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内瑞拉_石油帝国的辉煌_没落与出路_郭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石化报/2016年/5月/6日/第008版
国际博览
委内瑞拉:石油帝国的辉煌、没落与出路
郭峰李璐
编者按
委内瑞拉曾排进全球最幸福国家前十,按照所谓的“幸福指数”排名居第9位。就经济实力而言,委内瑞拉并不及同为拉美国家的墨西哥、巴西和阿根廷,但丰富的石油资源,几乎完全免费的汽油、住房和医疗,以及其他优越的社会福利等让委内瑞拉人引以为傲,不过现在这一切都随着查韦斯的离世和油价的暴跌终结了。
尽管继任者马杜罗完全延续了查韦斯的“21世纪社会主义”模式,但在石油美元收入锐减、国内生活用品匮乏、外汇储备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下,这一模式不仅没能收到与之前相似的效果,反而使其国内政治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后查韦斯时代”的委内瑞拉是低油价下众多油气资源国的缩影,不过由于委内瑞拉的经济模式更极端,暴露的问题也更多。
“查韦斯时代”:石油经济弊端初现
根据《BP能源统计2015》的数据,委内瑞拉是全球石油证实储量最大的国家,截至2014年底,其石油证实储量为466亿吨,比第二位的沙特高约20%,是美国的近8倍;该国石油产量与伊拉克和科威特相当,约300万桶/日,其中250万桶/日用于出口,是南美第一大、全球第五大石油出口国。
2000年以来,国际油价一路高歌猛进,甚至一度突破140美元/桶,虽然在2008年因金融危机出现短暂下跌,但很快恢复,2014年6月之前一直保持在80~100美元/桶的水平。查韦斯执政期间恰逢高油价时期,他通过一系列国有化调整将石油资源牢牢控制在政府手中,石油出口成为委内瑞拉最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据统计,1999~2012年,委内瑞拉石油出口总收入高达7600亿美元,庞大的石油美元成为查韦斯推行的一系列社会计划的重要基础。
委内瑞拉是欧佩克成员,与其他多数成员国一样,其政府财政对石油出口的依赖程度较高,且表现比其他成员国更极端。石油出口收入在委内瑞拉的出口总收入中所占比重高达95%,是其政府财政和外汇收入最主要的来源,与油气有关的工业产出占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5%。相比之下,委内瑞拉国内其他行业,甚至生活必需品的生产能力严重匮乏,70%以上的消费品要依靠进口。当其他依赖石油的国家如阿联酋、沙特等都积极推动经济转型,试图摆脱所谓的“资源诅咒”时,委内瑞拉并不为所动,反而对石油的依赖比以前更重,每年都将大量石油收入投入到社会项目上,而非用于油气相关设施和项目的投资或其他实体经济,导致该国农业和制造业发展缓慢。
根据政府的规定,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PDVSA)每年必须拿出至少10%的投资预算用于社会项目,这些资金以国家发展基金或一个名为Fonden的投资基金(在政府预算之列)的名义被分配使用。根据委内瑞拉国油的统计显示,2000~2011年,公司累计向社会项目投入1235亿美元,而其这一期间的累计净利润只有不到500亿美元。
优越的社会福利是查韦斯时期委内瑞拉的重要特点。以石油出口收入为基础,委内瑞拉政府在扶贫、住房、教育、就业等领域实施了一系列社会计划,包括对贫困居民实行免费医疗的“深入贫民区”计划,实施免费教育的“罗宾逊计划”“里瓦斯计划”和“苏克雷计划”,以及解决居民住房问题的“200万套惠民计划”。同时,通过新《劳工法》提高普通劳动者的福利,如减少工作时间、增加法定休息日、提高社保金比例等。另外,委内瑞拉政府还大幅补贴国内油价,最低
时油价只有人民币0.06元/升。借助以上措施,委内瑞拉的各项社会指标逐年改善,失业率从15.3%降至7.3%,衡量社会不平等程度的基尼系数也从2005年的0.49降至2010年的0.394,贫困人口从1999年占总人口的50.4%降至2011年的26.7%,同期赤贫率从20.3%降至8.5%。
查韦斯带领下的委内瑞拉取得了很大的社会成就,但其发展模式也有很大问题。首先,政府从油气行业拿走了过多的资金用于其他项目,导致油气领域投资严重不足,其虽拥有全球最大的石油证实储量,石油产量却从2006年开始逐年下滑。其次,委内瑞拉石油的最大买家恰是其所谓的“敌人”——美国,约占其石油出口总量的60%,查韦斯在各方面竭力“反美”的同时又不得不与美国保持合作。再次,查韦斯在能源、电力、电信等行业实行的国有化措施压缩了私人企业的发展空间,强制性大幅提高工人工资,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有明显的“国进民退”特征,影响了国内外投资的积极性,2012年委内瑞拉的外国投资从2011年的净流入48.75亿美元转为净流出7.59亿美元。最后,由于经济发展模式过于单一,可以说,委内瑞拉近年的社会进步几乎完全依赖外部的油价推动,而不是本国的生产力进步,一旦油价下跌,委内瑞拉的经济下滑只在旦夕之间。
“后查韦斯时代”:被低油价压垮的“骆驼”
实际上,查韦斯在委内瑞拉推行的“社会主义模式”弊端在其第三任期伊始已初露端倪。为兑现其竞选时承诺的提高工资待遇、为贫困家庭修建房屋、增加进口补助以缓解通胀等内容,查韦斯将更多财政收入用于这些项目,导致政府支出严重超出预算。委内瑞拉2012年四季度出现了自2009年以来的首次经常项目赤字(指一国或经济体进口货物及服务总额大于出口货物及服务总额,即贸易逆差的状态),不过当时油价还处于较高水平,很多项目仍可通过预支石油收入继续推进。查韦斯去世后,到2014年上半年,尽管委内瑞拉国内局势因经济衰退而开始出现不稳定因素,但整体尚在可控范围内,随后的油价暴跌则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外汇储备不足债务规模扩大
正如前面提到的,委内瑞拉除石油外的其他行业生产能力都不足,采取的是“卖石油挣美元,再用美元进口消费品”的经济模式。而2014年6月开始的油价暴跌直接导致委内瑞拉石油收入锐减,2014年该国石油出口收入为372亿美元,2015年已骤减至不足130亿美元。为填补财政赤字,政府不得不动用本就不多的外汇储备。虽然委内瑞拉的外汇储备自2010年开始就已持续下降,不过幅度一直较小,并未给国内经济造成严重影响;但2015年2月开始不断恶化,截至2016年3月,该国外汇储备已降至132亿美元,是200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缺乏外汇导致诸多依靠进口的物资出现短缺,包括生活物品、药品、食品等都变得极为紧俏。政府不得不出手管制,强制限定物价,并限量供应。于是出现了民众凌晨排队买卫生纸,一些地方排队长达几条街,超市一开门就被抢购一空的景象,但慢慢地,情况就变成排队也买不到。
债务问题使得委内瑞拉国内形势雪上加霜。截至2015年底,委内瑞拉债务已超过1100亿美元;2016年底,将有158亿美元的债务到期。但该国已没有足够美元偿还债务,违约已无可避免,而且早在2015年初委内瑞拉就已对许多供应商、石油服务商和国民违约,中国向其提供的500亿美元的贷款期限也已被“无限期延长”。
强制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加剧
由于委内瑞拉出口的石油是以美元计价,为减少财政赤字,委内瑞拉政府强行将其货币“强势玻利瓦尔”贬值。截至今年2月,美元对强势玻利瓦尔的官方汇率已调至1∶10,较2013年贬值了近60%,而黑市价格早已超过了1∶1000。除调整汇率外,委内瑞拉政府还希望通过“开动印钞机”来缓解入不敷出的窘境。仅2015年下半年,马杜罗政府就批准了50亿玻利瓦尔的新增货币量,而美联储和欧洲央行全年的印钞量也不过才80亿。
但委内瑞拉政府的这些措施并未收到预期效果,相反却直接导致国内通货膨胀加剧,使本已脆弱的经济雪上加霜。委内瑞拉的通货膨胀2013年下半年开始加剧,而2015年的通货膨胀率简直可以用飞速增长来形容,1月为75.8%,到12月已增至180.9%,而这还只是官方公布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