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养蚕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养蚕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摘要】桑蚕养殖是宜州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如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劳动力不足、坏境受到污染、技术落后等。

本文根据宜州市桑蚕业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如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提高蚕桑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蚕桑副产物,提高蚕桑业附加值、政府要大力推广专业技术,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吸引人才等,以帮助宜州市桑蚕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更好更快的发展。

【关键词】宜州市;桑蚕;问题;对策
1.宜州市养蚕业现状分析
1.1优势
宜州市自然环境优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雨量丰富,适合桑树生长;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培训农民科学养蚕、引进新技术和新品种等,大力扶持桑蚕业发展,目前宜州市已成为中国最大桑蚕生产基地市县,从而推动了缫丝产业兴起;政府降低养蚕成本,给予桑苗补助,蚕农申请小额贷款全由政府财政补息,提高农民种桑养蚕积极性;政府配置了相关的循环综合利用措施,发展桑枝食用菌,利用废蚕沙生产沼气,解决污染问题,实现绿色生产;政府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全国丝绸研讨会等平台,招商引资,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

1.2发展存在的问题
1.2.1环境问题
目前宜州市养蚕业以小农经济为主,当地一些农民对桑蚕的管理措施滞后,对环境保护意识不够强。

病蚕、死蚕以及蚕沙随意处置,有些堆在家附近的田地里,或扔到河里,给土地和河水造成严重的污染。

1.2.2技术问题
宜州市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没有很多优越的条件能吸引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对蚕农的专业技术培训、指导跟不上。

技术服务推广体系不够完善,蚕业科技研发还未成熟,优良的桑蚕品种更新速度慢,桑蚕资源的开发虽然得到政府的重视,但其还在初级开发阶段,蚕业综合经济效益低。

1.2.3加工业落后,产品附加值低
国家实施“东桑西移”,宜州市抓住这个发展桑蚕经济的好时机,但是由于宜州桑蚕业的发展属于后发展,生产与加工的相关配套并不是很完整的,导致了桑
蚕业的经济效益并不是很高。

加工业落后主要体现在:桑蚕加工企业少,加工企业规模小,产品附加值低这几个方面。

1.2.4产业化、规模化程度不高
(1)小农经营。

宜州市的桑蚕养殖分散于千家万户,蚕农在种桑养蚕的同时还从事着其他的农事活动,蚕茧采收后还得自己联系买主,这种小农经营适应不了市场经济的要求,形成不了规模的桑蚕养殖,过于分散。

(2)经营分散,不利于机械的使用。

在桑树的种植方面,由于这种分散的小农经营方式,使得农业机械应用不到桑树种植上,没有规模化的种植,没有形成规模效益。

同时没有规模的桑蚕养殖,不利于机械化养蚕技术的推广,输入的劳动力过大,但是没有达到较高的经济效益。

(3)没有形成养殖到产品的产业链。

宜州市的桑蚕养殖主要是农民自家养殖,自主销售蚕茧,没有形成养殖——蚕茧加工——深加工——服装等产品的产业链经营。

宜州市的桑蚕业没有较大的集群效应和规模化生产,没有形成原材料到产品的产业链,规模化的程度不高带来的是经济效益的低下,不利于整个养蚕业的发展。

2.解决办法
针对宜州市养蚕业发展存在问题,经过我们的调查研究,现提出以下几点解决问题的办法:
2.1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在走访调查中我们发现,部分养蚕户对养蚕的废弃物缺乏科学的管理和处置,导致了病原体的扩散,污染水源,土地,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迫在眉睫。

政府应对此高度重视,来到蚕农身边和蚕农交流,教育他们“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经济的发展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并结合宣传建设广西“美丽乡村”的政策,教导蚕农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处理养蚕废弃物,建设美丽宜州。

政府也应该充分利用图书、报刊,黑板报等各种载体,广泛宣传和普及养蚕过程中注意保护环境的知识,积极引导广大蚕农自觉选择科学、环保的养蚕方式。

2.2提高蚕桑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蚕桑副产物
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就是将蚕桑产业相关的资源,以现代科学技术和循环经济理念进行开发利用,以达到物尽其用和资源效益最优化的目的。

桑蚕这个产业中的资源包括:蚕丝、蚕沙、蚕粪、蚕蛹、蚕蛾、桑叶、桑枝、桑果、桑根等等。

蚕桑副产品未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因此宜州的养蚕业应大力提高桑蚕资源的综合利用。

包括蚕丝被,丝绸衣物、以蚕丝为原料的化妆品和护肤品的开发,利用蚕沙、蚕粪进行治疗人的一系列不良症状或者作为原料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开发利用蚕蛹,蚕蛾的营养价值,开发利用桑叶、桑杆、桑果的市场用途。

2.3政府加强市场监管,严把蚕种质量关
在调查走访中,蚕农普遍反映说蚕的存活率不高,究其原因在于蚕的质量不高。

在宜州的养蚕市场,无证无照的蚕种生产经营活动依然存在。

因此政府需要加强市场监管,严把蚕种质量关。

政府应该制定严格的行业标准以及相关法律条文,营造有序的蚕种经营市场,提高蚕种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法律法规意识。

依法实施行政许可,严把市场准入关,对蚕种生产和生产许可的材料进行严格的审批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营造有序的市场氛围,维护蚕农的利益,促进宜州市养蚕业的可持续发展。

2.4政府大力推广专业技术,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吸引人才
桑蚕资源的开发涉及众多的学科领域,政府应该加快桑蚕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可以采用“送出去,引进来”来解决人才资源的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蚕桑生产主产区发生了一系列改变,在国家“东桑西移”、“西部大开发”等政策的引领下,桑蚕业逐渐向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转移,宜州市应该充分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和财政支持,抓住机遇,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吸引人才,大力推广专业技术,着力打造具有较高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的蚕桑生产基地。

2.5加快推进桑蚕产业化经营
推进宜州市桑蚕产业化经营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方法:
(1)重点投入、典型示范、稳步推进蚕桑产业化的发展。

在主产区的重点乡镇,选择有一定蚕桑基础,对蚕桑生产有较好认识的村、社或户,对其进行重点投入,树立典型进行集约化栽桑、规模化养蚕示范。

(2)加强大户发展,以大带小,发挥能人效应,使他们成为促进宜州市桑蚕业产业化发展的主力军。

政府应对这些养蚕大户在政策上给予优惠,在技术上优先培训,在服务上优先支持。

让他们带领个体蚕农走上产业化之路。

(3)依靠科技进步,促进蚕桑产业化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产业化的实现必须依靠科技的进步。

蚕桑生产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产业。

政府应建立健全技术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桑蚕发展的配套措施,促进产业化发展。

3.总结
广西宜州市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优势,大力发展桑蚕业,自2000年以来桑园面积不断扩大,单位桑园面积产茧量不断提高。

宜州市抓住国家实行“东桑西移”的机遇,以及充分利用政府对其扶持的政策,使得宜州市的桑蚕业得到较大规模的发展。

宜州市桑蚕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市场需求量大,加上“东盟”提供了独特的平台。

只要努力发展其优势,克服不足,找出问题解决的办法,宜州市的桑蚕业一定会得到进一步蓬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安慧,崔萍.广西自治区宜州市养蚕环境调查.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
[2]安慧,崔萍.养蚕环境与蚕病防治情况的调查与分析——以宜州为例.广东农业科学,2011(1).
[3]卢晓峰.农民接受新技术的心理障碍及解决对策.吉林农业,2010(08).
[4]兰桂莲.浅谈宜州市桑蚕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广西蚕业,2007(第44卷)(2).
[5]王博,罗朝.农民环保意识薄弱的表现及其解决对策.青春岁月,2011(12).
[6]孟萍,苗秋香.农民环保意识调研报告研究——以延津县石婆固乡为例.学理论.Theory Research,2013(20).
[7]运用科技变废为宝美化了环境又增收宜州“蚕粪”摇身变“白银”http:///html/2010-11/30/content_2300.htm.
[8]邱长玉,朱方容,林强.广西桑蚕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和发展对策研究.
[9]农业知识网.柞蚕及蚕蛹的开发利用.
[10]陈涛.中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