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材的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材基本知识
AV线就是家庭音响中音频线(Audio cable)和视频线(Vidio cable)的简称。

无论是音频线还是视频线,能有效排除外来电磁干扰并能原汗原味地传输信号,我们就说这是一条高品质的线。

AV线主要由连接端子、线芯(也称导体)和内外保护层(有塑胶和金属编织层两种情况)构成。

端子和线芯的导通性能直接影响信号传输的效果,保护主要起消除外来电磁干扰的作用,确保信号传输畅顺无损。

(1)、音频线包括喇叭线、模拟音频线、平衡线、数字光纤线和同轴线。

A、喇叭线:在音响中喇叭线是最后传输信号的环节,用户若为了省钱而选用较次的喇叭线那势必前功尽弃,导致音响效果大打折扣。

B、模拟音频线:它是传统的、广泛使用的传递左右两声道音频信号的音频线。

一般在中低档音响中用于碟机和功放机之间的连接。

C、平衡线:与模拟音频线一样,都是传递左右声道音频信号,但结构不一样,以致传输的声音效果也不一样,它比模拟音频线传输通透、饱满、宽广许多。

平衡线只能用于电路设置的高级音
响。

D、数字光纤线与同轴线:两者都用于碟机和功放机(或解码器)之间传输数字音频信号,但特点不同;光纤传输快捷、清晰,高音比较明亮清脆;同轴传输饱满、通透、中低音比较甜润宽厚,用户可根据自己对音色特点的喜好而选择使用。

(2)、视频线:包括模拟视频线、S端子线、色差线和逐行扫描线。

A、模拟视频线:即传统的复合视频线,一般用于普通的影视设备传输视频信号。

B、S端子线:把色彩和亮度分开传输,传输效果比模拟视频线好,画面清晰,色彩亮丽。

C、色差线:将红、绿、蓝三种基色分开传输,亮度也分开传输,这与S端子传输不同,画面更清晰亮丽。

D、逐行扫描线:为清除电视画面因隔行扫描而产生的闪烁现象而发明的一种视频信号传输线。

逐行扫描视频技术能使画面更稳定、更逼
真。

(33 (3)、影音线:由三条信号线构成,其中一条传输视频信号,两条传输左右声道音频信号。

一般在中低档影音设备中使用。

(4)(4)、电源线:中低档音响中,电源线一般与机体紧固相连,但在高级音响中,为了保证工作电流畅顺无阻,一般都用线径较粗、屏蔽较好的导体作分体电源线,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选购不同档次的电源线。

(5)、电话线:
A、电话线的分类:两芯绞合电话线(红、绿)、四芯绞合电话线(红、绿、黄、黑)、两芯独股电话线(红、绿)、四芯独股电话线(红、绿、黄、黑)、特定场合用电话线、ADSL电话线。

B、电话线的选用:电话线铜材采用优质无氧铜,绝缘用比PE(聚乙烯)性能更为优越的PP(聚丙烯)材料,使产品具有优异的电性能、机械性能和热性能。

产品分为两芯电话线和四芯电话线,分别适用于普通电话和功能性电话的布线。

其中,绞合导体的电话线柔软、独股独体的电话线则具有良好的安装性能,同时独股电话线具有较低的衰减,可能传输的距离更长,传输效果更好。

(6)、网络线:
[1]、网络线的分类:双屏蔽超五类线、非屏蔽超五类线、非屏蔽六类线。

■网络线和选用:3类线、5类线、超5类线、6类线,甚至7类线都是指所连接网络的传转速度来讲的,更高一类的传输线其传输数据的能力越强。

现在常用的为5类线,超5类线,正在发展中的则是6类线。

标准超五类线传转速率100Mbps,6类线传输速率250Mbps;超五类线使用导体为0.5mm左右的铜线,6类线使用导体为0.57mm左右的铜线。

要达到阻抗100欧姆±10,外皮材质为HDPE、PP的材质,而不能使用LDPE和PVC材质,防串音要求绞距不能超过25mm。

线对的邻近绞距差为2.5mm,绞合整齐,长度一致,目前5类线和超5类线适用于100兆以太网,在使用过程中实际只使用了其中的两对线。

6类线的传输数据能为25MBPS,适用于1000兆以太网,4对线全部参与数据的双向传输。

6类线的实际传输的数据能为超五类线的10倍。

[2]、网络线接法:
A、两台电脑数据共享连接法。

A端: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B端: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
B、电脑与终端面板连接法
A端:白橙、橙、白绿、白蓝、蓝、绿、白棕、棕
B端:白橙、橙、白绿、白蓝、蓝、绿、白棕、棕
C、电脑主机与ADSL盒的连接法
A端:白橙、橙、白蓝、六蓝(八芯水晶头第六槽)
B端:白橙、橙、白蓝、六蓝(八芯水晶头第六槽)
[3]、网络线真伪判断
一些伪劣的网络线材印有CM、CMR、FT4,甚至还有CMP。

这些内容其实是一个耐燃等级UL的标记,只需用火一烧产品就可知,不能点燃那真是极品;如果能点燃,但离开火焰后能立即熄灭的那是上品;如果5秒内能熄灭是中品;如果不能熄灭那定是假货了
業界線徑的粗細是以號數(xxAWG)來表示的,數目越小表示線徑愈粗,所能承載的電流就越大,反之則線徑越細,耐電流量越小。

例如說:12號的耐電流量是20安培,最大承受功率是2200瓦,而18號線的耐電流量則是7安培,最大承受功率是770瓦。

為什麼AWG號數越小直徑反而越大?如這麼解釋你就會明白,固定的截面積下能塞相同的AWG線的數量,如11#AWG號數可塞11根而15#AWG號數可塞15根,自然的15#AWG的單位線徑就較小。

美規線徑值單一導體或群導體【各正值或負值】的線徑值(Gauge)是以圓或平方厘米(mm2) 量測而得,平方厘米不常用在量測線徑值,由於牽涉到不正確,因一般大部份的導體形體,包含長方形及其他怪異形狀。

因此我們拿全部的量測以圓平方厘米(c/m)為參考值
換算後的常用AWG和線徑值,如下: #AWG號數mm 直徑厘米圓平方厘米(c
群導體計算的方法或公式:加上單一導體的線徑值總和,並比較上表求得。

如果值落入兩者之間,取比較少的值。

40股群導體線的線徑值為,如每一芯為24 Guage = 40 x 405 c/m = 16,200 c/m = 9 AWG(得出值落入12960c/m和16440c/m之間)
快速求得線徑值的方法:兩條(AWG)相加時,該單一線徑值減3. ex. 2 x 18 AWG = (18-3=) 15 AWG
三條(AWG)相加時,該單一線徑值減5. ex. 3 x 24 AWG = (24-5=) 19 AWG
四條(AWG)相加時,該單一線徑值減6. ex. 4 x 10 AWG = (10-6=) 04 AWG 請記得“快速求得線徑值的方法” 一些案例也許邊際會不正確,只採用此方式為大原則
"EE
电子采购(线材成本估算方法)
单价(元/Km)=人工成本+原料成本+水电成本+设备折旧成本+包装成本
一、人工成本(C1):人工成本(元/Km)=(D×K÷V÷T÷60÷F÷S)×(1+A)×1000
D:操作员的日薪(元/人日)
K:成品中该制程的条数,以LAN Cable为例,芯线制程为8,对绞为4,集合与外被为1;
V:制程中机器的线速(M/min);
T:一天的工时,以12小时计(hr/日)
F:制程中机器的操作率(%)S:每人操作台数(台/人)
A:间接人工成本(%)
二、原料成本(C2):原料成本(元/Km)=U×B×(1+E)
U:原料单价(元/Kg)
B:原料用量(Kg/ Km)
E:制程中原料消耗量(%)
三、水电成本(C3):水电成本(元/Km)=P×T×R×G÷V÷T÷60÷F
P:制程中机器的用电量(Kw);
T:一天的工时,以12小时计(hr/日);
R:用电汇率(元/Kw hr)
G:用电比率(%);
V:制程中机器的线速(M/min)
F:制程中机器的操作率(%)
四、设备仪器折旧成本(C4):设备仪器折旧成本(元/Km)=H÷(Y×12×25)÷(V×24×60×F)
H:设备仪器取得金额(元)
Y:设备仪器折旧年数(年);
V:制程中机器的线速(M/min)
F:制程中机器的操作率(%);
备注:检验仪器之V与F参照外被押出机
五、包装成本(C5):包装成本(元/Km)=K÷L×1000
K:包装材料单价(元/个)
L:每个包装之线材单长(M/个)
线材单价的计算方法
单价(元/Km)=人工成本+原料成本+水电成本+设备折旧成本+包装成本
一、人工成本(C1):人工成本(元/Km)=(D×K÷V÷T÷60÷F÷S)×(1+A)×1000
D:操作员的日薪(元/人日)K:成品中该制程的条数,以LAN Cable为例,芯线制程为8,对绞为4,集合与外被为1; V:制程中机器的线速(M/min);T:一天的工时,以12小时计(hr/日);F:制程中机器的操作率(%)S:每人操作台数(台/人)A:间接人工成本(%)
二、原料成本(C2):原料成本(元/Km)=U×B×(1+E)
U:原料单价(元/Kg)B:原料用量(Kg/ Km)E:制程中原料消耗量(%)
三、水电成本(C3):水电成本(元/Km)=P×T×R×G÷V÷T÷60÷F
P:制程中机器的用电量(Kw);T:一天的工时,以12小时计(hr/日);R:用电汇率(元/Kw hr)G:用电比率(%);V:制程中机器的线速(M/min)F:制程中机器的操作率(%)
四、设备仪器折旧成本(C4):设备仪器折旧成本(元/Km)=H÷(Y×12×25)÷(V×24×60×F) 5Z=GFKf|
H:设备仪器取得金额(元)Y:设备仪器折旧年数(年);V:制程中机器的线速(M/min)F:制程中机器的操作率(%);备注:检验仪器之V与F参照外被押出机
五、包装成本(C5):包装成本(元/Km)=K÷L×1000
(线材材料费+端子费+打端子费+胶壳材料费+胶壳组立费)*1.03(包括运输费)
线材材料费:长度*P数*单价
端子费:总P位*0.012
打端子费:总P位*0.005
胶壳材料费:总P位*0.01
胶壳组立费:总P位*0.005 ht
注:线材的单价(按线径0.8的材料为参考,线径越粗,单价会相应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