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粉洗涤剂磷含量调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洗衣粉洗涤剂磷含量调查
浙江省于2004年开始禁止销售使用含磷洗涤用品。
为了调查塘河水中磷的来源,检验洗涤用品市场执行情况,2010年我们在超市购买了了10种洗衣粉、3种洗衣液、4种洗洁精,对其进行检测。
测试结果显示全部抽检产品的磷含量很低,均符合禁令的要求。
总磷最高含量为 21 mg/kg(0.0021%),远远低于我国无磷洗涤用品的磷含量要求(0.48%)。
洗涤用品磷含量抽检结果见下表。
考虑到抽检的不完全性,我们按照无磷洗衣粉的标准上限
(0.48%)计算,来自洗涤剂的磷仅占总来源的1.8%。
按抽检的结果计算则远小于这个比例。
抽检初步显示,塘河中来自家庭洗涤剂的磷基本上可以忽略。
内河磷污染来源调查分析
按:几年前写的一个报告。
以某平原内河水系(以下简称:内河)为对象进行调查和分析。
稍作修改共享。
一、磷污染概述
1、富营养化
一直以来,内河水质呈现有机型和富营养型的污染类型,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总磷、氨氮。
经过几年的治理,以化学需氧量为指标的有机型污染有所控制,但以总磷、氨氮为指标的富营养化型污染尚未有明显效果,尤其是总磷。
2、磷污染为富营养化的限制因子
对于湖库以及平原内河水系,富营养化是个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
在氮、磷以及其它营养物质中,一般都是以磷为限制因子,磷的含量决定了水系的富营养化程度,控磷措施也就是富营养化治理的首选目标。
3、内河水质磷污染来源
与内河水体的磷输入总量(外源)、磷输出以及内河底泥的作用等相关。
其中磷输入总量是关键。
底泥是磷的贮备处,对磷起着吸附和释放的作用,但与水体的作用十分复杂。
正常情况下,水中的大部分磷将沉积到底泥中。
但在适当的条件下,如合适的pH值、溶解氧、温度、生物条件,以及各种扰动下,底泥中的磷又会释放到水中,成为水质磷污染的来源(内源)。
二、内河磷输入调查
1、磷的产生和来源
磷的来源一般包括生活废水、地表径流、养殖业、工业、降水等几部分。
根据内河整治规划资料,排入内河流域的磷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养殖业、农田径流,每天排入量分别为1.56吨(569t/a)、0.52吨(189t/a)、0.42吨(152t/a),分别占63%、21%、17%。
一般地区如果没有含磷的工业,工业排磷所占负荷很小。
大部分工业废水纳管后不再排入内河。
重点工业污染源每年排入内河的工业废水为每天3.2万吨(每年1168万吨)。
按资料磷平均浓度为0.6mg/L,工业废水每年按2000万吨计算,每年排入内河的磷为12吨。
降水中磷也是内河中磷的来源之一,一般只计算直接进入水体的磷,其它区域的降水部分被利用,包含在地表径流。
对最近几次降水中磷进行监测发现,降水中总磷的浓度在0.03—0.04 mg/L,按平均
0.035mg/L计算,内河水面面积22平方公里,年降水量1800mm,计算得出内河降水中磷直接输入量为1.4吨。
2、生活废水磷来源分析
生活废水中磷的来源主要包括人体排磷、洗衣粉中的磷排放、其它生活洗涤排磷。
人体排磷主要是人体的大便、小便。
根据太湖流域调查资料,我国人体排磷每人每年大约为0.5 kg。
我市市区部分废水经过化粪池后,接入市政污水管网,直接排入瓯江或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瓯江,不排入内河。
但如果管网泄露,也可能进入内河。
市政污水管网未通到的农村和其它地区,除了少量能利用外,绝大部分排入内河。
洗衣粉磷排放与洗衣粉的用量和洗衣粉中磷含量有关。
根据资料,洗衣粉的用量每人每年大约为3.5kg。
含磷洗衣粉中的磷含量一般为5%左右。
按照含磷洗衣粉的使用,每人每年洗衣粉磷产生量大约为0.175 kg。
浙江省于2004年开始禁止销售使用含磷洗涤用品。
为了检验我市洗涤用品市场执行情况,我们于本月在超市购买了了10种洗衣粉、3种洗衣液、4种洗洁精,对其进行检测。
测试结果全部产品的磷含量很低,均符合禁令的要求。
总磷最大含量为 21 mg/kg(0.0021%),均远远低于我国无磷洗涤用品的磷含量要求(0.48%)。
考虑到抽检的不完全性,我们按照无磷洗衣粉的标准上限计算,每人每年洗衣粉磷产生量大约为0.017 kg。
除洗衣粉外的生活用水包括洗菜、淘米、洗餐具、个人洗脸洗澡等用水。
根据太湖流域相关调查,在生活用水排磷(不包括洗衣粉)每人每年大约为0.05kg。
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生活废水的磷主要是来自人体排磷,占88.2%,洗衣粉占3.0%、其它生活用水排磷占8.8%。
人体排磷、洗衣粉、其它生活用水的排磷分别占到内河磷总来源的54.3%、1.8%、5.4%。
3、内河磷输入的构成
根据上述调查分析,内河水中磷的各种来源数量汇总统计见以下图表。
每年输入量为 923.4吨。
三、内河磷去向分析
水体转移是塘河磷输出的主要方式。
根据内河水的排水量和2007—2009年内河水质总磷的平均浓度计算,排向入海河流和直接入海的磷为611吨。
底泥沉积是磷的主要去向之一,根据质量平衡测算,每年净沉积磷312吨。
另外,水生植物也可以从塘河水体中吸取磷。
如果水生植物被直接或间接地从塘河水体中移除,则也是塘河磷输出的一种途径。
这部分的量目前估计较少,未进行评估计算。
四、初步结论
调查分析表明,内河的磷污染首要来源为生活废水,占总输入量的61.6%。
其中人体排磷是主要来源,占到总输入的54.3%。
其次是农业面源污染,其中养殖业占20.5%,地表径流占16.5%。
养殖业包括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化肥农药施用等是地表径流磷来源的重要原因。
本地区工业磷污染仅占很小的负荷。
大气降水的磷来源也基本可以忽略。
水中的磷
1、自然界磷的循环
磷为自然界常见元素,磷在地壳中的重量百分含量约为0.118%。
磷在自然界以磷酸盐的形式出现。
磷也存在于细胞、骨骼和牙齿中,是动植物和人体所必需的重要组成成分,是生物生长必须的元素之一。
自然界磷循环的基本过程是岩石(矿产)和土壤中的磷酸盐由于风化和淋溶作用进入河流,然后输入海洋,并沉积于海底,直到地质活动它们再暴露于水面,再次参加循环。
对于较短的时期(如数千年)来说,磷的流动基本上是单向的。
人类社会极大地加快了这种磷单向流动的速度。
磷在循环流动中从水中向大气转移的量很少,基本上可以不予考虑。
生物、土壤等向大气排放的磷也很少。
水体以及沉积是磷单向流动的终点。
磷的这点特性与氮(富营养化的另一个指标)是明显不同的。
自然界磷的单向性循环可见图。
(单向能叫循环吗)
2、磷在水体中的状态
天然水和废水中,磷的物理状态主要分为溶解态(包括胶体)、悬浮态两种。
无论是悬浮态或溶解态的磷,又都可分为正磷酸盐、聚合磷酸盐(简称聚合磷)和有机磷三种主要的化学状态。
目前评价水质的磷的指标是总磷。
总磷包括了溶解态和悬浮态磷。
水体中氮磷含量过高造成的富营养化,可使藻类过度繁殖,河流透明度降低,水质变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