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比赛期膳食营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页
2.外周疲劳的特点
外周疲劳发生的部位起于神经一肌肉接点,止于骨 骼肌收缩蛋白。
第11页
外周疲劳的机制解释
神经肌肉接点中乙酰胆碱在接点后膜的堆积,导致 肌肉缺乏正常的兴奋、舒张交替,造成做功能力下 降;肌细胞膜表现为长时间运动产生的自由基数量 增加,自由基攻击细胞膜造成细胞膜完整性遭到破 坏,通透性增加;肌浆网表现为长时间运动造成对 钙通道控制能力降低,出现钙离子在细胞内外的流 通紊乱;
如果比赛前膳食营养不当,常会使运动员的比赛能力下降, 甚至发生消化功能紊乱,腹胀、腹痛、呕吐、腹泻、低血 糖、疲劳无力和肌肉痉挛等情况,以致降低竞赛能力,影 响运动竞赛成绩。 第8页
(一)运动性疲劳及其特点
运动性疲劳:是指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在特定
水平上进行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包 括中枢疲劳和外周疲劳。
第ຫໍສະໝຸດ Baidu页
运动员在比赛前处于高度兴奋和精神集中紧张应激状态, 此时胃肠道和脾区的血流量减少,消化机能减弱,食欲减 退和腹部不适,甚至会出现腹泻。 比赛前安全卫生的膳食营养有助于为运动员保持良好的竞 技状态创造条件;运动员训练后的疲劳恢复手段、膳食之 外的无兴奋剂营养品补充是赛前最佳运动状态出现的重要 环节。
第19页
(3)恶心、呕吐:运动中或运动后甚至会出现
上消化道恶心、呕吐和食物反流等症状。
(4)呕血、便血:大强度运动使消化道严重缺
血导致黏膜糜烂甚至出血,有时会出现上(下) 消化道出血现象。
第20页
(5)菌群失调:在正常人体中,某些对肠道无
害的共生菌群、食物等抗原一般不易通过正常肠 黏膜进入血液。但过度训练时肠黏膜正常的防御 作用被削弱,导致免疫调节失常,使这些物质可 以进入肠黏膜,激发一系列特异性免疫反应与炎 性变化。这往往会加重上述的临床症状。
第12页
外周疲劳的机制解释
代谢因素因素主要指能源物质的耗竭和代谢产物的 堆积;组织细胞脱水引起体温增高、皮肤血流量增 加、组织血氧供应减少;血容量减少 → 血压降低→ 心脏排出量减少→ 心血管和肌肉工作能力降低 → 运动能力下降。
第13页
总之,运动员训练中出现疲劳不只是一个部位的 问题,也不是某一个环节的问题,而是整个代谢 过程出现了紊乱。
动员过度训练与胃肠功能紊乱的膳食营养调理。
3、掌握运动员赛前调整期的膳食营养原则和措
施,比赛当日的膳食营养原则和措施以及加速体 能恢复的膳食营养原则和措施。
第3页
本章主要介绍了竞技能力与膳食营养,预防和推 迟运动性疲劳的营养措施,运动员过度训练与胃 肠功能紊乱的膳食营养原则和措施;比赛当日赛 前一餐的膳食营养原则和措施;比赛前2-3h的膳食 营养原则和措施;比赛前1h及其以后的膳食营养 原则和措施;比赛途中的饮食营养原则和措施; 运动能力下降的营养学因素,加速体能恢复的膳 食营养原则和措施。
第21页
(二)运动员过度训练与胃肠功能紊乱的膳食营养调理
过度训练时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
紊乱,导致其调节能力减弱。同时,胃肠黏膜也 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并且黏膜免疫力受损,胃肠动 力下降。
第22页
运动员过度训练与胃肠功能紊乱 的膳食营养调理注意事项
(1)饮食要有严格规律性 解释:由于在过度训练时,机体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调节
第4页
竞技能力;胃肠功能紊乱;营养补剂;高糖低脂膳
食;体液恢复。
第5页
第6页
运动员比赛成绩取誊于科学的训练、良好的竞技状
态、心理素质和合理的膳食营养。
合理的膳食营养有助于提高运动员训练效果和竞赛
能力,并促进运动后体力的迅速恢复。
需要指出的是膳食营养促进竞赛能力的良好作用,
不是在短期内能产生的。
消化系统的机能好坏直接影响着营养物质的摄入、
能量代谢。
第18页
过度训练状态下运动员消化系统常见症状
(1)食欲下降: (2)腹痛、腹泻:过度训练的运动员常出现胃
排空延缓,胃痛、腹胀、嗳气。有些会出现腹部 痉挛、疼痛→ 强迫排便→便后缓解的规律。腹泻 程度轻重不一,轻者每日排便2-3次,或腹泻与 便秘交替出现。重者排便频繁,粪便多糊状。
(6)适量补充提升免疫功能的营养物质,有利于
增强机体抗病的能力。
(7)耐力性运动疲劳后应适量补充蛋白质,应根
据负荷的程度适当食用一些脂类食品。
第17页
(一)运动员过度训练与胃肠功能紊乱的症状特点
过度训练:是由于训练不当造成的运动性疾病。
其病因及发病机理复杂。一般认为是由于运动负 荷过大,机体长期得不到恢复而产生的综合症。
第14页
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学说和理论假设
关于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目前形成了多种学
说和理论假设,如“堵塞学说”、“衰竭学说”、 “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保护性抑制学 说”、“突变理论”、“自由基学说”和“细胞 凋亡学说”等。
第15页
(二)运动性疲劳预防和推迟的营养措施
(1)防止乳酸堆积。主要采取增加碱性食物和保
证体内维生素C、E、A、B2、B1的营养良好。
(2)增加运动前和运动中补糖,使肌糖原储备充
足——保持运动中血糖水平。
(3)注意赛前、赛中科学补液,保证体内水合状
态良好。
(4)校正运动前微量元素营养不足或缺乏状态。
第16页
(5)适量补充抗氧化物质有利于减轻疲劳,增强
耐力,防止运动损伤和炎症。
第1页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运动员赛前调整期的膳食营养 第二节 运动员比赛当日的膳食营养 第三节 运动员赛后的膳食营养 补充教材:《中药白术对不同负荷运动引起的应
激性胃溃疡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第2页
1、了解竞技能力与膳食营养的关系,运动能力
下降的营养学因素;
2、熟悉预防和推迟运动性疲劳的营养措施,运
中枢疲劳和外周疲劳的特点是有区别的。
第9页
1.中枢疲劳的特点
运动性中枢疲劳发生的部位起于大脑,止于脊髓运动神
经元。 研究表明:人体在稳定状态下运动时,大脑中的生化变化 不大,但人体出现疲劳而机能下降时,中枢神经系统就会 出现抑制。 主要表现:ATP浓度下降,脑中某些氧化酶活性出现抑制; 血液中色氨酸和支链氨基酸比值下降,脑中5-羟色氨水平 上升,造成对大脑的抑制;运动时造成体内氨基酸和嘌呤 核苷酸循环加强,增加脑中氨含量。
2.外周疲劳的特点
外周疲劳发生的部位起于神经一肌肉接点,止于骨 骼肌收缩蛋白。
第11页
外周疲劳的机制解释
神经肌肉接点中乙酰胆碱在接点后膜的堆积,导致 肌肉缺乏正常的兴奋、舒张交替,造成做功能力下 降;肌细胞膜表现为长时间运动产生的自由基数量 增加,自由基攻击细胞膜造成细胞膜完整性遭到破 坏,通透性增加;肌浆网表现为长时间运动造成对 钙通道控制能力降低,出现钙离子在细胞内外的流 通紊乱;
如果比赛前膳食营养不当,常会使运动员的比赛能力下降, 甚至发生消化功能紊乱,腹胀、腹痛、呕吐、腹泻、低血 糖、疲劳无力和肌肉痉挛等情况,以致降低竞赛能力,影 响运动竞赛成绩。 第8页
(一)运动性疲劳及其特点
运动性疲劳:是指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在特定
水平上进行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包 括中枢疲劳和外周疲劳。
第ຫໍສະໝຸດ Baidu页
运动员在比赛前处于高度兴奋和精神集中紧张应激状态, 此时胃肠道和脾区的血流量减少,消化机能减弱,食欲减 退和腹部不适,甚至会出现腹泻。 比赛前安全卫生的膳食营养有助于为运动员保持良好的竞 技状态创造条件;运动员训练后的疲劳恢复手段、膳食之 外的无兴奋剂营养品补充是赛前最佳运动状态出现的重要 环节。
第19页
(3)恶心、呕吐:运动中或运动后甚至会出现
上消化道恶心、呕吐和食物反流等症状。
(4)呕血、便血:大强度运动使消化道严重缺
血导致黏膜糜烂甚至出血,有时会出现上(下) 消化道出血现象。
第20页
(5)菌群失调:在正常人体中,某些对肠道无
害的共生菌群、食物等抗原一般不易通过正常肠 黏膜进入血液。但过度训练时肠黏膜正常的防御 作用被削弱,导致免疫调节失常,使这些物质可 以进入肠黏膜,激发一系列特异性免疫反应与炎 性变化。这往往会加重上述的临床症状。
第12页
外周疲劳的机制解释
代谢因素因素主要指能源物质的耗竭和代谢产物的 堆积;组织细胞脱水引起体温增高、皮肤血流量增 加、组织血氧供应减少;血容量减少 → 血压降低→ 心脏排出量减少→ 心血管和肌肉工作能力降低 → 运动能力下降。
第13页
总之,运动员训练中出现疲劳不只是一个部位的 问题,也不是某一个环节的问题,而是整个代谢 过程出现了紊乱。
动员过度训练与胃肠功能紊乱的膳食营养调理。
3、掌握运动员赛前调整期的膳食营养原则和措
施,比赛当日的膳食营养原则和措施以及加速体 能恢复的膳食营养原则和措施。
第3页
本章主要介绍了竞技能力与膳食营养,预防和推 迟运动性疲劳的营养措施,运动员过度训练与胃 肠功能紊乱的膳食营养原则和措施;比赛当日赛 前一餐的膳食营养原则和措施;比赛前2-3h的膳食 营养原则和措施;比赛前1h及其以后的膳食营养 原则和措施;比赛途中的饮食营养原则和措施; 运动能力下降的营养学因素,加速体能恢复的膳 食营养原则和措施。
第21页
(二)运动员过度训练与胃肠功能紊乱的膳食营养调理
过度训练时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
紊乱,导致其调节能力减弱。同时,胃肠黏膜也 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并且黏膜免疫力受损,胃肠动 力下降。
第22页
运动员过度训练与胃肠功能紊乱 的膳食营养调理注意事项
(1)饮食要有严格规律性 解释:由于在过度训练时,机体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调节
第4页
竞技能力;胃肠功能紊乱;营养补剂;高糖低脂膳
食;体液恢复。
第5页
第6页
运动员比赛成绩取誊于科学的训练、良好的竞技状
态、心理素质和合理的膳食营养。
合理的膳食营养有助于提高运动员训练效果和竞赛
能力,并促进运动后体力的迅速恢复。
需要指出的是膳食营养促进竞赛能力的良好作用,
不是在短期内能产生的。
消化系统的机能好坏直接影响着营养物质的摄入、
能量代谢。
第18页
过度训练状态下运动员消化系统常见症状
(1)食欲下降: (2)腹痛、腹泻:过度训练的运动员常出现胃
排空延缓,胃痛、腹胀、嗳气。有些会出现腹部 痉挛、疼痛→ 强迫排便→便后缓解的规律。腹泻 程度轻重不一,轻者每日排便2-3次,或腹泻与 便秘交替出现。重者排便频繁,粪便多糊状。
(6)适量补充提升免疫功能的营养物质,有利于
增强机体抗病的能力。
(7)耐力性运动疲劳后应适量补充蛋白质,应根
据负荷的程度适当食用一些脂类食品。
第17页
(一)运动员过度训练与胃肠功能紊乱的症状特点
过度训练:是由于训练不当造成的运动性疾病。
其病因及发病机理复杂。一般认为是由于运动负 荷过大,机体长期得不到恢复而产生的综合症。
第14页
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学说和理论假设
关于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目前形成了多种学
说和理论假设,如“堵塞学说”、“衰竭学说”、 “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保护性抑制学 说”、“突变理论”、“自由基学说”和“细胞 凋亡学说”等。
第15页
(二)运动性疲劳预防和推迟的营养措施
(1)防止乳酸堆积。主要采取增加碱性食物和保
证体内维生素C、E、A、B2、B1的营养良好。
(2)增加运动前和运动中补糖,使肌糖原储备充
足——保持运动中血糖水平。
(3)注意赛前、赛中科学补液,保证体内水合状
态良好。
(4)校正运动前微量元素营养不足或缺乏状态。
第16页
(5)适量补充抗氧化物质有利于减轻疲劳,增强
耐力,防止运动损伤和炎症。
第1页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运动员赛前调整期的膳食营养 第二节 运动员比赛当日的膳食营养 第三节 运动员赛后的膳食营养 补充教材:《中药白术对不同负荷运动引起的应
激性胃溃疡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第2页
1、了解竞技能力与膳食营养的关系,运动能力
下降的营养学因素;
2、熟悉预防和推迟运动性疲劳的营养措施,运
中枢疲劳和外周疲劳的特点是有区别的。
第9页
1.中枢疲劳的特点
运动性中枢疲劳发生的部位起于大脑,止于脊髓运动神
经元。 研究表明:人体在稳定状态下运动时,大脑中的生化变化 不大,但人体出现疲劳而机能下降时,中枢神经系统就会 出现抑制。 主要表现:ATP浓度下降,脑中某些氧化酶活性出现抑制; 血液中色氨酸和支链氨基酸比值下降,脑中5-羟色氨水平 上升,造成对大脑的抑制;运动时造成体内氨基酸和嘌呤 核苷酸循环加强,增加脑中氨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