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教育学考研中国教育大事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教育学考研中国教育大事记汇总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宣布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本政府的施政方针。《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在知识分子中进行思想与政治教育,有计划、有步骤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新中国教育建设起步。

1950年8月1日,教育部颁布新中国第一个《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

1950年10月3日,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开学典礼。这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大学。

1950年12月1日,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成立

1951年10月1日,政务院公布实施《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学制。它以法令形式确立和充分保障工农干部受教育的机会;明确规定了职业技术教育和业余教育在学制中的适当地位。

1951年11月30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学校中进行思想改造和组织清理工作的指示》,要求在所有大中小学学校教职员和高中以上学生中普遍进行初步思想改造的工作,并在这个基础上,在所有学校的教职员和高等院校学生中进行组织清理工作,清查其中的反革命分子。

1952年4月,中央人民政府仿照苏联模式,开始对全国旧有高等学校的院系进行了全盘调整。教育部根据“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

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大学”的方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高等学校全面的院系调整工作,相继新设钢铁、地质、航空、矿业、水利等专门学院和专业,并把私立大学全部改为公立。例如,清华大学为了建成多科性工业大学,文学院、理学院都调到了北京大学;航空系、地质系、化工系等,为了建设航空学院、钢铁学院、地质学院、石油学院等也调走了。此次调整涉及全国四分之三的高校,一直持续到六十年代,初步形成了20世纪后半叶中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基本格局。

1952年6月27日,政务院发出国家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的指示。指示规定,从本年季起,全国各级学校的教职员工实行公费医疗制度。

1952年7月8日,政务院发出通知,决定在全国高、中等学校学生中实行人民助学金制。此前该制度已在一些地区公立学校实行。

1952年9月10日,教育部发出《关于接办私立中小学的指示》,提出将全国私立中学全部由政府接办,改为公立。此项工作于1956年全部结束。

1953年春季起,高等学校的学生也开始享受公费医疗的待遇。

1954年5月24日,中共中央转发教育部党组《关于解决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学习与从事生产劳动问题的请示报告》,为此5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中央宣传部《关于高小和初中毕业生从事劳动生产的宣传提纲》。此后,许多城镇高小、初中毕业生响应党的号召上山下乡,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形成知识分子青年上山下乡第一高潮。

1954年9月20日,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其中规定:国家设立并且逐步扩大各种学校和其他文化教育机关,以保证公民享受教育权利;对从事科学、教育、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1955年2月10日,教育部发布《小学生守则》,5月13日又发布《中学生守则》,作为规范中小学生行为的准则。

1955年11月21日,教育部发出《关于在中学、小学、各级师范学校及工农业余学校推广汉字的通知》。

1957年,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讲到:“我们高校的学生,据北京市的调查,大多数是地主、富农、资产阶级以及富裕中农的子弟,工人阶级、贫下中农出身的还不到20%。全国恐怕也差不多。这种情况应当改变。”这一时期,毛泽东的教育方针已经明晰:“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服务。”

1957年6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组织力量准备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指示》。指示要求各省市级机关、高等学校和各级党报都要积极准备反击右派分子的进攻。指示认为:“这是一场大战(战场既在党内,又在党外),不打胜这一仗,社会主义是建不成的,并且有出‘匈牙利事件’的某些危险。”同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这是为什么?》的社论,指出有人向拥护共产党的人写恐吓信,这是“那些人利用党的整风运动进行尖锐的阶级斗争的信号”。此后,即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反右派斗争。

1958年5月30日,刘少奇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我们国家应该有两种主要的教育制度和劳动制度同时并行:“一种是现在全日制的学校制度,一种是半工半读的学校制度;一种是8小时的劳动制度,一种是4小时工作的劳动制度”。

1958年,在举国赶英超美的“大跃进”声中,政府作出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十五年左右普及高等教育。”1958年一年,全国新增普通高校两百多所,平均每三天就有两所高校成立。到1960年,全国高校的数量已经由1957年的

229所增加到了1960年的1289所。

1959年5月17日,中共中央为逐步提高教育质量,指定北京大学等16所学校为重点学校。此后,又分批增加若干所学校,进行重点高等院校建设。

1960年4月9日,陆定一在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教学必须改革》的发言,提出在中小学教学改革中应"适应缩短年限,适当提高程度、适当控制学时,适当增加劳动"。此后,全国各地开始较大规模的学制改革试验。

1961年9月15日,中共中央批准试行庐山工作会议上通过的《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简称《高教60条》)。这个条例,规定了高等学校的方针、任务和有关政策。指出,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为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条例规定:高等学校必须以教学为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对参加社会活动和生产劳动应作适当的安排,但不宜过多;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以校长为首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等。

1964年春节,毛泽东在人民大会堂北京厅召开座谈会。座谈会上,毛泽东抨击了当前的教育方法和考试制度。他认为:“我们的教育方针是对的,但是办法不对。课程太多,压得太重,是很摧残人的,”“现在的考试办法是对付敌人的办法,而不是对人民的办法”。此时,毛泽东的教育思想已经很明确,抵制“精英教育”,强调“平等教育”。

1960年11月24日-12月12日,中共中央文教小组召开全国文教工作会议。会后向中共中央写了《关于1961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化教育工作安排的报告》。

1961年2月7日,中共中央批转了这个报告,批示提出,当前文教工作必须贯彻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由此,教育系统开始进行教育事业和教育政策的调整、整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