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车辆段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修车台位数的计算
Gt T r
式中:G—日检修工作量;t—段修车辆库停作业时间,货 车为1天,客车为6天;r—台位利用率,一般取1-2辆/台
位/日,两班工作制时,可取1.6-1.8辆/台位/日
客车的日检修工作量
G客=( N客+N客外)α客/E
式中: N客—客车段配属客车辆数;
N客外—维修外段配属客车辆数; α客—客车段修循环系数,一般取 0.5,国际联运车为0.75; E—全年工作日数,取250天。
第二节
车辆段的检修工艺与 生产组织
一 车辆段修工艺流程
1、分类:
(1)现车修理:车上的不良零部件修理后 仍然装上原车使用;
优点:不需过多的备用零件;
缺点:车辆停修时间长,生产效率较低;
适用条件:特种车、杂型车或修理任务量极
小时。
(2)互换修理:除车体外,大部分零件采用 互换的方式。 优点:可以提高修车质量,生产的计划性强, 车辆停修时间短,生产效率提高。便于实现 作业流水化的工艺; 缺点:需设立专门生产车间,备用零部件量 大,一些使用率低的零件易造成资金积压; 适用范围:择应避开工程和水文地质不良地段; 应设在便于各种管线引入和与段外公路相通 的地点; 段址应有足够的发展余地。
二 车辆段房屋组成和线路布置
生产房屋:修车库、转向架间、配件加修间、 钩缓间、轮轴间、滚动轴承间、制动间等; 办公房屋和生活设施:办公楼、车间办公室、 技术室、教育室、更衣室、食堂、浴室等; 线路:修车线、存车线、装卸线、调梁线、轮 对存放场、牵出线等。
第六节
滚动轴承车间
一 轴承一般检修(段检)的基本原则
轴承段检是对新造或大修轴承在装车后的质量保证期内进 行的状态修,要求如下: 必须在经过铁路局认证并经铁道部批准的车辆段、车 轮厂的滚动轴承间内进行;
严格实行轴承原套检修;
对轴承外圈、内圈及滚子组件按照技术条件及工艺要 求进行检查、检测并对轴承外圈施行探伤检查,按规 定标准组装、注油和轴承压装; 实行轴承的使用寿命管理; 轴承检修实行严格的质量保证制度;
送流水线。
第五节 标准化制动室
一 标准化制动室的工艺布局设计
布局:一般将标准化制动室建成二层楼的形式,一层宜布置 车辆制动系统附属部件及闸瓦间隙调整器检修间,二层宜设
三通阀检修间,两层楼之间通过提升设备运输配件;
环境要求:三通阀的组装间和试验间的落尘量应小于或等于 80mg/m2;制动室内各工作间应明亮,噪声应小于80dB, 应符合环保要求; 工艺流程的设计原则:以三条检修流水线为骨架;
(2)流水作业:转向架经大分解后,借助专用的转 向架检修小车,先后经过制动梁和枕簧的分解、检
查、焊修和组装等工艺;
优点:布置紧凑,占地面积较少,工人劳动强度和 劳动条件有较大的改善,配件运输距离较近,生产 效率较高; 缺点:必须配备专用设备和工具,造价较高;
布置形式:大环形流水线、小环形流水线、平移回
主要工作范围:测试、检查、清扫、调整、更 换少量易耗零件。
2、中修
一般恢复性修理,在车辆段或客技站里进行;
主要工作范围:局部分解,着重恢复设备的技 术性能、机械强度和精度,检修主要零部件与 附属装置,更换不良件。
二 基本工艺流程及作业要求
工艺流程:轴承退卸→第一次清洗→轴承分解 (拆卸密封罩组件)→外圈除锈→第二次清洗 →烘干→轴承检查→检测→喷淋→烘干→轴承 组装(压装密封罩)→定量注油→包装→储存 →轴承与轮对压装 工艺布局:做到三条线三分开 轴承退卸、分解、清洗 轴承检查、检测 轴承组装
(1)应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宜采用横向天窗; (2)修车库的上方及侧墙上应有照明设备; (3)库内修车线轨面宜高出地面15~20mm。客车库检修台 位的修车线应设地沟,并有排水设施; (4)修车库大门的净空高度为5m,而承担罐车或冰保车检修 任务的修车库大门净空高度不应小于5.5m;
(5)修车库断部设有转向架或轮对横向输送线路时,其线路
I
联合并列库
(5)按修车库与转向架间关系分(两者有一定距离) 平行库; 阶段库;
I
II
II
I
阶段库
平行库
三 修车库
1、主要尺寸
(1)长度:与库内每股修车线的台位数、布置及
作业方式、采用的起重设备有关。 定位作业时:每股修车线的修车台位数不应小 于3台位,不超过6台位; 流水作业时:根据流水作业节奏和工位确定:
当9台位的货车库与转向架间合建成直通库,已设有两台
10t桥式起重机时,可不再设风动架车机; 客车库一般都应设10t桥式起重机和25t电动架车机。
(2)单车试验器;
(3)成套钩缓拆装设备;
(4)铆钉加热炉; (5)立柱调直机; (6)搬运设备、蓄电池车; (7)喷漆设备和油漆工作小车(客车库)
3、修车库设计的其它要求
二 车辆段总平面布置的原则和要求
应具备先进合理的检修工艺流程,结合自然条
件,充分考虑城市规划的要求,并考虑远期预
留发展的可能性; 车辆进出、配件运送、材料存取等应便捷; 段内生产房屋及设施的布置应根据采用的工艺 流程,以修车库和转向架间等主要建筑为中心, 与修车库和转向架间关系密切的辅助生产分间 宜布置在相应的侧跨或其附近;
第七章
车辆段
定义:是各种车辆的主要检修基地,又 称车辆定检设备。 分类:
货车段 客车段 混合段
罐车段
机保段
第一节
车辆段规模的确定
一 车辆段规模的确定原则
一般以修车台位数表示;
规模过小会使设备利用率不高,增加基建投资
和人员;
规模过大会增加投资,还不能充分发挥车辆段
的检修能力,台位利用率低; 《铁路车辆设备设计规范》规定:客车段宜采 用6~12台位,不应小于4台位,货车段宜采用 9~18台位,不小于6台位。
一般宜单独设置油漆库,油漆台位设于修车库内
时,一般设于修车库的端部,并应与一般修车台 位隔开。
四 转向架间
1、设计原则:转向架间与修车库、配件加修
间、轮轴间、滚动轴承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设计中要注意与之混成一体,不可分割;
2、转向架检修的主要流程:
清洗→翻转检查→分解→检修→组装
3、作业方式: (1)定位作业:检修阶段一直固定在一个台位上完 成全部工序,人员按台位配置,采用包修制; 优点:专用设备少,设备简单,易于组织生产; 缺点:占地面积大,配件运输距离较远,工人劳动强 度大,条件差,生产效率受限制; 适用范围:车型杂或任务量小的车辆段。
货车的日检修工作量
• 按保有量确定:G货1= α货n货/E
式中:α货—货车段修循环系数,取0.8;
n货—货车保有量; • 按有调作业空车和装卸作业车确定: G货2=β1ω1+ β2ω2 式中:β1—有调作业空车扣修车系数,取0.013; β2—装卸作业车扣修车系数,取0.016;ω1—货 车段所在站有解编作业的空车数;ω2—货车段 所在站有解编作业的装卸车数。
检修作业间的组成及要求
组成:轴承退卸、清洗间;轴承检查间; 轴承检测间;轴承组装间、轴承存放间; 轴承与轮对压装间;
对作业间的要求:关键工序要清洁、干
燥、密封性好。
第七节
空调车间
一 空调车间的任务
空调三机的检修
空调机组
柴油机
发电机
二 修程
1、小修
维持性修理,在车辆段或客技站里进行;
II
I
II 单侧跨
I
II 双侧跨
I
无侧跨
(2)按库线贯通与否分 尽头式;
移车台贯通式;
线群贯通式; (3)按修车库与转向架间关系分(两者紧邻) 直通式; 阶梯式;
并列式;
L型库。
I
尽头式
I
移车台贯通式
I
线群贯通式
II
I
I
直通式
II
阶梯式
I
II
I
II 并列式
L 型库
(4)联合并列库;
III II
优点:改善工作环境;提高检修质量;加强工装设备;承担
部分站修所空气制动配件的辅修任务。
二 三通阀检修工艺流程
高压水外部冲洗
初试 不合格三通阀
分解
清洗
检查 填写三通 检修单
检修
二次清洗
给油组装
机能试验
存储
发放
三 制动附属部件及闸调器检修工艺流程
高压水外部冲洗→分解→清洗→检查→ 检修→二次清洗→给油组装→机能试验 →储存→发放
二 车辆段修作业方式
1、分类:
(1)定位作业:在车辆检修的全过程中,其 车体或主体部件始终固定在同一个检修台位 上,各工组依次对车辆部件进行修理;
优点:工艺和设备相对简单,易于组织生产;
缺点:作业干扰较大,不便使用固定的专用设备,
生产效率不易提高,修理质量不高;
(2)阶段作业:将车辆检修作业分为几个大阶 段,顺次分阶段地使车体经过几个修车台位; 优点:能适合我国情况,更适合客车的修理; 缺点:生产效率还需进一步提高。
L=l1+(s-1) l2+b1+ b2+ (s-1) d+nf
式中:L—修车库长度; s—一股道上的修车台 位数; l1、 l2—含转向架的修车台位长度; b1 、 b2—修车库两端墙至最近台位间的距离; d—修 车台位间的间隔距离,一般取1m;n—运输通道 数量;f—运输通道宽度,一般取3m。
轨面的高度,应根据车辆限界、架车高度、车顶作
业需要、起重机结构尺寸和操作室位置等确定;
h=车辆限界高度+架车高度+人体高+起重机梁底
至起重机走行轨面的距离+安全间隙
2、设备
(1)起重机和架车设备:
9台位及以上货车库设风动架车机和一台10t桥式起重机,
若地下水位较高装设风动架车机有困难时,可设两台10t 桥式起重机; 9台位以下的货车库可设一台10t桥式起重机或一台5t桥式 起重机和风动架车机;
(3)流水作业:把检修过程分解为若干时间接近
的节奏,使车体依次通过各修车台位;
优点:便于组织专业化生产,作业干扰少,能使用
专用设备,生产效率较高,检修质量有保证;
缺点:生产组织较困难,必须有相应的专用设备。
二 车辆段修作业方式
2、我国的实际情况: 货车段修普遍采用定位作业方式(车体定 位,部件检修流水作业);客车段修大多采 用阶段作业方式,但一些车辆段在努力实现 流水作业。
三 车辆段工作班制
主要是日勤修车制度,但为了解决检修 能力不足和检修任务量的迅速增长之间 的矛盾,在试点段试行了两班制。
第三节
车辆段位置与总平面布置
一 车辆段位置
货车段应设在有车辆解编作业、空车集结并便于扣车
的编组站、港湾站和工业站所在地;客车段应设在有
大量始发和终到旅客列车的客运站附近; 当调车场附近有足够的平坦场地时,货车段应布置在 调车场附近,当车站有两个调车场时,应设在扣车条 件较好的调车场附近; 货车段出入段线应从调车场进场或调车场尾部牵出线 上出岔,客车段出入段线应从客运站直接引入。
二 车辆段总平面布置的原则和要求
产生噪声、冲击振动的车间应远离化验室、计量室、
制动间、轮轴间等车间;产生粉尘及有毒、有害气体
的车间应布置在全年风频最小风向的上风侧; 锅炉房、空气压缩机间、配变电所应邻近各自的负荷 中心,其房屋建筑宜分别单独设置; 段内应修建道路并与段外公路相通; 段内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应符合卫生、安全、消防的规 定,并满足布置道路、铺设管道和绿化等的要求。
第四节
车辆段主厂房的组合与 设计要求
一 主厂房的组成 修车库
转向架间 配件加修间
二 主厂房的组合形式
1、确定原则:应根据修车工作量、修车作业方 式、检修工艺并结合地形及当地气象条件等因
素综合考虑;
2、分类:
(1)按车库两侧边跨分
单侧跨:转向架间在修车库的一侧; 双侧跨:转向架间在修车库的两侧; 无侧跨:转向架间不在修车库的两侧;
中心线距端墙内侧的距离,应满足桥式起重机便于吊运转向 架或轮对的作业要求。
(6)修车库内应铺设压缩空气管路、动力配线, 并根据需要铺设乙炔管路、二次电焊线路和电力
插座,各种管路阀门的数量和位置应满足修车作
业的要求; (7)修车库厂房结构宜按设置两台10t桥式起重 机设计; (8)客车段或机保段应设固定台位的油漆台位,
(2)跨度:根据客货车检修作业需要及实际使 用情况,并按建筑模数(3的倍数)确定:股道 间距不应小于7m,旧线改建时可采用6m,股道中 心线距侧墙采用5m,不应小于4.5m 。
修车库的跨度
修车线数量(条) 跨度(m) 2 18 客车库 3 27 2 18 货车库 3 24 4 30 库别
(3)高度:指库内桥式起重机走行轨面至修车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