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的诗意栖居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上的诗意栖居

课堂上的诗意栖居

青海师范大学(810000)俞晓云

什么是诗意?诗意就是依靠情感和想象来营造一种情调、一种浪漫的氛围,是作为主体的人对美学的一种追求的状态。我们所追求的课堂上的诗意是以生命活动为本质,以情感意志为动力,以情与景的交融互渗为表现,达到一种入境、妙悟、升华的主体情态。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古典诗词对滋润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是,我们遗憾地发现,在教学的功利心越来越重的今天,我们的诗心渐渐地遗落了,诗词在师生眼里,只是考试时需要记住的答案而已。怎样才能找回那份久违的诗意,实现课堂上的诗意栖居呢?

一、努力还原诗词教学的诗意

诗词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着不小的比重,但却是教师们最不会教的课型之一。最常见的方法可以分成“两大流派”——“应试派”和“课改派”。“应试派”的教学方法是读诗句,解诗意,说背景,背重点;“课改派”的教学则运用各种手段力求让学生入情入境,品味诗意,感悟诗情。

平时的家常课中,绝大多数教师采用的都是“应试”的教学方式,不顾学生的生活体验,忽视古诗词的审美意境,一味地追求应考的实用功利,缺乏学生的审美体验和生命体验。这种古诗词教学“为考而教”,渐渐失去了诗的韵味与美感,学生也渐渐失去了读诗、诵诗的兴趣。虽然省时、高效,可是那份宝贵的诗意却消失殆尽。一首诗学完,留在学生脑海中的只是些单个字的解释、诗句翻译、写作特色,而最重要的诗句本身所描绘的意境却没有留下。美丽的诗词成了应试教

育的牺牲品。

各类教学观摩活动,是“课改派”一显身手的舞台。为了体现课改理念,教师们会潜心研究诗句的意境,美术、音乐等辅助手段一起登场,设置情景,渲染氛围,“有境界则自成高格”。于是,浓浓的诗意在课堂上流淌,让人真正感受到诗的力量。可惜的是,这样的课少之又少。

其实,平时的诗词教学,也应该还原诗词本身的诗意,不一定要有复杂的辅助手段,关键是教师要有这样的意识。有时候,一个小小的教学环节,就能在学生心中播下诗的种子。我曾听过一位教师教学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一诗。在教学的最后,教师让学生以“又过故人庄”为题,想象重阳佳节孟浩然与友人重逢时的情景,小组合作仿写一首诗。学生兴致勃勃,佳句纷呈。有一个小组的作品是这样的:“想起昔日约,来到故人家。黄叶空中舞,金穗田中插。携手随兴走,采菊东篱下。正是重阳日,你我共赏花。”诗句虽显稚嫩,也不乏拼凑的痕迹,可是其中跳动的诗心、流淌的诗意却让每一个听课教师击掌叫好。有人质疑这一教学环节的真实性。试想:如果这些孩子从小就背佳诗、对对子……当他们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有这么一个机会让他们也来当回诗人,有这样的表现不也在情理之中吗?

当然,还原诗词教学诗意的手段很多。作为教师,要准确理解诗词的内容,把握诗词的意境,熟悉诗词的常识。只有教师本身具有丰厚的文化积淀,再通过吟诵、想象、迁移等方法,浓浓的诗意才能充溢课堂。

二、准确定位“文包诗”教学的诗意

“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的一大创举,深受学生、教师的喜爱。不过,也正因为它的独创性,教师们在教学时,如果把握不好,常常会出现以下误区。

1.重“文”轻“诗”,舍本逐末

有的教师在教学时,过于注重挖掘“文”的语言训练点,“诗”的品悟却一带而过,这样做甚是不妥。“文包诗”,无论是最初的出发点还是最后的落脚点,都应是“诗”。正是“诗”让编者写出了这个小故事,而写这个故事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意,品味诗情。

2.化“简”为“繁”,化“深”为“浅”

有一位教师教学《黄鹤楼送别》,为了营造浓浓的离别愁绪,带领学生入情入境,课前,她花了大量的心思,结合文章内容设计了许多现代诗,以填空的形式投影在屏幕上,有时做过渡,有时做小结,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为什么呢?因为这位教师将“诗意”定位错了。古典诗词的味道就在于用极少的字表达极丰富的情感,妙就妙在这虽“简”却“深”上。而教师创作的现代诗却直白地将这份情感表露无遗,古典诗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含蓄之美被破坏了。如此营造的诗意仅仅是形式上的诗意罢了。

“文包诗”,诗美,文也美。我们进行教学时究竟是应该“以文为重”,还是应该“以诗为重”?“诗”是“文”的话题由头和故事中心;“文”是由“诗”演化而来,是“诗”的背景材料和形象说明。这类课文“诗”与“文”浑然一体,相映成趣,融“文”“诗”的语言文字之美于一体,可谓“文诗兼美”。所以,“文包诗”课文的教学,不同于一般课文的教学,它需要借助短文研读古诗,领悟诗的丰富内涵,接受美的熏陶;同时还需要“诗”“文”互照,寻找诗与文的内在联系,了解古诗的来龙去脉,感悟古诗的丰富内涵,以进一步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之美,并相机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文包诗的内核是诗,文章是为了学诗服务的。因此,课堂教学的重点应该落实到诗上。但

究竟是由诗到文,还是由文及诗,不必拘泥于某种形式,关键是要把握“文包诗”的一般规律,那就是“诗文联系,借文悟诗”。我们在教学的时候要诵读悟情、关注文体,通过诵读文本和诗句,理解并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诗意

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教学的《第一场雪》堪称课堂教学的经典。当教学的最后,黑板上神奇地出现那“骤然寒风冽,雪寂山村夜。江山粉玉积,丰年及时雪”的诗时,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沉醉在支老师带来的浓浓诗意中。当然,特级教师的功力不是每个人都有的,但语文教师也应该努力挖掘教材中蕴含的诗意。

比如,在教学老舍的《草原》时,读到草原美景,不妨吟诵《敕勒歌》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句,无须多言,意境即跃然于眼前。教学《钱学森》时,听着钱学森的肺腑之言,不妨读一读“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不妨补充一首周恩来的《大江歌》:“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十年面壁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此诗用在此处岂不是非常合适?当这些诗句响起在课堂上,那份浓浓的诗意会胜过千言万语。从这样的课堂走出来的孩子,当他看到能触动他心弦的一幕,定会随口吟诵出贴切的诗句,甚至还能稍加改动,以求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心情。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仅要教会孩子背诗,更要培养孩子运用诗词、创作诗词的能力。现在的古诗词考查也体现了这一思想。以前只要学生默写出某一首诗,现在则要求学生根据情境填写相应的诗句。让学生学会活用诗句,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诗意,让学生多积累,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在教学中,诗意的课堂,除了凭借文本形成的意境外,还包括教师语言所营造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