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定位诊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2/19
23
2.横定位:
根性痛 痛觉障碍 病变部位肌痛 运动障碍 锥体束征出现 膀胱有障碍 CSF蛋白
多见 下→上
有 下肢→上肢
早而重 晚而轻 增高
髓外 少见 上→下
无 上→下 晚而轻 早而重 多正常
髓内
2020/12/19
24
三、脑干病变
交叉性麻痹(或感觉障碍): 病灶:一侧脑神经核、或其传入传出纤维受到 破坏,同时伴随附近的锥体束或感觉 纤维的长束损害。 表现: 病灶同侧脑神经的周围性麻痹或感觉缺 失,病灶对侧的肢体上运动神经元瘫痪或 感觉障碍。
2、后根神经节:带状疱疹 3、神经干:腕下垂(桡神经)爪形手(尺神经)
祝福手(正中神经)猿手(正中和尺神经) 4、神经末梢:肌肉萎缩、套式感觉减退
2020/12/19
11
2020/12/19
12
a)腕下垂(桡神经) b)爪形手(尺神经) c)祝福手(正中神经) d)猿手(正中和尺神经)
2020/12/19
9
一、周围神经病变:共有症状
刺激症状
毁坏症状
运动:
肌纤颤、肌痉挛
感觉: 主观:痛、麻
客观:过敏
反射: 早期正常
植物神经: 苍白、发凉、多汗
瘫痪 主观:木 客观:减退或消失 大部分减弱或消失 潮红、发绀、少汗
2020/12/19
10
1、脊神经根: 脊神经前根: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张力低、 腱反射低、肌肉萎缩、病理 征阴性 脊神经后根:
皮质脑干束以双侧支配为主(面神经下核和 舌下神经除外) 皮质脊髓束以对侧为主
2020/12/19
6
感觉传导通路 1、(由感受器→大脑皮质)
由三个(级)神经元构成
的一般结构特点
2、第2级神经元发出的纤维 全部或部分交叉至对侧
2020/12/19
7
3、第3级神经元 的胞体位于间 脑(背侧丘脑 或后丘脑)
1、明确病变水平:肌肉、周围神经(末梢、 干、神经丛、根)、中枢神经(脊髓、脑 干、小脑、大脑)
2、病变的空间分布: 局灶性:某一局限部位 多灶性:两个或以上部位 弥漫性:双侧对称,弥散受累 系统性:选择性累及某一功能系统
2020/12/19
2
3、一元论: 4、高度重视首发症状:
根痛——髓外病变 小脑出血——剧烈头痛+眩晕 SAH——劈裂样头痛+颈项强直
13
二、脊髓病变
根据不同部位病变,可有不同症状及体征: a. 皮质脊髓束: b.脊髓丘脑束: c.后索: d.侧角: e.前角: f.后角: g.前根: h.后根:
2020/12/19
14
2020/12/19
后索
后根 皮质脊髓束
C TL S 脊髓丘脑束
前白联合
前根
15
*完全横贯的临床表现:
1.运动:损害平面以下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肢 体张力高、反射活跃、病理征阳性、 无肌萎缩、肌力↓
2.病变对侧平面以下:浅感觉消失 3.不出现大小便障碍。
2020/12/19
17
脊髓休克:如急性脊髓炎、脊椎外伤等急性病变 时出现类似大脑休克(脊髓无反应), 一般3~6周
表现为:损害平面以下弛缓性瘫痪,2~3周后渐出现痉挛性瘫痪。
2020/12/19
18
不同的组合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后侧索硬化): 运动神经元病: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
病史和检查:详尽的病史、认真的查体,必 要的 辅助检查
定位诊断: 根据症状和体征,结合解剖、生理和 病理知识,推断病变部位的诊断过程。
定性诊断: 根据起病方式、症状出现的先后顺序 及演变过程,结合定位诊断,对疾病 作出病理、病因诊断的过程。
2020/12/19
1
神经系统定位诊断准则
2020/12/19
25
Wallenberg综合征 (小脑后下动脉综合征、延髓背外侧综合症)
疑核——同侧软腭及声带麻痹 前庭神经核——眩晕 脊髓小脑束——同侧小脑性共济失调 交感神经降束——同侧Horner征 三叉神经脊束核——同侧颜面痛温觉丧失 脊髓丘脑束——对侧肢体痛温觉丧失
2020/12/19
2020/12/19
20
2020/12/19
后索
后根 皮质脊髓束
C TL S 脊髓丘脑束
Biblioteka Baidu
前白联合
前根
21
脊髓病纵向定位诊断:
1.纵定位:①运动方面: 上肢
高颈段 上运动神经元体征 颈膨大 下运动神经元体征 胸段 腰膨大
下肢 上 上 上 下
2020/12/19
22
②感觉方面:
1)早期根性痛和感觉过敏部位 2)感觉障碍平面(痛觉减退平面) 3)脊柱压痛、叩击痛平面
4、第3级神经元 发出的纤维行 经内囊后肢
5、投射到对侧大 脑皮质感觉区(中央后回)
2020/12/19
8
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瘫痪范围广 肌张力增高 腱反射亢进 病理征阳性 废用肌萎缩 电变性阴性
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瘫痪多局限 肌张力降低 腱反射迟钝 病理征阴性 肌萎缩显著 电变性反应
2020/12/19
2.感觉:损害平面以下肢体及躯干深浅感觉均 减退或丧失。
3.反射:浅反射↓或消失,深反射活跃,病 理反射阳性。
4.植物神经障碍:尿潴留或失禁,大便秘结、 多汗或无汗。 睫状中枢----同侧Horner征。
2020/12/19
16
*脊髓半横贯损害表现(Brown—Sequard综合症):
1.病变同侧平面以下:①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②深感觉丧失 ③同节段下运动神经元瘫 及血管运动障碍
①进行性脊肌萎缩症---前角 ②原发性侧索硬化---皮质脊髓束 ③肌萎缩侧索硬化---前角和皮质脊髓束 脊髓空洞症:后角或前白联合 遗传性共济失调:
2020/12/19
19
脊髓特殊损害综合征
1、脊前动脉综合征 多为T4平面的损害, 以前2/3为主,后束保留。
2、脊后动脉综合征 一侧或双侧脊髓后1/3损害, 少见。
26
2020/12/19
27
延髓背外侧综合症(小脑后 下动脉综合症)
2020/12/19
2020/12/19
3
神经系统定位诊断注意事项
假定位体征:双Hoffmann征 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定位不确定性:脊髓病变 合并的某些异常不具备定位意义:先天性眼球震颤 辅助检查的重要性:无临床症状、体征的病变
2020/12/19
4
神经系统定位诊断
2020/12/19
5
上运动神经元为中央前回与旁中央小叶前部 的锥体细胞及其纤维组成的锥体束;下运动 神经元位于脑神经运动核和脊髓前角及其组 成的运动神经 锥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