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有效教学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中语文有效教学策略

内容近年来,语文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日趋严重,语文教育也因此受到严厉的批判。因此,与此相对的“有效教学”就备受关注和推崇。所谓“有效”,是指学生能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获得进步和发展,即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标准。那么,中学语文教学的低效主要表现为在认知方面缺乏良好的记忆能力、注意品质以及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在个性方面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不强,甚至会出现程度较轻的情绪和行为障碍。针对以上种种情况,笔者认为要做到有效教学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即激发学习动机、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标签:高中语文有效教学策略

早在1978年,吕淑湘先生就说过:“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很差,中学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1]那么,吕老所批评的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现在,也就是说,语文教学一直处于低效甚至无效的状态,而这种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状态与新课程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化无效为有效、变低效为高效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笔者通过对教学中诸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对教育理论的学习,在有效教学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一、激发学习动机

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多数研究表明:内部动机高的学生比外部动机高的学生更容易取得好成绩。此外,激发高级动机也很重要,因为从人本主义的动机观出发,人具有发挥自己潜能的高级需要。

(一)激发学习兴趣

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是最理想的做法。在教学中应尽量减少任务的风险和难度,因为难度高的任务容易使学生困惑甚至泄气乃至失去兴趣。例如:让学生背诵时,可以先呈现韵文比如说诗歌、骈文等有趣的、朗朗上口的内容,或者通过曲折的故事情节讲述他们感兴趣的人物的轶事,这样学生就感觉语文很有吸引力,学习兴趣当然也就高了。

(二)引导学生正确积极地归因、增强自我效能感

正如前面所述,要引导他们把自己的失败归于可控的因素,比如说自己努力不够、太粗心、题目太难、复习时间太短等等。当学生明白自己通过努力可以取得成功时,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就增强了。例如,老师告诉学生说:“你这次没考好,主要是因为作文跑题了,没有好好审题;而且这个题目本身也就比较模糊,很容易跑题;其他同学也犯了同样的错误。”

二、因材施教

皮亚杰十分强调,教育必须适合受教育者的认知结构,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具体来说,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了解情况

确定其症结所在,分析以前和现在的学习状况或表现,这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例如:分析学生是基础知识差还是语感不强;是积累少还是学习方法有问题;同是差语文,是写作差还是阅读差;等等。

(二)教授策略

主要是授以學习策略,比如辨别情境间的差异性和相似性,以便适当地辨别和泛化;授以更多的精加工方法,这样,他们就可以学会较灵活地使用策略。如教给他们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尤其是过度学习的策略、复习先密后疏的策略、精加工的策略等等。

(三)充分利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比如,引导学生进行短时间的复述,以防其工作记忆超载,利用提问,使学生的信息从工作记忆转入长时记忆。为达到自动化程度,经常组织学生练习和复习基本技能。教学中要突出知识的关键点,把它们写在黑板上并鼓励学生运用组织化策略对知识进行组织。例如:对于难理解或重要的句子,教师可以板书下来,重点字词还可用彩笔标注;讲完一篇优美的散文之后,要求学生当堂多读,对于文质兼美且短小的文章,甚至可以让他们当堂背诵。

三、循序渐进

即设计小步骤,实现大目标,也符合“最近发展区”的思想。皮亚杰也强调,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角度讲,新旧知识的衔接、承启、组织十分重要,尤其是对复杂的任务,应该用强化原理即通过强化每一个小的进步来达到预期行为目标。在此过程中,教师可把期望学生掌握的复杂任务,分解为一系列小步骤,并按等级把任务分解为基本技能和子技能的系统。教师要描述各个小步骤的逻辑顺序,并在进行每一小步骤之前明确学生是否已掌握了必要的前提技能。例如:把写作分解成写句、写段、写篇,写篇又可分解成写记叙文、写说明文、写议论文;把古诗文的朗读分解为三个层次:读准字音、读懂意思、读出感情;等等。

四、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即可以使学生把课堂(中性刺激)与老师和同学的热情联结起来,这主要指课堂里的师生关系,当然还包括教室的布置等,使其产生温馨之感,引起积极的情绪,进而泛化到学习活动中去。同时,师生之间的交流还能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因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受到社会榜样的影响,比如当其看到别人成功时相

信自已也能成功。这种交流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师生之间的交流:老师可以介绍自己学习本学科的经历与感受,尤其要强调自己对这门学科的热爱,因为教师对所教学科的热爱程度与学生的学业成就呈正相关。那么,在这种交流中,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就会提高,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例如:语文老师可以介绍自己所读的文学著作及读后感受,经常朗诵一些优美的诗文,谈谈自己喜欢而且学生也感兴趣的文学家等等。

学优生与学困生之间、学困生与学困生之间的交流: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观察他人的行为可减少试误的过程,而且同伴之间的交流比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具影响力。所以学优生的好的学习方法很容易被学困生模仿,学困生易犯的错误也很容易被其他学困生回避。例如:学优生作文中经常用到的优美语句、巧妙构思等,对学困生的启发很大;同理,学困生作文中经常出现的错别字、语病等,对其他学困生的警戒作用也很大。

小结

总之,有效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先引发其学习需要,再因材施教,从而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循序渐进地促进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而这其中的每一个过程都是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的有机结合,所以,为“学”而“教”才能实现教与学的有效、高效。

参考文献

[1] 吕叔湘.吕叔湘全集(第十一卷)[C].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

[2] 钟为永.语文教育心理学[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3] 申继亮,谷生华,严敏.中学语文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