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的源起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子监的源起和发展
内容摘要:国子监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对中国古代社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它诞生起,经过诸多朝代的变更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有兴盛,有衰竭中断,有重建复兴,成为一种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独特形式。
关键词:国子监太学源起与发展
国子监具备了两种功能,一是国家管理机关的功能,二是国家最高学府的功能。说到国子监的源起,严格来讲是在隋开皇初年决定国子寺辖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开皇十三年(593) 国子寺不再隶属太常,成为独立的教育管理机构,复名国子学。大业三年(607)改称国子监,监内设祭酒一人,专门管理教育事业,属下有主簿、录事各一人,统领各官学,如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各官学的博士、助教、生员皆有定额。据《隋书·百官志下》记载:博士:“国子、太学、四门各五人,书、算各二人,”助教:“国子、太学、四门各五人,书、算各二人,”学生:“国子一百四十人……”。国子学与太学并立,是专门研习儒家经典的经学学校。
而就国子监传授经义的功能而言,相当于上古时期的成均、上庠。董仲舒:“五帝名大学曰成均”,郑玄:“上庠为大学。”至于夏商周,大学在夏为东序,在殷为右学,在周有东胶,而周朝又曾设五大学:东为东序,西为瞽宗,南为成均,北为上庠,中为辟雍。西汉武帝时期设太学,董仲舒在《贤良对策》中从理论高度阐述了求贤必先养士的道理,“夫不素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琢玉而求也。”建议兴建太学以培养人才,并以此作为教化天下,提高吏治水平的基础。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东汉建元五年,光武帝刘秀在洛阳城东南的开阳门外兴建太学,后汉明帝刘庄还到太学行礼讲经。两汉时期太学对人才的培养和文化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魏晋时期,魏文帝恢复了洛阳的太学,太学生在魏明帝时增至千余人,依汉制设五经策试之法,通过的可补掌故、太子舍人、郎中等。西晋时教育体制发生重大变化,西晋晋武帝咸宁四年在太学之外另设国子学,《周礼·地官·师氏》:“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东汉经学家郑玄注:“国子,公卿大夫之子弟。”《汉书·礼乐志》:“国子者,卿大夫之子弟也。”清·刘书年《刘贵阳说经残稿·国
子证误》:“国子者,王大子、王子、诸侯公卿大夫士之子弟,皆是。”可见国子泛指贵族子弟。《晋书·卷二十四·职官志》记载:“咸宁四年(278),武帝初立国子学,定置国子祭酒、博士各一人,助教十五人以教生徒。博士皆取履行清淳,通明典义者,若散骑常侍、中书侍郎、太子中庶子以上,乃得召试。”国子学限五品官以上贵族子弟方可入学。形成了上层贵族与下层学士分途教育,国子学与太学并立的双轨制。东晋学校教育相当衰微,南朝则有所复兴,国子生多为士族高官子弟,可以经明经策试入仕,而太学则往往仅存博士而无生员。
隋正式建立国子监,唐承隋制,武德元年(618)唐设国子学,学额300人,学生皆为贵族子弟,教师24人。贞观元年(627)唐将国子学改称国子监,同时成为独立的教育行政机构。监内设祭酒一人,为最高教育行政长官。设丞一人,主簿一人,负责学生学习成绩和学籍等具体事宜。唐初其管理并不完善,在教学活动的组织管理上有诸多弊端,后制定了严格的管理措施,规定了修业年限和选修、必修课程以及考试与放假的安排。唐代对中央官学的管理很多是通过教育立法的形式来完成的。如《唐律》规定生徒殴打师长,严惩不贷。还规定生徒在学三年,不回家探望父母,学校必须以道德训喻,勉之归觐。
宋朝亦沿袭唐制,分设西京国子监、东京国子监,增辖武学。北宋时期,科举考试和学校教育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甚至成为调整社会矛盾,改变社会政治经济“积贫积弱”状态的焦点。有志之士在提出政治经济改革的同时,纷纷提出兴学育才,发展教育的主张。形成了北宋初年三次声势浩大的兴学改革运动。其核心是兴办官学,调整科举制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变培养人才与选拔人才的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庆历兴学是在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由宰相范仲淹发起。主要内容有州县立学,改革科举制度,聘用名师至太学任教。第二次兴学有王安石发起,主要铨选官员,加强对教师的管理,颁行“三舍法”,设立经义局编审教材。第三次兴学是崇宁兴学,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蔡京执政,再度兴学,权力推行三舍法。地方学校空前发展,诸路州县皆设学。
辽代的中央官学中亦设有上京国子学、中京国子学、东京国子学、西京国子学和南京国子学。其中除南京国子学外,其他均无明文可考。金代的国子学于海陵王天德三年(1151)始创,规定词赋、经义学生百人,限宗室、外戚亲属及诸功臣三品以上官吏的兄弟或子孙入学。另外在金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设有女真国子学,限金人子弟优秀者入学。
元代分设国子监管辖国子学。蒙古国子监管辖蒙古国子学,蒙古国子学于元世祖至元八年(1272)创立,入学资格限于随朝蒙古、汉人百官等,学习内容主要是以蒙古文译写的《通鉴节要》,并兼习算术,学成考试,量才授官。回回国子监管辖回回国子学,回回国子学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90)创立。入学资格限于公卿大夫及富民子弟,学习内容以“亦思替非”文学为主,目的是培养诸官衙译史人才。元代又设有汉文国子学。所学课程有《孝经》、《小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以及《诗》、《书》、《礼记》、《周礼》、《春秋》、《易》等。
明朝国子监创于明太祖初定金陵之时,后太祖建都南京,重建校舍于鸡鸣山下,改学为监,故称国子监。永乐十八年(1420),明迁都北京,改北京国子监为京师国子监,于是明代国学有南北两监之分(亦称南北两雍)。南京国子监规模宏大,“延袤十里,灯火相辉”。校内建筑除射圃、仓库、疗养所、储藏室外,教室、藏书楼、学生宿舍、食堂,就有2000余间。教学和管理设有五厅(绳衍厅、博士厅、典籍厅、典簿厅和掌馔厅),六堂(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诸堂)。学生至洪武二十六年(1393)已增加到8000多名,永乐二十年(1422)达9900多人,盛况空前。当时邻邦高丽、日本、琉球、暹罗等国“向慕文教”,不断派留学生到国子监学习。但此种盛况为时不久,正德以后日衰。明国子监学习《四书》《五经》,兼习《性理大全》以及律令、书数等,此外,国子监对教职员的职务、待遇及对监生的管理、待遇等方面,都有十分明确的规定。
清因明之旧制,世祖始修葺北京国子监。清代国子监中六堂士子肄业有内外班之分,内班住宿,外班走读。乾隆年间,国子监祭酒仿宋名儒胡瑗苏湖教法,分经义、治事二斋教学,“严立课程,奖诱备至”,力主经世致用,曾使国子监出现“师徒济济,皆奋自镞砺,研求实学”的可嘉景象。但清朝末期日趋腐败,使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监生多纳粟入学,为科名声利而学,致于积重难返。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设学部,国子监归入学部。
适应科举而兴起的国子监把封建社会的教育演化到极致,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在历史上起到了应有的积极作用。同时,这种应试教育为本色的教育制度、理念、经验和功效无疑为今天的我国教育铺垫了一个雄厚的基础。如今的“课程”、“科目”、“博士”、“走读”、“自费生”、“附中”、“附小”、“肄业”、“教课”、“考课”、“旷课”、“退学”、“记大过”、“典籍”的词汇都源于国子监那个造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