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自学考试民间文学概论课件13

合集下载

2014年自学考试民间文学概论课件17

2014年自学考试民间文学概论课件17
《民间文学教程》第十七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
第一节 中国古代民间文学


一、先秦古籍对民间文学资料的记录与保存 《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战国 策》都是保存了大量寓言的先秦古籍。《庄子》 一书有寓言181则,《韩非子》有寓言323则, 《吕氏春秋》有寓育283则,《战国策》有寓言 54则。这些寓言很多在后世为流传,是我国寓言 发展的第一个高潮。 (P.261)
《民间文学教程》第十七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
第一节 中国古代民间文学




一、先秦古籍对民间文学资料的记录与保存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被认为是我国采 风之始。 《诗经· 国风》号称十五国风,是中国古代民歌的 总汇。《国风》中最生动活泼、真切动人的作品 是描写男女情爱的民歌。 《诗经》可以说是先秦时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北 方民歌,与之相隔大约四百年左右的《楚辞》, 则可看作是以长江流域为中心的南方民歌的代表。 (P.259-260)
《民间文学教程》
第17章 中国民间文学史略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民间文学教程》第十七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
第一节 秦古籍对民间文学资料的记录与保存 古代神话,是人类远古时期的口头文学,在先秦古籍的 《尚书》、《禹贡》、《国语》、《左传》、《庄子》、 《韩非子》、《穆天子传》、《楚辞》、《逸周书》、 《山海经》、《吕氏春秋》等书中,都记录有古代神话 资料。其中最主要的是《山海经》、《穆天子传》和 《楚辞》。 《楚辞》为屈原所作,其中也保存了不少神话资料。除 《离骚》与《九歌》所描绘的神及神的故事外,《天问》 中神话尤为集中。《天问》里提到的神和神话有儿十个, 女娲造人的神话最早见于其中。 (P.258)

2014年自学考试民间文学概论课件5

2014年自学考试民间文学概论课件5
《民间文学教程》第五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
第一节 民间故事的界定和分类
二、民间故事的分类方法:(P.66-68) 以中国民间故事为基础的分类索引主要有三部较有 影响: 一是德国学者沃· 爱德哈德1937年出版的《中国民间 故事类型》(德文)1999年译成中文出版。 二是美籍华人学者丁乃通1978年出版的《中国民间 故事类型索引》。该书中文版1986年经著者亲自校 订后出版。 三是台湾学者金荣华于2000年在台北出版的《》中 国民间故事集成类型索引》。
《民间文学教程》第五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源自第一节 民间故事的界定和分类
三、民间故事类别:(P.68-72) 3.民间笑话,是一种将嘲讽与训诫蕴含于谈笑娱乐 之中的短小故事。我国的民间笑话主要有以下两大 类:揭露与嘲讽笑话、讽刺与幽默笑话。 笑话有多种喜剧结构方式,如归谬法、学样法、巧 计法、对照法、突转法、误会法、巧合法、重复法、 递进法等等,都是将喜剧元素组合起来的结构方式。 4.民间寓言,由社会民众集体创作并流传的带有明 显教训寓意、富有哲理、短小精悍的口头故事,是 社会民众智慧、经验和知识的结晶。中国古代的民 间寓言产生和繁荣于先秦时期。
民间文学教程
第五章 民间故事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民间文学教程》第五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
第一节 民间故事的界定和分类
一、民间故事的界定:(P.64) 民间故事是民众创作并承传的反映人类社会 生活以及民众的理想愿望的口头文学作品。 在我国民间,各地对民间故事有各种称呼, “讲古”、“古话”、“讲经”、“讲瞎 话”、“摆龙门阵”等等。
《民间文学教程》第五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

民间文学(全套课件180P)

民间文学(全套课件180P)

一、“民间文学”的提出
1、“民间文学”概念的输入 Folk-lore:汤姆斯(William Thorns). 1846 (Folkloristics)
格林兄弟与德国民间故事
广义与狭义的区分 附: 英国文化进化学派的文化遗留物说 英国学者的精神文化说 美国和前苏联的民间文学说 传统文化说
博尔尼《民俗学手册》中对民俗范围的理解 “引起民俗学家注意的,不是耕犁的形状, 而是耕田者推犁入土时举行的仪式;不是 渔网和渔叉的构造,而是渔夫入海时所遵 守的禁忌;不是桥梁或房屋的建筑术,而 是施工时的祭祀以及建筑物使用者的社会 生活。” ——英国民俗学会1914年出版
顾颉刚、容肇祖、黄石、江绍原、杨成 、林惠祥、常惠、钟敬文……“我国早期致力于民俗学的学者,他们原 来所从事的专业,基本上是各不相同的。 有的是搞文学的,有的是搞语言文字学的, 有的是搞社会学的。自然,也有人一开始 就搞民俗学的,但那只是众多学者中的少 数人而已。”
——钟敬文《从事民俗学研究的反思和体会》
一 个 瑶 族 家 庭 的 照 片
注意照片上的人口结构
一个他者的介入
第一讲 什么是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既指一个特定的学 科及民间文艺学,也指这个学 科研究的对象。
学科界定 研究民间文学的起源、流传的一 般规律及社会功能的科学。
学科对象的界定
一个20年前的权威性定义: “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它在广大人民群 众当中流传,主要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和思想情感,表现 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具有自己的艺术特色。” ——钟敬文主编《民间文学概论》
2、对“民间文学”的认识 索绪尔:“语言”和“言语” 走向语境(context) 德里达的“文本”(text)概念 “There is nothing outside of the text” ——从狭义到广义,即从单一的文字符号 到一切有意义的微型符号

2014年自学考试民间文学概论课件18

2014年自学考试民间文学概论课件18
北欧民族崇拜大自然,他们把自然界的力量分为两种: 一种有益于人类的,如太阳、春天、雷、雨等,他们称 之为神;一种有害于人类的,如霜、雹、冰、雪等,他 们称之为“约吞” ,约吞是躯干雄伟、满身粗毛的巨人。 陆地居于世界的中心。“神的劫难”故事,充满着悲壮 的意味。(P.280)
《民间文学教程》第十八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
《民间文学教程》第十八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
第一节 散文类
一、神话 5.美洲神话:从印第安人的神话中,可以看出三
个松散而又重叠的时代,即神话时代、变态时代 和历史时代。 ’‘神话时代”指的是远古的最早阶段,人类史 前天地形成的时代,当时还没有人类,整个世界 都是巨兽、怪物,一片混乱;“变态时代”叙述 人类的诞生;“历史时代”则是人类与自然万物 共处,在很大程度上更具有现实的特征。 (P.281)
《民间文学教程》
第18章 世界民间文学泛述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民间文学教程》第十八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神话:古代埃及的神话也是通过这种方式流传了
下来,其中著名的有《亡灵书》、《冥府书》、《诸门 书》(这是埃及人放在石棺里供亡灵阅读,给亡灵指导的 朽),保存了古代埃及人民的丰富想象。 古代埃及人崇拜太阳,以太阳神为主神。太阳神拉与冥 王奥西里斯的神话构成了古埃及两大神话系统。 太阳神拉的神话反映了古埃及人关于自然现象的思考, 而冥王奥西里斯的神话则展现了古埃及人的世俗生活画 卷。 (P.278)
《民间文学教程》第十八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
第一节 散文类
二、民间故事
1.印度的《故事海》、《五卷书》和《佛本生故 事》:《五卷书》是一部印度古代民间寓言、童 话集子,是印度古代劳动人民长期口头创作的成 果,属于印度梵语古典时期的民间创作。其中最 古老的故事至迟在公元前6世纪就已经存在了, 最晚的故事则产生于12世纪。

《民间文学导论》课件

《民间文学导论》课件
文化同质化
全球化的过程中,许多地区的民间文学受到外来文化的同化,失去了 原有的特色和魅力。
民间文学的保护措施
立法保护
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保护 民间文学的权益,防止其被滥
用或盗用。
记录与整理
对现存的民间文学作品进行系 统的记录、整理和出版,确保 其不因传承人的去世而失传。
教育普及
在教育体系中加入民间文学的 内容,培养年轻一代对传统文 化的兴趣和认同感。
想和行为产生积极影响。
05
民间谚语与谜语
民间谚语的定义与分类
民间谚语定义
民间谚语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 来反映深刻的道理。
民间谚语分类
按内容可以分为时政谚、事理谚和格言谚,按风格可以分为 俗谚和雅谚。
民间谚语的创作与传播
创作源泉
民间谚语的创作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 产生活实践,是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现 象的观察、理解和总结。
传播方式
民间谚语的传播方式多样,可以通过 口口相传、文字记载、艺术表演等方 式进行传播。
谜语的起源与特点
起源追溯
谜语起源于古代的隐喻和民间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为现在的形式。
特点概括
谜语通常具有趣味性、智力性和文化性,通过暗示和隐喻等方式表现出来,需要人们运用智慧和想象力来解答。
06
民间文学的保护与传承
传承
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代 代相传,不断创新和发展
民间歌谣的文化价值
01
02
03
04
历史价值
记录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 貌和人民生活,是历史的见证
和传承。
艺术价值
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丰富了 我国的文化艺术宝库。
民俗价值
反映了各种民俗风情和民间文 化,是研究民俗学的重要资料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民间文学概论》考试真题2【附答案】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民间文学概论》考试真题2【附答案】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民间文学概论》考试真题1【附答案】总分:100一、单选题(共10题,共10分)1、18世纪,创立神话哲学并运用哲学的方法研究神话的是()(1分)A:马林诺夫斯基B:维柯C:汤姆斯D:丁乃通2、我们今天所知世界上最古老的史诗是()(1分)A:芬兰的《卡勒瓦拉》B:法国的《罗兰之歌》C:古希腊的《伊利亚特》D:古代巴比伦的《吉尔伽美什》3、壮族的抒情长诗《嘹歌》产生于()(1分)A:神话B:民歌C:传说D:歌圩4、在公元2世纪的三国时代出现的中国第一本古代笑话专集是()(1分)A:《诗经》B:《山海经》C:《中国民歌》D:《笑林》5、民间文艺发挥教育功能的途径往往是()(1分)A:情景烘托,声情并茂B:以歌传言,以歌育子C:铺陈夸张,情感宣泄D:追求娱乐,形式多样6、上下两节对称,结尾上双字尾与三字尾相间,形成单双交错奇偶相间的表达形式的民间歌谣是()(1分)A:洮岷花儿B:信天游C:河湟花儿D:爬山调7、最早提出“Folklore(民俗)”这一学科名词的是()(1分)A:阿尔奈B:阿尔伯特·贝茨·洛德C:汤姆斯D:理查德·鲍曼8、汉族古代最典型的人类起源神话是()(1分)A:女娲黄土造人B:夸父追日C:创世纪D:后羿射日9、中国文化部公布的首批“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共有()(1分) A:189位B:166位C:146位D:119位10、狄仁杰的传说属于()(1分)A:农民起义英雄的传说B:文人的传说C:清官的传说D:宗教人物的传说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11、神话的文学审美价值体现在()(2分)A:是文学的源头之一B:开启了人类的叙事艺术C:对后世语言艺术的发展具有永久启示D:以叙述重大的历史事件为主E:充满了乐观向上的积极进取精神12、比较研究对民间文学的意义和作用体现在()(2分)A:更好地发现民间文学的性质和特点B:更好地揭示相关文化事象的不同特点C:有利于开展跨国、跨民族、跨学科的研究D:通过比较发现不同国家民族间的民间文学的联系E:找出不同国家民族间民间文学发展演变的普遍规律13、民间说唱的特点有()(2分)A:叙述性强B:通过第一人称的身份讲故事C:叙述体的口头文学D:演唱简便、灵活E:作品短小精悍,演员少14、在我国西南云贵高原和东部丘陵地区发现的创世史诗群有()(2分)A:纳西族的《创世纪》B:彝族的《梅葛》C:阿昌族的《帕米麻与遮米麻》D:壮族的《布洛陀》E:苗族的《苗族古歌》15、目前为止,花鼓戏的代表曲目有()(2分)A: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B:湖北花鼓戏《卖棉纱》C:皖南花鼓戏《凤阳花鼓》D:陕西花鼓戏《送樱桃》E:皖南花鼓戏《绣荷包》三、判断论述题(共5题,共10分)16、堪称“印度古代故事大全”的是《故事海》.(2分)A:正确B:错误17、被称为中国神话学的第一篇文章是1903年蒋观云发表的《神话历史养成之人物》. (2分)A:正确B:错误18、在我国流传的民间故事中,幻想故事约占一半.(2分)A:正确B:错误19、一般而言,谚语不可以单独成句使用.(2分)A:正确B:错误20、民间传说中提及的事物往往是虚构的.(2分)A:正确B:错误四、文字题(共12题,共70分)21、“AT分类法”(4分)22、相声(4分)23、民间谚语(4分)24、“源于口头传统的文本”(4分)25、箭垛式人物形象(4分)26、简述民间说唱的源流.(5分)27、民间文艺的审美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5分)28、民间文学研究评论的写作要求有哪些?(5分)29、民间叙事长诗在艺术上的特征有哪些?(5分)30、为什么民间文学必须使用田野作业的方法?其实践意义是什么?(10分)31、什么是表演情境?民间文学传承人表演情境的理想状态是什么?(10分)32、阐述文化人类学对民间文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与价值.(10分)1607-广东省-民间文学概论总分:100一、单选题(共10题,共10分)1、【考点】神话研究概况答案:B解析:18世纪,创立神话哲学并运用哲学的方法研究神话的是维柯.2、【考点】巴比伦史诗答案:D解析:巴比伦史诗《吉尔伽美什》是世界文学宝库中最古老的一部史诗,是古代两河流域神话传说的汇集.3、【考点】生活抒情长诗答案:D解析:壮族的抒情长诗《嘹歌》长达一万六千多行,从头至尾采用男女一问一答的形式.嘹歌产生于歌圩.4、【考点】中国民间文学的丰富遗产答案:D解析:在公元2世纪的三国时代出现的中国第一本古代笑话专集是《笑林》5、【考点】教育与人格提升功能答案:B解析:民间文艺发挥教育功能的途径往往是以歌传言,以歌育子6、【考点】花儿答案:C解析:上下两节对称,结尾上双字尾与三字尾相间,形成单双交错奇偶相间的表达形式的民间歌谣是河湟花儿7、【考点】民间文艺学的国际性答案:C解析:英国学者汤姆斯最早提出“Folklore(民俗)”这一学科名词.8、【考点】人类起源神话答案:A解析:汉族古代最典型的人类起源神话是女娲黄土造人 ,故选A.9、【考点】传承性的形成与传承人的作用答案:B解析:中国文化部公布的首批“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共有166位.10、【考点】人物传说答案:C解析:我国的人物传说包括以下几类:一是帝王将相的传说.二是民族英雄的传说.三是清官的传说.四是农民起义英雄的传说.五是近代革命领袖的传说.六是文人的传说.七是工匠的传说.八是神医的传说.九是宗教人物的传说.狄仁杰的传说属于清官的传说.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11、【考点】文学审美价值答案:ABCE解析:神话的文学审美价值体现在:作为文学的源头之一,开启了人类的叙事艺术, 而且对后世语言艺术的发展具有永久启示, 充满了乐观向上的积极进取精神12、【考点】比较研究的兴起及其意义答案:ABCDE解析:比较研究能更好地发现民间文学的性质和特点.通过比较,还可以发现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民间文学的联系,找出他们发展演变的普遍规律.13、【考点】民间说唱的特点答案:ACDE解析:特点(1)叙述性强,为叙述体的口头文学.民间说唱属于第三人称叙述体.(2)轻便性,演唱简便、灵活. 表现在说唱的作品短小精悍,演员少.(3)通俗性,语言朴素易懂.14、【考点】第一节发生学意义上的多源共生答案:ABCDE解析:在我国西南云贵高原和东部丘陵地区发现的创世史诗群有纳西族的《创世纪》、彝族的《梅葛》、阿昌族的《帕米麻与遮米麻》、壮族的《布洛陀》、苗族的《苗族古歌》,故选ABCDE.15、【考点】民间小戏的系统答案:ABC解析:花鼓戏系统.代表性剧目有湖南《刘海砍樵》,湖北《卖棉纱》、《绣荷包》,皖南《凤阳花鼓》.三、判断论述题(共5题,共10分)16、【考点】和《佛本生故事》答案:选项A.《故事海》、《五卷书》和《佛本生故事》是印度最著名的三部故事集.《故事海》堪称“印度古代故事大全“.17、【考点】神话研究概况答案:选项A.1903年,清末留日学生蒋观云在《新民晚报》上发表《神话历史养成之人物》,成为中国第一篇神话学论文.18、【考点】幻想故事答案:选项A.在我国流传的民间故事中,幻想故事约占一半.19、【考点】民间谚语的界定答案:选项B.民间谚语是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并广为流传的、简洁凝练的、具有一定认识和教育作用的定型化语句.所以可以单独成句使用.20、【考点】相对固定的传承范围答案:选项B.民间传说围绕一定的客观实在物来讲述,它的艺术构思也依凭于客观实在物,这就决定了民间传说的传播总是围绕客观实在物这个特定的中心进行.四、文字题(共12题,共70分)21、【考点】民间故事的分类方法答案:(1)“AT分类法”是由芬兰学者阿尔奈提出,后经美国学者汤普森完善的一种编制故事类型索引的方法.(2)阿尔奈分析比较了芬兰和北欧其他国家以及欧洲一些国家所出版的或保存的民间故事记录,把同一情节的不同异文加以综合,以简洁文字写出梗概提要,并根据一定原则进行分类编排,后人称为“AT分类法”.22、【考点】相声的定义和源流答案:相声是一种以说为主,讲究“说、学、逗、唱”的具有喜剧性的说唱艺术.以其幽默风趣、喜剧色彩浓而赢得广大群众的喜爱.23、【考点】民间谚语的界定答案:民间谚语是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并广为流传的、简洁凝练的、具有一定认识和教育作用的定型化语句.24、【考点】第二节史诗文本和史诗演唱答案:(1)美国史学家约翰·迈尔斯·弗里和芬兰民俗学者劳里·航柯等将史诗文本的来源分为三个层面,分别是口头文本、来源于口头传统的文本和以传统为导向的口头文本.(2)“源于口头传统的文本”是指某一社区中那些跟口头传统有密切关联的书面文本,它们通过文字被固定下来,而文本以外的语境要素则无从考察.25、【考点】箭垛式的人物形象答案:(1)是民间传说中民众把一些同类情节集中安置在某一个人物身上的现象.(2)民间传说塑造人物时,往往将人物最具代表性的某种性格进行集中描述,使这一性格在传说人物身上得到强化,逐渐定型下来,形成一个具有极强凝聚力和包容性的箭垛式的人物形象.26、【考点】民间说唱的源流答案:(1)先秦时期的倡优(又称俳优)表演是民间说唱的最早萌芽.(2)唐代,说唱艺术正式形成,“变文”是民间说唱的直系祖先.(3)说唱艺术到宋代进入繁荣期,在“勾栏”和“瓦舍”等场所说唱艺术十分活跃.(4)新中国成立后,民间说唱以其短小灵活、深刻有趣等特色吸引广大观众.(5)新时期后,我国曲艺团体走出国门,民间说唱开始走向世界.27、【主考点】缘事而发的原生性【副考点1】天籁之音的率真性【副考点2】多元交融的复合性答案:(1)缘事而发的原生性.(2)天籁之音的率真性.(3)多元交融的复合性.28、【主考点】材料的搜集和参考书的利用【副考点1】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副考点2】培养优良学风答案:(1)要从古今中外文献中细心搜集材料,广泛利用各种类型的工具书与参考书.(2)占用相关材料后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行分析比较综合,从中引申出科学结论.(3)培养优良学风.29、【主考点】歌颂反抗斗争,描写爱情悲剧【副考点1】塑造人物形象,多用诗歌表现方法【副考点2】叙述曲折故事,抒发浓烈情感答案:(1)歌颂反抗斗争,指写爱情悲剧.(2)叙述曲折故事,抒发浓烈情感.(3)塑造人物形象,多用诗歌表现方法.30、【考点】第一节田野作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答案:(1)民间文学必须使用国野作业的方法是由民间文学的口头性和“展演性“所决定的.(2)民间文学的田野作业可以获得真实可靠的第一手民间资料,使民间文学的学习和研究建立在一个坚实可靠的基础上.(3)民间文学的田野作业可以使参与者感受到鲜活的民间文学形态,了解相关的各种社会背景,进一步提高对民间文学的审美鉴赏力.(4)民间文学的田野作业可以使参与者采录到优秀的民间文学作品,抢教某些濒临失传的宝贵的民间文学遗产,丰富中华民族文化宝库.(5)民间文学的田野作业可以进一步深化或扩展在课堂上所获得的民间文学知识,增强对民间文学的实际感受力,为今后从事民间文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31、【考点】表演情境答案:(1)即民间文学传承人表演过程中的具体情景.民间文学传承人表演情境的理想状态是由惯常的表演者,在惯常的时间地点,以惯常的表演方式,为惯常的观众表演.(2)这种理想的表演情境即所谓的“自然语境”,不为非惯常因素所干扰.(3)表演情境既具有即时性,也具有惯常性.(4)即时性表明传承人的每一次表演都是一个具有独特性的表演事件,是人际互动的特殊的、艺术的交流方式.(5)惯常性表明在一个社区文化体系的表演语境中,存在着结构性的、标准化的表演体系.32、【考点】文化人类学与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答案:(1)文化人类学是研究人的科学,它试图根据人类的生物特征和文化特征综合地研究人,包括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两个分支,分别研究人类的生物特征和文化特征.(2)西方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早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就开始传入我国,并影响了我国用现代人文科学方法研究神话、民俗的一代学人,如茅盾.(3)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在民间口头文学研究中古有重要地位,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神话和故事,并将西方文化人类学融会贯通,开始呈现出中国民间文艺学的特色.(4)文化人类学的各种学派有关民间文学口头文学的原理,虽然有许多歧异,但从人类文化发展演进的广阔视野来考察民间文学,从中探求具有普同性的人类文化、民族文化要素,并尊重不同文化形态的价值,这些方面却是一致的.(5)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坚持“田野调查”方法,特别适合于民间文学研究,也使得文化人类学和民间文艺学成为有着密切联系的相邻学科.。

中国民间文学概论PPT 第三章 神话

中国民间文学概论PPT 第三章  神话
5. 什么是洪水再生神话?试分析洪水再生神 话的文化内涵
话 。
族或部落的始祖 、来源以及民族迁徙的神
民族族源神话是各民族讲述自己的民
第一 , 对于自然现象的解释。第二 , 征服自然的愿望与追求。第三 , 对社会生活的反映。
二 、神话的艺术特征第一 , 庄严虔诚的虚构。第二 , 奇丽荒诞的幻想。
第一 , 神话展示了人类在童年时期拥有的不 懈求知 、探索和创造的宝贵精神 , 和改造 世界的顽强意志 、无畏胆魄。第二 , 神话是后世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源头。第三 , 对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有模塑作用。
(一 )天地开辟神话
人类起源神话是关于人类最初怎样生 成 、来自何处的神话 。这种神话内容常与 开辟神话结合在一起 , 即同一篇神话先讲 天地怎样形成 , 紧接着讲人类怎样出现,所以人类起源神话也可归到开辟神话之中。
(三) 洪水再生神话 洪水再生神话讲述人类在遭受洪水灾 害的毁灭性打击之后重新繁衍生息的故事。
由于在人类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经 典价值 , 长期以来神话成为文学 、人类学 、 民俗学 、宗教学 、哲学 、历史学 、 心理学等 多种社会人文学科的热门研究课题 , 形成一 门学说众多 、底蕴丰厚的较为独立的学问— ——神话学。
(一 )隐喻学派该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古希腊的一 些学者 。古希腊拥有灿烂的古代文明 , 流 传下来的很多神话成为有世界性影响的宝 贵文学遗产。
该学派以达尔文进化论为理论基础,认为人类文明是由低级向高级呈阶梯式发 展的; 各民族文化都会经历相似的发展过 程 , 不管各民族的文化现象如何古朴和特 异 , 都可按一定原理从其精神 、 习俗适应 客观生存需要的方式等角度来理解和解释 。
学生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GustavJung1875— 1961) 。

民间文学概论讲义

民间文学概论讲义

民间文学概论授课大纲第一讲导论一.民间文学的定义二.民间文学的创作主体三.民间文学的范围四.民间文学的性质第二讲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一.民间文学的口头性特征二.民间文学的集体性特征三.民间文学的传承性特征四.民间文学的变异性特征第三讲民间文学的价值及其与作家文学的关系一.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与多重价值1.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2.民间文学的多重价值二.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1.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哺养2.作家文学对民间文学的影响第四讲民间文学田野作业与科学写定——搜集、记录与整理一.田野作业的形式与规则二.田野作业中的全面搜集三.田野作业中的忠实记录四.田野作业资料的整理与科学写定第五讲神话一.神话界说与起源二.神话分类三.神话的基本特征四.神话的价值及其研究第六讲民间传说一.民间传说概说二.民间传说的分类三.民间传说的特征四.民间传说的价值及其研究第七讲民间故事一.民间故事的界定与分类二.民间故事的特征与价值三.故事家与民间故事的传承四.民间故事的研究问题与故事学研究方法第八讲民间歌谣一.民间歌谣的概说二.民间歌谣的分类三.民间歌谣的艺术特征与功能四.歌俗、歌节与歌手第九讲民间叙事诗一.民间叙事诗的概念二.民间叙事诗的分类三.民间叙事诗的特征四.民间叙事诗的研究第十讲史诗一.史诗的定义与意义二.史诗的分类三.史诗艺人与史诗传承第十一讲民间谚语、谜语、歇后语一.谚语二.谜语三.歇后语第十二讲民间说唱一.民间说唱概说二.评书与评话三.快书与快板四.相声第十三讲民间小戏一.民间小戏的概念、类型与源流二.民间小戏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三.民间道具戏第十四讲民间文学研究一.国际性的学术研究领域二.民间文学研究的重要学术流派及其方法三.民间文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一参考文献1.《民间文学概论》,钟敬文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

2.《民间文学作品选》(上、下),高等学校民间文学教材编写组,上海文艺出版,1980。

民间文学概论 简要PPT共45页

民间文学概论 简要PPT共45页
民间文学概论 简要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民间文学 课件

民间文学 课件


走向民间
原 生 态 歌 舞
影视神话热 传说热
民间曲艺的兴起
民间的魅力 多姿多彩 活泼泼的 民间的力量 民间的核心:自由-自在 向民间回归 对文明的反拨 对自然、人性的回归
2、民间文学的当代价值
1)认识价值 2)审美价值
3)学术价值: “史外文学” 开拓学术视野 关注学术现实
民间是我们生存的土壤
2、民间文学的特点 1)口头性与表演性
民歌: 小妹生的白又白,情哥生得黑又黑。 白字写在黑纸上,你说合色不合色? 情妹生的好风采,好似莲花带露开 走到山前鸟起舞,走到江边鱼游来。 想你想你真想你,请个画匠来画你, 把你画在眼珠上,看到哪里都有你。
率真质朴 巧妙俏卜卜腿,果子花脸蛋蛋海纳花花嘴。 吃一回豆荚荚抽一回筋,看一回妹妹揪一回心。
从 宋 朝 开 始 , 民 间 修 庙 祭 祀 。
明清:传说加上孟姜女与秦始皇展开斗争的情节
顾颉刚:‚一件故 事虽是微小,但一 样地随顺了文化中 心而迁流,承受了 各地的时势和风俗 而变,凭借了民众 的情感和想象而发 展。‛
二、为什么学习民间文学?
1、当代文化发展的趋势: 现代文明的反思 面向东方
(二)研究对象和范围
西汉:刘向《列女传》:‚杞梁战死,其妻收丧。 齐侯道吊,避不敢当。哭夫于城,城为之崩,自以 无亲,赴淄而薨。‛ •齐地吊丧中‚歌哭‛风俗 •情节来自民间是‚齐东野人‛ 所创造而为文人所收录
•‚孟姜女,杞梁妻,一 去燕山更不归,造得寒衣 无人送,不免自家送征衣, 长城路,实难行,乳骆山 下雪纷飞,吃酒则为隔饭 病,愿身强健早归 还‛。——敦煌卷子中唐 代小曲
表演性:“活态”文学
2、群体性与传承性 形式的群体性 内容的群体性 河北耿村 “状元杀和尚”故事 法海洞与小青

民间文学概论课件

民间文学概论课件

民间文学的创作和传承 方式,主要是通过口耳 相传,代代相传,因此 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 价值
民间文学的特点
民间文学的特点
集体性 传承性
口头性 变异性
地域性 人民性
民间文学的类型
民间文学的类型
故事
故事是民间文学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它包括 了各种题材和内容,如寓言故事、童话故事、 生活故事等。故事往往具有娱乐和教育功能,
能够启迪人们的思想和智慧
歌谣
歌谣是一种以歌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文学作品, 它通过抒发情感和表达思想来反映人民的生活 和心声。歌谣的内容广泛,包括爱情歌谣、劳 动歌谣等
谚语
谚语是一种简洁明了的口头表达形式,它通过 精炼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生活经验和智慧。谚 语往往富有哲理和启发性,能够给人以启示和
教益
传说
创新性
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国际
6
间的民间文学交流与合作,
共同推动世界文化多样性的
保护和发展
民间文学的保护与传承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们可 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学 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它在 现代社会中继续发挥其独特的
价值和意义
结论
结论
民间文学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价值。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和文 化的载体,也是人民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的结晶。在当今社会,我们应当加强对民间文学的研究、保 护和传承工作,让这一独特的文学形式得以继续传承和发展,为人类文明的繁荣做出贡献。同时, 我们也应该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民间文学的创作和传承中来,让这一文化遗产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更 加璀璨的光辉
结论
1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2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对民间文学的宣传和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它的价值和意义

民间文学概论

民间文学概论

民间文学概论民间文学概论目录第一章绪言第二章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第三章民间文学的价值第四章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第五章各族民间文学的交流与相互影响第六章神话第七章民间传说第八章民间故事第一章绪言第一节民间文学的概念一、民间文学称谓的由来二、民间文学的概念与范围三、民间文学的体裁分类第二节学习民间文学的目的和意义民间文学称谓的由来民间文学这个名称是由民俗学演变而来的。

最早提出“民间文学”这个概念的是1846年英国考古学家汤姆斯(W·J·Thoms)。

他所说的“民俗学”(Folklore)的意思是“民众智识”(The Learing of the people)。

他说,民俗是“在普通人们中流传的传统信仰、传说及风俗”,包括了“古时候的举止(manners),风俗,仪式(observanees),迷信,民曲(ballade),谚语等等”。

他的这段论述,含有很重的民间文学成份。

后来,英国的班尼(C·S·Burne)在她的《民俗学概论》的专著中又很明确地指出,民俗学的内容包括传袭的信仰(Beliees),习惯(Customs),故事(Stories),歌谣(Songs),俚语(Sayfngs)等流行于民间的文化事象。

很显然,这些文化事象中的许多品类,正是后来人们所说的民间文学的样式。

这种理论的提出,引起各国学者的兴趣和关注,使他们各自又作了种种解释。

在美国和前苏联,对“民俗学”一词的研究主要是指口头文学或口头创作,近似于民间文学在我国,“民俗学”一词是1913年由日本传入的。

到“五四”运动时期,则有更多的学者从事“民俗学”的研究,但名称尚未统一,有的叫“民俗学”,有的叫“民间文学”,而“民间文学”的概念在学术界已经逐步明朗化。

1955年,我国创办的《民间文学》发刊词明确指出:“这个刊物的主要任务,是推动对全国各民族口头文学的搜集、整理,同时促进这方面的理论研究,……我们要用较多的篇幅来刊载各族人民口头创作。

《民间文学专题》课件

《民间文学专题》课件

歌谣是口头创作的诗歌 ,包括民歌、童谣、谚 语等,具有音乐美和节 奏感,英雄人物或民族 历史的故事,具有宏大 的规模和深刻的思想内 涵,能够反映一个民族 的精神风貌和文化传统 。
民间文学的价值与意义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文化传承
民间文学是民族文化传 承的重要载体,通过口 口相传的方式,将民族 的历史、文化、价值观 等代代相传,对于保持 民族文化的连续性和稳 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与其他文化融合
在保持民间文学核心元素的基础上,与其 他文化、艺术形式进行融合,创作出具有 时代特色的新作品。
社区参与
鼓励社区居民参与民间文学的传承与创新 ,发挥群众的创造力,让民间文学在日常 生活中得到更好的传播和发展。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民间歌谣的分类与特点
分类
民间歌谣按内容可分为劳动歌、仪式 歌、时政歌、情歌等,按形式可分为 单曲体、联章体、叠句体等。
特点
民间歌谣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 风格,语言简练、节奏鲜明、韵律和 谐,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审 美情趣。
民间歌谣的艺术手法
01
02
03
04
比兴手法
通过比喻、象征等手法,将抽 象的情感和意念具象化,增强
民间文学的分类
神话
传说
故事
歌谣
史诗
神话是关于神祇和英雄 的故事,通常具有超自 然和神秘的色彩,表达 了人们对自然现象和人 类起源的探索和想象。
传说通常是关于历史人 物、地方风物和风俗习 惯的故事,具有历史性 和地方性,反映了人们 对历史事件的记忆和传 承。
故事是民间文学中最为 丰富和多样的一类,包 括民间故事、寓言、笑 话等,具有娱乐性和教 育意义,能够启迪人们 的智慧和思考。

《民间文学专题》课件

《民间文学专题》课件

民间文学的定义
1 民众文化的表达
反映了普通民众的生活、 价值观和心理状况。
2 口头传统的艺术形式
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 和演变。
3 人民创造的艺术
是广大群众的创造力和智 慧的结晶。
民间文学的特点
口头传承
以口述的形式代代相传,保持 了生动有趣的特点。
生活关联
紧密结合民众的日常生活,触 及民间智慧和情感。
锻炼思维能力。
简短朗朗的歌词和韵律节奏使童谣成为
孩子们喜爱的表达形式。
3
传统传承
谜语和童谣作为文化传承的一部分,保 留着久远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
传说和民间传承
陈皮婆传说
陈皮婆拥有神奇的疗效,被视为疗愈和延寿的代 表。
孟姜女传说
孟姜女忍受了年复一年的苦难,成为坚韧不拔的 象征。
白蛇传说 白蛇化身为美丽的女子,与人类展开感人故事。
创作自由
没有受到正式文学规范和约束 的限制。
民间故事
道德教育
通过故事讲述,传递人们应该遵 循的道德价值观。
口耳相传
民间故事以生动的形象和有趣的 情节通过口述的方式传承。
传统人物形象
民间故事中经典的人物形象扮演 了特定的象征意义。
谜语和童谣1谜语的源自味谜底的隐藏使人们寻找灵感和突破口,
童谣的节奏
2
《民间文学专题》PPT课 件
民间文学是指承载民间智慧与情感的文学形式,通过口头传承而形成,扮演 着民众传承文化的重要角色。
背景介绍
历史悠久
民间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古老的民族文化和传统。
多元而丰富
涵盖了各种各样的文学形式, 如故事、诗歌、歌谣和谜语。
民间传承
作为一种口头传统,民间文 学通过代代相传的方式传承 下来。

2014年自学考试民间文学概论课件15

2014年自学考试民间文学概论课件15
民间文学教程第十五章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郭孔生主讲民间文学教程第第15章民间文学的审美价值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民间文学教程第十五章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郭孔生主讲第一节民间文艺的美学蕴涵?真诗在人间真美在人间各民族的民间审美文化被誉为是天籁之音具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艺术风格
《民间文学教程》
第15章 民间文学的审美价值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民间文学教程》第十五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
第一节 民间文艺的美学蕴涵




“真诗在人间”,“真美在人间”,各民族的民 间审美文化,被誉为是“天籁之音”,具有“清 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艺术风格。 审视民间文艺的美学蕴涵主要有三个视角: 一、从纵向的历史起的文化源和发展的角度审视, 民间文艺的美学蕴涵有源远流长的历史积淀。 二、从横向的文化区域格局的角度审视,民间文 艺的美学蕴涵有广阔的分布空间。 三、从美学范畴和艺术风格的角度审视,民间文 艺的美学蕴涵有多样化的传承形态。 (P.221)
《民间文学教程》第十五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
第三节 民间文艺的审美功能



二、教育与人格提升功能。 中国的民间社会没有按照精英阶层的方式塑造人、教育 人、而是依照自己的心理企盼,用口传心授的方式熏沐 人的心灵世界,规范人的伦理道德,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乡村有乡村的哲学,民间艺术是乡村哲学观念的隐喻和 象征。用神灵的威慑力确立了道德的威严,培育了各民 族的敬畏之心和理想人格。 民间文艺发挥教育功能的途径往往是以歌传言,经歌育 子。不同于呆板严厉的说教,而是用歌唱的方式,在审 美熏陶中教育后代,让孩子们在优美的歌声中,耳濡目 染,潜移默化地体会其中蕴涵的生活哲理。(P.232- 233)

民间文学(课件)

民间文学(课件)

民间文学课件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民间文学的定义与范围一、民间文学的性质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在生活语境里集体创作、在漫长历史中传承发展的语言艺术。

它既是该民族生活、思想与感情的自发表露,有关历史、科学、宗教及其他人生知识的总结,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表现形式,也是该民族集体持有和享用的一种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生活文化。

二、民间文学的范围(一)范围:一个民族集体创造和传承的口头文学,主要体裁有神话、民间史诗、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长诗、民间谚语、民间谜语、俗语、歇后语、民间说唱、民间小戏等。

(二)民间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关系:共同点:形式上的通俗易懂不同点:①创作者不同: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的集体创作,通俗文学则是个人的创作;②创作流传形式不同:民间文学主要以口语来创作和流传,通俗文学则是书面创作和流传;③内容与思想倾向不同: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集体的创作,反映了整个民族或某一个群体的思想或情趣,通俗文学是个人创作,它反映的内容出自个人的生活感受,创作的动机多与商业因素相关,故其思想和艺术水平也良莠不齐。

※民间文学与非民间文学混淆的另一种情况,是将个人取材于民间文学的创作成果,简单地看做是民间文学。

个人对民间文学素材的处理,如果只是在忠实于原作的前提下,进行出土文物式的科学整理,然后在发表出来,仍属于民间文学。

如果是吸取民间文学素材,重新改编和再创作,那就属于作家文学了。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21世纪,中国民间文学事业进入一个新时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了《保护世界文化及自然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五个方面:①口头文学和语言;②表演艺术;③民俗活动;④传统手工艺;⑤包括民间信仰在内的民间知识和文化空间。

第二章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第一节集体性民间文学既属人民群众集体创作而产生,又在流传中不断为人民群众所补充完善。

一、集体性特征的三重含义:1.民间文学在社会成员的互动过程中产生。

2.表演者和观众并没有绝对的区分,而是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相互转化3.文本、语境、表演三层面构成完整的民间文学行为※民间文学在产生后被全体社会成员所共同拥有。

2014年自学考试民间文学概论课件14

2014年自学考试民间文学概论课件14


5.民间文学田野作业,可以进一步深化和扩展 在课堂上所获得的民间文学知识,增强对民间 文学的实际感受力,掌握采录和写定民间文学 的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民间文学工作奠定较 好的基础。 (P.203)
《民间文学教程》第十五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
第二节 田野作业的形式和方法

《民间文学教程》
第14章 民间文学田野作业与科学写定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民间文学教程》第十五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
第一节 田野作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一、田野作业的概念:田野作业,又称野外作业,或田 野调查,它作为‘一种可操作的科学调查研究方法,是 与案头作业相应的到被调查对象所在地收集实际资料的 方法,是一种直接进人自然生态环境或社会文化环境进 行观察、了解、记录、调查的方法。
《民间文学教程》第十五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
第五节 田野作业资料的科学写定



二、科学写定与改编和再创作的区别 写定是在忠实原始记录的基础上,对其内容、 情节、结构和语言等进行规整梳理,必须保持 讲唱的原貌;而改编和再创作则完全是作家利 用民间文学的素材进行创作的范畴。 1.改编。改编是作者根据自己创作意图,利用 民间文学素材,对原民间文学作品的主题内容、 人物形象、情节结构、语言风格等进行改造加 工的创作活动。其作品已不是纯粹的民间文学 作品,应列人作家创作范围之列。(P.215)
《民间文学教程》第十五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
第一节 田野作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三、田野作业的重要意义:
1.民间文学是活在人民口头、直接参与人民生活的一种 特殊的文学,它不仅是一种文学现象,而且是与整个人 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现象。民间文学的这种特性决定 了这门学科田野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民间文学的 学习和研究不能仅仅坐在书斋里进行,必须深入实地进 行调查研究。 2.通过到实地观察、了解和采录现在仍存活的与现实日 常生活直接相关的、极为丰富多彩的各种民间文学作品, 甚至是深入到最下层的民众之中,与之共同生活,从生 活方式的参与,进而到文化心理、民族意识的全面整体 参与,从而发现、记录和整理现存的民间文学作品,获 得真实可靠的第一手民间文学资料,使民间文学的学习 和研究建立在一个坚实可靠的基础上。 (P.20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间文学教程》第十三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
第一节 什么是语境


在帕里-洛德口头程式理论以及人类学理论的影响下,西 方民俗学界产生了民族志诗学和表演理论。 民族志诗学注重文化背景中的艺术性表演,而表演理论 则高度重视创作的富于活力的过程,将表演者与听众联 系起来进行研究。 无论是口头程式理论、民族志诗学,还是表演理论,在 理论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超越了传统的民俗学研 究方法,即不再单纯以口头文学的文本为中心,专注于 文本的采集、注释、传播的研究,而是将口头文学看作 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部分,植根于人类的历史、社会、文 化以及人类的交往行为,民间文学的文本是在一定的语 境中由表演者与听众共同完成,这些观点明显地摆脱了 以芬兰历史-地理学派为代表的传统民俗学研究方法的影 响。 (P.189)
《民间文学教程》第十三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
第一节 什么是语境



美国民俗学家、表演理论的代表人物理查德•鲍曼 从民俗学的学科视野对语境做了非常细致的划分。 他把语境划分为两个大层面:文化语境(理解文 化需要了解的信息,主要指意义系统和符号性的 相互关系)和社会语境(主要指社会结构和社会 互动层面)。 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划分为七个小层面:①意义 语境;②风俗制度语境;③交流系统语境;④社 会基础;⑤个人语境;⑥情境性语境;⑦历史语 境。 (P.190)
《民间文学教程》 第13章 民间文学的语境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民间文学教程》第十三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
第一节 什么是语境


1923年功能学派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原始 人语言中的意义问题》第一次提出了“语境”这 一概念。后业又提出了文化语境。 情景语境指言语行为发生时的具体情景。 文化语境指说话人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文化背景。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民俗界兴起的表 演理论、民族志诗学等理论方法,才使语境问题 真正进入民间文学研究领域,成为民间文学和民 俗学研究的关键概念。 (P.188-189)
《民间文学教程》第十三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
第一节 什么是语境



语境有两种含义: 其一,指话语、语句或语词的上下文,或前后关 系、前言后语。 其二,指话语或语句的意义所反映的外部世界的 特征,说明言语和文字符号所表现的说话人与周 围世界相互联系的方式,可扩展为事物的前后关 系、境况,或者扩展到一个特定的“文本”、一 种理论范式以及一定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 文化、科学、技术等诸多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 相互联系。 (P.190)
《民间文学教程》第十三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
第二节 语境的构成




民间文学传承演变的语境颇为复杂,就具体的表演事件 来看,时间、空间、传承人、受众、表演情景、社会结 构、文化传统等不同因素共同构成了表演的语境。 ①时间:作为自然时间,同时也是的社会、历史、文化 时间。 ②空间:首先是物理场所,具有自然属性,其次具有深 刻的社会、历史、文化意义;再次,与时间紧密相连, 构成传承人表演的时空。 ③传承人:真正对民间文学的传承演变发生作用的,是 为数不多的、具有超强记忆能力和创作才能传承人,他 们既是表演者,也是创作者,在表演中创作。 (P.190 -192)
《民间文学教程》第十三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
第二节 语境的构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⑤表演情景,即民间文学传承人表演过程中的具 体情景。 表演情景的理想状态应该是由惯常的表演者,在 惯常的时间地点,以惯常的表演方式,为惯常的 观众表演,即“自然语境”。 口头程式理论、民族志诗学和表演理论都将表演 者的具体情景作为关键要素进行重点考察研究。 表演情景既具有即时性,也具有惯常性。在具体 的表演过程中,传承人既尊重传统,又根据即时 语境有所创新,即传承人在表演中创作。 (P.193-194)
《民间文学教程》第十三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
第一节 什么是语境


在美国学者正式提出表演理论之前,已经有不少 民俗学家开始走出摇椅中的民俗想象,在田野调 查的基础上广泛搜集材料,注重考察文本形成演 变的语境,其中的代表作是哈佛大学学者艾伯特• 洛德于1960年出版的《故事的歌手》。 20世纪30年代和50年代洛德与他的老师米尔曼• 帕里长期在南斯拉夫地区从事活态史诗的调查, 他们的成果注重在史诗艺人的表演语境中研究史 诗,考察时间、地点、听众、表演的具体情境等 因素对史诗艺人创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形成了 口头程式理论。 (P.189)
《民间文学教程》第十三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
第二节 语境的构成




④受众,即传承人进行民间文学表演时的接受者。 语境理论认为:受众与表演者共同构成了一个交流互动 的表演场景,民间文学的文本是表演者与受众交流过程 的产物,受众的趣味、爱好、现场的即时反应等因素, 会或隐或显地影响到传承人的表演。 表演理论指出:听众对表演者会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 富有创造性的表演者,会更有效地利用各种文化资源, 一在场听众积极互动,根据特定语境采取不同策略,从 而形成了表演的新生性。 口头程式理论认为:对史诗诗歌形式的演唱产生最重要 影响的,是听众的可变性和不确定性。 (P.193)
《民间文学教程》第十三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
第二节 语境的构成



⑥社会结构:社会结构是结构功能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 结构功能主义把社会结构看做是各个行动都相互作用的 体系,社会结构的最基本的分析单位,是行动者所处的 地位和承担的角色,社会化结构是各个地位角色之间的 稳定关系,承担角色、参与互动的行动者认同于共同的 价值规范体系,是社会结构得以建立和维持的前提。社 会结构的实质是制约着特定类型角色互动的抽象规范模 式。 语境研究主要通过民间文学的表演这一基本途径,理解 社会现实如何在主体之间得以建构和交流,其目的是考 察社会成员如何建构在当下有意义的“社会结构”的方 式。 通过表演,表演者与受众之间建立了一种社会关系,表 演者吸引了受众的注意力,受众也对表演者的表演品头 论足,这种社会关系有可能打破原有的社会结构,创造 新的社会结构。 (P.193-19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