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桩功的概念界定以及不同拳种桩功的区别和联系_段廷进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金项目: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研究项目 《从中医学的角度看传统武术桩功的医学价值》(WSH2013Q003) 收稿日期:2014 -01 -14 作者简介:段廷进 (1978 -),男,河南淮阳人,讲师。研究方向:传统武术教学与训练。
· 81 ·
第 33 卷
军事体育学报
第3期
功一类,从调运气血和锻炼下盘功力两个方面来界 定桩功的概念,仍然不是很全面。 1.2 传统武术 桩 功 与 武 术 内 功 功 法 的 联 系 及 其 概
外强、内外合一以及激发人体潜能的效果。
2 不同拳种桩功的区别
在不同拳种的传统武术中,都有着自己的桩功 功法 体 系, 它 们 由 于 风 格、 流 派、 技 击 特 点 的 不 同,桩功的练习内容和形式也各不相同。 2.1 不 同 拳 种 桩 功 练 习 的 内 容 不 同
从广义的概念来看少林拳的桩功练习较多,从 狭义的角度来讲有马步桩、弓步桩、虚步桩、仆步 桩、跪步桩、骑龙桩等,其中由于少林拳发力比较 刚猛,技击时讲究进低退高、主搏于人,因此对弓 步桩更为重视。形意拳虽然比其它的拳种更为重视 桩功,但是桩功的内容较少,只有浑圆桩和三体式 桩,尤其重视三体式的练习,这也与其注重实战、 注重功力的提升以及硬打硬进无遮拦的技击风格有 直接的关系。太极拳的桩功练习内容也很多,其中 有无极桩、浑圆桩、开合桩、缠绕桩、滚球桩等; 另有 太 极 十 三 桩 之 说, 即 浑 圆 桩、 川 字 桩、 推 山 庄、抱球 桩、按 球 桩、大 字 桩、撑 字 桩、托 按 桩 (左式)、托按 桩 (右 式)、 提 抱 桩、 天 字 桩、 山 字 桩、插肋 桩 , [3]392-393 由 于 太 极 拳 主 于 防 御 , 讲 究 守中用中,以重心居中的浑圆桩练习为主。八卦掌 桩功的练习内容丝毫不亚于其它拳种的桩功内容。 “八卦 掌 的 桩 法 分 三 部 分, 第 一 部 分 是 定 式 八 桩, 也叫筑基八桩或养生八桩;第二部分是连环八桩也 叫动式八桩;第三部分是神形八桩,也叫散手八桩 或御敌八桩。”[4]另外还有下 沉 桩 和 行 桩。 由 于 八 卦 掌注重身法和腿功,讲究绕敌走转,从偏门寻机进 攻的技击特点,因此特别注重行桩。 2.2 不 同 拳 种 桩 功 练 习 的 动 作 形 式 不 同
念界定 武术内 功 功 法 有 静 功 和 动 功 两 类。 静 功 有 站 式、坐式和卧式,其中站式即是各种桩功。近代以 来,随着非常注重桩功练习的意拳的出现,它把桩 功分为站式、坐式和卧式,其中以站式为主,因此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静功即是桩功。静功的练习犹如 桩之不动,因此静功的练习也可以分为站式桩功、 坐式桩功和卧式桩功,因为武术的最终目的是用于 技击的,所以几乎所有的拳种都以站式桩功的功法 练习为主,坐式桩功和卧式桩功的功法练习为辅。 武术内功的动功以肢体导引为主,也有站式、 坐式和卧式,同样也是以站式为主,坐式和卧式为 辅。少林拳的内功的动功是以各种组合桩式和桩步 相互转换的少林易筋经、洗髓经、八段锦为主,形 意拳内功动功是以行桩、五行砸桩为主,太极拳的 内功动功是以开合桩、缠绕桩、滚球桩为主,以及 八卦掌的内功动功是以动式八桩、行桩为主。可以 看出,武术内功的动功即是动态的桩功,即可以称 之为动桩、活桩或行桩。因此可以说,武术内功功 法的练习是多种武术桩功的组合、活步练习,相应 来说桩功又有动静之分。 经云: “静为本体, 动为作用”, “静中之动谓 之真动,动中之静 谓 之 真 静 ”, 可 见, 桩 功 的 练 习 是 “动静一体”,“体用一源” 的。 因此, 桩功的练 习是以静为 主 的, 以 在 静 中 求 得 真 动, 又 以 动 为 辅,以在动中求得真静,同时,动桩的练习也是将 静桩中获得的 “真动”,即 “意、 气、 力”,协调发 挥运用到拳术套路乃至技击格斗中的过渡功法。 通过对前人成果的分析总结,以及对桩功与武 术内功关系的分析,可以得知桩功的概念界定有狭 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桩功是武术内功中静功的站 功,即采用武术中的某些步型保持静站姿势,以求 得腿力充沛, 下 盘 稳 固, 犹 如 桩 之 栽 于 地 中 的 效 果,并且通过精神内敛,意念、气血的调节,达到 以意领气、以气运身、以身发力、内壮外强、内外 合一以及激发人体潜能的效果。广义的桩功泛指各 种武术内功的锻炼功法,它是采用或静、或动,或 站、或坐、或卧的各种身体姿势,精神内敛,调节 意、气,锻炼人体运动时意、气、力、形四者一动 俱动、一到俱到、一止俱止的能力,从而达到内壮 · 82 ·
“松紧” 是 桩 功 练 习 中 重 要 的 内 在 要 求 之 一。 在练习桩功时, “松 紧” 的 一 般 误 区 是 身 体 的 状 态 过于紧张,一般人,特别是初练者会误认为站桩时 身体的 肌 肉 越 紧 张 越 有 利 于 功 力 的 增 长, 其 实 不 然。在传统武术桩功的练习中,功力的增长,并不 取决于全身肌肉的紧绷,相反,全身的肌肉都要尽 可能放松,以便经络的通畅和气血的运行。但放松 也同样有一定的限度,不能因 “松” 而形成 “散”、 “懈”。站桩松紧的掌握是以维持某一桩功姿势为 限 度的,身体部分肌肉没有一定的收缩紧张,就不可 能维持某一姿势,而用过多的力维持这一姿势,身 体就会僵硬,用过少的力维持这一姿势,动作就会 因过于松懈而变形。这就形成了传统武术桩功练习 中 “松而不懈,紧而不僵” 以及 “形松而意紧” 的 “松紧” 矛盾统一的练习要求。 3.3 不同拳种桩功练习中 “呼吸” 要求的共性
各个拳种桩功练习的动静形式各不相同,有的 以静为主,有的以动为主,还有的动静结合,动静 相生,从而形成了各种风格不同的桩功练习形式, 如:静桩、动桩、活步桩、行桩等以及有一系列动 作组合在一 起 的 桩 功 练 习 套 路 (功 法 套 路 )。 如 少 林拳的桩功是动静兼有,以静为主;形意拳的桩功 也是动静兼有,特别注重静功;太极拳的桩功动静 相生,而主于动 (开 合、 缠 绕 等 ); 八 卦 掌 的 桩 功 则是静为筑基,动 (行桩) 为主体。 从整个中华传 统武术的拳种体系来看,大部分拳种的桩功都是动 静兼有,以静为主,少部分拳种的桩功以动为主。
1 传统武术桩功的概念界定
桩功是武术的基本功之一,也是武术内功练习 的主要形式之一。在众多的武术拳种和流派中,几 乎都有桩功的习练内容,桩功的名称又因人们的称
谓习惯不同而不同,如:站桩、站桩功、桩势、桩 步、桩法等,俗称蹲桩。 1.1 前 人 对 桩 功 概 念 的 认 识
吴图南 先 生 在 《国 术 概 论》 著: “桩 步 者, 练 习各种步法,使腿力充实,站立稳固,有如桩之栽 于地 中 者 然, 是 以 名 之。” 并 把 桩 步 分 为 骑 马 式、 弓箭式、半步叉式、丁虚 式 和 透 步 式 五 种 , [1] 即 我 们现在所说的马步桩、弓步桩、仆步桩、虚步桩和 插步桩。他只把桩功定位在锻炼腿部力量和步法的 稳定性上,显然有些狭义。
ຫໍສະໝຸດ Baidu
摘 要: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 谈 法、 理 论 分 析 法、 逻 辑 归 纳 法 等 研 究 方 法, 在 综 述 有 关 桩 功 概 念 的
基础上对传统武术桩功的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归纳,并对传统武术桩功的概念进行了较为确切的界 定;较为详细的阐释了不同的传统武术桩功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关 键 词 :传 统 武 术 ; 桩 功 ; 概 念 ; 区 别 ; 联 系
《中国武术大辞典》 对 “桩 功”、 “站 桩” 两 个 概念界定稍有不同: “桩 功, 基 本 功 之 一 类。 用 于 锻炼腿部力量和步型之稳固。主要有马步桩和虚步 桩。” “站 桩, 武 术 桩 功 之 一 类。 亦 名 ‘静 桩’, 俗 称 ‘蹲桩’。 采 用 静 止 体 势 调 运 气 血, 锻 炼 下 盘 功 力。主要桩式有马 步 桩、虚 步 桩、丁步 桩、三 角 桩、浑圆 桩、 三 体 式 等。”[3]389-390 它 把 站 桩 归 为 桩
不同的传统武术桩功练习时的肢体动作大多各 不相同,就各个拳种较为注重的主要桩功来说,上 肢的动作各有自己的讲究。有的上肢抱拳于腰间, 有蓄势待发之势,如少林拳;有的两手一前一后, 前手 护 头, 后 手 护 裆 或 护 肋, 进 可 以 攻, 退 可 以 守,有攻防兼备的优点,如形意拳,八卦掌等;有 的两手撑抱于胸前,主于防守,后发制人,如太极 拳。下肢的动作也有高、中、低或上、中、下三盘 之分,以及重心的前后之别,如少林拳讲究低练高 用,也就是说平时练习时要求下蹲要低 (一般大腿 达到水平为宜), 而 用 的 时 候, 重 心 提 高, 以 便 于 快速攻击和移动,而练时重心在前,目的在于练习
第 33 卷
段廷进:传统武术桩功的概念界定以及不同拳种桩功的区别和联系
第3期
身到而可以手脚齐到。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都 有上、中、下三盘之分,目的在于适应不同身高的 练习人群和攻击时针对的不同部位;形意拳三体式 桩功的重心在后,太极拳浑圆桩的重心居中,八卦 掌行桩的重心在两腿间前后不停转换。 2.3 不 同 拳 种 桩 功 练 习 的 动 静 形 式 不 同
第 33 卷 第 3 期 2014年 7 月
军事体育学报 Journal of Military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Vol.33 No.3 Jul.2014
传统武术桩功的概念界定以及 不同拳种桩功的区别和联系
段廷进
(福建中医药大学 体育部,福建 福州 350122)
3 不同拳种桩功的联系
在不同的传统武术中,桩功练习的内容和形式 虽然不同,但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共性。 3.1 不同拳种桩功练习中 “曲直” 要求的共性
在桩功练习中, “曲” 是 指 四 肢 的 弯 曲, “直” 是指躯干脊柱的竖直。无论练习哪一个拳种的哪一 种桩功,不管是马 步桩、弓 步 桩、三 体 式、浑 圆 桩,还是八卦行桩,四肢的外形都是弯曲的,而脊 柱却是垂直的。首先,膝关节是弯曲的,不过根据 不同拳种不同桩式的要求,膝关节弯曲度的大小不 同,总体来看,被称为内家拳的形意、太极、八卦 的桩功站桩时的弯曲度较小,而被称为外家拳的少 林拳等拳种,站桩时的弯曲度较大;其次,手臂是 弯曲的,根据手臂在体前或体侧的不同位置及不同 的攻防造型,按照攻防含义的要求,其手臂都不宜 伸得过直或过曲;而上下肢的中间环节即躯干的脊 柱却是竖直的。从上到下说,头颈的虚灵顶劲、头 顶项竖,胸背部的含胸拔背,腰部的命门拉开、后 顶,髋部的敛臀裹胯、尾闾中正,形成躯干的空胸 实腹、上虚下实以及脊柱的上悬下吊,减小了脊柱 的生理弯曲度,从而形成了躯干脊柱的直。当然这 种直只是相对而言的,而不是绝对的,只是在条件 允许的范围内,要求站桩时要尽量的把脊柱拉直。 3.2 不同拳种桩功练习中 “松紧” 要求的共性
中图分类号:G8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1300 (2014)03 -0081 -04
功法运动中的桩功是传统武术的入门功法,又 是提高练习者技术、技法、功力,从而达到武学大 成的必 修 功 法。 拳 术 谚 语 有 “要 习 打, 先 站 马 ”, “要知拳真髓,首由站桩起”,形意拳中有 “一站顶 十练”,大成拳中 有 “万 发 皆 得 于 站 桩 ” 之 说。 因 此,武术桩功是贯穿传统武术练习全过程的功法, 也是体现武术多元价值功能的运动形式之一。在武 术走向世界,普及全球的过程中,无论是从文化传 承、民族特性的角度考虑,还是从武术自身完善发 展的角度考虑,都应该重视桩功的训练。武术的功 法运动离不开桩功,武术的套路运动离不开桩功, 武术的格斗运动同样离不开桩功,中华武术要在传 统的基础上保留自身特色的发展和创新不应脱离传 统武术桩功的支撑。本文旨在对传统武术桩功的概 念以及不同传统武术拳种桩功的区别和联系进行基 础理论探析,以期为更加深入系统的桩功研究起抛 砖引玉之用。
康戈 武 编 著 的 《中 国 武 术 实 用 大 全 》 指 出: “桩功是保 持 静 站 姿 势, 进 行 以 意 领 气, 以 气 运 身 锻炼的 一 种 外 静 内 动 的 内 功 练 习 方 法。” 并 认 为, 各种武术步型均可作为桩功练习的步架,构成桩功 锻炼形式 。 [2] 他没有给出桩 功 的 特 有 属 性, 读 者 容 易把它和气功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