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医辨证治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即可消失,并可继续服用。

3.2 卡介苗素 能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用法和用量:肌注,每次0.5~1mg,7~15天1次, 10次为1疗程。

不良反应:可有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肌肉痛等不适症状。

3.3 必思添 克雷白氏肺炎杆菌中提取的糖蛋白。

用法和用量:口服,2mg/d,连8天,停服3周(第1个月);1mg/d,连8天,停服3周(第2个月);1mg/d,连8天,停药(第3个月),3个月为1疗程。

不良反应:偶有一些消化道症状。

3.4 核酪

用法和用量:肌注或皮下注射,每次2ml,每周2次,4~6周改为每周1次,2~3个月为1疗程。口服,每次10ml,每周2次,10次为1疗程,有效者可改为1次/周,继续用2~3个月。

不良反应:极少,偶有口干、皮疹和过敏反应。3.5 干扰素(Interferon) 促进和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

用法和用量:肌注,一次100万u~1000万u,每日1次,5~10天为1疗程。

不良反应:较轻,个别有发热、肌痛、关节痛、少见有白细胞、血小板少、精神异常,一旦有不良反应应停药或减少剂量。

3.6 微量元素 对微量元素锌、铁、镁等缺乏的患儿,积极补充微量元素,以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

中医辨证治疗

卢 志 卢克俭

100053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简称 复感儿 ,临床特点为感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据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统计,呼吸道感染占儿科门诊量的65%,其中复感儿占33%左右,是儿科常见病。本病大约95%以上为病毒感染,据目前所知,呼吸道感染病毒大约有130个型别,而且变异快,人体免疫力不能持久,因此抗病毒疫苗不能有效的防止再感染的发生,给防治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造成小儿呼吸道反复感染,它直接影响着婴幼儿的正常发育和身体健康。本病在中医学中没有相应的病名,仅见于感冒、咳嗽、痰饮、咳喘等证中,没有统一的理论与辨证治疗的规律,现仅根据多年临床实践,对该病的中医临床辨证作简略的探讨,以期找出治疗规律,提高疗效。

1 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以2岁以内婴幼儿发病率最高,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其病因病机主要为,一是先天禀赋不足,素体虚弱;二是后天调护失宜,乳食失节,损伤脾胃,气血不足;三是婴幼儿脏腑娇嫩,卫外不固,外感六淫之邪,发而为病,正是 邪之所奏,其气必虚 的道理,因此临床上的肺脾气虚证候较为常见。

本病病程比较长,迁延不愈,有时病尚未痊愈,接着再次感染,反复发作;有时临床症状虽见好转,而肺部病灶很难吸收,以致造成反复发作,久病不愈,根据临床特点,我们把它分为感染期和迁延期。

感染期可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症见:鼻塞声重,或鼻痒喷嚏,鼻流清涕,喉痒、咳嗽、痰多稀薄,甚则发热恶寒无汗,头痛;或发热微恶风寒,有汗,口干欲饮,咽喉肿痛,脉象浮紧或浮数,舌苔薄白等。下呼吸道感染症见:咳嗽,气喘,鼻翼扇动,痰鸣,两肺听诊可闻及干、湿性音,或哮鸣音,胸部X线透视或摄片,可见肺纹理增强,或两肺有斑、片状阴影等。

迁延期,此期呼吸道急性感染症状已缓解,部分症状已消失,但仍见体倦神疲,面黄肌瘦,纳食呆少,烦躁易哭,夜卧汗出,咽部暗红,扁桃体肿大不退,肺部音不完全消失,舌质淡,苔白腻,或花剥苔,脉象细数无力,稍不注意,病情极易反复,常间隔十数天,又接着再次感染。

2 辨证治疗

2.1 感染期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由于感染的部位不同,如感冒、咳嗽为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肺炎、哮喘为下呼吸道感染,因此在治疗上,用药上亦有一定区别。如桑菊饮、银翘散治疗感冒、咳嗽。麻杏石甘汤、小青龙汤治疗肺炎、哮喘。但由于都是呼吸道疾病,因此它们又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如感冒转为肺炎,感冒引发哮喘,肺炎未愈复又感冒 辨证论治又不能截然分开,因此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应先区分风寒与风热,因为寒、热性质不同、治法迥异,一般说来,偏于风寒者以恶寒重,发热轻,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为特征;偏于风热者以发热重,恶寒轻,头痛、口渴、鼻塞流黄稠涕,咽痛、红肿为特征。其中咽喉肿痛与否为风寒、风热辨证的主要依据。也有初起属风寒,数日后出现咽喉

北京电力医院

19

中国临床医生 1999年第27卷第9期 (总531)

肿痛、流涕由清稀转为黄稠,此为寒邪郁而化热之象,也可参照风热治之。治疗之法,偏于风寒者,治宜辛温解表,代表方剂葱豉汤,杏苏散;偏于风温者,治宜辛凉解表,代表方剂桑菊饮,银翘散。风热宜辛凉,风寒宜辛温,这是一般处理原则,在临证中还需随证灵活运用,如在风寒感冒已化热而寒邪未尽的时候,可在辛凉解表的同时,佐以辛温透邪之品,温凉同用,能起到迅速退热的作用,达到缩短疗程的目的。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一般体质都较虚弱,治疗上一般不宜重用发汗解表之剂。因患儿体虚,表卫不固、本有自汗形寒诸症,如疏散太过,汗出过多会使荣卫俱虚,再者久病常有低热,或午后发热、夜寐汗出,如过用辛散之剂,汗出愈多而阴液愈虚、虚热愈甚、故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须妥善处理好祛邪与扶正的关系,掌握扶正不碍邪,祛邪不伤正为原则。

痰是呼吸道感染中的主症,它贯穿于整个疾病的过程当中,尤其在下呼吸道感染期间,表现尤为突出,因此辨别痰的性状是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疾病的重点。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多见风痰、热痰、寒痰、湿痰、食痰等,它的症状特点为:风痰,咳嗽咽痒、痰色白,稠稀不定,时多时少;热痰,咳嗽阵作,痰色黄稠,难于咳出;寒痰,咳嗽、吐稀白痰、面色苍白、背冷,口不渴或喜热饮;湿痰,痰量多,色白质稀,舌苔白滑或滑腻;食痰,咳嗽、痰多易呕,常呕吐出大量痰涎或夹宿食等。

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过程中,痰邪常与表邪、热邪、寒邪、湿邪相伴,治疗过程中又当包括相应的立法治疗原则,如外感风温症,症见发热汗出,咽喉疼痛,咳嗽咽痒,痰色稀白,治宜解表化痰,轻者方用桑菊饮,重者银翘散,加杏仁、川贝,杷叶、前胡治之。又如痰热壅肺症,症见咳嗽鼻扇,痰多喉鸣,甚则痰声漉漉,胸高气急等。治宜辛凉解表,宣肺化痰,方用麻杏石甘汤、加陈皮、半夏、川贝、杷叶、前胡、桔梗、瓜蒌、冬瓜仁、芦根以治之;又如风寒咳喘症,症见咳嗽气促,喉间痰鸣,鼻塞声重,喘息,痰涎清稀有沫,口不渴,治宜温肺散寒,豁痰平喘,方用小青龙汤,加川贝、杷叶、瓜蒌、橘红以治之。

痰是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致病因素,病邪犯肺生痰,痰生助病邪肆虐,使病情加重,病邪与痰邪互为因果,相互消长,因此在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过程中,痰邪是否清除是区别疾病是否痊愈的重要指标,如患儿咳嗽减轻,诸症悉除,但仍偶见咳痰、听诊双肺呼吸音粗糙,或有痰鸣音,说明病邪尚存,当继续治疗,否则伏痰夹邪宿肺,伺机诱动,还会反复发作。

2.2 迁延期 肺气虚弱,荣卫不和:此期反复呼吸道感染症状已经缓解,但患儿仍见体倦神疲,面黄肌瘦,纳食呆少,烦躁易哭、夜卧汗出,咳嗽、偶见咳痰、脉象细数无力,舌淡、苔白腻或花剥,指纹紫滞等,此多为小儿反复感冒治疗不当;或小儿肺炎久未恢复;或哮喘缓解期,此时邪毒未尽,肌腠空虚,虽邪气已虚,但正气亦虚,可用益气固表、调和荣卫法,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之,若汗多者加生龙骨、生牡蛎;里热未清者加连翘、黄芩;兼有咳嗽痰多者,加杏仁、川贝、杷叶、前胡、五味子、冬花等。也可用玉屏风散加味治之。

肺脾两虚,虚实错杂:症见患儿反复感冒,或肺炎久未恢复,仍见咳嗽,痰多稀白,或粘稠,病情时轻时重,往复不定,兼见厌食,或不思饮食,食则饱胀,面黄肌瘦,体倦神疲,舌苔白腻、脉象细数无力,此为小儿久病,脏腑失养,脾胃虚弱,运化失宜,致使胃纳呆滞,厌食,或不思饮食,此时当调理脾胃,开发生化之源,调动后天之本,以使机体由弱转强,复感得以平复,治疗之法,当健脾益气,方用启脾丸加减,若夜卧汗出者加生龙骨、浮小麦、麻黄根;咳嗽者加杏仁、川贝;痰多者加半夏、竺黄等。若大便干、二日一行,是为久病脾胃虚弱、食滞不消,法当健脾消食,方用保和丸。若消之不去,仍见大便秘结者,可用攻积之法,加熟军、枳壳、川朴、焦槟榔等。积滞消除以后,继用健脾和胃法,以调理脾胃,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加神曲,焦山楂,炒谷、麦芽等,或仍服启脾丸治之。

肺脾肾虚,精血失养:本证多见于患儿先天禀赋不足,病后经反复治疗,诸证虽已缓解,但因久病伤阳,致使脾、肺、肾俱虚,症见:咳嗽,痰稀,面色白、肌肉松弛、动则自汗,困倦嗜卧,乳食懒进,完谷不化,时或吐泻,囟陷,骨质柔弱,或鸡胸龟背,毛发枯槁,易于脱落,手足冰冷,脉象细沉无力,指纹淡紫,舌苔薄白,法宜补益脾肾,益气养血,方用六味地黄丸加味,益气养血加鹿角胶、牛膝;咳嗽加麦冬、五味子;汗出加黄芪,煅龙骨;腹泻加炒白术、莲肉;完谷不化加神曲,炒谷、麦芽;低热加鳖甲、地骨皮等。

3 结语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分属于儿科感冒、咳嗽、肺炎、哮喘证中,但其内涵还包含了反复感染的内容,给治疗增加了难度,其治疗原则可考虑:感染期,以祛邪为主,务使邪从表解,邪从里清,不留余邪,从肺论治,兼调脾肾;迁延期,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从脾肾论治,兼以理肺,从而使机体得以复原,疾病得以康复。

20

(总532) 中国临床医生 1999年第27卷第9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