗专业,负责提供对神经系统疾病的全面护理 和支持,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课程介绍
认识神经外科护理
探索神经外科护理的基本概念、 职责和职业前景。
沟通与病例评估
学习与患者和家属有效沟通,进 行全面病例评估的重要性。
手术室准备
了解神经外科手术的准备过程和 特殊需求。
神经外科护理的重要性
1
关键护理角色
了解在术前、术中和术后的不同阶段中,神经外科护士所承担的关键角色。
降低神经外科I类切口手术手术部位感染率PPT课件
![降低神经外科I类切口手术手术部位感染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8ddf828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f7.png)
规范手术操作流程
制定手术操作流程规范,确保手术过程中各项操 作符合规范要求。
3
加强质量监控
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对手术部位感染防控工作进 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鼓励创新,探索更有效的防控手段
鼓励技术创新
鼓励医护人员探索新的 手术技巧、消毒方法等 ,提高手术部位感染防 控的效果。
开展科研合作
与科研机构开展合作, 共同研究手术部位感染 的防控新技术、新方法 。
与协作,共同制定和执行防控措施。
03
定期评估与改进
定期对手术部位感染防控工作进行评估与总结,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制
定改进措施并落实执行。
THANKS。
加强无菌操作培训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无菌操作培训,提高其对无菌操作的认识和 重视程度。
建立无菌操作监督机制
设立无菌操作监督小组,定期对医护人员的无菌操作进行检查和评 估,确保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
强化手卫生管理
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术前术后及时清洁双手,避免手 部污染导致手术部位感染风险增加。
03
预防措施与策略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
完善术前评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术前评 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影像 学检查等,确保手术适应症明确
。
严格把握手术时机
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指征,合理 安排手术时间,避免在患者身体 状况不佳或存在感染风险时进行
手术。
明确手术禁忌症
对于存在严重基础疾病、免疫功 能低下、高龄等手术禁忌症的患 者,应谨慎评估手术风险,必要
加强手术室环境管理
定期消毒手术室
定期对手术室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处理,确保手术室环境清洁 、无菌。
控制手术室人员流动
制定手术操作流程规范,确保手术过程中各项操 作符合规范要求。
3
加强质量监控
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对手术部位感染防控工作进 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鼓励创新,探索更有效的防控手段
鼓励技术创新
鼓励医护人员探索新的 手术技巧、消毒方法等 ,提高手术部位感染防 控的效果。
开展科研合作
与科研机构开展合作, 共同研究手术部位感染 的防控新技术、新方法 。
与协作,共同制定和执行防控措施。
03
定期评估与改进
定期对手术部位感染防控工作进行评估与总结,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制
定改进措施并落实执行。
THANKS。
加强无菌操作培训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无菌操作培训,提高其对无菌操作的认识和 重视程度。
建立无菌操作监督机制
设立无菌操作监督小组,定期对医护人员的无菌操作进行检查和评 估,确保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
强化手卫生管理
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术前术后及时清洁双手,避免手 部污染导致手术部位感染风险增加。
03
预防措施与策略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
完善术前评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术前评 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影像 学检查等,确保手术适应症明确
。
严格把握手术时机
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指征,合理 安排手术时间,避免在患者身体 状况不佳或存在感染风险时进行
手术。
明确手术禁忌症
对于存在严重基础疾病、免疫功 能低下、高龄等手术禁忌症的患 者,应谨慎评估手术风险,必要
加强手术室环境管理
定期消毒手术室
定期对手术室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处理,确保手术室环境清洁 、无菌。
控制手术室人员流动
神经外科手术术后护理ppt课件
![神经外科手术术后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413adfc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65.png)
预防感染
01
02
03
保持伤口清洁,避 免污染
04
定期更换敷料,保 持伤口干燥
05
避免剧烈运动,防 止伤口裂开
观察伤口情况,及时 发现并处理感染迹象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预防感染发生
饮食指导
术后饮食原则: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 食物选择:蔬菜、水果、瘦肉、鸡蛋、豆类等 避免刺激性食物:辛辣、油腻、生冷 饮食规律:定时定量,少食多餐 水分补充:适量饮水,保持水分平衡
运动指导
术后早期:以床上活动为主, 如深呼吸、踝泵运动等
A
术后后期:恢复正常生活, 如跑步、游泳、瑜伽等
C
B
术后中期:逐渐增加活动量, 如坐起、站立、行走等
D
注意事项:避免剧烈运动, 遵循医生建议,量力而行
心理辅导
01 02 03 04
01
保持乐观心态:鼓励患者保持积极 乐观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压,观察血压变化
心率监测:观察心率变化, 注意心率过快、过慢等异
常情况
血氧饱和度监测:观察血 氧饱和度变化,注意低氧
血症等异常情况
引流管护理
01 保持引流管通畅
03 定期更换引流袋
05
避免引流管受压、扭 曲或脱落
02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 性质和量
04
保持引流管周围皮肤 清洁干燥
06
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通 知医生
神经外科手术术后护理
目录
01. 术后护理的重要性 02. 术后护理要点 03. 术后康复指导 04. 出院后注意事项
预防并发症
1 预防感染:保持伤口清洁,避免细菌感染 2 预防出血:观察出血情况,及时采取止血措施 3 预防神经损伤:观察神经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神经损伤 4 预防血栓形成:鼓励患者早期活动,预防血栓形成 5 预防心理问题: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神经外科疾病ppt课件
![神经外科疾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009cb51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dd.png)
02
其他治疗方法需要注意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和治疗效果 等问题。
04
神经外科疾病的预防与康复
Chapter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 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有 助于降低神经外科疾病的发生风 险。
尽量避免头部受到外伤,如戴头 盔、使用安全带等措施,以减少 脑外伤引起的神经外科疾病。
分类
神经外科疾病可分为颅脑疾病、 脊髓疾病、周围神经疾病等。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神经外科疾病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 遗传、环境、感染、创伤等。
病理机制
神经外科疾病的病理机制涉及神经细 胞的损伤、炎症、坏死、再生等过程 。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神经外科疾病的临床表现因疾病类型和部位而异, 常见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肢体 瘫痪等。
神经外科疾病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神经外科疾病概述 • 常见神经外科疾病 • 神经外科疾病的治疗 • 神经外科疾病的预防与康复 • 神经外科疾病研究进展
01
神经外科疾病概述
Chapter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神经外科疾病是指影响中枢神经 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 系统的疾病的总称。
家庭护理
家庭成员应了解患者的病情和 康复计划,协助患者进行日常
活动和康复训练。
患者教育
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有关神经 外科疾病的健康教育,如疾病 知识、药物使用、注意事项等 。
定期随访
医生应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 了解病情变化和康复进展,调 整治疗方案。
社会支持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提高生
医院神经外科术后护理PPT课件
![医院神经外科术后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ffdfa85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60.png)
8
2024/10/16 .
脑代谢的特点
代谢率高 安静状态下,每小时消耗0.11 kj,每24小时消耗
2.59KJ. 脑的能量来源于葡萄糖,而葡萄糖的代谢产生能量,
主要依赖有氧代谢,因此,只有在葡萄糖和氧供应充 足的情况下,大脑才能正常的进行生理活动。 大脑葡萄糖的消耗量是100g脑组织每分钟55mg。氧 的消耗量是100g脑组织每分钟3ml,虽然脑组织仅占 全身重量的2%到3%,但是脑的葡萄糖消耗量却占全 身的17%
4
2024/10/16 .
颅腔内容物
脑组织、脑脊液、血液
脑组织占80%以上(1150~1350ml)
脑脊液占10%(150ml)
血液占2~11%
颅腔容积 1400~1500ml
5
2024/10/16 .
脑脊液的保护作用
脑脊液存在于脑室及蛛网膜下隙内的一种无色透明的 液体。
包围并支持着整个脑及脊髓,有效的使脑的重量作用 减至1╱6,对外伤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11
2024/10/16 .
何谓脑出血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 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颅内血管畸形 等
12
2024/10/16 .
脑出血的分类
脑出血根据发病时间分为:超急性、急性和亚急性, 按病情轻重分为轻、中、重型。临床上多根据出血部 位分类
13
2024/10/16 .
外科治疗脑出血是较为明确的方法,术后需要有较为
妥善的患者管理,术后应还要注意患者血压情况,控
制性降压防止再次出血,术后应用脱水药物防止颅内
压过高,防治并发症,监测患者的各重要脏器功能,
加强术后护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术后应早期行功
2024/10/16 .
脑代谢的特点
代谢率高 安静状态下,每小时消耗0.11 kj,每24小时消耗
2.59KJ. 脑的能量来源于葡萄糖,而葡萄糖的代谢产生能量,
主要依赖有氧代谢,因此,只有在葡萄糖和氧供应充 足的情况下,大脑才能正常的进行生理活动。 大脑葡萄糖的消耗量是100g脑组织每分钟55mg。氧 的消耗量是100g脑组织每分钟3ml,虽然脑组织仅占 全身重量的2%到3%,但是脑的葡萄糖消耗量却占全 身的17%
4
2024/10/16 .
颅腔内容物
脑组织、脑脊液、血液
脑组织占80%以上(1150~1350ml)
脑脊液占10%(150ml)
血液占2~11%
颅腔容积 1400~1500ml
5
2024/10/16 .
脑脊液的保护作用
脑脊液存在于脑室及蛛网膜下隙内的一种无色透明的 液体。
包围并支持着整个脑及脊髓,有效的使脑的重量作用 减至1╱6,对外伤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11
2024/10/16 .
何谓脑出血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 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颅内血管畸形 等
12
2024/10/16 .
脑出血的分类
脑出血根据发病时间分为:超急性、急性和亚急性, 按病情轻重分为轻、中、重型。临床上多根据出血部 位分类
13
2024/10/16 .
外科治疗脑出血是较为明确的方法,术后需要有较为
妥善的患者管理,术后应还要注意患者血压情况,控
制性降压防止再次出血,术后应用脱水药物防止颅内
压过高,防治并发症,监测患者的各重要脏器功能,
加强术后护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术后应早期行功
降低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率PPT课件
![降低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98a6631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11.png)
$number{01}
降低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2024-01-08
汇报人:xxx
目录
引言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特点及导尿管使用情况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措施实施效果评价及持续改进挑战与解决方案探讨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降低感染率
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由于手术创伤、卧床时间长等原因,容易发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可以降低感染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06
总结与展望
03
实施了患者健康教育
通过开展患者健康教育活动,提高了患者对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认知和自我护理能力,减少了感染的发生。
01
制定了完善的导尿管使用和管理规范
通过制定详细的导尿管使用指南和管理制度,规范了医护人员的操作行为,降低了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风险。
02
开展了医护人员培训和教育
通过定期举办培训课程和学术讲座,提高了医护人员对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增强了防控意识。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05
挑战与解决方案探讨
神经外科患者由于手术创伤、卧床时间长等因素,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风险较高。
高感染风险
导尿管的插入、维护和使用过程中,如操作不规范、消毒不严格等,都可能导致感染的发生。
导尿管使用不当
神经外科患者往往存在免疫力下降的情况,使得感染更容易发生和扩散。
患者免疫力下降
减轻医疗负担
尿路感染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还增加了医疗费用和住院时间。降低感染率可以减轻医疗负担,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感染现状
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和预后。
危害
尿路感染可能导致患者发热、寒战、尿频、尿急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同时,尿路感染还可能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
降低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2024-01-08
汇报人:xxx
目录
引言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特点及导尿管使用情况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措施实施效果评价及持续改进挑战与解决方案探讨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降低感染率
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由于手术创伤、卧床时间长等原因,容易发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可以降低感染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06
总结与展望
03
实施了患者健康教育
通过开展患者健康教育活动,提高了患者对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认知和自我护理能力,减少了感染的发生。
01
制定了完善的导尿管使用和管理规范
通过制定详细的导尿管使用指南和管理制度,规范了医护人员的操作行为,降低了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风险。
02
开展了医护人员培训和教育
通过定期举办培训课程和学术讲座,提高了医护人员对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增强了防控意识。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05
挑战与解决方案探讨
神经外科患者由于手术创伤、卧床时间长等因素,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风险较高。
高感染风险
导尿管的插入、维护和使用过程中,如操作不规范、消毒不严格等,都可能导致感染的发生。
导尿管使用不当
神经外科患者往往存在免疫力下降的情况,使得感染更容易发生和扩散。
患者免疫力下降
减轻医疗负担
尿路感染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还增加了医疗费用和住院时间。降低感染率可以减轻医疗负担,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感染现状
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和预后。
危害
尿路感染可能导致患者发热、寒战、尿频、尿急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同时,尿路感染还可能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
降低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率质量改进报告PPT课件
![降低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率质量改进报告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29350a9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74.png)
神经外科患者往往需要长 时间留置导尿管,使得细 菌在尿道内定植的机会增 加。
抗菌药物使用不当
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能 导致菌群失调,增加感染 风险。
影响因素
患者因素
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 病等个体因素可能影响导 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 率。
导尿管因素
导尿管材质、型号、留置 时间等与尿路感染的发生 密切相关。
神经外科患者由于病情复杂、手术创伤大、卧床时间长等因素,容易发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通过质量改进, 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安全。
提高医疗质量
尿路感染不仅增加患者痛苦,还可能导致病情加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等。通过改进医疗质量,减少 感染发生,有利于提高医院整体医疗水平。
报告范围
神经外科住院患者
定期对导尿管尖端及患者尿液进行微生物培养, 了解病原菌种类及数量变化。
数据收集与分析
数据来源
收集改进前后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的相 关数据,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导尿管 使用情况、尿路感染发生情况等。
数据分析方法
采用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t检验等 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改进前后 的差异。
效果评价结果
01
05 质量持续改进计划
持续改进目标
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
通过实施一系列预防措施,降低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导尿管相关尿 路感染的发生率。
提高患者满意度
优化导尿管护理流程,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
提升医护人员操作技能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导尿管插入和维护的操作技能。
改进措施
严格执行手卫生
医护人员在进行导尿管 插入和维护前,必须按 照规范进行手卫生,减
医疗操作因素
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无菌 操作等医疗行为对预防导 尿管相关尿路感染至关重 要。
抗菌药物使用不当
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能 导致菌群失调,增加感染 风险。
影响因素
患者因素
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 病等个体因素可能影响导 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 率。
导尿管因素
导尿管材质、型号、留置 时间等与尿路感染的发生 密切相关。
神经外科患者由于病情复杂、手术创伤大、卧床时间长等因素,容易发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通过质量改进, 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安全。
提高医疗质量
尿路感染不仅增加患者痛苦,还可能导致病情加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等。通过改进医疗质量,减少 感染发生,有利于提高医院整体医疗水平。
报告范围
神经外科住院患者
定期对导尿管尖端及患者尿液进行微生物培养, 了解病原菌种类及数量变化。
数据收集与分析
数据来源
收集改进前后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的相 关数据,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导尿管 使用情况、尿路感染发生情况等。
数据分析方法
采用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t检验等 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改进前后 的差异。
效果评价结果
01
05 质量持续改进计划
持续改进目标
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
通过实施一系列预防措施,降低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导尿管相关尿 路感染的发生率。
提高患者满意度
优化导尿管护理流程,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
提升医护人员操作技能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导尿管插入和维护的操作技能。
改进措施
严格执行手卫生
医护人员在进行导尿管 插入和维护前,必须按 照规范进行手卫生,减
医疗操作因素
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无菌 操作等医疗行为对预防导 尿管相关尿路感染至关重 要。
颅内感染ppt课件
![颅内感染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5fcf472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a9.png)
开颅术后颅内感染 的诊断与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1、手术时机:急症手术。急症手术间相对无菌条件差。 2、手术部位:后颅凹手术。由于后颅凹解剖结构复杂、暴露困难、
手术时间长、脂肪肥厚、以及容易发生脑脊液漏等造成术后感染率升 高。国外资料报道幕下开颅术颅内感染发生率是幕上开颅的6倍。 3、脑脊液漏是感染的高危因素。根据Mollman和Haines对9202例神 经外科手术的回顾性调查,术后的脑脊液漏是增加感染的危险因素。 4、脑室外引流。脑室外引流感染率为10%~17%,多发生在术后>2 周。建议如果引流管>10d不能拔管时,应考虑改行内引流或间断腰穿。 感染原因主要来自细菌的逆行感染,如对引流管的护理不当,更换引 流瓶时无菌操作不严格。
双侧脑室引流冲洗 :选择本方法时, 严格执行一根是冲洗管, 一根为 引流管, 不可混用, 以免将引流液逆流入侧脑室。
颅内感染的抗生素合理应用
颅内感染应用抗生素,正确掌握用药指征是提高治疗成功率和避免 滥用药的重要措施。根据抗感染药物的抗菌谱和细菌敏感试验选用药 物,同时药物能否通过血脑屏障及血-脑脊液屏障也是关系疗效的重 要环节。 1 药物的选择 当致病菌明确时,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择用药;如 果致病菌不明,要针对该病变部位最常见的细菌选择用药,并及时进 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而对于严重的细菌感染,1种抗生素不能控 制的感染以及由多种细菌引起的混合感染要联合用药,即同时控制最 常见的G-肠道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G+球菌及应用厌氧菌的抗生素。 但不能联合使用快速抑菌剂和繁殖期杀菌剂,两者联合降低疗效。
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5、创面引流管。硬膜外、硬膜下或瘤残腔置引流管一般 术后24h拔管。部分病例拔管后,出现引流口漏,增加 了细菌的感染机会。
1、手术时机:急症手术。急症手术间相对无菌条件差。 2、手术部位:后颅凹手术。由于后颅凹解剖结构复杂、暴露困难、
手术时间长、脂肪肥厚、以及容易发生脑脊液漏等造成术后感染率升 高。国外资料报道幕下开颅术颅内感染发生率是幕上开颅的6倍。 3、脑脊液漏是感染的高危因素。根据Mollman和Haines对9202例神 经外科手术的回顾性调查,术后的脑脊液漏是增加感染的危险因素。 4、脑室外引流。脑室外引流感染率为10%~17%,多发生在术后>2 周。建议如果引流管>10d不能拔管时,应考虑改行内引流或间断腰穿。 感染原因主要来自细菌的逆行感染,如对引流管的护理不当,更换引 流瓶时无菌操作不严格。
双侧脑室引流冲洗 :选择本方法时, 严格执行一根是冲洗管, 一根为 引流管, 不可混用, 以免将引流液逆流入侧脑室。
颅内感染的抗生素合理应用
颅内感染应用抗生素,正确掌握用药指征是提高治疗成功率和避免 滥用药的重要措施。根据抗感染药物的抗菌谱和细菌敏感试验选用药 物,同时药物能否通过血脑屏障及血-脑脊液屏障也是关系疗效的重 要环节。 1 药物的选择 当致病菌明确时,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择用药;如 果致病菌不明,要针对该病变部位最常见的细菌选择用药,并及时进 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而对于严重的细菌感染,1种抗生素不能控 制的感染以及由多种细菌引起的混合感染要联合用药,即同时控制最 常见的G-肠道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G+球菌及应用厌氧菌的抗生素。 但不能联合使用快速抑菌剂和繁殖期杀菌剂,两者联合降低疗效。
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5、创面引流管。硬膜外、硬膜下或瘤残腔置引流管一般 术后24h拔管。部分病例拔管后,出现引流口漏,增加 了细菌的感染机会。
神经重症感染管理ppt课件
![神经重症感染管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d755b66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60.png)
2 &3天:培养结果& 临床反应评估:
(体温, WBC,胸部X线片,氧合,脓痰,血液动力学改变以及器官功能)
48 -72 小时临床改善
培养-
无
培养+
培养-
是
培养+
寻找其它病原体, 并发症,
其它诊断或者感染部位
调整抗感染方案, 寻找其它病原体,
并发症, 其它诊断或者感染部位
考虑停药
降阶梯治疗,
如果可能. 治疗7- 8天和再评估
HAP的临床诊断
X线胸片提示新出现的或渐进性渗出灶 结合以下3项临床表现中的2项
体温>38℃ WBC增多或减少 脓痰 气管吸取液采样前72 h内未改用抗菌药物,而显微镜检结果阴 性,强烈提示非VAP,应进一步寻找其他病因 临床诊断后2-3天,需重新评估,决定抗菌药物的使用
中国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感染诊治专家共识(2017)
小结
➢ 神经重症监护在神经科具有重要地位 ➢ ICU感染发生率高 ➢ 意识障碍、吞咽困难、高龄、机械通气等是ICU 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 ➢ 感染严重影响ICU患者预后 ➢ G-杆菌在NICU呼吸道感染中占主要地位 ➢ NICU呼吸道感染后首先考虑经验治疗,依据临床 变化及实验室病原学结果做相应调整
G+菌:31.25%
G-菌:68.75%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合并感染患者85例,收集致病菌256株
重症吸入性肺炎以混合感染为主常合并 厌氧菌感染
病原菌比例 (%)
NICU病原菌的耐药现状
病源微生物
铜绿假单胞菌
肺炎克雷白杆菌 鲍曼不动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粪肠球菌
抗菌药物
亚胺培南/美罗培南 氟喹诺酮类
志,2006;5(2):120-123.
(体温, WBC,胸部X线片,氧合,脓痰,血液动力学改变以及器官功能)
48 -72 小时临床改善
培养-
无
培养+
培养-
是
培养+
寻找其它病原体, 并发症,
其它诊断或者感染部位
调整抗感染方案, 寻找其它病原体,
并发症, 其它诊断或者感染部位
考虑停药
降阶梯治疗,
如果可能. 治疗7- 8天和再评估
HAP的临床诊断
X线胸片提示新出现的或渐进性渗出灶 结合以下3项临床表现中的2项
体温>38℃ WBC增多或减少 脓痰 气管吸取液采样前72 h内未改用抗菌药物,而显微镜检结果阴 性,强烈提示非VAP,应进一步寻找其他病因 临床诊断后2-3天,需重新评估,决定抗菌药物的使用
中国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感染诊治专家共识(2017)
小结
➢ 神经重症监护在神经科具有重要地位 ➢ ICU感染发生率高 ➢ 意识障碍、吞咽困难、高龄、机械通气等是ICU 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 ➢ 感染严重影响ICU患者预后 ➢ G-杆菌在NICU呼吸道感染中占主要地位 ➢ NICU呼吸道感染后首先考虑经验治疗,依据临床 变化及实验室病原学结果做相应调整
G+菌:31.25%
G-菌:68.75%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合并感染患者85例,收集致病菌256株
重症吸入性肺炎以混合感染为主常合并 厌氧菌感染
病原菌比例 (%)
NICU病原菌的耐药现状
病源微生物
铜绿假单胞菌
肺炎克雷白杆菌 鲍曼不动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粪肠球菌
抗菌药物
亚胺培南/美罗培南 氟喹诺酮类
志,2006;5(2):120-12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外科术后感染
1
目 录
1 神经外科病人以及院内感染现状 2
CONTENTS
3
2
---
3
患者特点
危险因素
常见部位
病情急、危、重、变化 快
患者意识丧失,侵入性操 作多,院内感染发生率高
原发病、营养状况、广 谱抗菌药物、大剂量激
素、使用呼吸机
血制品、中心静脉插管、 留置尿管、手术、昏迷
等
多为下呼吸道、泌尿道、 颅内感染
产ESBL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和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如头孢哌 酮/舒巴坦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均低于10%。临床推荐 碳青霉烯类或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
23
1.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13, 93(5): 322-329.
20
一旦病原学检查明确,应该根据不同病原菌及药敏选择抗菌药物
葡萄球菌属:对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 推荐万古霉素或利奈唑胺单用或联合利福平。在非炎性状态下,利奈唑胺透 过血脑屏障能力优于万古霉素
肠杆菌科细菌:对于产ESBL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参考药敏可 选用碳青霉烯类或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如头孢哌酮/舒巴 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开始初始经验治疗48-72h后,根据临床治疗反应和病原学培养结果进行 临床评估 若初始治疗无反应,而病原学培养发现耐药或经验性治疗没有覆盖的
病原体,则应调整抗感染治疗药物 若初始经验性治疗有效,且没有发现MDR病原菌,或分离到的病原菌
对初始方案中的抗菌药物敏感,则应采用降阶梯治疗,即改为有针对 性、窄谱或相对窄谱的药物治疗 如果病原菌不是非发酵菌,初治反应良好,且无并发症,则应将疗程 从传统的2-3周缩短至1周,推荐短期的抗菌药物治疗
16
神经外科患者脑脊液病原菌分布变迁
4. 靳桂明, 等.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7, 12(3): 149-151.
一项研究对我国1994 年至2004年间发表的 有关开颅术后发生颅 内感染的46篇文献资 料进行荟萃分析,结 果显示临床颅内感染 病原菌的阳性率检出 为55.41%,以G+球 菌为主
引流管引出口: 不能在原切口处 直接引出,因在头 皮下潜行约1~ 2cm后在原切口 旁引出,防止细菌 逆行感染。
引流瓶放置高 度:适当,避免脑 脊液倒流回脑内 增加感染可能。
引流管冲洗:适 时可用庆大霉素 稀释液冲洗引流 管, 不冲洗脑内 段。操作要得 当。
拔管时关闭引流 管阀门,拔除后及 时缝合拔管处头 皮。
22
1.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13, 93(5): 322-329.
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建议使用联合治 疗方案。推荐使用具有抗假单孢菌活性的β-内酰胺类(头孢哌酮/舒巴 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
不动杆菌属: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日益严重,应当根据当 地耐药监测数据选择抗菌药物。对不动杆菌耐药率较低的药物包括: 含舒巴坦的抗菌药物(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
17
18
CONTENTS
目1 录 2
3 院内感染的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19
细菌性脑膜炎是严重感 染,一旦做出临床诊断, 应在脑脊液及采血标本送 培养后应立即开始抗菌药
物经验治疗
目标性治疗:根据革兰染 色涂片及病原学培养结
果、药敏、临床疗效选择 病原菌治疗药物
1.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13, 93(5): 322-329.
2. Srinivas D, et al. Neurol India, 2011, 59(2): 195-198.
15
神经外科患者脑脊液病原菌分布变迁
3. 李倩, 等.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5, 14(3): 159-165.
神外患者颅内感染仍以G+菌多见, MRSA和MRCNS检出率高;但近年, G-菌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
3% 16% 13% 14%
54%
呼吸道 泌尿道 手术部位 血源性感染
1.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13, 93(5): 322-329.
其他
5
பைடு நூலகம் 6
颅脑术后并发颅内感染高危因素:
7
降低感染率手段——引流时
01 02 03 04 05
引流的时间:1 周内,最长≤2 周。
8
。
9
10
目 录
1 2 院内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及耐药变迁
CONTENTS
3
11
A
神 经 外 科 H A P 发 病 率 在 6 . 11 % ~ 6 . 9 4 % , 高 于 我 国 平 均 H A P 发病率2.33%
早发性HAP的病原菌主要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
B 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杆菌科细菌,对常用抗
铜绿假单胞菌:可用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 吡肟、头孢他啶或碳青霉烯类
不动杆菌属:不动杆菌属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等耐药率低,治疗可 以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等。碳青霉烯依然可选,尤其对于MDR或 者PDR菌株
21
1.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13, 93(5): 322-329.
研究发现,神经外科术 后感染的42例患者中,感 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 居首(64.29%),其次是泌 尿系(14.29%),颅内感染
(9.52%)
4
我国神经外科医 院感染常见部位
神经外科医院感染主要包括下 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手 术部位感染等。一项荟萃分析 对38834例神经外科住院患者 的分析显示:呼吸道感染占神 经外科医院感染的54%,泌尿 道感染占14.0%,手术部位感 染为13.2%,血源性感染为 2.8%
菌药物的敏感性较高,预后较好
12
HAP患者感染MDR病原菌的危险因素
13
迟发性HAP以耐药肠杆菌科细菌和非发酵菌多见
迟发性HAP或VAP的病原 菌还包括
铜绿假单胞菌 肺炎克雷伯菌
不动杆菌 MRSA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14
神经外科术后脑膜炎的常见致病菌
神经外科术后脑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非发酵革兰阴性菌(NFGNB)(27.3%),其次是铜绿假单胞菌 (15.6%)和克雷伯菌属(12.6%)
1
目 录
1 神经外科病人以及院内感染现状 2
CONTENTS
3
2
---
3
患者特点
危险因素
常见部位
病情急、危、重、变化 快
患者意识丧失,侵入性操 作多,院内感染发生率高
原发病、营养状况、广 谱抗菌药物、大剂量激
素、使用呼吸机
血制品、中心静脉插管、 留置尿管、手术、昏迷
等
多为下呼吸道、泌尿道、 颅内感染
产ESBL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和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如头孢哌 酮/舒巴坦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均低于10%。临床推荐 碳青霉烯类或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
23
1.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13, 93(5): 322-329.
20
一旦病原学检查明确,应该根据不同病原菌及药敏选择抗菌药物
葡萄球菌属:对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 推荐万古霉素或利奈唑胺单用或联合利福平。在非炎性状态下,利奈唑胺透 过血脑屏障能力优于万古霉素
肠杆菌科细菌:对于产ESBL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参考药敏可 选用碳青霉烯类或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如头孢哌酮/舒巴 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开始初始经验治疗48-72h后,根据临床治疗反应和病原学培养结果进行 临床评估 若初始治疗无反应,而病原学培养发现耐药或经验性治疗没有覆盖的
病原体,则应调整抗感染治疗药物 若初始经验性治疗有效,且没有发现MDR病原菌,或分离到的病原菌
对初始方案中的抗菌药物敏感,则应采用降阶梯治疗,即改为有针对 性、窄谱或相对窄谱的药物治疗 如果病原菌不是非发酵菌,初治反应良好,且无并发症,则应将疗程 从传统的2-3周缩短至1周,推荐短期的抗菌药物治疗
16
神经外科患者脑脊液病原菌分布变迁
4. 靳桂明, 等.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7, 12(3): 149-151.
一项研究对我国1994 年至2004年间发表的 有关开颅术后发生颅 内感染的46篇文献资 料进行荟萃分析,结 果显示临床颅内感染 病原菌的阳性率检出 为55.41%,以G+球 菌为主
引流管引出口: 不能在原切口处 直接引出,因在头 皮下潜行约1~ 2cm后在原切口 旁引出,防止细菌 逆行感染。
引流瓶放置高 度:适当,避免脑 脊液倒流回脑内 增加感染可能。
引流管冲洗:适 时可用庆大霉素 稀释液冲洗引流 管, 不冲洗脑内 段。操作要得 当。
拔管时关闭引流 管阀门,拔除后及 时缝合拔管处头 皮。
22
1.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13, 93(5): 322-329.
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建议使用联合治 疗方案。推荐使用具有抗假单孢菌活性的β-内酰胺类(头孢哌酮/舒巴 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
不动杆菌属: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日益严重,应当根据当 地耐药监测数据选择抗菌药物。对不动杆菌耐药率较低的药物包括: 含舒巴坦的抗菌药物(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
17
18
CONTENTS
目1 录 2
3 院内感染的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19
细菌性脑膜炎是严重感 染,一旦做出临床诊断, 应在脑脊液及采血标本送 培养后应立即开始抗菌药
物经验治疗
目标性治疗:根据革兰染 色涂片及病原学培养结
果、药敏、临床疗效选择 病原菌治疗药物
1.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13, 93(5): 322-329.
2. Srinivas D, et al. Neurol India, 2011, 59(2): 195-198.
15
神经外科患者脑脊液病原菌分布变迁
3. 李倩, 等.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5, 14(3): 159-165.
神外患者颅内感染仍以G+菌多见, MRSA和MRCNS检出率高;但近年, G-菌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
3% 16% 13% 14%
54%
呼吸道 泌尿道 手术部位 血源性感染
1.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13, 93(5): 322-329.
其他
5
பைடு நூலகம் 6
颅脑术后并发颅内感染高危因素:
7
降低感染率手段——引流时
01 02 03 04 05
引流的时间:1 周内,最长≤2 周。
8
。
9
10
目 录
1 2 院内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及耐药变迁
CONTENTS
3
11
A
神 经 外 科 H A P 发 病 率 在 6 . 11 % ~ 6 . 9 4 % , 高 于 我 国 平 均 H A P 发病率2.33%
早发性HAP的病原菌主要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
B 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杆菌科细菌,对常用抗
铜绿假单胞菌:可用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 吡肟、头孢他啶或碳青霉烯类
不动杆菌属:不动杆菌属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等耐药率低,治疗可 以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等。碳青霉烯依然可选,尤其对于MDR或 者PDR菌株
21
1.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13, 93(5): 322-329.
研究发现,神经外科术 后感染的42例患者中,感 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 居首(64.29%),其次是泌 尿系(14.29%),颅内感染
(9.52%)
4
我国神经外科医 院感染常见部位
神经外科医院感染主要包括下 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手 术部位感染等。一项荟萃分析 对38834例神经外科住院患者 的分析显示:呼吸道感染占神 经外科医院感染的54%,泌尿 道感染占14.0%,手术部位感 染为13.2%,血源性感染为 2.8%
菌药物的敏感性较高,预后较好
12
HAP患者感染MDR病原菌的危险因素
13
迟发性HAP以耐药肠杆菌科细菌和非发酵菌多见
迟发性HAP或VAP的病原 菌还包括
铜绿假单胞菌 肺炎克雷伯菌
不动杆菌 MRSA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14
神经外科术后脑膜炎的常见致病菌
神经外科术后脑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非发酵革兰阴性菌(NFGNB)(27.3%),其次是铜绿假单胞菌 (15.6%)和克雷伯菌属(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