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概论(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疾病概论
一、选择题
1.有关健康的正确提法是
A.不生病就是健康 B.健康是指体格健全
C.健康是指精神上的完全良好状态 D.健康是指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全良好态E.健康是指没有疾病或病痛,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
2.下述哪项属于病人的症状
A.体温升高 B.耳鸣 C.白细胞升高 D.呕吐 E.肝肿大
3.体征是指
A. 疾病引起病人主观感觉上的异常 B.在患病机体检查出的客观存在的异常
C.病人有目地的语言和行为异常 D.在体表可以观察到的病理变化
E.在机体内部出现的结构变化
4.病因学研究的内容是
A.疾病发生的原因与条件 B.与疾病发生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
C.疾病时自稳调节紊乱的规律 D.因果转化规律
E.疾病转规的规律
5.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是
A.疾病的条件 B. 疾病的原因 C.疾病的危险因素
D.疾病的诱因 E.疾病的外因
6.能够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称为
A.疾病的条件B.疾病的原因 C.疾病的危险因素
D.疾病的诱因 E.疾病的外因
7.下述哪项不属于生物性致病因素
A.病毒 B.细菌 C.四氯化碳 D.立克次体 E.疟原虫8.导致青霉素过敏的致病因素属于
A.生物性因素 B.理化性因素 C.先天性因素
D.营养性因素 E.免疫性因素
9.血友病的致病因素属于
A.生物性因素 B.遗传性因素 C.先天性因素
D.营养性因素 E.免疫性因素
10.基因突变是指
A.染色体数量与结构的变化 B.基因的化学结构改变
C.易患某种疾病的素质 D. 损伤胎儿生长发育的改变
E.免疫机能的改变
11.染色体畸变是指
A.染色体量与结构的改变 B.基因的化学结构的改变
C.易患某种疾病的素质 D.损伤胎儿生长发育的改变
E.免疫机能的改变
12.发病学研究的内容是
A.疾病发生的原因 B.疾病发生的条件 C.疾病发生的诱因
D.自稳调节紊乱的变化E.疾病发生发展和转规的规律
13.疾病的发展方向取决于
A.病因的数量与强度 B.存在的诱因 C.机体的抵抗力
D.损伤与抗损伤力量的对比 E.机体自稳调节的能力
14.下述哪项不属于机体的内部屏障
A.粘膜屏障 B.白细胞屏障 C.肝屏障
D.血脑屏障 E.胎盘屏障
15.下述哪项不符合完全康复的标准
A.致病因素已经消除或不起作用 B.疾病时发生的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
C.劳动能力完全恢复
D.机体的自稳调节恢复正常
E.遗留有基本病理变化,通过机体的代偿来维持内环境相对
16.死亡的概念是指
A.呼吸、心跳停止,各种反射消失
B.各组织器官的生命活动终止
C.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机能的永久性停止
D.脑干以上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深度抑制状态
E.重要生命器官发生不可逆性损伤
17.濒死期时
A.脑干以上部位处于深度抑制状态
B.延髓处于深度抑动制状态
C.全脑机能永久性丧失
D.脊髓功能处于抑制状态
E.小脑功能丧失
18.只在生物学死亡期出现的变化是
A.心跳、呼吸停止
B.颅神经反射消失
C.延髓深度抑制
D.尸冷、尸僵和尸斑
E.所有组织细胞仍保持微弱的代谢活动
19.全脑机能的永久性停止称为
A.植物人状态
B.频死状态
C.脑死亡
D.生物学死亡
E.临床死亡
20.下列哪项不宜作为脑死亡的标准
A.心跳停止
B.自主呼吸停止
C.颅神经反射消失
D.不可逆昏迷和大脑无反应性
E.瞳孔散大或固定
21.进行复苏的关键时期是
A.频死期
B.临床死亡期
C.生物学死亡期
D.脑死亡期
E.转归期
答案:1-5 EBBAB; 6-10 DCEBB; 11-15 AEDEE;16-20 CADCA; 21 A
二、填空题
1.人类疾病的模式已从________模式转变为________模式。
[答案] 生物医学生物—心理—社会医学
2.健康至少包含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强壮的体魄健全的精神状态
3.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机体________调节紊乱而发生的________过程称为疾病。
[答案]自稳异常生命活动
4.病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是________和决定________。
[答案]引起疾病疾病特异性
5.生物性致病因素主要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病原微生物寄生虫
6.生物性因素的致病作用主要与病原体________和侵入机体的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以及它抵抗宿主攻击的能力有关。
[答案]致病力强弱数量侵袭力毒力
7.先天性致病因素是指能够______的有害因素,由先天性因素引起的疾
病称为________。
[答案]损害胎儿生长发育先天性疾病
8.遗传性因素致病主要是通过遗传物质________或________发生的。
[答案]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
9.具有易患某种疾病的素质或特性称为________。
[答案]遗传易感性
10.同一个因素可以是某一个疾病发生的________,也可以是另一个疾病发
生的________。
[答案]原因条件
11.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损伤与抗损伤因果交替局部与整体
12.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包括________机制、________机制和_______机制。
[答案]神经体液组织细胞分子
13.体液机制主要是指致病因素引起体液的________和______的变化,最后
造成内环境紊乱。
[答案]质量
14.分子病是指由于________引起的以________为特征的疾病。
[答案]DNA遗传性变异蛋白质异常
15.由于受体_____使受体缺失、______或______而致的疾病称为_______。
[答案]基因突变减少结构异常受体病
16.疾病的转归有________或________两种结局。
[答案]康复死亡
17.康复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完全康复不完全康复
18.目前一般均以________以上全脑死亡作为脑死亡的标准。
[答案]枕骨大孔
19.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的永久性停止的标志是________,它是指_______
的永久性丧失。
[答案]脑死亡全脑功能
三、名词解释
1.健康(health)
[答案]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
2.疾病(disease)
[答案]疾病是在一定条件下受病因的损害作用,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3.病因
[答案]能够引起疾病并赋予该疾病特征性的因素称为病因。
4.致病条件
[答案]能够促进或阻碍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称为致病条件。
5.诱因
[答案]能够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称为诱因。
6.基因病(gene disease)
[答案]是指基因本身突变、缺失或其表达调控障碍引起的疾病。
7.分子病(molecular disease)
[答案]是指由于DNA遗传性变异引起的一类蛋白质异常为特征的疾病。
8.受体病
[答案]由于受体基因突变使受体缺失、减少或结构异常而致的疾病称受体病。
9.脑死亡(brain death)
[答案]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永久性停止的标志是全脑功能的永久性消
失。
目前一般均以枕骨大孔以上全脑死亡作为脑死亡的标准。
四、问答题
1.简述健康和疾病的含义。
[答案]健康和疾病是一组对应的概念,两者之间缺乏明确的判断界限。
一般认为一个人的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精神上、社会环境的适应上均良好的状
态。
健康的相反面即是疾病,一般认为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机体发生损伤与抗损
伤反应,而且表现出自稳调节紊乱的异常生命活动现象。
2.举例说明因果交替规律在发病学中的作用。
[答案]原始病因作用于机体,引起机体的变化,前者为因,后者为果;而这些变化又作为发病学原因,引起新的变化,如此因果不断交替转化,推动疾病的发展。
例如暴
力作为原始病因引起机体创伤,机械力是因,创伤是果,创伤又引起失血等变化,
进而造成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动脉血压下降等一系列后果。
如此因果不断交替,成
为疾病发展的重要形式。
3.举例说明损伤与抗损伤规律在发病学中的作用。
[答案]疾病发展过程中机体发生的变化基本上可分为损伤和抗损伤过程,两者相互对立,它是疾病发展的基本动力,它们间的力量对比影响疾病的发展方向和转归。
损伤强于抗损伤时,疾病循着恶性螺旋向恶化方面发展;反之,则向恢复健康方
面发展。
损伤和抗损伤虽然是对立的,但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又可相互转化。
例
如失血性休克早期,血管收缩有助于动脉血压的维持,保证重要器官的血供,但
收缩时间过久,就会加剧组织器官的缺血缺氧,使休克恶化造成组织细胞的坏死
和器官功能障碍。
4.什么是脑死亡?试述脑死亡的诊断标准。
[答案]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的永久性停止的标志是全脑功能的永久
性消失,即整体死亡的标志是脑死亡。
目前一般以枕骨大孔以
上全脑死亡作为脑死亡的标准。
判定脑死亡的根据是:①不可
逆昏和大脑无反应性;②呼吸停止,进行15分钟人工呼吸仍无
自主呼吸;③颅神经反射消失;④瞳孔散大或固定;⑤脑电波
消失;⑥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脑血管造影)。
5.为什么心跳停止不作为脑死亡的诊断标准,而把自主呼吸停止作为临床脑死亡的首要指标。
[答案]虽然脑干是循环心跳呼吸的基本中枢,脑干死亡以心跳呼吸停止为标准,近年来,呼吸心跳都可以用人工维持,但心肌因有自发的收缩能力,所以在脑干死亡后的
一段时间里还可能有微弱的心跳,而呼吸心须用人工维持,因此世界各国都把自
主呼吸停止作为临床脑死亡的首要指标,不把心跳停止作为临床脑死亡的诊断标
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