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性分析面肌痉挛患者行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后应用自控式镇痛泵的临床效果及相关护理

回顾性分析面肌痉挛患者行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后应用自控式镇痛泵的临床效果及相关护理

【摘要】目的自控式镇痛泵对面肌痉挛患者行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后疼痛作用及相关护理。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神经外科2018.3至2019.3收治的面肌痉挛患者5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全麻下经后颅窝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27例患者手术后未使用镇痛泵,给予常规止痛药物归入对照组,27例患者手术后应用自控式镇痛泵归入实验组,通过可视模拟标尺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 AS法) 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评分,观察术后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及睡眠质量情况,并对其进行护理。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术后第一天疼痛评分(7.44±0.89 vs 5.52±1.40)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与实验组术后第二天疼痛评分(7.22±0.85 vs 5.22±1.50)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胃肠道不良反应对比对照组明显减少(3 vs 11),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睡眠质量(2 vs 9)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面肌痉挛患者术后应用自控式镇痛泵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术后胃肠道反应,提高睡眠质量,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患者术后不适反应。

关键词:自控式镇痛泵;面肌痉挛;术后疼痛;护理研究

Retrospective study 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 for patients with hemifacial spasm accepting facial nerve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operation and related nursing work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ition of 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 in the patients that accept facial nerve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operation and related nursing work.Methods: We selected 54 patients from March 2016 to March 2019 in our hospital retrospectively.All the patients accepted facial nerve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operation.27 patients that accepted PCA(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 after operation were grouped in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other 27 patients that accepted conventional analgesics were grouped in the control group.We recorded the pain scores by visual analogue scale method.The times of gastrointestinal adverse reactions and bad sleep quality were recorded.Results: The pain scores of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declined dramatically compared with that of control group(7.44±0.89 vs 5.52±1.40)and (7.22±0.85 vs 5.22±1.50)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The times of gastrointestinal adverse reactions of experimental group was fe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3 vs 11)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better sleep

quality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2 vs 9)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Conclusion: The patients that accepted PCA after facial nerve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operation had better experience than the normal one to enhance nursing quality.

【Key Word】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 Hemifacial Spasm; Postoperation Pain; Nursing Research

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又称面肌抽搐,为一种由同侧面神经支配得面部肌肉不自主、间断抽搐的面神经运动失调病症。面肌痉挛患者抽搐呈阵发性且不规则发作,程度不等,可因疲倦、精神紧张及自主运动等而加重。起病多从眼轮匝肌开始,然后涉及整个面部,发作呈自发性,且难自愈。面肌痉挛患者可行经后颅窝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但术后患者反映疼痛难忍,且伴有恶心呕吐、入睡困难、失眠等疼痛相关不良反应,增加术后护理难度,降低患者的就医体验【1】。

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泵)技术指借助电子镇痛泵,患者根据自身终痛情况,自行给于预先设定剂量药物剂量进行止痛的方法。与传统的止痛方法相比,PCA泵能产生更好的镇痛效果,患者护理体验满意度更佳,且不增加药物副反应发生率,目前已经成为术后镇痛的主要方法【2,3】。

本研究通过使用镇痛泵来控制面肌痉挛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入睡困难等不良反应,并对术后护理工作展开研究,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神经外科2018.3至2019.3收治的面肌痉挛患者5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全麻下经后颅窝面神经微血管减压,27例在术后未使用PCA泵,我们将其归入对照组,27例术后使用PCA泵,我们将其归入实验组。对照组男性13例,女性14例,年龄35~79岁,平均年龄为(6

2.11±10.78)岁;实验组男性11例,女性16例,年龄44~81岁,平均年龄为(60.44±10.75)岁。两者患者年龄、性别、麻醉方法、手术方式在统计学上均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PCA泵配方及设置:PCA泵配方:300ml生理盐水配伍舒芬太尼300ug。设置:5ml/h 静脉微泵基础速度,设置额外给药计量Bonus1次5ml,每天限量5次,即当单日额外给药超过25ml后PCA泵Bonus单次给药自动锁定,无法再行额外给药。

1.3研究方法:患者术后返回病房后平卧位,外接心电监护仪,记录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我们使用可视模拟标尺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 AS法)记录患者疼痛

分值,我们将“0~2”评为“优”、“3~5”评为“良”,“6~8”评为“可”,“8-10”评为“差”。患者返回病房后1小时记录疼痛部位、性质、时间,并记录于护理记录单内,术后当天7pm按上述方法再记录1次。术后第1日3次评估( 7am-3pm-7pm),并报告医生,如有用药,于1小时后再评估1次,并记录于相应格内。对照组患者如出现剧烈疼痛,予去痛片1片对症处理;实验组患者术后使用PCA泵,如出现剧烈疼痛,患者自己调节镇痛泵缓解疼痛[4]。记录患者术后疼痛分值、恶心呕吐次数以及入睡困难次数作为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胃肠道反应以及睡眠质量情况。

1.4评价指标:分别记录患者术后第1天、第2天的疼痛分值、恶心呕吐次数以及入睡困难次数作为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胃肠道反应以及睡眠质量情况。

1.5统计学方法:数据通过SPSS19.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x±s )表示,组间采用t 检验,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采用n(%),组间进行X2检验,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分值比较:对照组术后第1、2天患者疼痛值分别为7.44±0.89、

7.22±0.85,实验组术后第1、2天患者疼痛值分别为5.52±1.40、5.22±1.50,两组疼痛值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反应明显降低。(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术后胃肠道不适、入睡困难次数比较:对照组有11位患者在术后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良反应,实验组有3位患者在术后出现胃肠道反应,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胃肠道反应明显减少。对照组中9位患者出现入睡困难,实验组中有两位患者出现入睡困难,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分值比较

注:*代表p值<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患者术后胃肠道不适、入睡困难次数比较

注:*代表p值<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面肌痉挛患者因面部肌肉抽搐,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经后颅窝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可治疗此病症。经后颅窝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从划皮开始到手术完成,依次经过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后枕部肌肉群、骨膜、颅骨,后枕部皮肤的痛觉神经分布紧密,后枕部肌肉群及骨膜也有痛觉神经分布,因此处软组织肌肉层数较多,痛觉神经分布广泛,术后患者觉伤口处剧烈疼痛,此疼痛属于浅表痛,范围比较局限。而且因术中需要充足空间去暴露神经血管,术中需要释放大量脑脊液,术后常见低颅压头痛,此疼痛属于中枢性疼痛【5,6,7】。有研究表明,42%的患者在经枕骨下入路行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之前没有头痛或只有轻微的头痛,而术后75%的患者诉严重头痛。综合以上因素,面肌痉挛患者术后通常感剧烈疼痛,术后护理体验感极差,因此,解决面肌痉挛患者术后疼痛问题成为护理重中之重。

我科室针对面肌痉挛术后患者,使用电子镇痛泵,配药成分为300ml生理盐水配伍舒芬太尼300ug。PCA泵参数由手术麻醉医生设定,采用PCA泵持续输注联合给药模式,为避免药物过量,护理过程中向患者家属宣教只允许患者按压给药。在麻醉苏醒后,便给予患者PCA泵负荷剂量,使得在PCA泵开始前就控制患者疼痛,患者如果在持续输注模式下感觉疼痛可耐受,则无需其他干预;反之,可由患者自己进行按压PCA泵给药,自主性及参与性更强【8,9】。PCA泵应用后患者术后疼痛反应明显降低,减少患者术后不适感;对照组患者由于术后疼痛反应剧烈导致恶心呕吐反应严重、夜间入睡困难、睡眠质量差等情况,实验组患者在疼痛减轻的情况下明显减少术后疼痛相关不良反应出现,但实验组仍有3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考虑部分患者应用舒芬太尼后的胃肠道反应,但胃肠道不适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10,11]。

PCA泵的护理包含患者及家属的宣教、PCA泵及输液管道的护理、术后以及PCA泵泵副反应的护理等[12,13]。患者及家属的宣教,特别是患者的宣教是术后护理的中心,无论多先进的PCA泵,多完善的镇痛方案,如果患者没有宣教好,无法进行按压给药,所有方

案都无济于事。PCA泵的宣教围绕整个围手术期,我们从入院后便准备PPT对患者整体进行宣教,包括PCA泵的使用方法(强调按压给药只能由患者进行)、给药方法并宣教药物延迟起效现象、正确区分给药按钮和床头铃等【14,15】。而且,我们准备了宣教小卡片放在护士站给患者及家属阅读,病房电视反复播放PPT内容供患者及家属观看以此来加强理解,方便我们术后护理。在PCA泵及输液管道的护理方面,护士需要充分熟悉PCA泵装置程序及使用方法,做到能够识别空气报警、电量情、管道有无阻塞、药物剩余等问题,并具备处理问题的能力。当遇到PCA泵装置问题,如果自己无法解决,应立即联系麻醉医生协助解决。PCA泵装置因贴上红色麻醉药物标签,以此区别其他药物。PCA泵给药输液通路需独立一路外周静脉或者中心静脉,不应与其他药物公用一路,避免药物协同或拮抗发生。PCA泵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镇静过深、呼吸抑制、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等)【16,17】。我们术后常规给予患者心电监护及血氧饱和度监测,并给予导管吸氧,如果出现呼吸频率、频律异常,血氧饱和度下降,应立即暂停使用PCA泵,并联系麻醉医生进行处理并评估能否继续使用PCA泵。术后使用PCA泵后出现恶心呕吐因具体分析,因为低颅压反应、麻醉清醒后药物反应也会引起恶心呕吐,出现恶心呕吐后因尽早对症治疗,只有控制症状后才能消除患者对PCA泵的顾虑。面肌痉挛患者接受经后颅窝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后,由于切口疼痛以及低颅内压头痛,影响术后恢复及就医体验,应用PCA泵可以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术后康复,增加就医体验,应用过程需要护理部的精心护理为PCA泵的安全使用保驾护航【18,19】。

我们也存在着不足,PCA泵管理应该由麻醉科医生、手术医生、麻醉恢复室护土、疼痛专科护士、病房护士等组成的多学科合作团队协同开展。限于医院卫生条件,我们对于患者的疼痛管理,护士是主体,值班医生参与一部分,当患者出现镇静过度和呼吸抑制等并发症时,外科医生需要和麻醉科医生一起参与并发症管理。PCA泵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依赖于整个多学科团队的协同工作[20]。

参考文献:

[1]Chaudhry N, Srivastava A, Joshi L.Hemifacial spasm: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J].J Neurol Sci. 2015,356(1-2):27-31.

[2]Deflandre E, Jaucot J.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ast,present and future[J].Minerva Anestesiol. 2016,82(8):811-813.

[3] 张雪梅,侯春梅,王会文等.神经外科开颅术后患者疼痛及控制状况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9):3517 - 3519.

[4]徐城,杨晓秋,刘丹彦.常用的疼痛评估方法在临床疼痛评估中的作用[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5,21(3):210-212.

[5] Rashed AN, Tomlin S, Forbes B,et al.Current practice of preparing morphine infusions for nurse/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 in a UK paediatric hospital: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views and experiences[J].Eur J Hosp Pharm. 2018 ,25(6):327-330.

[6]侯新冉,谢咏秋,郭曲练.成人开颅手术术后疼痛现状及治疗进展[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7,33(5):512-515.

[7]魏丽丽,韩斌如,王军.颅脑术后患者疼痛现状及疼痛护理标准化流程的应用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9,19(7):1097-1100.

[8]边秀梅.地佐辛应用在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9):127-128.

[9]赵爱平,贺月珍,吴巧兰等.临床术后镇痛泵的应用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3(35 ) :3323—3324.

[10]周丽,周芬,宋世兰等.健康教育对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满意度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14):2104-2106.

[11]刘莉.PCA对缓解术后患者疼痛的分析[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5,22(3):53-55.

[12]魏建梅,王志剑,夏梅等.系统化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临床疼痛护理实践中的应用[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9,25(7):531-556.

[13]童莺歌,叶志弘,章彩芳等.运用格林模式促进疼痛资源护士职业行为发展的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 2013, 48(4):319-322.

[14]刘俐,谢徐萍,李继平等.国内首次住院病人疼痛现状调查实施中的护理管理[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5, 21 (8):630-632.

[15]尹艳红,王燕.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在术后镇痛泵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6):3341 - 3342.

[16]钱明兰,王素平.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术后镇痛泵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30):135-136.

[17]Rashed AN, Tomlin S, Forbes B,et al.Current practice of preparing morphine infusions for

nurse/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 in a UK paediatric hospital: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views and experiences[J].Eur J Hosp Pharm. 2018 ,25(6):327-330.

[18]王岚,李扬.疼痛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20-22.

[19]李艳.自控静脉镇痛泵在术后疼痛中的应用及护理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17,18(5):87-88.

[20]张洁.镇痛泵缓解术后疼痛患者的追踪随访护理[J].医疗装备,2017,30(4):156-157.

术后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的评价与建议

术后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的评价与建议 沈江华;王雅葳;褚燕琦;闫素英 【摘要】目的观察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泵(PCIA)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合药物经济学因素,为镇痛泵的药物选择提出建议,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降低药品费用.方法抽取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5年3-4月术后使用PCIA,且有随访 结果的患者,共入组412例,根据镇痛泵配方分为地佐辛组(D组)、舒芬太尼组(S组)、地佐辛+舒芬太尼组(DS组)和地佐辛+氟比洛芬酯组(DF组),比较各组镇痛效果、 不良反应和经济性.结果 412例使用镇痛泵的患者,术后当天总体镇痛满意率 90.0%,术后第1天94.7%,4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等,术后当天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19.4%,术后第1天14.1%,4组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4组镇痛泵中镇痛药品费用DF组最高,D组和DS组分别列第二、第三,S 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师推荐麻醉医生在选择镇痛泵药物时 兼顾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既能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又能降低药品费用. 【期刊名称】《医药导报》 【年(卷),期】2017(036)003 【总页数】4页(P342-345) 【关键词】地佐辛;舒芬太尼;氟比洛芬;镇痛泵;药师 【作者】沈江华;王雅葳;褚燕琦;闫素英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药剂科,北京10005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药剂科,北京10005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药剂科,北京100053;首都医科大学宣 武医院药剂科,北京10005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1.2;R969 ·临床药师交流园地· DOI 10.3870/j.issn.1004-0781.2017.03.023 近年来,随着单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医保控费措施的不断增加,医院对各科室的药占比提出了更高要求。术后选择镇痛泵可有效消除疼痛引起的不良反应,减少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具有极重要的意义[1],但镇痛泵药物价格不同,导致医疗费用差异很大。2015年3-4月,笔者通过分析我院不同配方静脉自控镇痛泵(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PCIA)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和药品费用,评价各镇痛配方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对镇痛泵药品选择提出建议,保证患者安全用药,降低医疗费用。 1.1 临床资料纳入标准:术后自愿选择使用PCIA;镇痛泵中镇痛药物选择舒芬太尼、地佐辛和氟比洛芬酯,科室涉及妇科、神经外科、骨科、耳鼻喉科和普通外科等;全身情况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为Ⅰ级或Ⅱ级;性别不限。排除标准:术前严重休克或感染、脓毒症患者;拒绝接受镇痛治疗者;使用椎管内镇痛泵者;对阿片类药物依赖者,对地佐辛、舒芬太尼、氟比洛芬酯过敏者;严重心、肺、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者;镇痛泵中镇痛药物选择其他药品者;术后使用镇痛泵失访者。剔除标准:因不良反应或其他原因中断镇痛泵使用者。选择在我院行外科手术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412例,其中男205例,女207例,年龄6~93岁;妇科36例,神经外科141例,骨科74例,耳鼻喉科32例,心胸外科20例,普通外科85例,泌尿外科18例,血管科6例。 1.2 术后镇痛方法 412例采用PCIA镇痛的患者,手术结束即开始使用镇痛泵,常规48 h内拔除。根据镇痛泵中镇痛药物不同分为4组。D组给予地佐辛(40~60

术后镇痛

术后镇痛 重庆市妇产科医院刘朝文 术后疼痛是机体对疾病本身及手术造成的组织损伤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反应。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ASP)的疼痛定义为:“一种不愉快的感觉或情绪体验,和急性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或可以如此描述的损伤相关联。”术后疼痛是令人恐慌且最常见的疼痛之一,对于某些病人来说,术后疼痛可能是他们一生中经历的最严重的疼痛。有研究表明,手术后早期的疼痛才是围术期病人的主要疼痛所在。剧烈的疼痛不仅给病人造成精神、躯体的双重创伤,引起循环、呼吸功能紊乱及代谢、内分泌功能失调,而且严重时可影响疾病的转归。而完善的术后镇痛(post-operative analgesia)能有效提高围术期病人的生活质量,从而减少手术的并发症和死亡率。因此,有必要重视术后镇痛并努力提高临床镇痛治疗的水平。 一、术后镇痛的传统观念与方法既往认为“术后疼痛不可避免”,所谓“开刀哪有不痛的”,术后疼痛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术后镇痛传统方法是按需间断肌注哌替啶或吗啡等镇痛药,这种方法难以使病人的疼痛及时有效地控制,其缺点在于:①不灵活:因为病人对镇痛药物的需要量可能相差10倍以上;②依赖性:病人需要镇痛时必须依赖医务人员的处方和给药;③不及时:病人疼痛时必须等待护士按处方准备药物,肌肉注射药物后,药物尚需要一定的时间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并扩散到中枢的作用位点才能产生镇痛作用。术后镇痛面临的主要障碍是人们对使用阿片类药物的恐惧,认为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可能出现药物成瘾。但众多研究表明:术后疼痛是急性的、短期的疼痛,而短期使用阿片类药物并不会导致成瘾。 二、术后镇痛的现代观念与研究进展对术后镇痛的高度重视是近十年来麻醉学和外科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观念更新。从伦理及人道主义角度考虑,应该倡导积极而有效的术后镇痛。目前有观点认为:缓解疼痛是基本人权(pain relief is a basic human right)。随着科学水平的提高,采用积极而先进的方法进行有效的术后镇痛已成为可能。术后镇痛不仅旨在减轻患者手术后的痛苦,而且在于提高患者自身防止围手术期并发症的能力。大量研究表明:术后疼痛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对手术刺激的一系列动态反应过程,其结果对病人术后恢复产生众多的不良影响,也是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增多的重要因素之一,许多术后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并发症都可能与术后伤口疼痛和应激反应有关。因此,为了提高麻醉质量和围术后期病人的安全性和生活质量,开展术后镇痛十分有必要。 研究进展 1、疼痛的新机制如末梢敏化、中枢敏化、传导通路的异常、神经可塑性及“卷扬”现象和“发条拧紧”效应等。 2、镇痛的新概念包括超前镇痛(pre-emptive analgesia)、平衡(balanced)或多模式(multimodal)镇痛 3、新型的镇痛药包括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炎症介质抑制药、离子通道调节药、具有外周作用的阿片类、兴奋性氨基酸拮抗药等。 三、术后镇痛的方法 1、口服给药:一般认为对手术中度和重度疼痛的治疗不宜采用口服给药。

术后镇痛致精神异常分析

腹部术后应用镇痛泵致精神异常的分析及护理对策 周庆梅宋庆伟张玉霜侍阳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221000 手术后疼痛几乎是每一位手术患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是机体对疾病本身和手术造成的组织损伤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反应。表现为心理和行为方面的一系列反应及情感的一周不愉快经历。这不仅给患者造成痛苦,而且不同程度的影响全身各系统功能,影响术后康复。近年来,作为术后镇痛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术后患者自控镇痛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但手术后应用镇痛泵部分患者有一些不良反应发生。比如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不适症状,其中最重要的并发症当为精神异常。因此,笔者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分析总结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18例麻醉镇痛后出现精神异常的症状的腹部手术患者,并制定了相应的护理对策。现将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患者18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66.7岁。胃癌8例,肝癌6例,结肠癌3例,胰腺癌1例。术前检查均无精神异常病史。术前合并高血压6例,冠心病2例,糖尿病4例;术后肺部感染4例,均无肠瘘胰瘘胆瘘表现。

1.2 镇痛方法全部患者术后应用镇痛泵。选用浙江伏尔泰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一次性镇痛泵。灌注药物有:芬太尼、布比卡因,由麻醉医生按一定比例用生理盐水稀释注入泵内,术毕连接到静脉留置针三通上,以2ml/h的速度持续输注。镇痛使用时间24-72h。护理人员于术后6h内每小时巡视一次,此后6小时一次。观察患者静脉应用的镇痛泵是否通畅,疼痛的缓解情况、生命体征、神志、排尿情况、肠蠕动情况、受压皮肤情况。 2 结果 使用一次性镇痛泵的病人中,16例达到满意镇痛效果。2例在使用镇痛泵的基础上加用其他方法辅助镇痛。术后精神异常发生时间在术后第三天至术后五天,早期表现为烦躁、睡眠困难、精神亢奋,随后多表现为胡言乱语、幻听、幻视、幻觉,多动、骂人等中枢神经兴奋性改变。经过撤除镇痛泵,应用利尿药促进药物排泄、安定镇静、精神劝慰等方法积极对症处理,精神症状缓解。患者康复出院。 3 护理 3.1 做好心理护理向病人及家属介绍镇痛泵的原理及安全性,消除其紧张心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术后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使用镇痛泵,在使用期间避免因病人翻身过剧或拉扯而造成留置针或镇痛泵脱落。告知患者应用镇痛泵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并协助医护人员密切观察和治疗。大型手术术前患者常有紧张恐惧心理,造成

回顾性分析面肌痉挛患者行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后应用自控式镇痛泵的临床效果及相关护理

回顾性分析面肌痉挛患者行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后应用自控式镇痛泵的临床效果及相关护理 【摘要】目的自控式镇痛泵对面肌痉挛患者行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后疼痛作用及相关护理。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神经外科2018.3至2019.3收治的面肌痉挛患者5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全麻下经后颅窝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27例患者手术后未使用镇痛泵,给予常规止痛药物归入对照组,27例患者手术后应用自控式镇痛泵归入实验组,通过可视模拟标尺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 AS法) 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评分,观察术后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及睡眠质量情况,并对其进行护理。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术后第一天疼痛评分(7.44±0.89 vs 5.52±1.40)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与实验组术后第二天疼痛评分(7.22±0.85 vs 5.22±1.50)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胃肠道不良反应对比对照组明显减少(3 vs 11),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睡眠质量(2 vs 9)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面肌痉挛患者术后应用自控式镇痛泵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术后胃肠道反应,提高睡眠质量,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患者术后不适反应。 关键词:自控式镇痛泵;面肌痉挛;术后疼痛;护理研究 Retrospective study 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 for patients with hemifacial spasm accepting facial nerve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operation and related nursing work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ition of 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 in the patients that accept facial nerve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operation and related nursing work.Methods: We selected 54 patients from March 2016 to March 2019 in our hospital retrospectively.All the patients accepted facial nerve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operation.27 patients that accepted PCA(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 after operation were grouped in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other 27 patients that accepted conventional analgesics were grouped in the control group.We recorded the pain scores by visual analogue scale method.The times of gastrointestinal adverse reactions and bad sleep quality were recorded.Results: The pain scores of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declined dramatically compared with that of control group(7.44±0.89 vs 5.52±1.40)and (7.22±0.85 vs 5.22±1.50)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The times of gastrointestinal adverse reactions of experimental group was fe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3 vs 11)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better sleep

外科手术后应用舒芬太尼自控镇痛泵给药的疗效观察

外科手术后应用舒芬太尼自控镇痛泵给药的疗效观察 胡大海;董振国 【摘要】目的探讨舒芬太尼用于手术后自控镇痛(PCIA)给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住院的180例择期全麻下外科手术患者,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F组)、芬太尼组(F组),每组90例.镇痛配方:SF组为舒芬太尼100 μg+生理盐水至50 ml.F组为芬太尼1 mg+生理盐水至50 ml,镇痛泵负荷剂量1.5 ml,背景剂量1 ml/h持续输注,自控剂量0.5 ml,锁定时间20 min.对比观察镇痛效果,记录术后不同时段的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并对镇痛引起的相关并发症进行评价.结果术后组间8,12,24及48 h 的静息V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高于 SF组.但镇痛并发症SF组与F 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外科手术后患者采用舒芬太尼行PCIA,显著改善镇痛效果,可安全用于临床. 【期刊名称】《泰山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2(033)004 【总页数】3页(P258-260) 【关键词】外科手术;自控镇痛泵;舒芬太尼 【作者】胡大海;董振国 【作者单位】宁阳县堽城中心卫生院,山东,宁阳,271416;宁阳县堽城中心卫生院,山东,宁阳,2714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19 手术后疼痛是手术科室最常见的合并症。近期,随着麻醉技术的进步,围手术期镇痛措施从口服、肌肉注射逐渐过渡到由自控镇痛泵注药,效果良好。舒芬太尼是芬太尼家族的衍生物,具有起效快,持续时间长,具有更好的镇痛作用,且对呼吸中枢抑制作用弱,更具有安全性[1]。外科自2010年1月到2012年1月与麻醉科合作,将舒芬太尼应用于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自控镇痛9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80例手术患者,年龄30~79岁,平均(57±11)岁。在充分告知前提下,随机分为两组,舒芬太尼组(SF组)、芬太尼组(F 组),每组90例。病人无长期服用阿片类药物史。两组年龄、病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手术终末期,给SF组和F组安装自控镇痛泵(PCIA):SF组予舒芬太尼100 μg+生理盐水至50 ml,镇痛泵负荷剂量1.5 ml,背景剂量1 ml/h,自控剂量0. 5 ml,持续输注,锁定时间20 min。F组予芬太尼1 mg+生理盐水至50 ml,方法同SF组。 1.3 观察指标 1.3.1 镇痛效果评估标准对术后4,8,12,24,48小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进行疼痛程度评分。0分为无痛;1~3分:轻微疼痛,可以忍受不影响休息;4~6分:为中度疼痛,影响休息;7~10分:疼痛难以忍受,影响食欲,影响睡眠[2]。 1.3.2 临床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术后48 h常规测量4次,与术前基础数值进行对照,采用积分法进行

临床医学外科术后患者的自控镇痛泵的综合性护理

临床医学外科术后患者的自控镇痛泵的综合性护理 概述 自控镇痛泵是一种适用于手术后疼痛控制的镇痛设备,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手术后期护理。自控镇痛泵使用方便、镇痛效果显著,但需要详细的护理计划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本文将深入探讨临床医学外科术后患者的自控镇痛泵的综合性护理。 自控镇痛泵的优点 自控镇痛泵是一种通过控制镇痛药物的输送机制来疼痛管理的设备。使用自控镇痛泵的优点包括: 1.镇痛效果立竿见影,起效快速。 2.自控镇痛泵可以提供稳定的药物输送,使得镇痛效果更加一致,避免 了可能出现的药物浓度变化问题。 3.自控镇痛泵可以根据患者的需求调整疼痛缓解药的输送速度和浓度, 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疼痛控制方案。 自控镇痛泵的护理计划 为确保自控镇痛泵的正常使用和患者的安全,应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并指导患者和家属正确使用该设备。 设备的安装和维护 自控镇痛泵的安装和维护对于使用者来说十分重要,在安装设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将设备安装在患者侧床边或患者旁边,便于患者使用。 2.确保设备与输液器的连接处无漏液现象。 3.确保设备有足够的电量。 维护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定期检查设备电量以确保充足,及时更换电池。 2.检查输液器排液阀的滴定速度,确保安全和有效。

自控镇痛泵的使用和护理要点 自控镇痛泵的使用和护理要点如下: 1.用患者的姓名和警示标签识别设备。 2.确保固定了输液器,将输液管与患者的静脉通路相连。 3.将设备的模式设置为自控模式,按照患者的要求设置疼痛控制方案和 药品的输送速度和剂量。 4.指导患者和家属要密切关注患者是否存在过敏反应、呼吸困难等不适 症状。如有不适症状发生,应立即停止使用设备并评估患者的病情。 5.定期检查药品残留,确保药品的浓度正确,避免发生药物过量或过敏 反应等不适症状。 常见使用问题解决 在使用自控镇痛泵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问题,以下是解决这些问题 的方法: 1.自控镇痛泵没有吱声或药品输送停滞:检查输液器是否已插牢,输液 管道是否被弯曲或扭结。 2.自控镇痛泵吱声过久或药品输送过快:检查设备的设置是否正确,是 否使用了错误的药剂量,是否出现药物过量。 3.自控镇痛泵在输送药品时出现瓶颈:检查输液器的排液阀,确保药品 输送速度正确。 自控镇痛泵的风险和注意事项 在使用自控镇痛泵的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风险和注意事项: 1.患者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或其它让设备产生不适应患者的问题,需要 及时发现和解决。 2.长时间使用自控镇痛泵可能会出现依赖性,需要注意患者的用药情况。 3.不合适的药物配方或剂量设置可能会导致药物过量,产生严重的不良 反应和症状。 4.应严格按照设备的安装和使用说明进行操作,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 患者的安全。

昂丹司琼和甲氧氯普胺对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后舒芬太尼镇痛恶心呕吐的防治

昂丹司琼和甲氧氯普胺对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后舒芬太尼镇痛 恶心呕吐的防治 赵倩倩;黄科昌;滕晓云;刘敬平;楚云超 【期刊名称】《潍坊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3()6 【摘要】目的:观察昂丹司琼和甲氧氯普胺对面肌痉挛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成年 患者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恶心呕吐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150例行面神经微血 管减压术的成年患者,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35~65岁,随机分为3组。A:昂丹司琼组,B:甲氧氯普胺组,C:昂丹司琼联合甲氧氯普胺组。术毕均连接病 人静脉自控镇痛泵(PCIA)。分别于术后的6,12,24,48h记录患者镇痛评分、恶心、呕吐和其他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各时间点疼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镇痛效果相同。术后24h内A,C组恶心的发生率及程度均低于B组(P<0.01),A,C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术后6h和12h呕吐发生率和术后6h 呕吐程度C组低于A, B两组(P<0.01),且A,B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24h C组呕吐发生率及程度低于B组(P<0.01),而A,C之间与A,B之间 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48h 3组之间恶心呕吐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昂丹司琼对于舒芬太尼术后镇痛引起的恶心呕吐效果确切, 联合甲氧氯普胺使用对呕吐的效果更佳。 【总页数】4页(P414-417) 【关键词】昂丹司琼;甲氧氯普胺;舒芬太尼;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恶心;呕吐 【作者】赵倩倩;黄科昌;滕晓云;刘敬平;楚云超

【作者单位】潍坊医学院麻醉学系;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1.2 【相关文献】 1.昂丹司琼与甲氧氯普胺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疗效比较 [J], 季尉 2.昂丹司琼联合甲氧氯普胺防治术后自控镇痛相关恶心呕吐疗效观察 [J], 郝国明;郑良杰;秦丽文;张舟;张长椿;吴萍 3.昂丹司琼和氟哌利多及甲氧氯普胺联合预防妇科肿瘤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J], 王景强 4.昂丹司琼与地塞米松及甲氧氯普胺的不同配伍用于防治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比较 [J], 黄燕;姜虹;朱也森 5.昂丹司琼与甲氧氯普胺用于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分析 [J], 段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手术患者术后使用镇痛泵的观察及护理

手术患者术后使用镇痛泵的观察及护理 标签:术后;镇痛泵;护理;镇痛效果 术后疼痛是手术患者术后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其不但给患者带来痛苦,也会引起患者术后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变化,严重影响了患者术后转归及康复[1]。因此,对手术患者予以术后疼痛治疗及护理已成为围手术期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镇痛泵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疼痛治疗,其可根据患者的不同需求控制投药,具有用药少、血药浓度稳定等优点,但其使用仍存在一些问题[2]。为进一步探讨手术患者术后应用镇痛泵的效果及其应用过程中的护理方法,以更加完善、提高镇痛泵临床应用效果,促进患者康复,本研究对对笔者所在医院行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12月笔者所在医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观察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23~74岁,平均(51.5±6.7)岁;其中剖宫产术11例,痔上黏膜环切悬吊术13例,腹腔镜探查术9例,胃十二指肠手术7例,骨外科手术5例。对照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25~73岁,平均(52.7±5.1)岁;其中剖宫产术13例,痔上黏膜环切悬吊术10例,腹腔镜探查术11例,胃十二指肠手术7例,骨外科手术4例。经检验,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术后镇痛 观察组患者术后保留硬膜外置管连接镇痛泵,镇痛泵配方: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一支(50 μg/ml)+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5~8支(1 mg/ml/支)+注射用甲磺酸罗哌卡因2支(119.2 mg/支)+甲硫酸新斯的明2支(0.5 mg/ml/支)+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从中取5~8 ml做复合量;对照组患者术后不保留硬膜外导管,采用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定镇痛。 1.3镇痛效果评价 术后24 h睡眠时间及镇痛有效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 AS)测量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在纸上画一条五等分的直线,让患者指出疼痛所代表的长度,越长表示疼痛等级越高;将疼痛分为无、轻、中、重、极重,分别对应为为0~4分,0~2分者为术后镇痛有效;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镇痛治疗、护理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良反应现象[3]。 1.4统计学处理

普外科手术患者运用自控镇痛泵的临床效果与护理方法

普外科手术患者运用自控镇痛泵的临床效果与护理方法 摘要:目的探讨自控镇痛泵在普外科患者术后运用的临床效果和护理方法。 方法选择于我院手术室手术治疗的普外科患者2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10例)与对照组(110例),观察组术后运用自控镇痛泵,对照组患者根据病情需 要注射哌替啶,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48h内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并总 结对应的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尿潴留、嗜睡以 及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腹胀方面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运用自控镇痛泵可显著缓解术 后疼痛,但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合理的护理方法可保证自控镇痛泵功能的正常发挥。 关键词:普外科;镇痛泵;护理 疼痛是手术患者术后必须面对的问题,如不及时解决,会造成患者极大的心理和生理负担,从而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1]。近年来随着自控镇痛泵(PCA)技术的发展,其临床使用 越来越广泛。本人对我院普外科术后运用PCA的患者进行观察并采用相应的护理方法,取得 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手术室行手术治疗的普外科患者200例,随机分 为2组。观察组110例:男、女性患者各为58、52例,年龄为27-79岁,年龄平均值 (45.8±11.25)岁,其中33例阑尾炎,18例急性腹膜炎,18例直肠癌,13例胃癌,胆囊炎 及胆囊结石28例。对照组:男、女性患者各为54、56 例;年龄为21-78岁,年龄平均值(46.1±12.13)岁,其中包括36例阑尾炎,17例急性腹膜炎,18例直肠癌,14例胃癌,胆 囊炎及胆囊结石2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病种构成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镇痛方法 观察组患者于术后留置硬膜外导管,连接PCA,泵内装有镇痛药物:枸橼酸芬太尼注射 液0.3mg+氟哌啶5mg+0.9%生理盐水100ml[2],以2ml/h的速度给药,时间设置为48h。配药由麻醉师指导下护理组完成,PCA装置的安置、硬膜外导管置入以及泵的拔除均由麻醉师完成。对照组患者根据术后疼痛情况,给予盐酸哌替啶注射液50mg肌肉注射,连续两次给药 的间隔时间>6h。 1.3 护理方法 (1)术前积极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态,有针对性的耐心解释,让患者了解疼痛的相关知识及缓解办法,使患者认识术后疼痛的性质。(2)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PCA的 使用方法,保证患者可独立进行操作,告知镇痛药不会影响创口愈合,以减少患者焦虑心理,使患者树立信心,更好的配合治疗。(3)术后患者活动时可能会引起留置管的扭曲、脱落,影响药物泵入,进而导致术后镇痛失败。因此,在镇痛护理中,避免导管脱落移位最为关键。(4)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呼吸,每小时记录1次,如患者呼吸频率降低(<10次/分),应立 即报告医生,关闭PCA,必要时应用纳洛酮。(5)轻微的恶心、呕吐可不做处理,较重者应予以对症治疗,患者发生恶心呕吐,护理人员可将患者头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造成窒息, 及时清理污秽物,病情较重者可根据医嘱给予甲氧氯普胺10mg肌肉注射。(6)观察置管处 皮肤变化,如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并采取处理措施。 1.4 观察指标 1.4.1 镇痛效果 参照《实用临床麻醉学》[3]制定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术后4h、8h、12h、24h、48h疼 痛程度进行评分,疼痛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0-3分:无痛或有轻微疼痛,可以

小儿术后使用镇痛泵的护理

小儿术后使用镇痛泵的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术后使用镇痛泵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05年4月-2009年4月使用镇痛泵174例患儿护理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儿发生 硬膜外镇痛泵管道脱出12例,静脉镇痛泵静脉留置针肿胀3例,出现皮肤瘙痒5例,腹胀14例,恶心呕吐者32例,尿潴留9例,血压下降7例,无出现一例呼 吸抑制。结论对小儿术后使用镇痛泵的患儿要做好心理干预和管道护理,严密 观察生命体征、镇痛效果及并发症,并做好患儿术后交接班工作。 【关键词】小儿术后镇痛护理 术后镇痛泵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成人各类手术病人的术后镇痛,其使用方法和 护理已有报道,而应用于儿童外科的报道则较少。我院自1991年开展小儿外科 以来就把镇痛泵应用于小儿术后镇痛,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对我科2005年4 月-2009年4月使用镇痛泵的174例患儿的护理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科2005年4月-2009年4月使用镇痛泵共174例,其中使用硬膜外镇痛泵73例,静脉镇痛泵101例,男140例,女34例,年龄3月-16岁。其中腹部手 术89例,阴茎手术62例,肢体手术15例,其它手术8例。 1.2 方法 手术结束由麻醉医生将配制好的镇痛复合液(静脉镇痛泵:芬太10- 15ug/kg/d+0.9%生理盐水至100ml,硬膜外镇痛泵:0.75%速卡10-20ml+吗啡3- 5mg+0.9%生理盐水至100ml)注入一次性输注泵(日本产的NIPRO 泵),连接到硬膜 外导管或使用三通管连接到静脉留置针上,以2ml/h 速度连续输注镇痛48h~72h, 患儿术后返回病房, 护士与麻醉师交接,观察患儿镇痛的效果及副作用。 1.3 结果 通过观察和总结发现硬膜外镇痛泵管道脱出12例,静脉镇痛泵静脉留置针肿胀3例,出现皮肤瘙痒5例,腹胀14例,恶心呕吐者32例,尿潴留9例,血压 下降7例,无出现一例呼吸抑制。 2 护理 2.1 做好交接班 患儿术后返回病房,护士与麻醉师交接,了解患儿麻醉方法、术中情况、术 中用药,及回病房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并发症。 2.2 心理干预 手术创伤引起的疼痛,其程度仍然受到情绪的影响。恐惧、焦虑、失望、不 耐烦可使痛阈降低;而愉快、兴奋、有信心可使痛阈提高。实验证明,消除焦虑、恐惧的情绪就能缓解疼痛。除做好家长的心理支持,避免不良心态对患儿的影响外,重点要针对患儿年龄特点给予鼓励、精神安慰,提高患儿对疼痛的耐受能力,采取分散注意力、做游戏、催眠、生物反馈、引导想象等心理治疗以使患儿疼痛 明显缓解。 2.3 管道的护理 管道要班班交接,如发现敷料松脱、管道脱出等情况要及时报告医生和麻醉师。硬膜外镇痛泵管道要注意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渗液,嘱患儿和家属在活动和 改变卧位时避免牵拉镇痛泵的管道或使其打折,保持管道通畅,防止脱出,特别 是在哭闹、挣扎、扭动、出汗多时导管最容易松脱,导管脱出是硬膜外镇痛常见

喷他佐辛用于PPH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泵的临床疗效研究

喷他佐辛用于PPH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泵的临床疗效研究崔雪薇;纪均;李静洁;姜虹 【摘要】目的探讨喷他佐辛用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患者术后静脉自控 镇痛泵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肛肠科收治在日间病房并行PPH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观察方法将患者随机划分为 喷他佐辛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各25例.A组术后使用含喷他佐辛的PCA静脉自控镇痛泵镇痛,B组则不含喷他佐辛,比较术后2 h、4 h、6 h、12 h和24 h 疼痛数字评分(NRS)、Ramsay镇静评分,以及恶心、尿潴留评级,并记录患者对镇 痛泵满意度评价情况.结果 A组患者在术后2 h、4 h、6 h、12 h和24 h的NRS 评分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2 h、4 h、6 h、12 h、24 h的Ramsay镇静评分、恶心评级、尿潴留评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喷他佐辛用于PPH术 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确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期刊名称】《结直肠肛门外科》 【年(卷),期】2019(025)004 【总页数】4页(P466-469) 【关键词】混合痔;喷他佐辛;静脉自控镇痛泵;PPH术后 【作者】崔雪薇;纪均;李静洁;姜虹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麻醉科上海 200011;上海交 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麻醉科上海 20001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

九人民医院麻醉科上海 20001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麻醉科上海 200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7.1 痔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肛肠科疾病之一,更以混合痔为多见。临床上治疗方式以混合痔切除术(如外剥内扎术、痔上黏膜切除术、内痔套扎术)为主。但肛门部分布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手术往往会引起肛门局部组织损伤,刺激局部神经末梢,引起患者剧烈的疼痛感[1]。同时,患者的性别、年龄和健康状况以及对痛觉的耐受能力差异都会对其术后的疼痛感受产生很大影响[2]。药物镇痛是目前在临床上进行痔术后镇痛的最常用方式,既可单独给药,也能联合给药。而镇痛药物目前多使用吗啡、可待因类,但因为吗啡属特殊类药品,虽镇痛效果明显,但临床用药的不良反应较多[3]。喷他佐辛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吗啡烷类药物,其药效具备选择性,能够对κ阿片受体产生激动作用[4],但是使用剂量较大时,会对σ阿片类受体同样产生激动作用,促使μ阿片类受体产生局部拮抗作用[5-6],其药物依赖性程度低,在术后镇痛治疗中应用也愈加广泛[7-8]。本研究拟探讨喷他佐辛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患者的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于本院肛肠科收治在日间病房接受PPH治疗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术后采用一次性PCA静脉自控镇痛泵,按照双盲对照实验将患者分为喷他佐辛组(A组,用药配制:喷他佐辛+地塞米松+注射用盐酸

面肌痉挛患者的护理

面肌痉挛患者的护理 一、定义 面肌痉挛(HFS)又称面肌抽搐,为一种半侧面部不自主的抽搐,抽搐呈阵发性且不规则,程度不等。 二、病因 血管因素:目前已知大约有80%-90%的面肌痉挛是由于面神经出脑干区存在血管压迫所致。 非血管因素:桥脑小脑角的非血管占位性病变,如肉芽肿、肿瘤和囊肿等因素亦可产生面肌痉挛。 其他因素:面神经出脑干区存在压迫因素是面肌痉挛产生的主要原因。 三、临床表现 面肌痉挛即面部一侧抽搐,精神越紧张,抽搐越严重,由于面肌痉挛的初期症状为眼睑跳动,所以一般不会引起重视,经过一段时间病灶形成发展成为面肌痉挛,连动到嘴角,严重的连带颈部,面肌痉挛可分为两种,一种为原发型面积痉挛,一种是面瘫后遗症产生的面肌痉挛,两种类型可从症状表面上区分出来。原发型面肌痉挛,在静止状态下也可发生,痉挛数分钟后缓解,不受控制,面瘫后遗症产生的面肌痉挛,只在眨眼、抬眉等动作产生。 四、常见护理诊断 1.有清理呼吸道低效或无效的危险——与面肌痉挛抽搐不受控制导致呼吸道分泌物蓄积有关

2.恐惧——与面肌痉挛的不可预知有关 五、入院护理 1.评估 (1)入院方式:平诊、急诊、步行、轮椅、平车。 (2)意识:清醒、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浅昏迷、深昏迷、其他。(3)一般状况:语言、睡眠、情绪、大小便。 (4)生命体征。 (5)自理能力评分;压疮病人评分;跌倒坠床风险评估。 (6)药物既往史;有无药物过敏,何种药物。 (7)入院患者健康教育:医护人员的介绍,环境的介绍,作息时间,查房时间,探视制度,陪护制度,安全教育,检查指导,饮食指导。(8)管路评估:入院病人如果带有管道,则要观察管道的名称,妥善固定,引流液的性质,量,颜色,管道长度,有效引流,防止受挤压。 2.护理查体 (1)精神状态:检查病人有无感知障碍、记忆障碍、情感障碍和智力障碍。 (2)意识障碍:有无嗜睡、昏睡、意识模糊、谵妄甚至昏迷。(3)语言的检查:利用听、说、读、写等方法,观察语言功能。看有无失语。 (4)嗅神经检查:有无单侧或者双侧嗅觉丧失。 (5)视神经检查:包括视力、视野和眼底等检查。

骨科患者术后使用镇痛泵不良反应原因及护理

骨科患者术后使用镇痛泵不良反应原因及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硬膜外镇痛泵在骨科患者术后使用中发生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 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科2012年1月至12月,391 例患者手术后使 用硬膜外镇痛泵发生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结果导管脱落5例,胃肠 道反应78例,排尿困难10例,皮肤瘙痒例有8例,压疮2例,肌肉僵直1例, 经早期护理干预,症状改善。结论进行早期护理干预,确保使用镇痛泵达到最 佳状态,减轻病人痛苦,同时可增进护患关系。 【关键词】镇痛泵不良反应原因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4-0056-01 疼痛是一种手术后常见的问题,也是骨科病人术前最担心的问题之一,随着 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手术后舒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我科已广泛应 用自控镇痛泵,它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止痛方法,是理想的术后止痛措施,但在使 用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导管脱落、胃肠道反应,皮肤瘙痒,尿潴留、血压下降,压疮等,通过对使用镇痛泵观察和护理,总结了一些工作体会,现总 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12年1月至12月,391例手术后均使用硬膜外镇 痛泵的患者,男246 例,女145 例, 最小年龄10,最大年龄90岁。 1.2镇痛泵原理是利用泵的原理,将药物按设定时间和浓度进行投放,以小 剂量持续给药的方式使血药浓度维持在患者基本不痛的最低水平[1]。 1.3方法:手术结束后由麻醉师配制药物,安装镇痛泵与硬膜外导管相连。泵内的药液配制为:吗啡6mg,地塞米松10mg,氟哌定 2.5mg,罗派卡因25ml,加 生理盐水至100ml,持续给药量为2ml/h,锁定时间为15min;追加剂量1ml/次,追加 给药一次后,在锁定时间内再次按压无效。 2 术后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观察护理 2.1导管脱落及感染患者术毕回房,应与麻醉护士交接班,搬运时要避免硬 膜外导管受牵拉、扭曲打折,并妥善固定,同时告知患者及家属,翻身或换衣服 时应注意保护导管防止牵拉,扭曲变形或打折而影响镇痛药的输入;护士每班要 检查置管处一次,保持导管通畅,观察导管是否在位及硬膜外针孔的敷料情况, 保持干燥,预防硬膜外腔感染。本组病例不慎致导管脱落5例,无感染发生。 2.2呼吸抑制由于吗啡有呼吸抑制作用,主要在于延髓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 的反应性降低,其次在于脑桥呼吸调整中枢受抑制,表现为呼吸频率减慢,每分 钟呼吸少于10次,甚至停止[2]。本组病例未发生呼吸抑制现象。虽然呼吸抑制 发生较少,但一旦发生后果严重,因此术后应严密观察意识状况,呼吸深度、节律,频率,血氧饱和度等,如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并采取急救措施。 2.3胃肠道反应由于吗啡作用于极后区化学感受器引起恶心呕吐[2]。本组病 例有78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腹部不适,恶心呕吐,食欲差,思睡等。 指导患者少量多餐,根据个人口味及饮食习惯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如出现呕吐 时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难以忍受者可遵医嘱给予胃复安10mg,肌注,以减轻胃肠道反应;做好心理疏导,向患者说明发生恶心呕吐、思睡的原因,消除紧张恐惧感。 2.4皮肤瘙痒由于镇痛药诱发组胺释放引起皮肤瘙痒[2],通常局限于颈肩部,

术后患者自控镇痛泵报警状况及其原因分析

术后患者自控镇痛泵报警状况及其原因分析 曾英玉;詹泽敏;吴施惠;杨波;黄毓婵 【期刊名称】《现代临床护理》 【年(卷),期】2022(21)1 【摘要】目的了解患者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报警现况,并分析原因,提出预防和改进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2020年3月—6月1774例术后应用无线自控镇痛泵患者(其中静脉镇痛1348例,占76.0%,硬膜外镇痛321例,占18.1%,其他105例,占5.9%),在应用无线自控镇痛泵过程出现报警情况,并分析原因。结果1774例患者在应用自控镇痛泵过程中发生7502例次报警,报警主要原因为离开服务区和管道堵塞,分别为3487例次(占46.5%)和3015例次(占40.2%)。其中数据缺失是离开服务区报警的主要原因,为3483例次(占99.9%),数据缺失与管路打折为管道堵塞报警的主要原因,分别为1752例次与1251例次(分别占58.1%与41.5%)。结论应根据自控镇痛泵报警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对策,降低术后患者自控镇痛泵报警发生率,以提高患者镇痛效果与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总页数】4页(P28-31) 【作者】曾英玉;詹泽敏;吴施惠;杨波;黄毓婵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麻醉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 【相关文献】

1.妇科手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的时间及撤泵原因调查分析 2.65例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患者无效按压现状及原因分析 3.剖宫产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患者压疮形成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4.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致腓总神经损伤5例原因分析及预防 5.术后自控镇痛泵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