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优秀课件(31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 戊戌变法 u 失败了 u 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
是行不通的。
9、启示:
1.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我们 要积极支持并 投身到改革中;
2 要顺应历史进步的潮流,与时俱进,改革开放; 3 3.向先进国家学习,引进先进的技术(制度、
思想……); 4 4.重视教育,培养人才; 5 5.改革没有固定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找找看: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 明治维新有哪些相同点?
原因 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
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方式: 自上而下
作用: 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局限性: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在19世纪末中国面临严重民族危机的 情况下,出现了资产阶级领导的什么改 革?结果如何?说明了什么?
走符合本国国情的改革之路。
1.近代首先敲开日本大门的西方列 强是
A 法国
B 英国
C
C 美国
D 德国
2.最能体现明治维新性质的改革措 施是
A 发展近代工业
B 努力发展教育 A
C 文明开化 D 废藩置县
3.男士穿西服,女士打洋伞,这是
19世纪中期日本上层人物崇尚的行
头,这里所反映的情景最符合下列
哪一句口号
代表了新兴资产 阶级改革力量
明治维新
1.背景:(内忧外患) (1).幕府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日本 资本主义的发展 ---根本原因 (2).面临沦为西方国家殖民地的危机
2、前提条件:
中下级武士倒幕运动成功
3.时间: 1868年 4.目的: 富国强兵 5.主要人物:明治天皇
6、内容 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7.评价
①性质:明治维新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 阶级性质改革; ②作用: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到 了,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 强国之列。
③局限:但是改革保留了旧制度残余,军 国主义色彩浓厚。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 张的道路
1878年,东京银座点亮了用电池供电的弧光灯
国家富强之途……第一开发国民多数之智德良能
,使进入文明开化之域。
——伊藤博文
明治时期的日本课堂情景 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普及率
社会 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
生活: 大力发展教育
提高国民素质
社会生活:
明治时期举办的化装舞会
日本赴欧美参观团出港
7、评价明治维新
《解放黑人
二
奴隶宣言》
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林肯政府通过颁布《宅
地法》,宣布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这1868 场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从1861年开
始,日本进行明治维新,政治上,“废藩置
县”;经济上,禁止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
术;社会生活上,Baidu Nhomakorabea倡“文明开化”,即向
中国学习,努力发展教育,使日本逐步转
——1874年大久保利通 《关于殖产兴业建议书》
经济:推行地税改革,在“殖产兴业” 的口号下 ,发展近代经济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经济
图为明治政府颁发的地契(允许土地买卖)
经济
1872年东京与横滨铁路通车
1869年,日本建造的第一艘轮 船“孝明丸”(“横滨丸”) 从筑地驶往横滨 。
富冈缫丝厂于明 治5年(1872年)由明 治政府为实现日本 的近代化而第一次 成立的制纱厂。
变为一个封建国家。
西方
资本主义
允许
1、快乐总和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人相伴,聪明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默的人相伴,健康总与阔达的人相伴。 2、人生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的信念。
闭关锁国
丧权辱国
明治维新的原因
内忧 外患
幕府的封建统治 激化 严重阻碍了资本 主义的发展。 (根本原因)
导致
西方列强入侵
导致
社会矛盾
幕
府
统
治
危
加剧 机
民族矛盾
天皇
大权旁落
将军
掌握实权
统
治
阶
大名
效忠将军
级
武士
统治基础
被统治阶级
日本幕藩体制下封建等级示意图
倒幕运动
时间:1868年 主力:中下级武士 方式:武力
三府七十二县
京
东
都
京
大 阪
加强 国家 统一
日本海 军舰队
早在1867年,刚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 就以武力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1894 年,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加紧控制朝鲜 ……1910年正式吞并朝鲜。
军事: 实行征兵制, 建立新式军队 对外侵略扩张
大凡国之富强系于人民之贫富, 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物 产之多寡,虽依赖于人民致力于工 业与否,但寻其根源,又无不依赖 政府官员诱导奖励之力。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什么是明治维新?
明治 维新
日本天皇睦仁的年号(日 本明治天皇为首的地主阶 级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 新政府)
改革
明治维新:指日本明治政府向西方学 习,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资产 阶级性质的改革
背景:19世纪中期的日本社会状况
封建制度的代表
德川幕府
德川将军
幕府 幕府:原指出征时将军的军营,后 来日本武士的首领---将军控制了 中央政府,就把以将军为首的统治 称为幕府统治。将军幕府实际上是 朝廷之外的政府,在首都的中央政 府名存实亡。从一开始幕府就被一 些实力强大的家族控制。最后一个 幕府是德川幕府。
长州藩主的手工工场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幕府禁令: 除特许船外,严禁其他船只驶往国外。 除特许船外,不得派遣日本人至国外。 禁止官吏在长崎码头直接购买外国船只货 物。
美国用大炮打开日本国门,导致 了民族矛盾,加剧了幕府统治危 机。
1853年,黑船事件 美国海军在日本登陆
幕府允许荷兰商人 进行贸易的唯一地 点:长崎
材料一
:
国家
时间
日 1868-1873
英 1851-1873
美 1861-1873
德 1861-1873
年平均增长速度
32.2% 3.3% 5% 3.8%
日本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材料二:
1872 年的东京街头 比较 1905 年日本的有轨电车
材料三:
早在 1876 年,刚刚走上资本主义 道路的日本,就以武力强迫朝鲜签定《 江华条约》…… 1894 年,日本挑起甲 午中日战争,加紧控制朝鲜…… 1910 年,正式吞并朝鲜。
A 废藩置县
B
B 文明开化
C 求知识于世界
D 置产兴业
4.19世纪中期俄国的改革和日 本的明治维新均属于资产阶级
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D:
A 两国的改革都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 进行的
B 两国的改革都是采取自上而下的形式 C 改革使两国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D 改革使两国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改错
是行不通的。
9、启示:
1.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我们 要积极支持并 投身到改革中;
2 要顺应历史进步的潮流,与时俱进,改革开放; 3 3.向先进国家学习,引进先进的技术(制度、
思想……); 4 4.重视教育,培养人才; 5 5.改革没有固定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找找看: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 明治维新有哪些相同点?
原因 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
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方式: 自上而下
作用: 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局限性: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在19世纪末中国面临严重民族危机的 情况下,出现了资产阶级领导的什么改 革?结果如何?说明了什么?
走符合本国国情的改革之路。
1.近代首先敲开日本大门的西方列 强是
A 法国
B 英国
C
C 美国
D 德国
2.最能体现明治维新性质的改革措 施是
A 发展近代工业
B 努力发展教育 A
C 文明开化 D 废藩置县
3.男士穿西服,女士打洋伞,这是
19世纪中期日本上层人物崇尚的行
头,这里所反映的情景最符合下列
哪一句口号
代表了新兴资产 阶级改革力量
明治维新
1.背景:(内忧外患) (1).幕府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日本 资本主义的发展 ---根本原因 (2).面临沦为西方国家殖民地的危机
2、前提条件:
中下级武士倒幕运动成功
3.时间: 1868年 4.目的: 富国强兵 5.主要人物:明治天皇
6、内容 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7.评价
①性质:明治维新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 阶级性质改革; ②作用: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到 了,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 强国之列。
③局限:但是改革保留了旧制度残余,军 国主义色彩浓厚。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 张的道路
1878年,东京银座点亮了用电池供电的弧光灯
国家富强之途……第一开发国民多数之智德良能
,使进入文明开化之域。
——伊藤博文
明治时期的日本课堂情景 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普及率
社会 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
生活: 大力发展教育
提高国民素质
社会生活:
明治时期举办的化装舞会
日本赴欧美参观团出港
7、评价明治维新
《解放黑人
二
奴隶宣言》
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林肯政府通过颁布《宅
地法》,宣布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这1868 场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从1861年开
始,日本进行明治维新,政治上,“废藩置
县”;经济上,禁止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
术;社会生活上,Baidu Nhomakorabea倡“文明开化”,即向
中国学习,努力发展教育,使日本逐步转
——1874年大久保利通 《关于殖产兴业建议书》
经济:推行地税改革,在“殖产兴业” 的口号下 ,发展近代经济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经济
图为明治政府颁发的地契(允许土地买卖)
经济
1872年东京与横滨铁路通车
1869年,日本建造的第一艘轮 船“孝明丸”(“横滨丸”) 从筑地驶往横滨 。
富冈缫丝厂于明 治5年(1872年)由明 治政府为实现日本 的近代化而第一次 成立的制纱厂。
变为一个封建国家。
西方
资本主义
允许
1、快乐总和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人相伴,聪明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默的人相伴,健康总与阔达的人相伴。 2、人生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的信念。
闭关锁国
丧权辱国
明治维新的原因
内忧 外患
幕府的封建统治 激化 严重阻碍了资本 主义的发展。 (根本原因)
导致
西方列强入侵
导致
社会矛盾
幕
府
统
治
危
加剧 机
民族矛盾
天皇
大权旁落
将军
掌握实权
统
治
阶
大名
效忠将军
级
武士
统治基础
被统治阶级
日本幕藩体制下封建等级示意图
倒幕运动
时间:1868年 主力:中下级武士 方式:武力
三府七十二县
京
东
都
京
大 阪
加强 国家 统一
日本海 军舰队
早在1867年,刚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 就以武力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1894 年,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加紧控制朝鲜 ……1910年正式吞并朝鲜。
军事: 实行征兵制, 建立新式军队 对外侵略扩张
大凡国之富强系于人民之贫富, 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物 产之多寡,虽依赖于人民致力于工 业与否,但寻其根源,又无不依赖 政府官员诱导奖励之力。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什么是明治维新?
明治 维新
日本天皇睦仁的年号(日 本明治天皇为首的地主阶 级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 新政府)
改革
明治维新:指日本明治政府向西方学 习,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资产 阶级性质的改革
背景:19世纪中期的日本社会状况
封建制度的代表
德川幕府
德川将军
幕府 幕府:原指出征时将军的军营,后 来日本武士的首领---将军控制了 中央政府,就把以将军为首的统治 称为幕府统治。将军幕府实际上是 朝廷之外的政府,在首都的中央政 府名存实亡。从一开始幕府就被一 些实力强大的家族控制。最后一个 幕府是德川幕府。
长州藩主的手工工场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幕府禁令: 除特许船外,严禁其他船只驶往国外。 除特许船外,不得派遣日本人至国外。 禁止官吏在长崎码头直接购买外国船只货 物。
美国用大炮打开日本国门,导致 了民族矛盾,加剧了幕府统治危 机。
1853年,黑船事件 美国海军在日本登陆
幕府允许荷兰商人 进行贸易的唯一地 点:长崎
材料一
:
国家
时间
日 1868-1873
英 1851-1873
美 1861-1873
德 1861-1873
年平均增长速度
32.2% 3.3% 5% 3.8%
日本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材料二:
1872 年的东京街头 比较 1905 年日本的有轨电车
材料三:
早在 1876 年,刚刚走上资本主义 道路的日本,就以武力强迫朝鲜签定《 江华条约》…… 1894 年,日本挑起甲 午中日战争,加紧控制朝鲜…… 1910 年,正式吞并朝鲜。
A 废藩置县
B
B 文明开化
C 求知识于世界
D 置产兴业
4.19世纪中期俄国的改革和日 本的明治维新均属于资产阶级
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D:
A 两国的改革都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 进行的
B 两国的改革都是采取自上而下的形式 C 改革使两国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D 改革使两国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