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2月5日放大缩小默认
中国古代的蒸煮器——甗
箅
甗①
刘晓华本报记者李寒歌
中国首届花馍艺术节即将在咸阳举办,这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单就蒸花馍的器物来讲,目前在咸阳所能见到的最早实物,是一件距今3000多
年的商代末期的青铜甗。
在我们咸阳市文物保护中心的库房内,存放着一件泾阳县高家堡村戈氏家族墓地出土的先周时期的青铜甗。该甗为连体,即上部的甑和下部的鬲被浇铸在一起,敞口三袋足,甑鬲相连处向内束收。口沿上对称有两麻花状半环立耳,外壁饰有夔龙纹及饕餮纹等纹饰,内壁一耳下有明显戈形族徽标记,中有多孔甑箅,甑箅与甗体通过两结环相连,可自由张开,这样向鬲内注水就很容易,而且能很方便地看出水位的高低。该甗甑大鬲小,上阔下窄,看似不稳定,似乎容易倾倒,实则不然。经研究后才发现,上部甑壁薄而轻,下部鬲壁厚而重,应为分开浇铸而后接,这样重心低不易倾倒,下部鬲小装水少,加之袋足本身受火面积就大,水更容易被烧开,上部甑大则装的要蒸的东西多,这样的器形蒸东西又多又快,既节约了能源又节约了时间,十分符合我们国家现行的节能减排政策。可见我们的祖先是多么的聪明,3000多年前就拥有了如此的智慧。
高家堡墓群为商末周初的戈氏家族墓地,位于泾阳县兴隆乡高家堡村,是1991年当地一位村民在整修自家猪舍时被发现的,后经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调查钻探发掘,共发现商末至西周早期墓葬6座,出土器物有铭文者26件,其中有戈形族徽者8件,全国各地有明确出土地点的戈族器也总共才30多件,可见泾阳是当时戈族的主要聚集地之一。
甗在古代是专门用来蒸煮的一种炊器,平民用的多为陶制,而且器形较小,只有拥有一定权力和地位的族长和族内主要首领才能使用如此大器形的铜制甗。而且该甗工艺复杂,外壁精工细做的纹饰自不待言,而上部的甑、下部的鬲、中间的甑箅都为分做而成,最后统一浇铸,这在当时是最先进的铸铜工艺之一,可见古戈国的社会发展水平和科技水平在当时都是十分先进的。古人在用甗蒸东西时应当是加盖的,但当时的盖多用竹皮编制,无法保存至今,该甗内壁保存有完好的大片席纹,应当是盖子腐朽后残留的痕迹。
我们相信通过举办花馍艺术节这种形式,能够把我国久远的饮食文化特别是蒸煮文化艺
术发扬光大,能够使中国的炊具特别是蒸煮器更好地为人民生活服务。(D)⑥
①注:音yǎn,古代炊具,上部是透底的甑,下部是鬲,中间是有孔的箅,青铜制或
陶制,用于蒸、煮。
•
•
•
•
•
•
•
•
•简介
•历史
•地理
•组织
•馆内新闻
•国内外要闻
•常设展览
•临时展览
•特展回眸
•展览推介
•学会巡展
•展览档案
•最新推介
•主题收藏
•藏品精粹
•亲子乐园
•学生专区
•成人大课堂
•走进轪侯家
•『最新推介』
•『主题收藏』
•『藏品精粹』
当前位置: 首页- 收藏- 凤鸟纹铜“戈”卣
凤鸟纹铜“戈”卣深入探索
关于卣:
卣是中国先秦时期重要的酒器和礼器,常见于商朝和西周时期。古文献和铜器铭文常有“秬鬯一卤”的记载,秬鬯是古代祭祀时用一种香酒,铜卣是专门盛这种香酒的酒器。在考古发掘中,卣通常和尊伴出,并大小组合成对。
商虎食人卣
西周早期铜卣
卣的基本形制为扁圆、短颈、带盖、鼓腹、圈足,有提梁,俗称提梁卣。还有少数为直筒形、方形和圆形,还有动物形状的鸟兽卣。商代铜卣多为扁圆体,盖较高,上有钮,提梁多横跨两面,腹最大颈在中部或略下,圈足较高。器饰饕餮纹、云雷纹和联珠纹。筒形卣主要出现在晚商、早周,数量不多。方卣也在晚商时期出现,器形呈圆口方腹、长束颈、方圈足、大提梁,器上花纹为浮雕式。器物端庄浑厚,在商器中属精品。晚商还出现动物形卣,形象主要有鸭、豕、虎、鸟等。习惯上称为鸟兽形卣。已发现的鸟兽形卣有双鸟、单鸟、豕等造型,卣一般是器的两侧各为一个猫头鹰形象,盖为鸮首,器为鸮身,足为鸮足;豕卣也如此,由对称的两豕形象合成,足为豕蹄形。提梁卣的器身与尊一样,是由繁缛的云雷纹和各种兽面纹、动物纹,并将装提梁的系做成各种动物头像,与厚重的器物造型相呼应,显得雄浑而庄重。这些卣身上还铸有铭文,为研究先秦时代的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伯格卣
春秋动物纹提梁铜卣
关于戈族:
戈族是商贵族的一支,其住地有四处:宋、郑之间的戈,陕西径阳与河南安阳,以及与亘相近的戈。有专家考证,该族自号戈,不是因封于戈地,用国为姓,而是在部落战争中发明并使用了一种先进的兵器“戈”而得名。戈是一种便于钩杀,横击和啄周的格斗武器,在近战中具有很大的杀伤力。该族因发明戈在部落战争中获益匪浅,为了纪念这一重大发明,因而以戈为号,一如上古史中的隧人氏、有巢氏、神农氏一类的得号。其聚居之处就称为戈地,其方国被称为戈方。
戈人向江南的迁徙是商人南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所见有商代从中原迁到南方有族徽可考的两个主要氏族之一。目前江南出土确认是戈人遗物的地点有3处,它们是位于湘江下游支流为水岸边出土戈的宁乡黄村炭河王家坟山,位于湘江下游支流涓水岸边出土戈解的湘潭青山桥高屯,位于湘江中游江边台地出土戈爵的株洲南阳桥江边。这三处地点分别位于湘江中下游的江边台地或其支流岸边,可见南迁的戈人主要活动在湘江中游地区。湘江中下游出土的戈器除湘潭青山桥的戈解为西周早期器外,余下的戈卤,戈父庚鼎,戈爵均为商代晚期器。即戈人南迁湘江中下游的年代为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
商代末年纣王暴虐,族属之间的矛盾激化,戈人南迁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逃避暴政。戈人以发明戈而著称,早在夏代他们就掌握了铸铜技术,时至商代晚期,他们的铸铜技术应该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他们的迁来,给湘江中下游地区缓慢发展的青铜铸造业注入了新鲜血液,使之生机勃发,突飞猛进,直追中原。从此,中国的青铜文化形成南北辉映的崭新局面。如宁乡月山铺出土的四羊方尊、湘潭九华出土的豕尊,醴陵仙霞出土的象尊、衡阳包家台子出土的牛尊,件件都是艺术瑰宝。湖南湘江中下游出土商代青铜器最多,又以宁乡黄材一带最为集中,有研究者推测:这里可能建立了方国类的政治实体。如果这种认识符合史实的话,那么,有些南迁的戈人很可能就在这个方国从事青铜铸造业。当然,他们仅仅是铸造者,并不是青铜器的所有者,青铜器从形式到内容都是按照所有者的意志铸就的。所以,湘江中下游出土的青铜器虽不乏黄钟大吕之作,但缺少礼器组合。说明商周之际南方仍是中原礼制王化不能被及的地方。
宁乡月山铺出土的四羊方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