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陶渊明诗歌的艺术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陶渊明诗歌的艺术风格
汉本061 陈家琪06015077
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东晋著名诗人、辞赋家、散文家。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陶渊明是晋代诗坛的一颗明星,在寂寞的东晋诗坛闪耀着清美的光辉。他以其冲淡朴素的风格,极真朴地反映了人生实感,并以其特有的情趣,描绘了令人神往的田园风光。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有时流露出逃避现实、乐天知命的老庄思想,有“田园诗人”之称,也是田园诗派的鼻祖。
陶渊明诗歌的主要艺术风格可以概括成这两点,一是“语造平淡而寓意深远”,另一点就是豪放热情的特点。
(一)、“语造平淡而寓意深远”
陶渊明诗歌的最大特色就是自然清幽,宋代曾纮论及陶渊明的创作风格时说:“余尝评陶公诗语造平淡而寓意深远,外若枯槁,中实敷腴,真诗人之冠冕也。” (《论陶一则》)这段话虽然不能概括陶诗风格的全貌,但精辟地指出了陶诗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在中国文学史上应享有的地位。平淡自然,是指其诗无论是叙事、状物、写景、抒情都朴质无华,毫无人工雕琢的痕迹。
从陶诗题材内容分析,其诗歌的内容大多都贴近生活,思想感情真切深厚。陶渊明的作品多以农村的日常生活为内容,以普通的乡村景物为题材,写的都是平平常常的、习见日闻的事物,如宅院、草屋、鸡鸣、狗吠、树林、小溪、春风、冬雪、松菊、飞鸟等极普通的田园景物,以及劳作、憩息、饮酒、读书、邻里往来等日常农村生活。南宋诗论家严羽在评论陶渊明和谢灵运的诗歌风格时指出:“汉魏古诗,气象混沌,难以句摘,晋以还方有佳句,如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谢灵运…池塘生春草‟之类。谢灵运所以不及陶者,康乐之诗精工,渊明之诗质而自然耳。”(严羽《沧浪诗话二则》)如我们最为熟悉的《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全诗用清新自然的笔调写出了陶渊明隐居山林的乐趣,在劳动之余,饮酒致醉以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这样的情味是何其的身永,诗人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浑然一体。在自然平实的同时,陶诗还具有寓意深远的特色。他从平凡中取材于人尽皆知的生活中下笔把自己的情感融会其中,描绘出一种令人神往的意境。但陶渊明的创作并不是随意摄取,而是把那些能引起自己思想共鸣的东西摄取入诗,在平凡之中见不平凡,潜移默化,使人感觉亲切而又崇高。
从陶渊明诗歌的语言上分析,陶诗的语言虽质朴,但不缺乏生动。自然,是陶渊明的人生志趣,他作诗不存祈誉之心,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墨。苏东坡曾指出:“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苏轼《与苏辙书》)陶诗往往寓某种绮丽之色于质朴自然之中,将自己的诗情和哲思完全融合,让人感觉清新自然而不枯燥乏味。如“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等,都平白如话,但由于诗人有生活实践,再加之能从诗的整体风格上运用语言,把握每一句诗,因而显得质朴而生动,平淡中见绮丽。
陶诗由于内容不同,风格各异,除大多田园诗外,还有一些诗有豪放的诗作。
(二)、豪放热情的特点
1、豪放热情在诗歌中的具体表现
陶渊明诗中还有一种抑郁悲戚的风格,陶渊明早年也把人生价值的实现寄托在政治方面,有“大济苍生”立善垂名的壮志,但岁月流逝,功业无成,他的内心也常怀苦闷与矛盾。苏轼曾对陶渊明的诗歌作出这样的评论:“陶渊明诗,人皆说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
放得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可见早在宋代,人们已看到了陶渊明诗歌豪放的一面了,甚至宋以后,更有人指出其“怒目金刚”的一面。正如苏轼所说,陶渊明的《咏荆轲》是一首比较长的诗作,全诗30句,“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渐离击悲筑,宋义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诗人以极大的热情歌咏荆轲刺秦王的壮举,在对奇功不建的惋惜中,将自己对黑暗政治的愤慨之情,赫然托出。写得笔墨淋漓,慷慨悲壮,在以平淡著称的陶诗中另具特色。
2、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对于陶渊明的诗歌具有豪放的一面,当然要与陶渊明自身的生平相联系。陶渊明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官宦家庭,他的曾祖陶侃锐意进取曾经做过大司马,外祖父孟嘉做过征西大将军,他们一生都是积极用世的,受家族影响,他身上也保留着一些刚烈的元素。他自己对祖上所做的一切也是十分钦佩,称颂曾祖“肃矣我祖,慎终如始,直方二台,惠和千里”(《命子其六》)正直刚毅始终如一,他对父亲也称之“淡焉虚止,寄迹风云,冥兹愠喜”(《命子其六》)极具当时名士之风。当理想与现实有相当的距离时,他发出感慨“嗟余寡陋,瞻望弗及。”(《命子其七》),但是仍做出“不为五斗米折腰”之举。他曾经发出“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之音。
同时,陶渊明虽然辞官归隐,但他在田园生活中并非清闲超脱,浑身静穆。他并没有正真的做到两袖清风,并未忘却政治,心情也没有真正平静下来,他是既隐而又不能忘怀世情,胸中始终燃烧着一团郁郁不平之火,时时留意于世事,而又时时有所感发。
综上所述,陶渊明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他一生坎坷但不失归隐本色,他首先将自然题材纳入文学审美范畴,他将自己的人格之美与自然之美高度统一起来达到人生至高的境界,道出世间最伟大的哲理,可以超越时间、超越生命、感动灵魂。陶渊明是一个傲岸的寒士,他用“守拙归田园”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腐朽龌龊的士族门阀的蔑视和反抗。他的归守田园、躬耕陇亩,为封建时代知识分子所敬仰,他的白描艺术为后世的诗人所继承。陶渊明的诗已不仅仅只属于文学的领域,它已成了一种精神的象征。
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这样的思想感情,这样的内容,出现在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门阀制度和观念森严的社会里显得特别可贵。陶渊明的田园诗中也有一些是反映自己晚年困顿状况的,可使读者间接地了解到当时农民阶级的悲惨生活。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记》大约作于南朝宋初年。它描绘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表现了诗人对现存社会制度彻底否定与对理想世界的无限追慕之情。它标志着陶渊明的思想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他的田园诗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并直接影响到唐代田园诗派。在他的田园诗中,随处可见的是他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和对恬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在《归园田居》中,他将官场写成“尘网”,将身处其中比喻为“羁鸟”和“池鱼”,将退隐田园更是比喻为冲出“樊笼”,返回“自然”。因为有实际劳动经验,所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