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瓜(Cucumis sativus L.)是我国的主要蔬菜作物之一。

黄瓜品种的选育工作始于50年代末,60年代随着黄瓜叶部病害霜霉病、白粉病发生的日益严重开始了黄瓜的抗病育种。

津研系统黄瓜品种的育成[1],标志着我国黄瓜抗病育种跨上了一个新台阶,实现了我国露地栽培黄瓜品种的第一次更新换代。

在常规品种选育的基础上,于70年代开始进行黄瓜杂种一代优势利用与研究[2]。

1979年组成黄瓜抗病育种协作组,1983年抗病育种纳入了国家攻关计划,新品种在抗病性、早熟性、丰产性、品质等方面有较大提高,替代了常规品种且趋于专用化。

对黄瓜育种技术、方法及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

1 我国黄瓜育种取得的进展1.1育成品种在产量、抗病性、品质等方面的提高
单产大幅度提高。

由原来的每666.7m22000kg 提高到6000kg 左右,高的可达0.7-l.O 万kg,实现了黄瓜的丰产。

抗病性水平显著提高。

黄瓜品种对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的抗病能力有了增强,同时选出较抗疫病、炭疽病,高抗黑星病及细菌性角斑病等病害的品种。

多抗性水平逐步提高。

"八五"期间育成的新品种津春1号,高抗保护地病害黑星病,兼抗枯萎病、霜霉病、白粉病、细菌性角斑病等5种病害。

育成品种的品质也有很大改善。

外观符合消费习惯,瓜把短,瓜腔小,□感脆嫩、清香、无苦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

品种多样化并向专用方向发展。

育成越冬日光温室专用品种津春3号、中农13号、鲁黄瓜10号等;冬春保护地栽培品种农大春光l号、津优2号、龙杂黄6号、鲁黄瓜4号等;育成适合露地栽培的耐热品种津春4号、中农8号、早青2号、津绿4号、夏盛等;育成大棚专用品种津春2号、中农7号、鲁黄瓜l号、甘丰3号等;育成适合加工及鲜食的黄瓜品种津春5号及津美l号。

1.2 育种技术及方法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
除常规的单交种育种法外,三交种育种法也有应用。

中农7号、中农13号是利用三交种育种法育成的新品种。

利用60Coγ射线处理黄瓜干种子,对其变异后代群体进行选择,育成93-5黄瓜新品系[4]。

黄瓜生物技术研究取得一定进展。

利用黄瓜组织培养、黄瓜成熟胚离体培养、黄瓜细胞悬浮培养及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已见报道[5-8]。

提出了黄瓜主要病害的苗期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方法和病害的多抗性鉴定方法。

对黄瓜枯萎病、霜霉病、疫病3种病害病菌生理分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疫病菌只有致病力强弱的不同,没有小种的分化;霜霉病病菌未发现生理小种分化[3];对枯萎病的研究发现,我国的黄瓜枯萎病病菌与国际上的3个生理小种不同,并定名为生理小种IV号[9]。

对黄瓜主要病害及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研究,初步确定黄瓜对枯萎病、霜霉病、白粉病的抗性均为多基因控制;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为数量性状遗传。

研究了黄瓜耐寒性、耐热性的鉴定方法,制定丁黄瓜主要品质性状鉴定标准与方法,对主要经济性状和品质性状的配合力进行了分析,为黄瓜品
种的选育奠定了基础[3]。

2 21世纪我国黄瓜育种的发展方向2.1生物学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
在我国,利用组织和细胞培养进行黄瓜植株再生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多处于试验阶段,未真正应用于黄瓜育种。

利用花粉小孢子及黄瓜未受精子房进行植株再生产生的单倍体植株,经人工加倍后,得到完全纯合的双单倍体,可以大大缩短选择、纯化的过程,直接应用于育种。

国外利用黄瓜未受精子房及辐射花粉获得的单倍体植株已应用于黄瓜育种。

我国在黄瓜细胞工程方面的研究须加强。

自1983年第一个转基因植物问世以来,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

烟草、番茄、辣椒等作物转基因方面已有大量的文献报道,一些转基因作物已在生产上应用。

黄瓜转水稻几丁质酶基因植株提高对黄瓜灰霉病抗性[10],及转基因黄瓜产生对CMV的抗性已见报道[11]。

我们应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针对我国黄瓜品种在抗病虫性、抗热性、抗寒性、品质性状等方面的问题,开展分子生物学技术方面的研究。

包括通过分子标记将基因定位到具体染色体上,建立黄瓜基因图谱,完善黄瓜离体再生体系,使进一步分离基因,进行基因转移成为可能。

利用分子标记进行系谱分析和定位,品系、品种和杂种的鉴定及品质、抗病性鉴定等将成为黄瓜育种的辅助手段,更好地为育种服务。

2.2黄瓜种质资源的搜集、利用和创新
进一步加强种质资源的搜集,包括野生种及近缘种的搜集,并利用生物技术手段进行品种资源的创新,为育种服务。

2.3品质育种
黄瓜品质主要包括感官品质,即大小、长短、色泽、质地、新鲜度、整齐度等;风味品质川口口感好,是一种综合感觉;营养品质,指所含的营养成分,包括各种维生素、有机酸、矿物质等的含量,优质的蔬菜应当有利于健康;品质育种将成为黄瓜育种的主要研究课题。

2.4生态育种
随黄瓜周年栽培的需求,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栽培形式,且有地区生态条件的差异。

生态育种仍然任重而道远,是以后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

2.5抗病虫育种
抗病虫品种的选育是生产无公害蔬菜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目前我国黄瓜品种大多具有对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等主要病害的抗病性。

黄瓜灰霉病、菌核病、根腐病、病毒病、蔓枯病、黑斑病是近几年发生较为严重的病害,其抗病育种研究势在必行;黄瓜根结线虫病,在我国局部地区为害严重,抗线虫育种尚未起步;黄瓜多抗性育种将成为育种的主要目标;黄瓜的主要害虫有蚜虫、茶黄螨、红蜘蛛、白粉虱等,近几年流行的美洲斑潜蝇及以为害黄瓜果实为主的鳞翅目害虫有严重发生之势,黄瓜的抗虫育种工作亟待开展。

3 结语
我国是世界上黄瓜生产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国家。

黄瓜育种历经40年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丰富的育种材料及工作经验,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

相信通过育种工作者的努力,增加国内外合作、交流,促进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育种上应用,我国黄瓜育种定能赶上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黄瓜Χυχυμισσατι?υσ是我国的主要蔬菜作物之一?黄瓜品种的选育工作始于年
代末年代随着黄瓜叶部病害霜霉病!白粉病发生的日益严重开始了黄瓜的抗病育种?津
12
研系统黄瓜品种的育成标志着我国黄瓜抗病育种跨上了一个新台阶实现了我国露地栽
培黄瓜品种的第一次更新换代? 在常规品种选育的基础上于年代开始进行黄瓜杂种一
12
代优势利用与研究?年组成黄瓜抗病育种协作组年抗病育种纳入了国家攻关
计划新品种在抗病性!早熟性!丰产性!品质等方面有较大提高替代了常规品种且趋于专
12
用化? 对黄瓜育种技术!方法及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 我国黄瓜育种取得的进展育成品种在产量!抗病性!品质等方面的提高
单产大幅度提高? 由原来的每提高到左右高的可达1?1 万实现了黄瓜的丰产?抗病性水平显著提高?黄瓜品种对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的
抗病能力有了增强同时选出较抗疫病!炭疽病高抗黑星病及细菌性角斑病等病害的品种?
多抗性水平逐步提高?/ 八五0期间育成的新品种津春号高抗保护地病害黑星病兼抗枯
萎病!霜霉病!白粉病!细菌性角斑病等种病害?育成品种的品质也有很大改善?外观符合
消费习惯瓜把短瓜腔小口感脆嫩!清香!无苦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 品种多样化并向
专用方向发展?育成越冬日光温室专用品种津春号!中农号!鲁黄瓜号等冬春保护
地栽培品种农大春光号!津优号!龙杂黄号!鲁黄瓜号等育成适合露地栽培的耐热
品种津春号!中农号!早青号!津绿号!夏盛等育成大棚专用品种津春号!中农
号!鲁黄瓜号!甘丰号等育成适合加工及鲜食的黄瓜品种津春号及津美号? 育种技术及方法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
除常规的单交种育种法外三交种育种法也有应用?中农号!中农号是利用三交种
育种法育成的新品种? 利用≤Χ射线处理黄瓜干种子对其变异后代群体进行选择育成122黄瓜新品系?黄瓜生物技术研究取得一定进展?利用黄瓜组织培养!黄瓜成熟胚离体
1?2
培养!黄瓜细胞悬浮培养及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已见报道? 提出了黄瓜主要病害的
苗期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方法和病害的多抗性鉴定方法? 对黄瓜枯萎病!霜霉病!疫病种
病害病菌生理分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疫病菌只有致病力强弱的不同没有小种的分化
12
霜霉病病菌未发现生理小种分化对枯萎病的研究发现我国的黄瓜枯萎病病菌与国际上
12
的个生理小种不同并定名为生理小种号?对黄瓜主要病害及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规
律进行了研究初步确定黄瓜对枯萎病!霜霉病!白粉病的抗性均为多基因控制主要经济性
状的遗传为数量性状遗传? 研究了黄瓜耐寒性!耐热性的鉴定方法制定了黄瓜主要品质性
状鉴定标准与方法对主要经济性状和品质性状的配合力进行了分析为黄瓜品种的选育奠
12
定了基础? 世纪我国黄瓜育种的发展方向生物学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
在我国利用组织和细胞培养进行黄瓜植株再生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多处于试验
阶段未真正应用于黄瓜育种?利用花粉小孢子及黄瓜未受精子房进行植株再生产生的单倍体植株经人工加倍后得到完全纯合的双单倍体可以大大缩短选择!纯化的过程直接应
用于育种? 国外利用黄瓜未受精子房及辐射花粉获得的单倍体植株已应用于黄瓜育种? 我国在黄瓜细胞工程方面的研究须加强?
自年第一个转基因植物问世以来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 烟草!番
茄!辣椒等作物转基因方面已有大量的文献报道一些转基因作物已在生产上应用? 黄瓜转12
水稻几丁质酶基因植株提高对黄瓜灰霉病抗性及转基因黄瓜产生对≤的抗性已见
12
报道?我们应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针对我国黄瓜品种在抗病虫性!抗热性!抗寒性!品质
性状等方面的问题开展分子生物学技术方面的研究?包括通过分子标记将基因定位到具体
染色体上建立黄瓜基因图谱完善黄瓜离体再生体系使进一步分离基因进行基因转移成
为可能?利用分子标记进行系谱分析和定位品系!品种和杂种的鉴定及品质!抗病性鉴定等
将成为黄瓜育种的辅助手段更好地为育种服务? 黄瓜种质资源的搜集!利用和创新
进一步加强种质资源的搜集包括野生种及近缘种的搜集并利用生物技术手段进行品
种资源的创新为育种服务? 品质育种
黄瓜品质主要包括感官品质即大小!长短!色泽!质地!新鲜度!整齐度等风味品质即口感好是
一种综合感觉营养品质指所含的营养成分包括各种维生素!有机酸!矿物质等
的含量优质的蔬菜应当有利于健康品质育种将成为黄瓜育种的主要研究课题? 生态育种
随黄瓜周年栽培的需求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栽培形式且有地区生态条件的差异? 生态
育种仍然任重而道远是以后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 抗病虫育种
抗病虫品种的选育是生产无公害蔬菜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目前我国黄瓜品种大多具有
对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等主要病害的抗病性? 黄瓜灰霉病!菌核病!根腐病!病毒病!蔓枯
病!黑斑病是近几年发生较为严重的病害其抗病育种研究势在必行黄瓜根结线虫病在我
国局部地区为害严重抗线虫育种尚未起步黄瓜多抗性育种将成为育种的主要目标黄瓜
的主要害虫有蚜虫!茶黄螨!红蜘蛛!白粉虱等近几年流行的美洲斑潜蝇及以为害黄瓜果实
为主的鳞翅目害虫有严重发生之势黄瓜的抗虫育种工作亟待开展? 结语
我国是世界上黄瓜生产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国家?黄瓜育种历经年的努力取得
了显著成绩积累了丰富的育种材料及工作经验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
相信通过育种工作者的努力增加国内外合作!交流促进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育种上应用我
国黄瓜育种定能赶上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参考文献
12 侯锋吕淑珍津研系统黄瓜1 2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2 吕淑珍侯锋对黄瓜杂种一代几个遗传性状的初步研究1 2中国农业科学?
12 李树德主编中国主要蔬菜抗病育种进展1 2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2 李加旺孙忠魁杨森等≤Χ射线在黄瓜诱变育种中的应用初报1 2中国蔬菜?
12 张承妹陆家安黄瓜Χυχυμισσατι?υσ组织培养与诱导四倍体再生植株1 2上海农业学报?
12 朱其杰许勇宋鹏飞等黄瓜的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1 2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12 余阳俊朱其杰黄瓜成熟胚离体培养中的胚状体诱导和植株再生1 2植物生理学通讯?
12 贾士荣罗美中林云等黄瓜胚状体细胞悬浮培养及原生质体的植株再生1 2植物学报?
12 翁祖信徐新波冯东昕等黄瓜枯萎病生理小种研究初报1 2中国蔬菜?
2 育种手段
2.1 常规育种
近年来,常规育种在辣椒上应用不是主要手段。

因为它育成一个品种往往要用去六七代以上的时间,进展较慢,且效果不是很理想。

随着生产发展迅猛,常规育种日益暴露出它的局限性,但它将仍是其他育种手段的一个重要的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

今后,不管采用多么先进的育种技术,其成功的关键仍取决于优良的亲本材料,因此,品种资源的引进、收集、鉴定和保存工作相当重要,特别是野生资源,因其抗病性、抗逆性和干物质含量都强于栽培品种。

在当今育种工作差不多已充分利用现有的栽培品种而又找不到新抗源或所需特殊材料时,利用远缘杂交使后代发生基因重组,再经若干代的定向选择鉴
定或采用回交法筛选材料,是一条比较理想的途径。

2.2杂种优势利用
我国于60年代开始辣椒杂种优势利用,其技术日趋成熟,并在辣椒育种中占主导地位。

目前在生产中应用的辣椒优良品种几乎都是杂种一代,如湖南省蔬菜研究所育成的湘研系列,江苏省农科院蔬菜所育成的苏椒系列,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育成的中椒系列等在生产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辣椒杂种优势利用的关键是选配强优势的组合和生产高纯度的杂交种子。

袁仲桂等研究表明,决定杂种一代品质的优劣、产量高低、抗性的优势,是双亲综合性状的互补作用,而不决定于某个性状。

选育强优组合,应根据辣椒各性状的遗传表现。

结合选种目标,可对亲本进行单-性状的分析加以利用。

周群初研究表明,构成产量的主要性状单果重、单株结果数、单株产量的双亲平均值与杂种一代呈极显著正相关。

但是如何早期预测杂种优势,以及将杂种优势固定,仍是杂种优势利用的-个难题,这个难题有待于遗传规律的进一步深入研究解决。

杂种的生产,目前主要是靠人工去雄授粉,花费的人力、物力很大,而且难以保证纯度,利用雄性不育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途径。

杨世周成功地实现了雄性不育三系配套,已在生产上应用,以后又成功地选育雄性不育两用系。

王志源、赵华伦等也相继报遭了雄性不育的三系配套。

但是雄不育在生产上应用不是很普及,主要障碍是找到了不育系,很难找到合适的恢复系,配组的自由度大受限制。

而且研究结果表明,恢复基因主要分布在羊角椒和线椒类型中,在灯笼形甜椒中很难筛选出恢复基因。

因此要解决雄性不育利用的问题,应从不育的机制进行研究,找出不育、恢复的遗传规律,从而避免盲目性。

加强国外已有利用价值的材料引进,借鉴他人经验也根有必要,另外,加强化学或温度、光照等条件诱导雄性不育的研究,也是解决雄性不育利用的一个有效途径。

2.3 诱变育种
诱变育种就是采用化学药剂、射线等方法处理种子、植株、花粉等器官而进行诱导,使
其产生突变,然后从其后代中选出有利用价值的材料或直接选出新品种。

诱变育种在小麦和西瓜等作物上很成功,在辣椒育种上报道较少。

Cristinzio、Saccardo等用γ射线处理甜椒种于都曾获得抗病突变株。

笔者1993年用7射线处理了一批种子,观察三代以后,发现其抗涝性与抗病毒能力明显比未处理强。

同时还从M3代群体中发现黄化苗。

虽然各种诱变能使植株发生一定的遗传变异,但变异的结果往往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有利的机率较低。

因此,诱变育种需要庞杂的群体而使工作量加大,且结果很难预计,这是诱变育种亟待解决的难题。

亚蔬中心杨又迪博士认为,诱变处理后的个体,经多代选择后又会退回到原来水平,这个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2.4 生物技术育种
生物技术是近年来较热门的技术,国内利用生物技术进行辣椒育种已得到应用。

北京市海淀区农科所成功地用组培技术培育了海花甜椒,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利用含CMV卫星RNA 互补基因的农杆菌转化青椒,表现出CMV推迟发病与发病症状较轻的效果。

这些工作表明我国利用生物技术进行辣椒育种已有基础。

随着生物技术的各项具体技术日益完善与成熟,在辣椒育种上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育种的周期有望大幅度缩短,育种工作者将更可能地按自己的意愿创造新材料、新品种。

在我国,利用组织和细胞培养进行黄瓜植株再生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多处于试验阶段,未真正应用于黄瓜育种。

利用花粉小孢子及黄瓜未受精子房进行植株再生产生的单倍体植株,经人工加倍后,得到完全纯合的双单倍体,可以大大缩短选择、纯化的过程,直接应用于育种。

国外利用黄瓜未受精子房及辐射花粉获得的单倍体植株已应用于黄瓜育种。

我国在黄瓜细胞工程方面的研究须加强。

自1983年第一个转基因植物问世以来,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

烟草、番茄、辣椒等作物转基因方面已有大量的文献报道,一些转基因作物已在生产上应用。

黄瓜转水稻几丁质酶基因植株提高对黄瓜灰霉病抗性[10],及转基因黄瓜产生对CMV 的抗性已见报道[11]。

我们应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针对我国黄瓜品种在抗病虫性、抗热性、抗寒性、品质性状等方面的问题,开展分子生物学技术方面的研究。

包括通过分子标记将基因定位到具体染色体上,建立黄瓜基因图谱,完善黄瓜离体再生体系,使进
一步分离基因,进行基因转移成为可能。

利用分子标记进行系谱分析和定位,品系、品种和杂种的鉴定及品质、抗病性鉴定等将成为黄瓜育种的辅助手段,更好地为育种服务。

黄瓜种质资源的搜集、利用和创新
进一步加强种质资源的搜集,包括野生种及近缘种的搜集,并利用生物技术手段进行品种资源的创新,为育种服务。

品质育种
黄瓜品质主要包括感官品质,即大小、长短、色泽、质地、新鲜度、整齐度等;风味品质川口口感好,是一种综合感觉;营养品质,指所含的营养成分,包括各种维生素、有机酸、矿物质等的含量,优质的蔬菜应当有利于健康;品质育种将成为黄瓜育种的主要研究课题。

生态育种
随黄瓜周年栽培的需求,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栽培形式,且有地区生态条件的差异。

生态育种仍然任重而道远,是以后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

抗病虫育种
抗病虫品种的选育是生产无公害蔬菜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目前我国黄瓜品种大多具有对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等主要病害的抗病性。

黄瓜灰霉病、菌核病、根腐病、病毒病、蔓枯病、黑斑病是近几年发生较为严重的病害,其抗病育种研究势在必行;黄瓜根结线虫病,在我国局部地区为害严重,抗线虫育种尚未起步;黄瓜多抗性育种将成为育种的主要目标;黄瓜的主要害虫有蚜虫、茶黄螨、红蜘蛛、白粉虱等,近几年流行的美洲斑潜蝇及以为害黄瓜果实为主的鳞翅目害虫有严重发生之势,黄瓜的抗虫育种工作亟待开展。

3 结语
我国是世界上黄瓜生产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国家。

黄瓜育种历经40年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丰富的育种材料及工作经验,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

相信通过育种工作者的努力,增加国内外合作、交流,促进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育种上应用,我国黄瓜育种定能赶上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黄瓜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在我国蔬菜生产和消费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菜篮子工程”在我国的实施,广大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蔬菜生产面积在短短十几年间增长了81.8%,黄瓜种植面积也有了迅猛的发展。

到2002年就已发展到125.3万公顷,占到全国蔬菜种植面积的10%左右。

同时,黄瓜生产中的栽培方式随着保护地生产的发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促进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实现蔬菜周年生产、周年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

黄瓜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不仅促进了黄瓜育种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科技的进步,同时也带动了黄瓜种业的迅速发展。

1 黄瓜新品种在我国的应用情况
1.1 黄瓜新品种研究概况
我国黄瓜抗病育种工作起步晚,基础薄弱。

20世纪60年代生产上以地方常规黄瓜品种的应用为主,70年代初天津蔬菜所黄瓜课题组经过十几年的研究和选育,育成了以津研四号为代表的津研系列黄瓜新品种,该品种集丰产抗病于一体,在生产上被迅速广泛应用,使我国黄瓜品种产生了一次大的更新换代。

80年代初黄瓜抗病育种被列入国家攻关项目后,经过全国具有一定研究水平的多个农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联合攻关,在十余年的时间里,选育出一批以津杂2号、津春四号、中农1101、鲁黄瓜1号、龙杂黄系列为代表的黄瓜新品种,由于其具有高产、抗多种病害、适应不同栽培方式和不同生产季节等特点,经过近10年的推广,取代“津研”系列黄瓜品种,而成为20世纪90年代我国黄瓜不同生产地区、不同栽培方式、不同茬口的主栽品种,栽培面积占到全国黄瓜种植面积的30%以上。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保护地栽培的发展和黄瓜栽培面积在全国各种植区域的扩大,人们对黄瓜品质、适应性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期间我国以天津市黄瓜研究所为代表的具有较高研发实力的科研院所,开始了黄瓜的“品质育种”和“生态育种”的研究,天津黄瓜研究所还将生物技术应用于黄瓜育种,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为提高我国黄瓜育种整体水平,发挥了重大作用。

目前我国育成的在全国有一定推广面积的代表性品种有:天津黄瓜研究所育成的适宜春秋露地栽培的津优1号、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的中农8号;适宜春大棚栽培的津优2号、中农116、园丰园3号;适宜夏季露地栽培的津春4号、津春5号、津绿4号;适宜秋大棚栽培的品种有津优1号、园丰园3号;适宜秋延后节能日光温室栽培的品种有津优2号、津优1号;适宜越冬茬日光温室栽培的品种有津优3号、津绿3号、津优31;适宜冬春茬日光温室栽培的品种有津优2号、津优30、津优31等。

这些大面积种植的优良品种均为杂种一代。

它们一般表现抗病、抗逆力强,能够适应不同生态地区栽培,高产稳产,适合不同地区的消费习惯,商品性好,但在品质上,要求的主要是口感,对营养品质尚未提出相关要求,笔者认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一定会对黄瓜的营养品质提出一定的要求,建议黄瓜育种工作人员在今后的育种实践中给以足够的重视。

1.2 我国黄瓜主要种植区的生产概况
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和栽培习惯,我国黄瓜生产大体可分为6个种植区域。

东北种植区:主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北部、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该区冬季气候寒冷,日照时间长,冬季加温日光温室种植虽有逐年上升趋势,但仍以早春节能日光温室、春季塑料大棚和春夏露地栽培为主。

华北种植区:主要包括河北省、河南省、山东省、山西省、陕西省和江苏省北部的广大地区,该地区是我国传统黄瓜种植区,生产技术水平高,生产面积大,种植的茬口多,也是目前我国黄瓜设施栽培面积最大的地区(节能日光温室、塑料大棚)。

华中种植区:主要包括江西省、湖北省、浙江省、安徽省和江苏省南部的区域,该地区主要以露地和塑料大棚黄瓜生产为主,虽然近年来部分地区也有越冬日光温室的栽培,但面积不大。

华南种植区:主要包括广东省、广西省、福建省和海南省。

这一地区黄瓜种植以露地栽培方式为主,冬季以塑料小拱棚和地膜覆盖为主,夏季由于高温炎热种植面积很小。

西南种植区:主要包括四川省、重庆市和贵州省,该地区地处高原,纬度低、海拔高,气候及地理条件复杂,栽培方式及茬口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还是以露地和塑料大棚生产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