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分类及作用机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菌的致病性
在体内繁殖:细菌在体内繁殖,要求适 合它生长的营养条件和抵抗寄主的能力 ,如变形杆菌,由于具有尿素酶,能利 用尿素生长,并产生氨损伤组织,所以 比其他细菌引起更为严重的肾盂肾炎。 又如布氏杆菌能在胎型绒毛膜和羊水中 大量生长,造成流产,因为胚胎组织中 有丰富的赤癣醇是布氏杆菌生长的刺激 素。
七、氯霉素类
氯霉素是治疗眼部感染的首选药。 不良反应: 1.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包括可逆性血细胞 减少和不可逆的再生障碍性贫血。) 2.灰婴综合征
人工合成抗菌素
喹诺酮类 磺胺类 其他合成抗菌药: 1.甲氧苄啶(TMP),又名磺胺增效剂 。 2.硝基呋喃类 如:呋喃妥因、呋喃唑酮 。3.硝基咪唑类 如:甲硝唑、替硝唑。
抗生素定义
抗生素:是指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 、放线菌属)产生的一种具有抑制或杀 灭其他微生物作用的代谢产物。 天然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培养液中提 取获得。 半合成抗生素:是指通过对天然抗生素 化学结构进行改造得到的产品。
常用抗生素的分类
ß-内酰胺类 大环内酯类 林可霉素类 氨基糖甙类 多粘菌素类 四环素类 氯霉素类 糖肽类喹 喹诺酮类 碳青霉烯类
三、林可霉素类
此类包括林可霉素(洁霉素)和克林霉 素(氯洁霉素)。抗菌谱与红霉素相同 ,克林霉素抗菌活性比林克霉素强,口 服吸收好且不受食物影响,毒性较小, 主要经肝代谢,均为抑制细菌蛋白质的 合成。克林霉素和林可霉素与氯霉素、 红霉素的作用靶点相同,故不宜合用。
四、氨基苷类
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西索米星以及人 工半合成的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奈替米星等。
共同特点:1.作用机制均为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抗 菌谱广。2.水溶性好,化学性质稳定。3.口服难吸收, 口服用于胃肠道感染及消毒。4.易产生耐药性。5.不良 反应:损害第八对脑神经(临床反应可分为两类:一 为前庭功能损害,口有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 和平衡障碍等。另一为耳蜗神经损害,表现为听力减 退,甚至耳聋。);肾毒性;神经肌肉阻断作用;过 敏反应。
细菌的致病性
侵入机体:分三种不同现象: 1.细菌在表面生长繁殖,释放毒素,毒素进 入人体,如破伤风、白喉等。 2.有些细菌在吸附后,细胞膜上形成裂隙, 细菌进入细胞内繁殖产生毒素,使细胞死亡, 如痢疾杆菌和沙门氏杆菌。 3.另有些细菌,通过粘膜上皮细胞进入皮下 组织,并进一步扩散如链球菌所致丹毒及蜂窝 组织炎等。
细菌的致病性
毒素:有外毒素和内毒素两类,肉毒杆菌的毒素 和葡萄球菌的肠毒素即是外毒素(在体外产生 )。还有在传染病中起主要作用或起部分致病 作用的如白喉、破伤风的毒素以及链球菌的红 斑毒素等。引起肠道感染的细菌,可产生一些 毒素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cAMP增加,肠道分 泌增多而致腹泻。内毒素是和革兰氏阴性细菌 细胞壁相关的磷脂多糖蛋白质,大分子复合物 ,脂多糖是其主要成分,内毒素可以引起微循 环灌注不足,休克、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凝血和 施瓦茨曼氏反应(局部皮肤反应)等。
一、β-内酰胺类
青霉素类:天然青霉素
作用机制均为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 成。
自1959年以来,先后合成了具有耐酸、 耐酶、广谱等特点的半合成青霉素。(如 广谱的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等,它们对 革兰阳性或阴性菌均有作用。耐酸,可 口服,但不耐酶,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 菌无效。)
头孢菌素类:
作用机制均为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 成。
第一代常见皮疹等过敏反应,偶见过敏 性休克。第一、二、三代有不同程度的 肾毒性,第四代没见肾损害报道。
第一代:头孢羟氨苄、头孢氨苄、头孢唑啉 、头孢拉啶、头孢丙烯。口服主要治疗革兰 阳性菌,
第二代:头孢呋辛脂、头孢克洛、头孢孟多 。可为一般革兰阴性菌感染的首选药,另对 革兰阳性菌及流感嗜血杆菌也有较强作用。
抗菌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制
赣州市肿瘤医院 黄刚
细菌的结构
细菌的致病性
致病性:细菌对寄主的侵犯,包括细菌吸附于 体表,侵入组织或细胞,生长繁殖,产生毒素 ,乃至扩散蔓延以及抗拒寄主的一系列防御机 能,造成机体损伤。
吸附:细菌能以它表面的特殊成分和结构附着 于寄主体表或各器官的上皮粘膜,如大肠杆菌 的某些菌株借其表面抗原(K88)吸附于肠上 皮,淋球菌借其表面丝状突出物吸附于尿道上 皮,化脓性链球菌借其表面特异性M蛋白吸附 于咽部粘膜等。
二、大环内酯类
此类药共同特点为: 1.作用机制相同,均为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起快速抑菌作用,有些在高浓度下也有杀菌作 用。 2.抗菌谱窄,主要用于大多数需氧革兰阳性菌 和阴性球菌、厌氧菌等感染。对衣原体、支原 体、军团菌等非典型病原体也具有良好作用。 3.目前除阿奇霉素外均在肝代谢。 4.毒性低微,口服的主要副作用为胃肠反应, 静注易引起血栓性静脉炎。偶见皮疹,瘙痒。
第三代: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克 肟、头孢地尼。口服主要用于革兰阴性 菌所致各系统的中度感染。
第四代:头孢皮罗、头孢吡肟、头孢唑 南。用于其他抗生素治疗无效的严重感 染或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的细菌引起的各 系统严重感染
其他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类抑制药(例 如克拉维酸,其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合 用,可明显增强抗菌作用);
细菌的致病性
扩散:某些细菌能产生可溶性物质,分 解结缔组织基质中的透明质酸,造成皮 下扩散,如化脓性链球菌。另外有些细菌 如布氏杆菌、鼠疫杆菌,在淋巴结内不 被清除,反而能生长繁殖,通过淋巴液 扩散至体内其他部位。在机体抵抗力差 时,局部感染的细菌可侵入血循环造成 菌血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细菌的致病性
对寄主防御机能的抵抗:如链球菌的溶血 素、肺炎球菌的荚膜、金黄色葡萄球菌 的凝固酶、结核杆菌的抑制和抵抗溶菌 酶的作用,有些致病菌还能产生某些物 质杀伤吞噬细胞等,这些均能使细菌在 机体内存活而致病。
五、多粘菌素类
多粘菌素对生长繁殖期和静止期的细菌 均有效。细菌对其不易产生耐药性。但 毒性较大,主要表现在肾脏及神经系统 两方面,偶见白细胞减少和肝脏毒性。
六、四环素类
抗菌谱极广,包括需氧和厌氧的革兰阳 性和阴性菌、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 体、和螺旋体,还有间接抑制阿米巴原 虫的作用。 可分为天然品与半合成品两类。天然品 有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等;半合成 品有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