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藏族丧葬习俗
藏族丧葬文化
藏族丧葬习俗藏族的丧葬习俗较特殊,分塔埋葬习俗比较特殊。
.火化.天葬.土葬和水葬这五种,而且等级森严,界限明确。
同时,选择哪种丧葬仪主要取决于喇嘛的占卜。
塔葬后的高贵丧葬仪。
著名的活佛死后,除了大规模念经外,还应使用水银和水银“色拉”香料水.樟脑水.用藏红花水清洗肠胃,用樟脑水清洗肠胃,用樟脑水清洗肠胃.藏红花水擦洗尸体表面,然后用丝绸包裹,穿上袈裟,放入灵塔中,保存尸体。
服务员的喇嘛每天晚上点上酥油灯。
灵塔有很多种,包括金灵塔.银灵塔.木灵塔.泥塔等。
灵塔的不同等级取决于活佛的地位。
.其他活佛只能用银.木或泥灵塔。
1.从藏族传统意义上讲,火葬也是一种高贵的丧葬方式。
具体方法是将酥油倒在柴火上,然后火化尸体,将骨灰收集到木箱或瓦罐中,埋在楼下或山顶.干净的土地。
坟墓像塔一样。
也有人捡起骨灰带到山顶,顺风播撒或撒在河里。
活佛受人尊敬,德高望重。
.喇嘛火化后。
骨灰放在金或银塔里。
当一些骨灰被放入塔中时,一些经典书籍也被放入塔中.佛像.法器.奇珍异宝。
这样的塔一般叫灵塔或灵骨塔。
2.一种常见的埋藏习俗,也称为天葬藏族,“鸟葬”。
用于普通农牧民和普通人。
藏族佛教信徒觉得天葬寄托着一种上升“天堂”愿望。
每个地区都有一个天葬场,即天葬场,有专门的人(天葬师)从事这个行业。
人死后,将尸体卷起,将头弯在腿上,形成坐姿,用白色包裹,放在门后右侧的土台上。
请喇嘛背诵超级经典。
在吉日,尸体将被带回天葬台。
首先点击“桑”烟导致秃鹫。
喇嘛读完佛经后,尸体由天葬师处理。
然后,秃鹫听到了声音,飞到那里,争先恐后地啄食,这表明死者没有罪恶,他的灵魂已经安全升天。
如果你没有被吃掉,你应该把剩下的东西捡起来烧掉,同时诵经。
藏族人认为,天葬台周围山上的秃鹫不会伤害任何小动物,除了吃人的尸体“神鸟”。
天葬仪式通常在早上举行。
死者家属应在黎明前将尸体送至天葬台,太阳缓缓升起,天葬仪式开始。
未经允许,尽量不要看。
3.水葬经济实力差.不能雇用喇嘛的人死了,或者死了.当孩子们还小的时候,他们通常被埋在水里。
西藏的葬法
西藏的葬法
西藏的葬法,是指西藏地区传统的丧葬习俗和宗教仪式。
西藏佛教律宗为主流,因此许多葬礼仪式都是根据佛教要求来安排的。
西藏的葬礼有很多特色,让人印象深刻。
首先,西藏的葬礼一般遵循“三日三夜”的规则,直至棺材被下葬。
早上9点左右,最接近家庭成员的活动者将所有准备好的葬礼用品放入棺材,然后把棺材封闭,最后由家庭成员在棺材前恭敬地拜礼表示最后的哀悼。
棺材被抬出家门后,家庭成员将拿出烛台、香火等神器,在棺材前实施佛教仪式,以示对逝者的敬重。
其次,西藏的葬礼一般有“葬法”和“贴面”两部分。
“葬法”是指棺材被抬出家门后,家庭成员会按照西藏传统习俗,携带烛台、香火、绸带、花蒲团等物品,随着棺材前行,实施佛教仪式,礼拜西藏大地神、五明佛、八荒至尊等神佛,以求得他们的庇佑,让逝者在天国中安息。
“贴面”是指家庭成员在棺材前点燃烛台,然后把绸带缠绕在烛台上,并点香烧香,聚集在棺材前,作恭敬礼节,祈愿逝者安息。
最后,西藏的葬礼还有“唱诵”。
“唱诵”是指家庭成员或佛教高僧在棺材前念诵经文,以供逝者的灵魂安息之用。
而且在实施葬礼仪式时,还会有西藏传统民歌和舞蹈的表演,给西藏的葬礼增添了许多独特的色彩。
从以上可以看出,西藏的葬法充满了宗教仪式的色彩,不仅能够帮助逝者安息,还能让生者安心。
西藏的葬法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更是西藏人民在生活和历史上的一种文化表达方式,也是西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藏民族丧葬习俗包含的文化内涵
藏民族丧葬习俗包含的文化内涵
藏族的丧葬习俗强调人类与大自然的协调,无论是最早的野葬,还是天葬、水葬、塔葬、火葬等众多葬俗,其产生和发展都反映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相互不断的协调过程,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以葬俗为载体首先所体现的行为标准是等级观念。
在藏区通行的五种葬俗天葬、火葬、塔葬、水葬、土葬,都不同程度地带有等级的烙印。
等级观念凭借丧葬仪轨统摄藏区民众的价值取向和人生定位。
藏传佛教是藏文化的灵魂,贯穿藏族生活的始终,因此藏族丧葬习俗更多地体现心理平复功能。
在意识深处,藏人已经把自己的生命和周围众生紧紧系结在一起,表达了个人为群体利益奉献的舍己为人的情怀。
藏族以天葬为主要形式的葬俗,尽可能少地占用空间和土地,不耗费过多的精力与时间,以不影响同胞的生存发展为宗旨,其中所蕴含的汉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与佛教舍身饲虎的精神,赋予藏族葬俗卓越的环保功能。
藏族的丧葬习俗拥有与自然界产生平衡的能动力,以努力寻求维持生态平衡为目的,确保一个和谐的生存自然环境。
藏族的丧葬礼俗坚持不乱开垦草原、不乱砍伐森林、不乱开掘地下矿藏、不污染水源等行为规则,精心地保护上苍恩赐的生态资源。
藏族的丧葬习俗体现了人类协调自然环境的愿望和能力。
通过合理的葬俗,藏族不断调适自身生存环境中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冲突,使二者相互不断的和谐,最终达到维持生态平衡的客观作用,使众生拥有一个趋于和平、稳定的生存环境。
藏族丧葬习俗
藏族奇特的葬礼——天葬天葬在藏语里被称为“施鸟”。
一些汉文著作中又称作鸟葬,风葬等.天葬在藏族的葬俗语中最为独特,也常被其他民族所误解,清朝的驻藏官员们常斥责天葬为“无伦无理,残忍为甚‘,“此等行事,下同畜类”(《卫藏通志》),皆痛恨至极。
还一度想禁止天葬,改革这种葬俗。
当今的不少人同样把天葬视为不文明行为,或作为异闻趣事书之于报刊。
奇特、怪异、难以理解,是其他民族中的大多数人对天葬的看法。
如从人类社会的早期葬借(旧石器时代)考虑,则天葬与那时的弃尸荒郊野外的葬法似一脉相承.但从藏族社会来看,则天葬的起源就显得复杂起来.根据历史传说,吐蕃的赞普止贡死后,尸体遗留人间,遂建陵墓.之后有了建造陵墓的习惯,吐蕃的历代国王都实行土葬。
但在这之前是不是土葬的呢,现在尚无资料可考。
另外,藏族人或居山区从事农耕,或居原野以游牧为主,或居森林以狩猎为主,因而产生了复杂多样的文化,包括葬俗亦是如此.因此在谈到藏族文化或习俗时,说明时、空尤为重要.一些边远的游牧地区(如西藏东北部一带)自古实行‘弃尸葬法“,但与后世的天葬又有区别。
天葬的风行,大约是公元十一世纪以后,即农业地区的葬俗发生了重大变革,由土葬变为天葬,并有了一定的仪式。
天葬的实行与藏传佛教的复兴及印度文化的大量输入有关.即后世的这种天葬源自于印度,恒同时又形成了地方特色。
《大唐西域记》(卷二)记载印度葬俗时云:“送终殡葬,其仪有三:…“.三日野葬,弃林(食+卜)兽。
”《智度论》(卷三):“王舍城南,尸陀林中,多唐死人,诸鹫常来墩之,还在山头。
“藏文资料中亦多有“尸林”(又译寒林即弃尸之处,同于藏区的天葬台)的记载,其中八大尸林是密宗的著名修行地,《莲花生大师传》中有明载。
印度这种让野兽或秃鹫来吃掉尸体的葬法,与藏族的天葬类似.《大唐西域记》载印度的葬俗有三种,那么这种葬巴是否与佛教有关或是佛教的创制呢?回答是否定的.因从佛祖释迎牟尼起,印度的僧人皆实行火葬.天葬可能是印度古已有之的葬俗,只是佛教等所提倡的‘形灭神离“、“慈爱布施”等学说,及舍身饲虎等故事,对天葬存在的合理性,在更高层面上予以总结,并对天葬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论藏族安多昂拉八庄地区特质的丧葬文化
论藏族安多昂拉八庄地区特质的丧葬文化摘要:藏族在漫长的历史、宗教前弘期和后弘期转折过程中先后存在火葬、石葬、墓葬、塔葬、灵葬、树葬以及水葬等丧葬形式,由于受到历史、地理与宗教的交流作用,藏族的丧葬仪式逐渐发生变化,形成其独具高原特色的丧葬文化。
特别在80年代至90年代前后安多昂拉八庄地区的丧葬类型指以塔葬、天葬、火葬、水葬、土葬五种为构成的特有文化现象。
关键词:藏族;昂拉八庄;丧葬;文化一、藏族安多昂拉八庄地区丧葬习俗文化背景在中华民族文化中,藏族文化被喻为雪域文化,具有超然的独特性。
然而,藏族文化并不是与世隔绝的文化,据学术界公认的公元7世纪即松赞干布时期,佛教从中原、印度传入西藏,经过和西藏本土文化的激烈碰撞,逐渐形成了以藏传佛教为主体的藏族文化,加之藏区独具的自然环境,这种多方合力结合的多元民族文化是藏族丧葬习俗的背景。
1.安多昂拉八庄地区的环境生存法则安多昂拉八庄主要以农业为主,海拔平均约为3500米左右,主要组成的八个庄是昂拉部落、亚那东村、尕旦村、日扎村、扎巴村等村组成的一个庄。
李叁部落以要却村、罗科村、列见村组成的一个庄,措玉部落以如什其村、科沙塘村、李加村、娘毛村组成的一个庄。
除了尖扎滩部落以外,其他的部落都是以农业为主的庄,所以一般土葬和水葬是最合适的平民丧葬。
但地质结构的特殊性和地理环境的影响与受其他信仰文化和严酷的自然环境及生死频繁的现实,藏族人深刻地感受自然轮回与生命运动的同时,也认识到要适应的自然环境,藏族祖先在生存奋斗中,首先面对的是青藏高原这样一个现实的自然环境。
人与人只有相互联系和共同拼搏才能生存,这种因自然环境所孕育的,“前因后果的民俗逻辑态度”是形成藏族特有的丧葬习俗的前提。
2.本教的灵崇拜灵魂、鬼魂等观念是宗教传授的核心意义,也是客观必然存在的问题,决定了藏区早期葬俗的框架。
生命的核心是灵魂,死亡只是可视形体的消失。
灵魂和其载体组成的人在生死两界自由穿渡,于是天神、念神、龙神构成了一个以天界、中界、下界为一体的世界,这个世界的存在给远古藏人设置了一个新的观念世界。
目前藏族人常见的丧葬方式
目前藏族人常见的丧葬方式
藏族人的丧葬方式有多种形式,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式:
1.天葬:天葬是藏族人传统的葬礼方式之一,将逝者的尸体供奉给鸟类,通常在高山地区进行。
这被认为是一种供养生命的方式,也是一种释放灵魂的方式。
2.火葬:火葬是将逝者的尸体放置在火堆上燃烧,这种方式在藏族地区也很常见。
火葬被视为一种使身体净化和回归自然的方式。
3.土葬:土葬是将逝者的尸体埋葬在地下,通常在墓地或特定的葬地进行。
在土葬仪式中,会有一系列的仪式和祈祷来追忆逝者和祈求其在来世的安宁。
4.水葬:水葬是将逝者的尸体放置在水中,让其随水漂流。
这种方式在一些靠近水源的地区比较常见,被视为一种使灵魂融入自然的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葬礼方式可能因地域、宗教信仰和家庭习俗而有所不同。
在实际情况中,一些藏族人可能会选择结合多种方式来进行葬礼,以满足家族传统和个人信仰的需求。
1/ 1。
藏族死人的时候
藏族死人的时候藏族的丧葬习俗比较特别,分塔葬、火葬、天葬、土葬和水葬这五种,并且等级森严,界限分明。
采用哪种葬仪,同时也主要取决于喇嘛的占卜。
塔葬贤能大德圆寂后的一种高贵葬仪。
有名望的活佛圆寂后,除大规模地诵经作法以外,要用水银和“色拉”香料水、樟脑水、藏红花水等冲洗肠胃,用樟脑水、藏红花水等擦拭尸体表面,然后用丝绸包扎,穿上袈裟,置于灵塔之中,将遗体保留下来。
每天由侍守的喇嘛点上酥油灯昼夜供奉。
灵塔种类很多,有金灵塔、银灵塔、木灵塔、泥灵塔等。
灵塔的不同等级,是根据活佛的地位高低而定的。
达赖、班禅圆寂后用金灵塔,其他活佛只能用银、木或泥灵塔。
1、火葬从藏族传统意义上说,火葬也是一种较为高贵的葬仪方式。
其具体方式是把酥油倒在柴草上,然后将尸体火化,敛起骨灰盛入木匣或瓦罐中,埋在家中楼下或山顶、净地。
墓似塔形。
也有拣起骨灰带至高山之巅,顺风播撒或者撒在江河之中的。
而德高望重的活佛、喇嘛施行火葬后。
骨灰盛入金质或银质的小塔内。
有的将骨灰置入塔内时,还同时盛入一些经典书籍、佛像、法器、金银财宝。
以供人膜拜的这种塔一般名为灵塔或灵骨塔。
2、天葬藏族较为普遍的一种葬俗,亦称“鸟葬”。
用于一般的农牧民和普通人。
藏族佛教信徒们认为,天葬寄托着一种升上“天堂”的愿望。
每一地区都有天葬场地,即天葬场,有专人(天葬师)从事此业。
人死后把尸体卷曲起来,把头屈于膝部,合成坐的姿势,用白色藏被包裹,放置于门后右侧的土台上,请喇嘛诵超度经。
择吉日由背尸人将尸体背到天葬台,先点“桑”烟引起来秃鹫,喇嘛诵经完毕,由天葬师处理尸体。
然后,群鹫应声飞至,争相啄食,以食尽最为吉祥,说明死者没有罪孽,灵魂已安然升天。
如未被食净,要将剩余部分拣起焚化,同时念经超度。
藏族人认为,天葬台周围山上的秃鹫,除吃人尸体外,不伤害任何小动物,是“神鸟”。
天葬仪式一般在清晨举行。
死者家属在天亮前,要把尸体送到天葬台,太阳徐徐升起,天葬仪式开始。
未经允许,最好不要去观看。
藏族人的丧葬方式
藏族人的丧葬方式藏族是中国民族中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富有独特的文化习俗,其中丧葬方式也属于其中重要的文化传统。
藏族人的丧葬方式主要分为火葬和天葬,不同的丧葬方式背后具有着不同的文化观念与信仰。
火葬是一种比较普遍的丧葬方式,通常是由僧人主持举行,具有较为庄严的仪式。
在火葬仪式前,先要用羊或牛肉制成的灵堂祭品祭拜祖先和佛祖,以求福祉和护佑。
然后,将死者遗体放入木箱中燃烧,焚烧的过程中,族人会哭泣、呼喊,并献上尽可能多的物品作为对逝者的祭奠。
一般情况下,火葬仪式会持续数天,并在较高的地方举行,以尊崇逝者。
天葬是藏族人特有的一种丧葬方式,多见于青藏高原一带。
天葬是一种被认为可以使人灵魂升天的仪式,通常由专门的吸尽师进行。
整个仪式分为三步:首先,将逝者面向青天暴露在高处,使其身体在自然的风吹雨淋的洗礼下自然腐烂;其次,吸尽师将腐烂后的骨骼制成小块,在经过咒语和祷文的仪式后,将骨骼投向天空;最后,骨骼坠落地面后,由当地民众将其割碎,并供奉给猫头鹰和秃鹫等鸟类。
这种不同于其他丧葬方式的天葬,不仅体现出了对逝者的尊重,更重要的是它体现出了融合了藏族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的生态信仰。
藏族人从历史悠久的农业文明中延续下来的生活方式,使他们天然地接受自然,认为人与自然应当和谐共处,并将天葬作为一种将逝者身体还归大自然的方式。
总之,藏族人的丧葬方式是颇具特点的,不同的丧葬方式体现了他们的文化观念与信仰,而这些信仰与观念,是他们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火葬到天葬,再到身后的灵魂的去处,每个环节都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展示了藏族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智慧和包容。
通过这些方式和仪式,藏族人展现了他们与生俱来的坚定信仰和对祖先、传统文化的尊重,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人生和死亡、自然和社会等重大问题的思考和理解。
布达拉宫的藏族葬俗
布达拉宫的藏族葬俗布达拉宫,位于西藏拉萨市区中心的红山上,是一座集宫殿、寺庙和陵墓于一体的宏伟建筑。
作为西藏文化与宗教的象征,布达拉宫不仅是佛教信仰的重要圣地,也承载着丰富多彩的藏族葬俗文化。
本文将以布达拉宫为背景,探讨藏族葬俗的特点和相关传统。
一、葬礼准备在布达拉宫附近的村庄,当有人去世时,其家属将开始筹备葬礼。
首先,他们会请来“洗尸师”对逝者身体进行净化和布置。
同时,家人会将逝者身穿庄严的寺庙服装,并配带各种佛教符号和宝石。
此外,还要为逝者准备金银、珠宝、贵重红木棺材以及用于燃烧的沉香木。
二、葬礼仪式葬礼当天,家属和亲友们会将逝者遗体抬到附近的草原或山谷中。
在陵墓前,僧人们会带领众人进行祷告和念经,以祈求逝者安宁和涅槃。
期间,众人还会献上丰盛的饭食和供品,以供奉逝者灵魂。
然后,逝者的身体将被放入竹篮或木箱,并用彩色布料严密包裹。
最后,家属会点燃沉香木,并将竹篮或木箱放入火中烧化。
三、丧期习俗在藏族葬礼中,丧家需要守丧一段时间。
通常,丧期为49天,期间家人要遵守一系列丧礼习俗。
一般来说,丧家需要剪发、禁止剃须、戴麻花和穿黑衣服。
此外,家人还会在家中设置灵堂,供奉逝者灵魂,并请僧人前来念经祈福。
在这段时间里,家人和亲友们会前来吊唁,并为逝者祈祷。
四、后续纪念活动葬礼结束后,家人会为逝者举办纪念活动。
这种活动通常会在逝者去世一周年时举行,被称为“悉达多”。
悉达多是对逝者的最后告别,家人会在这一天举办盛大的仪式,诵经祈福,并为逝者献上各种供品和祭品。
布达拉宫作为藏族葬俗的重要场所,见证了许多仪式和葬礼。
由于佛教信仰在藏族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葬礼仪式中的宗教元素不可或缺。
此外,葬礼也是一种表达亲情和追思逝者的方式,通过祈祷和守丧来缅怀逝者的生命。
这一传统在藏族社区中代代相传,维护着这个民族独特的葬俗文化。
总结:布达拉宫的藏族葬俗与藏族文化和佛教信仰紧密相连。
葬礼准备从洗尸师的净化开始,到为逝者身着庄严服装,再到使用珠宝和贵重红木棺材,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充满着仪式感。
西藏行——藏区的丧葬习俗
西藏行——藏区的丧葬习俗西藏行——藏区的丧葬习俗西藏一直是旅游的圣地,不仅仅是它壮丽的景观,更是它独特的风俗。
西藏行第三篇讲一讲西藏的丧葬文化。
丧葬分为塔葬、木葬、火葬、天葬、水葬、树葬、土葬……塔葬又分为金塔葬、银塔葬、铜塔葬、木塔葬。
向前面第一篇西藏行谈到的达赖喇嘛(第6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没有灵塔)和班禅大师(第10世班禅大师为金塔葬)都是塔葬且分别是金塔葬和银塔葬。
就拿第10世班禅大师的塔葬来解说:10世班禅大师由于心脏病突发忽然圆寂,因此他的发体真身是经过更为严格的藏式技术处理(和印度的木乃伊作对比,活法真身是没有创口的,是不取出内脏的,不进行包裹的。
主要是脱水和藏药的渗透)。
据说,在他圆寂过后的3年内,僧人们为他剪过2次头发3次指甲。
整个塔分为塔基、塔阶、塔瓶。
塔阶通向的塔瓶安放的是等身塑像,而发体真身则与塑像背靠着背安放(在藏民家,夫妻是不可以背靠着背睡觉的,这有诅咒之意),因此,在跪拜或祈愿时,最好去灵塔后部。
木葬已经是古时的丧葬习俗了,是松赞干布时期大干布所能享有的丧葬规格。
目前,在藏区已经不采用这种丧葬习俗了。
简单地说,木葬就有点类似于内地古代贵族的丧葬。
火葬适用于大德高僧、得道活佛。
这种丧葬也是为内地朋友所熟知的。
火葬习俗会产生舍利(俗世中有人认为是结石)。
旧些时候(西藏还是农奴制的时候),一些贵族也会想要死后进行火葬,但是这种丧葬习俗价格十分高昂。
举行火葬需要大约300公斤的`酥油(酥油是过去,甚至现在藏民生活的必备物品),而这300公斤只有大贵族才承受得起。
天葬是藏民仍最为向往的丧葬习俗。
死者的亲属要在死者死后去询问活佛(自然活佛或转世活佛)死者需要在家停留几日,一般是3~5日。
就拿3日来说,在第4日凌晨1点左右,亲属需要给死者穿戴上死者生前最爱的衣、物,请背尸人以背靠背的背尸姿势,背往天葬台。
天葬台上由天葬师着手天葬。
天葬师的另一重身份就是解剖医师,对于服毒自杀、吸毒等人是不能予以天葬的,天葬师就可以通过解剖判断。
藏族丧葬风俗
藏族丧葬风俗藏民族古老的丧葬习俗,也比较奇异,像这个民族一样充满神秘的色彩。
① 土葬:是藏民族信奉苯教时期流行的一种古老葬俗。
据考古发现,藏区的土葬历史非常悠久,早在3000多年前,藏民族就建立了墓葬的习俗。
土葬在佛教传入后,这种葬法一直延续到公元9世纪中叶吐蕃王朝崩溃。
据汉文史籍记载:吐蕃“人死,杀牛、马以殉,取牛马头周垒于墓上。
其墓正方,累石为之,状若乎头屋焉”。
又云:“其君臣自为友,五六人曰共命。
君死,皆自杀以殉,所服玩乘马皆瘗,起大屋冢顺,树众本为祠所”。
直到后来,天葬、塔葬等丧葬的形式广泛应用,土葬这一习俗才逐渐减少,土葬有不用棺木的,也有木棺、石棺等。
土葬现在演变成为,对因麻疯等传染病死去的人,或者如盗、杀人、放火犯、被外力致死的、死尸身体不全的人,采用挖坑埋掉的埋葬形式。
在四川、云南、甘肃的部分藏区,藏民们把土葬用于普通的群众。
当人死后,首先请喇嘛超度亡灵,然后挖好坑,招死者放入坑内埋掉,不用棺木、不修坟包,就在埋尸体的地方插上一玛尼旗,在此处放上刻有咒经的石扳就可以了。
② 石棺葬:西藏比较远古的丧葬习俗。
据考古发现的石棺墓葬最古老的距今已有2500-3000年。
它们大多集中在雅鲁藏布江流域的高原南部和东南部地区。
古代石棺葬多采用石板叠成墓室,墓室是长方形的,墓室的四边用石板砌成,有的石板是一整块,有的是许多石板拼起来的,墓室的底部不铺石板。
把死者葬于墓室之中,墓室内有许多陪葬物品,如有石器、骨器、陶器等等物品。
墓室的上面有的盖石板,有的不盖石板,有的石棺葬在地面不留任何标记;有的石棺墓上面加封土包。
③ 寄棺葬:它是藏民族的一种丧葬习俗,它主要流行于甘肃舟曲县的藏族地区。
寄棺葬用于夫妻双方之间,首先去世的一方,在去世以后,不正式安葬,而是将棺木暂时放置在崖边、地头或者是路口,棺木一般都要放在比较高的地方,棺木的上面压满石板,用此种方法,以防止风雨的侵蚀,防野兽食尸,以保护死者的尸体。
藏族人过世后的安葬方式
藏族人过世后的安葬方式在藏族,当有人过世后,那可是有着特别的安葬方式呢!藏族主要有天葬、水葬、土葬和火葬这几种方式。
天葬啊,那可是非常独特的。
想象一下,把逝者的遗体放在天葬台上,让秃鹫这些“天空的使者”来把遗体带走,是不是感觉很神奇?这就好像是大自然在接纳逝者,让他们回归到天地之间呢。
这可不是随便什么地方都能进行的,那得是专门的天葬台呀。
而且天葬师可是有着很重要的职责呢,他们要非常熟练地进行操作。
水葬呢,则像是让逝者随着水流去远行,去到一个我们不知道的地方。
把遗体放入水中,看着水流带着他们缓缓离去,就好像是送他们踏上了新的旅程。
土葬呢,虽然不像天葬和水葬那么特别,但也是一种传统的方式。
把逝者埋入地下,让他们在大地的怀抱中安息。
火葬呢,也是一种常见的选择。
把遗体火化后,留下的骨灰也有着特殊的处理方式。
哎呀,每种安葬方式都有着它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呢。
这可不是随便乱来的,都是藏族人民长久以来的传统和习俗呀。
这就好像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和习惯一样,藏族人民对待逝者的安葬也是非常认真和庄重的呢。
你说,为什么藏族人民会有这些特别的安葬方式呢?那是因为他们对生命有着独特的理解和尊重呀。
他们相信逝者会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继续存在,或者回归自然,或者走向另一个世界。
这多有意思啊!而且啊,这些安葬方式也反映了藏族人民的文化和信仰。
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珍视,都体现在这些方式里了。
我们可不能小看这些传统哦,它们可是有着很深的内涵呢。
咱再想想,要是没有这些独特的安葬方式,藏族的文化不就少了一大块色彩了吗?那多可惜呀!所以说呀,我们要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习俗,尤其是像藏族这样有着深厚历史和独特传统的民族。
总之呢,藏族人过世后的安葬方式真的是非常特别,非常有意义的。
这是他们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他们对生命的一种独特表达。
我们要好好去了解,去感受,去尊重。
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个多彩的世界呀!。
安排逝者遗体的天葬仪式
安排逝者遗体的天葬仪式天葬,作为一种特殊的葬礼形式,是藏传佛教信仰体系中的一种传统习俗,被广泛地应用于西藏和青藏高原地区。
天葬仪式的目的是将逝去的亲人的身体还给大自然,给予他们归宿,同时也是一种信仰和敬意的表达。
本文将探讨天葬仪式的安排过程,以及相关的文化和宗教背景。
一、天葬仪式的背景天葬作为西藏地区的一种葬礼形式,其源远流长,并且深深根植于当地居民的宗教和文化传统中。
根据藏传佛教的教义,人的灵魂离开肉体以后,应该放归大自然,在鸟飞和风吹的地方找到自己的归宿。
因此,天葬被认为是一种尊重生命、尊重自然的表达方式。
二、天葬仪式的流程1.相关准备在进行天葬仪式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亲友需要与相关的寺庙或者天葬仪式主持者取得联系,并预约具体的仪式时间。
同时,要确保逝者的身体完好无损,并妥善保存,以便按时进行葬礼。
2.仪式地点天葬仪式通常会在指定的地点举行,这个地点通常位于高山的山顶或者山坡。
环境清幽,通风良好,有利于逝者的灵魂归宿。
在仪式地点周围,往往会有一些特别的建筑物和设施,用于容纳参与仪式的人群,同时也为天葬仪式提供方便和保障。
3.仪式流程天葬仪式通常在早晨开始进行,因为据传逝者的灵魂在早晨时分离开肉体。
仪式开始时,当地的喇嘛们会进行祈福祷告,为逝者的灵魂祈求祝福和安宁。
之后,逝者的遗体会被迅速剥开,将肉体和骨骼分离。
随后,肉体会被供奉给鸟类或者其他食腐动物,以致逝者的身体能够回归自然界。
在仪式进行的同时,喇嘛们会不断地念经和诵经,以加强仪式的庄严和宗教性。
4.结束仪式一般来说,天葬仪式会持续数小时,直至逝者的遗体被完全消化和分解。
在仪式结束后,参与者会进行简单的清理和收拾,以确保仪式地点的整洁和美观。
参与者还会向逝者的灵魂致以祝福和敬意,表达对其的怀念和思念之情。
三、天葬仪式的意义天葬仪式作为一种与佛教密切相关的葬礼形式,有深厚的宗教和文化意义。
在佛教的教义中,生与死是循环不息的,天葬仪式是让逝者的灵魂得以解脱、重归自然的方式。
藏族人常见的丧葬方式
藏族人常见的丧葬方式介绍丧葬是人类社会中不可避免的一环,不同民族和文化有着不同的丧葬方式。
藏族人作为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有着独特而丰富的丧葬文化。
本文将就藏族人常见的丧葬方式进行探讨,并介绍相关的习俗和仪式。
传统葬礼与现代影响藏族人的丧葬方式保留了传统的特点,但受到现代生活方式和环境的影响,也出现了一些变化。
1. 入土为安藏族人普遍相信死后会有来生,因此他们重视将亡者安葬入土。
传统上,葬礼仪式通常在亡者去世后的三至七天内进行。
家人和亲友会聚集在一起,进行祈福和送别仪式。
2. 灵魂超度藏族人认为人死后的灵魂需要超度,以保证灵魂得到安宁。
超度仪式通常由僧人主持,亲友们带着香烛和食物为亡者超度。
这一仪式承载着对逝者的哀思和祝福。
3. 后事管理在传统藏族社会中,丧葬仪式和后事管理由家族成员负责。
但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一些藏族人选择将后事交给专业人士来处理,以减轻家人的负担。
各地葬礼习俗的差异藏族人丧葬方式在不同地区会有所差异,下面将介绍藏族不同地区的葬礼习俗。
1. 青海地区在青海地区,特别是热贡藏族自治州,葬礼通常会持续七天。
葬礼期间,亲友们会举行各种仪式和祭祀活动,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敬意。
2. 西藏地区在西藏地区,藏族人的葬礼通常较为庄重。
葬礼前,家人会在家中摆放祭坛,供奉佛像和祖先灵牌。
葬礼仪式中,由僧人来主持超度仪式和念经。
随后,亲友会前往坟地为逝者祈福。
3. 四川甘孜州在四川甘孜州,藏族人的丧葬方式略有不同。
他们通常会选择天葬,即将尸体暴露在天空中,供飞鸟和野兽食用。
这种方式被认为能使逝者的灵魂获得解脱和转世。
丧葬仪式中的习俗和仪式藏族人的丧葬仪式中有许多特别的习俗和仪式,下面将介绍其中一些。
1. 灵魂超度仪式灵魂超度仪式是葬礼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僧人主持。
家人和亲友们在超度仪式中会为逝者烧香、点烛、供奉食物,并听僧人念经。
这一仪式希望能够给亡者的灵魂带来安宁和祝福。
2. 祭祖仪式藏族人非常重视祖先的尊敬和纪念。
试论藏族丧葬“七期”习俗
、 < ’
司
司
面 ’
、 ’
r - . , l
赉 ’
’
’
即 q 习 1 ’ ’
赉 1 9
1
’
‘
’
’ 考 ’
习 1 1 习 1 、 ’ 1
’
^ ^
’
r
- ,,
击
l a 司
5 i 日 1 q 1 2 0 1 2—1 2— 0 5
弓 1《 茸 气 ’
q 》
‘ ’
酋 写
7 3
9 ’ ’ q ’ 写 习 1 ’ q 蒉 习 1 ^ 若 , ’ 9 ’
司 ^
J 南 “ ‘ q ’ 习 1 ’ ’ 9 习 习 1 q ! 蔼 ’ ’ q 1
R
’ ’ ’ ’ 日 1 q 1
。 夕 气 输
’ { f 兰 : i ’ f : i ’ 毒 ’ ‘ ‘ 目 ’ ’ ’ ’ ’
’
^
_一
’ ’ = = j ’ ’ ’ ’
目 ’ 习 1 q 赛 1 ①
:
’
’
司
’
击
’
、 、
习 1 ’ ’
、 ^ \
习 1 ’
司 甲 蓟
“
’
!
’ 茂
’
j 赉 习 1 声 | _
| . 因 习 1
’
’
【 工 J
习 1 习 1 蒉 习 1 习 1
目 1 ’ 写 日 f = I ’
目 闰 司 蓟 q ;
’ r d ’ 司 1 ’ 珂
殡葬习俗——藏族的葬俗
殡葬习俗——藏族的葬俗藏族的丧葬方式有五种,即天葬、水葬、火葬、土葬和塔葬。
这些不同的葬法,是根据死者的经济和社会地位的不同而定的。
·天葬·天葬,又称鸟葬或空葬,是藏族的一种古老风俗,也是藏族地区最普遍的葬法。
藏人去世后,遗体用白色氆氇裹上,并用土坯做垫,放在屋内的一角。
在停尸三五天中,需请喇嘛从早到晚念经,超度死者的灵魂,一般要念49天。
念经作法的密宗法师戴着级有骷髅头饰的马头形帽,面罩黑纱,为的是不让灵魂看见活人的眼睛。
超度经的主要内容大意是:灵魂呵你走吧,在路上你可能遇见些什么什么,但不必害怕,那是些什么什么……最后,祈祷灵魂升天。
死者的亲戚朋友都要前来家中吊唁。
来时带一壶酒、一条哈达、一点酥油和一把柱香,有的还带一个纸包,包内有钱,包上写有"慰问"二字。
哈达是献给死者的,其他钱物是赞助死者家庭。
人死以后,在死大家门口得挂一个红色陶罐,罐口用白羊毛或白哈达围上。
罐子放有三荤(血、肉、脂)、三素(乳、酪、酥)的糌粑火烟,并每天加进一些。
罐里的东西是飨祈死者的。
人死后,家人一律不梳头、不洗脸,取下一切装饰,不说笑、不唱歌、不跳舞。
四邻也同哀:不办喜事,不歌舞娱乐。
这样做,是为了让死者灵魂安安静静上天堂。
停尸三五天后,要选择吉日,举行出殡仪式。
先从尸体处到家门口用白糌粑划一条线,然后由死者后代沿着白线把尸体背到门口,以尽孝心。
到门口后,便由专门操天弃职业的"热甲巴"用床单或大口袋把尸体背走。
当死者被背起时,后面有一个与死者同龄的人,一手拿扫把,一手拿破方篓,把糌粑白线扫掉,并把扫起的糌粑及扫把、垫尸体的土坯,统统放进方篓里,紧跟在背厂人后面,走到十字路口时,扔在路口当中,表示把鬼送走。
这天清晨,亲朋好友都到死者家中为死者送行。
送行的人每人手中都拿着柱香,一直送到十字路口。
家人参加丧葬仪式,但不到天葬台去,而由一两个好友前往天葬台监督。
尸体被背出门之后,背尸人和送葬者均不得回头看,操天葬者及送葬人在天葬以后两天中,也不能到死者家中。
藏族的丧葬文化
藏族的丧葬文化藏族地区普遍盛行的丧葬方式有天葬、水葬、火葬和土葬四种。
天葬是藏区较为普遍的一种葬俗。
藏族丧礼习俗因为佛教的影响,藏族对丧葬不甚铺张,死对于佛教徒仅是转入来生的开始或解脱,故亦不特别悲伤。
藏族社会早期信仰苯教,苯教认为人死后魂会脱离其原躯体,需要用一种降魂的办法使“魂尸相合”。
在这种降魂仪式中,许多地方都要用酒。
降魂仪式开始后要献上一瓢招魂酒,招请灵魂来降。
在降魂过程中要作“献三瓢酒”仪式。
在尸与魂相合时还要献上三次相合酒。
用酒来招请游离的灵魂,象征着美好生活对魂的吸引作用。
在这里酒的地位已与生存必须的食物相等同了。
现代藏族丧葬中虽已无上述仪轨,但仍要用到酒:进行天葬时,死者家要给天葬职业者喝酒,火葬时要请守火葬炉的人喝酒。
在嘉绒藏族的丧事中要“奠酒请神”;丧礼结束时丧家和舅舅家要一起喝“咂酒”,对唱酒歌,追述死者生平,表达对死者赞颂和惋惜之情。
藏族丧礼天葬天葬又称“鸟葬”,是藏族最普通的葬法。
一般人死后,先将尸体用白布裹好,放置在屋内一角的土坯上,然后请喇嘛来念经超度,使死者的灵魂能够早日离开肉体,大致念个三五天,便挑个吉日出殡。
停尸至出殡期间,死者的家人不得喧哗、谈笑和洗脸、梳头,并且必须在家门口挂一个围有白色哈达的红色陶罐,罐内放有食物供死者的灵魂食用。
出殡当天,家人将尸体的衣物脱掉,用白色氆氇裹起来,然后背起尸体沿地上画着的白线走到大门,交给天葬业者,也称天葬师。
家人为死者送行只能送到村口,不得跟到天葬台。
在至天葬台的途中,背尸体的人不得回头看。
到达天葬场后,天葬师将尸体放到葬台上,然后烧起火堆,冒起浓烟,远处的神鹰(鹫鹰)见到浓烟便立刻飞拢过来。
黎明前进行肢解,天葬师以利刃将尸体切成一块块,接着将骨头砸烂,和上糍粑喂鹫鹰,喂完骨头喂肉块。
若有吃剩的尸体,必须烧成灰撒在山坡上,方能使死者升天。
天葬的过程虽然残酷,但藏人相信它合乎菩萨舍身布施苍生的意义,能使死者的灵魂升天。
简论藏族的丧葬与禁忌
作者: 安世兴
出版物刊名: 民族研究
页码: 60-61页
主题词: 藏族;宗教信仰;禁忌;多民族;地理环境;民族社会;风俗习惯;死者;习俗;西藏
摘要: <正> 丧葬,一般来讲,就是办理丧事,埋葬死人。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由于各民族社会历史的发展和居住的地理环境以及宗教信仰的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办理丧事和埋葬死者的独特习俗。
而禁忌,简而言之,就是犯忌讳的言语和行动。
由于各民族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其禁忌也就各不相同。
有些民族的禁忌与本民族的丧葬形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试就藏族的几种丧葬形式简介如下,并谈谈它们与禁忌的关系。
青藏高原天葬习俗论文文化内涵论文
青藏高原天葬习俗论文文化内涵论文摘要:天葬是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区的藏族人民普遍接受的一种丧葬方式,其发展有着深刻的自然和宗教文化因素。
对照其他藏区的丧葬习俗,天葬之所以能够在青藏高原地区兴起是由其特殊的自然环境所决定的。
正是因为天葬这种丧葬形式与青藏高原恶劣的自然环境最为适应,所以能够被生活在这一地区的藏族先民所接受,并逐渐传播开来。
而天葬的过程又刚好契合了一些宗教教义,被人们赋予了特别的文化内涵,因而得以在藏区广为流行。
天葬不但体现了藏族人民虔诚的宗教信仰和朴素的生死观与价值取向,同时还具有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这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直以来,天葬在宗教方面的诸多禁忌和天葬场所的隐蔽性,为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同时又因为这种神秘的丧葬习俗所蕴含的浓厚的宗教色彩及其独特的葬俗葬礼形式,对外界产生了极大的诱惑力,激发了人们探索其起源和与之相关的文化信仰元素的兴趣。
本文试通过相关文献,简要论述天葬仪式,并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浅析天葬习俗的成因及其文化内涵。
一、天葬的仪式和禁忌天葬并不是简单地将亡者的遗体送去天葬台供秃鹫啄食,其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形成了一整套完备且颇具内涵的仪式,且严格遵循相关禁忌。
藏区的天葬都在天葬场举行,各地有固定地点。
天葬场多数是在离寺不远的山腰上,这些山腰都是较有名的。
有的天葬场有一块大而平整的岩石,有的天葬场仅是一堆石块。
天葬台四周经幡翻卷,把天葬台怀抱在中间。
每一地区的天葬场都有专职的天葬师(一般由僧人出任,且专司天葬)。
藏族人去世后,他的家人会把他的尸体卷曲起来,将头屈于膝部,合成坐的姿势,用白色藏被包裹,放置于门后右侧的土台上,请喇嘛诵超度经,择日送葬。
藏族人认为灵魂和尸体不是一起走脱的,因而为了使灵魂不滞留在屋内,尸体在家中停放时,一定要用土坯垫尸。
葬礼当天出殡一般都很早,往往是天刚亮时就开始,亲友都要到死者家里做告别仪式。
仪式过后,有专人将尸体送至天葬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藏族丧葬文化藏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由于受到历史、地理与宗教的交互作用,藏族的丧葬仪式逐渐发生变化,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具高原特色的丧葬文化。
从文献史料和考古遗存看,其丧葬形式有火葬、石葬、墓葬、天葬、塔葬、灵葬(灵塔葬)以及树葬、水葬等。
一、火葬历史上,火葬是藏族人对最敬重的人使用的葬法。
朶藏才旦、格桑本所著的《天葬———藏族丧葬文化》中讲道:‚藏传佛教佛僧大德们仿效佛祖及印度火化的丧俗,纷纷执意火化,把火葬清高化、神秘化,成为表现一种社会等级的葬俗,随之又有附庸风雅、自视高贵的王公贵族、土官头人大批加入火葬之列,有意无意地排斥了平民阶层,使火葬变成了统治阶层的丧俗,成为上层人士的‚专利‛,平民只能望而却步,不敢加入。
在有的地方,平民若实行火葬,则受到社会的非议和打击。
火葬也是佛教推崇的丧葬方式。
然而,随着佛教在西藏的发展兴盛,火葬非但没有成为藏族主要的丧葬方式,反而逐渐淡化并为其他丧葬仪式取代,其原因究竟是为何呢?有的学者主张这是因为当时西藏缺乏木材所致,如焦治平、陈昌文认为:‚虽然火葬最为佛教推崇,但实行火葬需要大量的木柴作燃料,这对缺乏木材的西藏大部分地区来讲,是一种代价高昂的丧俗。
正是由于这一原因,火葬始终没能成为藏族的主要丧俗‛。
然而,这一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西藏通史———松石宝串》中讲道:‚其他王统史籍的记载除了个别方面有出入外,主要的内容,如海水干涸、长出茂密的森林、上中下三部地方生活着的各类动物等,则基本相同。
由此证明,藏族关于西藏地貌形成和变化的传说,具有一定的科学根据,不是神话和迷信。
‛另外,《西藏通史———松石宝串》中还引用了《贤者喜宴》中‚众猴因食用果实而变成人,采集树叶当衣衫,如同野兽居森林,好像珞、门之人遍西藏‛的记载。
历史上,由于喜马拉雅山脉不断升高,导致西藏地区的气候发生变化,但西藏的东南部气候还是比较暖和,有田地、森林存在。
因此,若说藏族的火葬习俗因木材短缺而改变,则颇令人怀疑。
事实上,西藏的土地与人口的比率也能说明这一观点是不确切的。
西藏素有‚地大物博、人口稀少‛之称,《西藏自治区概况》中写到:‚西藏东南部林区是中国最大的林区之一。
林地面积165, 789万公顷‛。
虽然这是现代的记述,但是从中可以看到历史上西藏的森林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
在这样森林资源富饶的地区,怎么会因缺乏木材而改变自己神圣的丧葬习俗呢?况且我们已经谈到,火葬是藏族人对最敬重的人最先使用的葬法,因此更不可能因缺乏木材而改变。
那么火葬是什么时候开始淡出藏族丧葬史的?《新红史》中记载:‚止贡赞普王心乱无缘,因与大臣洛昂战斗,逐被大臣所杀……政权逐被洛昂所夺……筎拉杰,此子成年惑杀死洛昂,继而往迎三兄,逐自波卧地区迎回恰墀,因登王位乃称其为布代贡杰。
并建青昂达孜堡。
‛《汉藏史集》中记载:‚虽在贡布色木布建立了第一个陵墓,但是没有安顿在此,这是建立陵墓之始‛。
《东嘎藏学大辞典》中也讲道:‚藏族历史上传说止贡赞普王被大臣罗昂杀害之后有了尸体,此后才开始建立了陵墓。
布代贡杰夺位之后,开始推行他的宗教观点,废除以前聂赤赞普时代的附体苯波,代之以止贡赞普的流苯。
在丧葬仪式上,他既不实行属附体苯教的火葬,又不实行民间流行的石葬,而是实行墓葬,但赞普和贵族的墓地比普通老百姓的宏伟得多。
正是因为藏王墓的建立,开始使墓葬的方式规范化、风尚化,逐渐形成了规模,从此以后火葬就逐渐走向衰弱,取而代之以墓葬,即所谓的土葬。
二、石葬、墓葬石葬是藏族最古老的丧葬法。
最早藏族祖先把亲人的尸体放在荒山野地让野兽来吃,后来感到把尸体埋在地里比放弃在荒野好得多,如此一来石棺葬开始慢慢盛行。
石棺墓是用石板、石块拼砌建造棺室的墓葬,藏族的石棺墓具有自己的特色,采取整块的石板砌筑成棺,每个壁是一块完整的石板,墓室没有底板石,直接建在坚硬的沙石上,墓口上封盖数量不等的盖板石。
石葬在聂赤赞普时期就已经开始实行,这从地下挖掘的卡若遗址以及其他考古资料可以证明。
霍巍在《西藏古代墓葬制度史》中讲道:‚现有的考古资料充分证明,西藏石棺墓葬是西藏史前丧俗中最主要的丧俗。
‛考古研究发现,新石器时代藏族普遍实行石葬,如在藏族最早发祥之一的山南地区,其南部隆子、错那以及中部乃东等地发现了早期的石棺葬遗址;拉萨、日喀则、昌都、林芝也都发现了石棺墓。
20世纪20年代在藏北高原和西藏中部,近年来在拉萨、昂仁、阿里等地,都发现了吐蕃政权建立之前的石丘墓葬。
此外,《根敦群培著作》第三集中也提到‚古代藏人死后尸体埋在地里,当时没有文字‛。
到了止贡赞普时期更加盛行,此后又出现了藏王墓的丧葬习俗。
墓葬和石棺墓持续到后弘期。
由此可见,石葬是藏族祖先很久以前就使用的一种丧葬习俗。
墓葬主要是用于藏族王室家族,其规模宏伟,墓内的陪葬品也很多。
史书《西藏王统记》中记载:‚内罗网用珍宝满,殉葬华贵名声著‛。
有人把墓葬等同于土葬,这种看法是不确切的。
事实上,在藏族的丧俗中,土葬一般用于埋葬那些得了麻风、炭疽、天花等传染病死去的人以及被刀砍死的人,是一种非主流的葬法。
那么,墓葬、石葬习俗是怎样衰微的呢?对于这个问题也有不同看法。
陈立明、曹晓燕在《西藏民俗文化》中写到:‚在土葬向天葬过渡期间,是多种丧俗并存,葬式无高下优劣之分;有的学者认为此间藏族曾普遍实行火葬,认为土葬与天葬之间的缺环应由火葬来衔接。
藏族丧俗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的变革和宗教信仰的改变,与佛教的传入和藏传佛教的形成密切相关。
‛还有不少学者认为佛教传入西藏以后,墓葬、土葬开始瓦解。
焦治平、陈昌文在《论地理和宗教在藏族丧葬风俗中的作用》中认为,由于藏族以畜牧为主、未形成入土为安的观念:‚藏区多山的特点造成了可耕种农作物地区面积很小,加上海拔高造成的寒冷、低温,使这块土地无法提供人类需要的大量粮食,藏民族主要依靠畜牧业来维持生计,对土地的依赖性不强,从感情上疏远了土地,以土为本与土地相依为命的观念未能深深植入藏族人的心中,入土为安的意识从未成为藏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这是土葬在869年的平民和奴隶起义后迅速崩溃的一大原因‛。
其实,对土地的依赖和利用早在布德贡杰时期就已经开始。
《贤者喜宴》、《新红史》等书记载:‚西藏七位智慧大臣之首是如来杰,智慧之事烧木制炭,从矿石提取金银铜铁,开垦荒地引导溪水,做犁轭把草场变农场,河水上造桥,耕种粮食从此而来‛。
从上述可以证明,藏族祖先早已把土地看成是维持生命的最宝贵之物。
藏族祖先非常重视土地的利用,并与土地相依为命,因此把国王尸体进行墓葬、把百姓的尸体进行石葬(石棺葬)是有其合理性的。
英国学者麦克唐纳所著的《旅藏二十年》中则认为是由于冬季严寒难以挖掘墓穴之故:‚因藏地冬季极寒冷,地冻如石,如欲挖掘坟穴,先须用火,将地面焚烧,而同时又极缺乏火柴,故以天葬为便‛。
帕尔在其《西藏志》中也写道:‚处臵尸体最普通的方法,即裂尸于藏野,以飨兀鹰,其原因为土葬则地冻难挖,火葬则乏柴薪,水葬则污及饮水,故拉萨四周之平原,以及边旁之山谷,有数地,即划出专作鸟葬之用。
‛然而,这种说法是不可靠的。
第一,上文已经谈到西藏森林的数量和人口的比率;第二,如果西藏的气候寒冷而不能挖土进行土葬,那么上文提及的吐蕃王朝庞大的墓葬从何而来,数不尽的石棺葬又从何而来?此外,生死没有规律,人死亡并不一定都发生在冬季。
因此,土葬(石棺葬、墓葬)瓦解的主要原因并非地理自然因素,而应与苯教的衰败和佛教的兴盛密切相关。
三、天葬(鸟葬)许多学者谈道,天葬是佛教传入西藏以后产生的,但是没有具体的年代和创始者。
如果说天葬是随着佛教传入西藏以后而传入的话,至少应该是拉脱脱日年赞时期。
而这个说法是没有历史根据的。
因为那时候还实行墓葬和石棺葬,目前发现的松赞干布等的许多墓葬是拉脱脱日年赞以后出现的。
天葬盛行的具体时间应该是在帕当巴桑杰时期,也即12世纪帕当巴桑杰第三次到西藏推行他的希杰派(断行教诫)时期。
东嘎教授在《佛教教派研究》一书中讲得非常清楚:‚在西藏把尸体喂鹫起源于帕当巴桑杰时代。
在这之前尸体进行土葬(石棺葬、墓葬)和火葬。
‛贡嘎旺久在其《藏族丧葬习俗》(《西藏研究》藏文版2009年第1期)中也写道,‚天葬开始实行的时间为帕当巴桑杰时期(1113年)‛。
藏族人之所以接受天葬,是因为它比起苯教的活人殉葬、杀牲祭祀方式要仁慈进步得多,且不致因祭祀中大量牲畜被杀而影响其生活资源。
东嘎教授在《论西藏政教合一制度》一书中讲道:‚这种早在聂尺赞普以前就已流传于西藏的苯教,名为‘附体本’,它是在原始宗教思想的基础上产生的,崇奉五界神、地方神、守舍神、战神、娘舅神等不同神祈,要杀奶牛、山绵羊、鹿等牲畜祭祀这些神,认为不但人死后可以转生为鬼神,神死后也会转生为人‛。
意大利学者杜齐在其《西藏的苯教》一书中引用了古代藏文文献,讲述苯波祭祀所承担的各种职能:‚参加祭祀时要九名苯教学者,这种仪式中要规定由一名洗涤之苯来主持,他应以一把长柄大勺使祭祀的牲畜接受仪轨性的净礼,而召神的任务则落到了修苯的头上。
这些行为导入了祭祀仪式。
当祭祀仪式结束时辛苯从角上抓住了牲畜以举行宰杀仪式。
‛由于苯教祭品需要大量的牲畜,给百姓的生产生活带来一定影响。
而帕当巴桑杰所推行的希杰派所讲的是因果关系,人死后还有轮回,特别强调慈悲为怀。
把自己的身体施舍于秃鹫作为行善,这对百姓的牲畜没有影响,因此广大藏族百姓很快就接受了天葬。
更重要的是759年,在墨竹苏丕蒋布才宫前面,佛教和苯教徒进行了辩论,结果苯教徒失败,赤松德赞将苯教徒驱逐到阿里象雄地方,将所有苯教经典收集起来,一部分弃于水中,一部分压在桑耶寺的黑色佛塔下面。
同时制定法律,规定给活人和死人念经时不得宰杀牲畜做血肉供,除信仰佛教外,不得信奉苯教。
但赤松德赞却将苯教的修福祈祷、禳灾送崇、焚尸、熏烟、驱秽、焚魔等部分仪轨保留下来未予取消。
可以说,天葬的流行是土葬瓦解的主要原因。
四、塔葬塔葬最早是在印度实行。
《东嘎大辞典》写道:‚塔有三种,舍利子塔,肉身塔,以及放有佛经等珍贵物品的塔。
‛西藏最早出现的塔葬是在赤松德赞时期。
8世纪赤松德赞为了修建桑耶寺弘扬佛教,特邀请印度大师希瓦措来藏。
希瓦措亦称静命、寂护,古印度佛学家,生于孟加拉,为萨霍尔王之子。
他在西藏十余年,最后死于意外,为了纪念他在西藏弘扬佛教所作的贡献,按照印度佛门的传统丧俗,在山南哈布山后修建了舍利子塔。
这是西藏实行的第一座舍利子塔葬,距今有1300年的历史。
从此以后,塔葬成为藏族的高僧和活佛的葬仪。
那么,肉身塔、灵塔在西藏又是怎么形成的呢?关于肉身塔的问题,朶藏才旦、格桑本在《天葬———藏族丧俗文化》中讲道:‚藏传佛教五大教派中,注重戒律的格鲁派后来居上,一统天下,居于统治地位。
它的最大特点是有一套严格的戒律管理僧侣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