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之乡土社会 学案(思维导图、内容提要与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乡土社会
【思维导图】
【本篇导读】
作为整书之开篇,作者即开宗明义地指出中国社会在基层上是乡土性的,也即乡土本色的。这一基本特征是由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主体的农民(乡下人)与土地的关系所决定的:土地是农民谋生的基础,是农民的命根子,农民离不开土地。继而,论述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所决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特征是强烈的地方性,即人与人在空间排列关系上形成了以住在一起的小集团村落为单位的孤立与隔膜。然在聚村而居的小集团内部,则完全是一个因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充满了亲密感觉的熟人社会:从生命历程上看,个体的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在互动对象上,面对的是生而与俱而无须选择的人物;在信任信用方面,靠的是习得的礼俗规矩而非契约;在生活需要的知识上,靠的是认识手段与目的之间的个别联系、具体经验而非普遍、抽象的覆盖万有的真理。通过对比社会学家滕尼斯和涂尔干的社会类型概念,作者向我们指出这样一个熟人社会属于有机团结的社会、礼俗社会,是不同于作为机械团结的社会、法理社会的现代社会的。本篇共17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扼要地从历史与现实角度点出了自己对基层社会的基本判断和自己讨论的对象;第2—6自然段阐释了乡下人土气的原因是农民谋生离不开土地,进而被土地束缚;第7—10自然段阐述乡土社会人与空间关系上的不流动和在小农经营、水利合作、安全保卫、平等继承等需要下呈现的聚村而居的格局,由此形成了以住在一起的集团为单位的孤立与隔膜,即地方性。第11—17自然段阐述了在地方性限制下乡土社会作为熟人社会在生命历程、互动对象、信任信用和知识特征上的表现,并指出由于熟人社会的风俗无法在现代社会应用,故而“土气”才变成了骂人的词汇。
【内容概括】
如果说中国有5000年的历史,那么中国有99.9%的时期都处在农业社会,在那么长的时间里我们都是受到土地的束缚,我们自然会惯性的受到土地的影响。比如说我们喜欢定居
在一地,不爱迁徙。
从农业本身来看,农业活动可以由一个人来完成,许多人居群在一处是无须的,耕种活动如果不向分工专业的方向发展,农业也就没有了把很多人聚集在一起的需要。反观美国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有屋檐相接的邻舍。因此当我们看到有大小不同的聚居社群,我们可以猜想这可能是出于农业本身以外的原因。
为什么中国农民有聚村而居的习惯?除了人多容易保卫安全、合作兴修水利的需要之外,最大的原因是由于在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在一地方一代一代的积累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村都是同姓的原因。
中国社会是具有乡土性的,作者在这里定义了土地的重要性,我们以农业为生。人与空间上不流动;村雨村之间往来很少、孤立、隔膜多。因此我们是熟人社会,乡土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交流并不是基于“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一种行为规范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于是,乡土社会逐渐演化成一种礼俗社会,是异于西方的法理社会。农人固守土地而居,形成“熟悉”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因“熟悉”而成“俗”,常“习”之。这些“俗”因为熟悉和信任而毋需以契约而固化,于是形成所谓的乡土本色:一个礼俗社会。
“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悦乎”描写的是熟悉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乡土社会是没有法律的位置的,从熟悉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
在社会学中,却分两种社会:
1. 礼俗社会: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有机的团结;
2. 法理社会: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机械的团结。
【概念整理】
乡土本色
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
原因:谋生方式、文化风俗、世代定居
后果:终老是乡,人人相识、礼俗社会
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
原因:小农经营、水利合作、安全保障、遗业继承
礼俗社会:
“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
“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
可靠性”
”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并不需要抽象的普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与现代社会的矛盾-文字下乡)
1. 礼俗社会:字面上理解就是用礼和风俗来约束当时人们言行的社会。中国乡民被圈在土地上,在由无比熟悉的人物、无须选择的关系所构成的基本不变的环境中生活,显然,中国社会是自然发生、有机团结的礼俗社会。另外,中国社会是一个彼此熟悉、用规矩和礼俗而不是法律维持的社会。
2.法理社会:以城市为代表的社会,法律和理性支配一切。习俗和情感的作用减弱。
【阅读练习】(2013年湖北卷)
乡土本色
费孝通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