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幼儿同伴关系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幼儿同伴关系探究
保山市隆阳区幼儿园张雨宁
摘要:同伴关系是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伴关系在幼儿社会化和身心全面发展过程中起着成人无法替代的作用。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精神环境,有利于他们形成自尊、自信、活泼开朗的性格,有利于促进其社会化及心智的发展,而同伴交往困难将影响幼儿以后的社会适应。因此,在与幼儿紧密联系的班级一日活动中,形成幼儿
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同伴关系;一日活动;培养途径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需要鼓励和提高幼儿与人交往的勇气和兴趣。在日常生活的许多环节,都蕴藏中锻炼即增强幼儿交往能力的契机,性格内向的幼儿不善于主动和别人交谈,但是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事,他们也会展现出另一个全新的自己。”同伴关系在幼儿的身心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充分把握住幼儿班级一日活动中的教育契机,运用各种教育途径,培养幼儿良好的同伴交往关系。
一.幼儿的同伴关系及幼儿园的一日活动
(一)幼儿同伴关系的定义及特点
1.同伴关系(peer relationships)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幼儿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1]。良好的同伴关系对幼儿认知、情感和社会性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
幼儿成长的过程是由自然人变为社会人的过程, 而这种转变的基本途径之
一便是与同伴交往。幼儿期是同伴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同伴关系在幼儿社会化中起着成人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积极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幼儿社会价值的获得、社会能力的培养以及认知和人格的健康发展。反之, 如果幼儿期没有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 就有可能影响幼儿更新社会经验, 失去同伴间的情感支持,
不利于幼儿养成理解和帮助别人的情操, 从而最终影响幼儿社会化的进程。因此, 帮助幼儿建立和谐的同伴关系, 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对于幼儿以后更积极
地适应社会至关重要。
2.幼儿同伴关系的特点。同伴关系是在交往关系中建立并通过交往活动体现,为此在交往活动中具备以下特点:
(1)年龄方面 : 幼儿交往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 由不稳定逐渐趋向稳定, 大班幼儿交往有了一定的稳定性。在幼儿交往能力发展过程中, 小班到中班时期出现了一个加速期, 中班与大班幼儿交往水平相差无几。
(2)性别方面: 3~ 6 岁幼儿同性交往多于异性交往, 在3~ 4岁组二者差异很小, 在4~5 岁组男孩与同性交往几乎是与异性交往的两倍,而女孩则无此明显的差异, 男孩交往对象极广, 5~ 6 岁组幼儿与前两组相比发生了逆转现象, 女孩与同性交往的次数几乎是与异性交往次数的两倍。而男孩则无此明显差异, 女孩交往水平高于男孩,女孩的合作游戏明显多于男孩, 男孩对同伴做出的消极反应明显多于女孩, 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受到拒绝。[2]
(二)培养幼儿同伴关系的意义
1.同伴关系可以满足幼儿归属及爱的需要
需要是个体在一定条件下对自身存在与发展的欲求,是个体活动的内在动力。人的自身需要满足与否对其行为有直接影响。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马斯洛把人的需要按分成了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认为只有较低层次的需要满足了,才会产生较高层次的需要。而同伴之间的交往恰好满足了幼儿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这些需要的满足对于促进幼儿社会化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幼儿与同伴的交往可以使幼儿获得从成人那里得不到的心理满足,特别是当幼儿在同伴集体中被同伴接纳并与同伴建立起友谊,同时在集体中占有一定地位,并受到同伴的赞同时,幼儿将会获得上述需要的满足。
2. 同伴关系有利于促进幼儿良好情绪情感的发展
同伴交往带给幼儿丰富的情绪情感体验,而且对幼儿健康情感的发展大有好处。如幼儿在与同伴的竞赛性交往中获胜而感到自豪,同伴已有了对其成功感及羡慕外,对自己获得成功也产生了积极向往。在幼儿的安慰、帮助、同情诸能力的形成过程中,同龄人同伴起着重要的作用。有调查表明,约有60%的亲社会行为来自同龄人,40%来自成人。长期与同伴的交往,幼儿的情绪情感就会朝着健康的适合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
3. 同伴关系可以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幼儿良好的行为总是能促使其交往的成功;反过来,成功的交往又强化其良好行为,并使之转化为一些稳定的交往技能。如有个4岁的男孩,他聪明好动,看见同伴在一起玩得开心,就前去观看,看见自己喜欢的玩具就一把抓过来。问他为什么要抢同伴的玩具,他很委屈“我不是抢玩具, 我想和他们一起玩。”可见,他的主观意识只是想参与交往,行为上却不知如何交往。
一个偶然的机会,同伴用小汽车与他换变形金刚,他高兴极了,因为他最喜欢汽车,而且这个小小的交换带给他的不仅仅是快乐,还有交往方式的启示。自那以后,他不再盲目地去抢别人的玩具,如果他想得到某件玩具,总是要拿一件玩具去和同伴进行协商交换。
皮亚杰认为:“正是产生于同伴关系中的合作与感情共鸣使得幼儿获得了关于社会的更广阔的认知视野, 在幼儿与同伴关系中出现的冲突将导致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发展并促进社会交流所需技能的获得。”幼儿期是幼儿同伴关系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幼儿园是大多数幼儿最早加入的集体生活环境,对培养和加强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在幼儿园中探究幼儿的同伴关系显得更加有必要。
在与幼儿紧密联系的班级一日活动中,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的同伴关系,从而为其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更好的适应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三)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定义及分类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把幼儿园一日活动分为:游戏活动、教育活动、生活活动。明确指出:“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具体的一日活动包括晨间活动、早操、早餐、上课与活动、课后活动、盥洗活动、午睡、午操、午点、游戏及其它活动、离园十二个环节。
2.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分类:
(1)游戏活动。游戏是一种基于幼儿个体内在需要的自发自主性活动,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途径,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是纲要总则中所指出的。教师的任务主要是通过观察幼儿的游戏了解幼儿,通过环境的创设和适当的介入支持幼儿的游戏,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要保证幼儿游戏的时间。
我国《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把幼儿园的游戏活动分为:创造性游戏(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体育游戏、智力游戏、音乐游戏、娱乐游戏等。
(2)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学习探索的过程,学习活动强调各领域内容有机联系,强调幼儿直接体现的过程,强调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探索意识,使幼儿在自主活动基础上,积累和扩展感性经验,从而促进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也在集体活动中养成与人交往,与人合作的态度。其主要主要形式包括:集体教学活动、小组活动、教师指导的区域活动、种植活动、社区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