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抗健康养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无抗健康养殖生产绿色安全食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畜牧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主要畜产品产量持续二十多年快速增长,畜牧业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农民增收的亮点。1985年和1990年我国禽蛋和肉类产量分别跃居世界第一位,成为世界上畜牧业生产大国。2004年我国肉类总产量达7244.8万吨,禽蛋2723.7万吨,奶类2368.4万吨,绵羊毛37.4万吨。到2004年底,我国畜牧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大关,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3.6%。2004年,我国人均肉、蛋、奶占有量分别达到56.0千克、21.1千克和18.3千克,分别比1980年增加42.9千克、18.5千克和16.9千克,人均肉类占有量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禽蛋占有量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但是随着养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养殖环境日趋恶化,病害发生率越来越高,危害也越来越重,动物的健康养殖问题已成了农民养殖增收的最大障碍。同时畜产品的质量不断下降,尤其是近年来滥用抗生素、瘦肉精、问题奶粉等事件频繁发生,引起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极大关注。从2010年8月开始,一种对绝大多数常用抗生素耐药的超级细菌的诞生和蔓延,更是引起了人们对无抗生素食品的渴求。因此,发展无抗生素健康养殖,生产绿色安全食品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在饲料和养殖两个方面做到安全,才能保证食品真正意义上的安全。
一、健康养殖、无抗养殖的概念
健康养殖的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海水养殖界提出的,以后陆续向淡水养殖、生猪养殖和家禽养殖渗透并完善。“健康养殖”是指根据养殖对象的生物学特性,运用微生物学、生态学、营养学原理来指导养殖生产,也就是说要为养殖对象营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快速生长的生态环境,提供充足的
全价营养的饲料,使其在生长发育期间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的发生,使生产的食用产品无污染、个体健康、肉质鲜嫩、营养丰富与天然鲜品相当。
健康养殖有三方面的内涵:一是养殖环境能保证畜禽的健康;二是产出的畜产品对人是安全、健康的;三是生产环境对周围环境不产生污染和危害,是可持续的、和谐的。
健康养殖的核心是给动物提供良好的、有利于快速生长的立体生态条件和营养丰富的生物饲料,以便于生产出安全、优质、与天然鲜品相当的畜禽产品。
无抗养殖是指动物饲养过程中,使用完全不含抗生素、激素、精神类药物、防腐剂、色素、瘦肉精等药物的无抗生物发酵饲料,用中草药代替抗生素进行预防和治疗,实现动物的健康生长,实现肉、蛋、奶等畜禽产品产品中抗生素残留量符合欧盟现行安全肉标准,肉质鲜嫩、营养丰富与天然鲜品相当。
二、开展无抗健康养殖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养殖业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的需求,使得我国当前养殖产业的生产形势面临着挑战。由于畜牧养殖自身的生态结构和传统养殖方式的缺陷,使得大部分养殖存在着疫病频发、滥用抗生素、养殖环境日趋恶化等许多问题。
(一)违禁饲料添加剂和抗生素的滥用
部分猪场和饲料厂为了片面追求利润,从促生长、控制疾病和提高瘦肉率等目的出发,超量或违禁使用矿物质、抗生素、防腐剂和类激素等。如为促生长而使用“高铜”,“高锌”饲料,造成排泄物矿物质含量超高影响土壤生态;使用砷制剂和安定以促生长和提高饲料利用率,造成猪肉中有害物残留直接危害人体健康;为使肉猪体型丰满,而违禁使用“瘦肉精”导致大量人员中毒的发生。抗生素的大量滥用,导致耐药性、残留和过敏中毒等一直是长期的危害,因细菌产
生耐药性使原本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效果降低甚至丧失,增加了对患者的治疗难度和医疗成本。严重危害到人们的健康和行业的发展,更是我国加入WTO后农产品出口要面对的巨大挑战。
因动物在长期使用含抗生素的饲料,导致体内微生物耐药性不断增加,动物对疾病抵抗力越来越差,治疗疾病时抗生素剂量也越来越大。人们因食用含有抗生素残留的肉、蛋、奶制品,又导致人体内微生物的抗药性增加。30年前,人体使用抗生素的治病效果很明显,注射青霉素20万单位就能获得良好治疗效果,随着抗生素广泛滥用,抗生素治疗量已达到120万单位甚至更高,这种情况使人们认识到抗生素对人和动物存在的严重危害。欧盟从2006年1月起全面禁止在畜禽饲料中添加抗生。目前,国际公认在畜禽饲养中不添加抗生素是体现肉、蛋食品安全与否的重要标准。
(二)养殖造成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
据测算一个存栏万头的肉猪场,日排粪尿、污水量达100多吨,相当于1个5~8万人的城镇生活废弃物排放量。猪场排放的污水化学需氧量(COD)、5
日生化需氧量(BOD5)和悬浮固体物(SS)分别超过国家标准的53倍、76倍和14倍。部分猪场污水不经处理,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和超高含量的氮、磷等直接排入河流,将严重污染水源,进入土壤也将造成大量矿物质和营养素的富集,破坏土壤植被生存。同时猪场恶臭在空气中散发,造成空气质量恶化和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国家环保总局对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的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1999年我国畜禽粪便产生量约为19亿吨,是我国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的2.4倍,8%至10%的规模化养殖场距当地居民水源地的距离不
超过50米,30%至40%的规模化养殖场距离居民或水源地最近距离不超过150米。80%左右的规模化养殖场缺少必要的污染治理。
(三)疫情的净化和控制责任重大
控制猪场疾病是养猪生产的保证。在养猪业中,由于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存在(诸如蓝耳病、圆环病毒、霉菌毒素感染等),尤其是近年来饲料中玉米霉菌感染,引起动物免疫力下降,疫苗免疫成功率降低,致使动物疫病多发频发。每年因疾病死亡的生猪约占养猪总数的8%-10%,其中大部分是因传染性疫病致死。不仅过去常见的猪瘟、猪肺疫、猪流感、猪气喘病、猪伪狂犬病、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等常发多发病没有绝迹,许多反而死灰复燃,呈上升趋势。加上一些新的疫病又不断发生与传播,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PRRS)、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2型猪圆环病毒病、猪增生性肠炎等,还有以前危害不大的疾病如猪附红细胞体、弓形体等也对猪场造成了较大的损失。往往为控制疫病,猪场不得不大量使用药物,造成药物的滥用和残留,严重影响食品安全。
自2007年以来,猪高热病一直危害着我们的养猪业,今年更是猪温和性猪瘟流行。猪难养成了广大养殖户的共识。如果不能扭转这种形势,养殖成本将大大提高,养殖数量将逐渐减少,食品安全无从谈起!
因此,健康养殖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养殖技术与管理,也包涵了更广泛的内容,它不但要求有健康的养殖产品,以保证人类食品安全,而且养殖生态环境应符合养殖品种的生态学要求,养殖品种应保持相对稳定的种质特性。之所以提出这个概念,主要是因为我国畜牧养殖技术及其管理当前出现的随意性,导致疫病蔓延,种质退化,产品质量下降,甚至影响了食品的卫生安全。因此,发展无抗健康养殖,是我国畜牧养殖产业实现现代化的必然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