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普通地质学复习整理版

普通地质学复习

绪论:

1 地质学研究的对象

地质学研究的对象是地球,主要是固体地球的上层,即岩石圈(包括地壳和地幔的上部)。

2 地质学研究内容有哪些主要方面

●研究地壳的物质组成的分科

●研究地壳运动、地质作用、地质构造及成因的分科

●研究地壳的发展历史、古代生物及古地理演化规律的分科

●研究地质学的应用分科

●地质学的边缘学科、综合学科及新兴学科

3 何谓地质作用? 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概念及类型

地质作用的动力是地球上的能,根据来源可分为内能和外能,由此可将地质作用分为:

1)、内动力地质作用(指以地球内部能为能源而产生的地质作用,主要在地球内部进行,也可涉及地表。主要类型包括:地壳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

2)、外动力地质作用(指以外能为主要能源,并在地表及其附近进行的地质作用。其中重力是最主要的参与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外动力作用的实质是以各种形式的水、大气和生物为动力,塑造和改造地壳表层的过程。根据作用过程和结果可将外动力地质作用的类型划分为: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4 “将今论古"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现在是认识过去的钥匙"这一将今论古原则。这一原则为研究地壳发展史、古代地质作用的特点,恢复古地理环境,提出了分析、推理的地质思维方法,对现代地质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第二章矿物

1、矿物和晶体的基本概念

矿物是由天然产出并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有序的原子排列的均匀固体。通常由无机作用所形成。

晶体是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成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简单地说,晶体是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

2、何谓类质同像和同质多像,举例说明

相同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热力学条件(如,T、P)下可形成不同的晶体结构,而成为不同的矿物,这种现象称同质多像。如,金刚石和石墨就是碳的同质二像。

矿物晶体结构中的某种原子或离子可部分地被化学性质相似的它种原子或离子替代,而不破坏

其晶体结构的现象,称为类质同像。如:橄榄石((Mg,Fe)

2[SiO

4

])中的镁离子和铁离子就呈

类质同象的替代关系。

3、矿物的光学性质和力学性质包括哪些?光学性质:透明度光泽颜色条痕

力学性质:硬度解理断口

摩氏硬度计※(必考内容)

4、最重要的造岩矿物有哪些?

石英,钾长石,斜长石,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

5、矿物分为几大类?哪类矿物在地球占比最多?

矿物分为五大类:自然元素矿物、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矿物、卤化物矿物、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矿物、含氧盐矿物。

在地球占比最多的矿物为硅酸盐矿物。

第三章岩浆作用与火成岩

1、何谓岩浆?影响岩浆黏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岩浆是形成于地球深部,是一种富含挥发组分、成分复杂的硅酸盐高温熔融物质,具有较大粘性的流体。

1)二氧化硅的含量越大粘度越大

2)岩浆的温度越高黏性越小

3)岩浆中气泡与呈溶解状态的挥发物的少有关

4)对于不含水的干岩浆,压力越大,黏性越大

2、火山机构的组成?火山喷发的类型?

火山通道火山锥火山口

(1)裂隙式喷发(线状喷发)

(2)中心式喷发①宁静式(夏威夷式)②猛烈式(培雷式)③递变式

3、破火山口是如何形成的?

火山经过连续多次喷发以后,其岩浆房空虚,火山锥体因失去支撑而发生崩塌与陷落;同时,后继的喷发活动将原有火山锥的上部炸毁,形成比原火山口大得多的洼地,称破火山口。洼地积水成湖,称火山口湖.

4、世界火山主要分布在哪几个带?

▲环太平洋火山带

▲地中海火山带

▲洋脊火山带

▲东非火山带

5、岩浆岩大类划分的根据是什么?如何划分的?

根据化学成分即二氧化硅的含量划分

超基性岩浆二氧化硅小于45%

基性岩浆二氧化硅45%~52%

中性岩浆二氧化硅52%~65

酸性岩浆二氧化硅大于65%

6、常见岩浆岩的结构、构造

按照结晶程度分为全晶质、半晶质、玻璃质

按照晶粒绝对大小分为粗粒、中粒、细粒、微粒

按照晶粒相对大小分为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斑状结构、四班状结构

按照矿物形态分为全自形、半自形、他形结构

按照相互关系分为辉长结构、间粒结构、辉绿结构、二长结构、正长结构、煌斑结构

火成岩构造:块状构造、流动构造、假流纹构造、气孔构造和杏仁构造、枕状构造、球状构造、晶洞构造、层状构造。

7、岩浆岩各类型的代表性岩石

8、分布最广的喷出岩为何种?,最常见的侵入岩为何种?

分布最广的喷出岩是玄武岩,最常见的侵入岩是花岗岩

外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

1、外力地质作用的因素及驱动能源是什么?

因素:引起外力地质作用的因素是大气、水与生物.

驱动能源:太阳能重力能日月引力能

2、外力地质作用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风化作用:指地面的岩石发生机械破碎或化学分解的过程

剥蚀作用:指在外力作用下,岩石因机械作用或化学作用而剥蚀或蚀去的过程。搬运作用:指风化和剥蚀的产物被搬运到他处的作用

3、沉积岩的三大特点是什么?

▫成分简单

▫含化石(其他岩石不会含有化石)

▫岩石呈层状产出

4、沉积岩的结构包括哪两种类型?

碎屑结构和非碎屑结构

5、碎屑颗粒大小的自然粒级分类是如何划分的?

6、层理构造包括哪几个类型?

水平层理交错层理递变层理

7、常见的层面构造有哪些?

波痕泥裂印模

8、缝合线的成因及其野外识别意义?

成因:①规模较大的缝合线代表沉积作用的间断;②规摸较小的缝合线是岩石受到压力后发生不均匀溶解(压溶作用)形成的。压溶使岩石中易溶物质溶走,粘土等不溶物质便残留在缝合面上形成泥皮.

地质意义:缝合线大多平行层面发育,借助于确定层面。

9、常见的沉积岩有哪些?

砂岩黏土岩硅质岩

变质作用与变质岩

1、何谓变质作用,引起岩石变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岩石在基本固体状态下受到温度、压力和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使原岩的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结构、构造发生变化的地质作用,称为变质作用.

因素:温度压力化学活动性流体

2、何谓特征变质矿物?

红柱石、蓝晶石、夕线石、十字石、阳起石、透闪石、滑石、蛇纹石、绿泥石、硅灰石、石榴子石、透辉石、篮闪石、石墨等。

若这些矿物在岩石中出现,反映了原岩己变质,应属变质岩。

3、变质岩有哪些类型?各类变质因素?

地质年代

1、何谓相对地质年代?如何确定?绝对年龄的确定。

相对年代是指地质体的形成或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通常采用地层学中普遍接受的三条原理或称定律,即地层层序律、生物层序律、切割律绝对年龄是指地质体的形成或地质事件发生距今的年龄

同位素地质年代学

2、何谓标准化石?

在地层研究中,通常利用在地质历史中演化快、延续时间短、数量多、分布广、特征明显的生物化石,作为标准化石来划分相对地质年代。每一个地质年代都有其特征的标准化石或化石组合。

3、熟悉地质年代表,重点在古生代和中生代名称、代号

4、生物大爆发和生物大灭绝

生物大爆发是由于氧气含量升高在寒武纪初期的全球重大生物时间,大量海洋无脊椎动物突然涌现,且种类繁多,个体较大

生物大灭绝是由于气候和环境突变,地球上的生物丧失了赖以生存的条件,或无法适应新的环境最后导致大量种属的消亡和灭绝。显生宙发生过五次,分别为奥陶纪末期、泥盆纪后期、二叠纪后期、三叠纪后期、白垩纪后期。

第七章地震及地球内部构造

1、地震要素概念

震源:地下深处发动地震,释放深部能量的源区.

震中:震源在地表的垂直投影.震中是有一定范围,称震中区,震中区是地震破坏最强的地区。震源深度:震源到震中的距离。

震中距:震中到地面任一地震台的水平距离。

等震线:烈度相同点的连线。

2、地震的成因分类

▫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

▫陷落地震

3、震级概念.在有记录的历史上发生的最强烈地震在何时、何地?

震级是衡量地震绝对强度的等级。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智利中南部沿海地带 9。5

4、纵波、横波、面波的特点?

纵波(P波):为推进波,如弹簧。

其特征是,①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在固、液、气态的介质中均可传播;

②振幅小,周期短,传播速度快(5。5-7Km/s),最先到达震中,引起地面上下振动,其破坏性较弱。

横波(S波):为剪切波,如抖绳。

其特征是:

①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垂直,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②振幅大,周期长,波的传播速度慢(3.2-4.0Km/s),第二个到达震中的波,引起地面发生左右抖动或前后抖动,破坏性较强。

面波

由纵波和横波在地表相遇后激发产生的一种地震波。该波仅沿地表传播,不能传入地下.两种振动方式:

①质点作垂直于地面的椭圆运动,类似水的波浪运动—瑞利波

②质点在地面内作垂直于传播方向的运动-勒夫波

面波的传播速度最慢,周期最长,振幅最大,对建筑物的破坏最大.

5、全球地震带分布?

▫环太平洋地震带

▫地中海—印尼地震带

▫洋脊地震带

▫陆内变形带

6、地球内部有哪几个主要层圈?物质状态如何?如何知道的

1、地壳

地壳是固体地球最外圈,由固体岩石组成,下界为莫霍面。地壳的厚度变

化大,大陆地壳较厚,平均厚35Km,最厚达70Km。如,南美的安第斯山脉(达70Km ),喜马拉雅山(近80Km );大洋地壳薄,平均厚7-8Km,其中太平洋

中心仅5Km,百慕大附近不过2Km。地壳的体积仅占地球体积的0。3%.

2、地幔

地壳下面是地幔,介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厚2800多公里,占地球体积84.3%,占地球总质量的67.8%。根据地震波速的变化,以984Km深度为界,分为上地幔(B、C层)和下地幔(D层)。

3、地核

地核以古登堡面与地幔分界,厚3473Km,占地球体积16。3%,质量却占地球质量的31.3%.按地震波速分布,地核可分三层,以4703Km和5154Km两个次级界面为界,分出外核(E层)、过渡层(F)和内核(G).

第八章构造作用与地质构造

1、构造作用的概念及方式

概念:构造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壳或岩石的机械运动。

方式:水平运动垂直运动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关系

2、岩层产状包括哪几个要素

(1)走向:层面与假想水平面的交线方向(AB)。走向线两端的延伸方向为岩层的走向,它代表岩层在空间的水平延伸方向。岩层的走向有两个方向,彼此相差180°。

(2)倾向:层面上与走向垂直并指向下方的射线叫倾斜线(OD)。倾斜线的水平投影所指的方向叫倾向(OD’)。由于倾向与走向线垂直,所以,倾向的方位角加或减90°,即得走向的方位角值。

(3)倾角:层面与假想水平面的最大夹角(α),沿倾向方向测量,又叫真倾角,简称倾角。

在不垂直岩层走向线的任何方向上测量的倾角,叫视倾角。视倾角总是小于真倾角。

3、褶皱的基本类型

褶皱的形式多种多样,归纳起来只有两种基本形式:即背斜和向斜。

背斜是指岩层向上弯曲,以老地层为核心,两侧地层较新的褶皱。

向斜是指岩层向下弯曲,以较新地层为核心,两侧地层相对较老的褶皱。通常,背斜和向斜相伴出现.

4、野外如何识别褶皱并判断其类型

1) 地层对称重复是判别褶皱构造的重要标志

我们知道,褶皱是侧向压力作用下,成层岩层形成的弯曲现象.那么,

反映在褶皱构造上有两个基本特点:

a地层分布特点

背斜:以老地层为核部,向两翼依次对称重复新地层;

向斜:以新地层为核部,向两翼依次对称重复老地层.

b地层产状的变化

以褶皱的核部为中心,两翼向不同的方向倾斜(平卧、倒转褶皱除外).

有了这两点概念后,在识别褶皱之前,还得做两件事:(1)建立该地区的地层新老顺序关系;(2)用原生沉积构造,确定地层产状是正常产状,还是倒转产状。观察褶皱构造一定要垂直褶皱的枢纽。

2)地貌是识别褶皱构造的辅助性宏观标志

a地形标志: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b地形倒置: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5、何谓直立褶皱?何谓倾斜褶皱?何谓倒转褶皱?

直立褶皱:轴面近直立,两翼倾向相反,倾角近似相等。

斜歪(倾斜)褶皱:轴面倾斜,两翼倾向相反,倾角不等.

倒转褶皱:轴面倾斜,两翼向同一方向倾斜,一翼地层倒转,另一翼地层正常。

6、断层类型

正断层逆断层走滑断层

7、如何识别断层的存在?(断层存在的证据)*

A、地质体的不连续

地层、矿层、岩脉等线状或面状地质体在走向上和剖面上突然中断、错开,造成地质体或构造线的不连续现象,是断层存在的直接标志。

B、擦痕与镜面

擦痕与镜面是断层两盘岩块相对错动时,留在断层面上的痕迹.擦痕,在断层面上常表现为平行而密集的沟纹;镜面则是断层面被摩擦得光滑如镜称之,镜面上常存在薄薄的炭质、硅质、铁锰质或钙质薄膜,称动力薄膜.

C、阶步与反阶步

阶步:指断层面上与擦痕垂直的微小陡坎,剖面上呈不对称的缓坡状,陡坡倾斜方向指示对盘运动方向。

反阶步:断层面上的缓坡与陡坡不连续过渡,间有与缓坡平行的压性裂隙(破劈理)或由张性裂隙的楔形张开而形成的台阶状陡坡。逆陡坡方向指示对盘运动方向.

D、拖曳褶皱(牵引构造):指断层两盘沿断层面作相对滑动时,断层附近的岩层因受断层面摩擦力拖曳而产生的变薄和弧形弯曲现象.岩层弧形突出的方向代表本盘的相对动向。

E、断层岩

断层带中因断层动力作用被搓碎、研磨、有时伴有重结晶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岩石。常见的有:

断层角砾岩:由断层两盘的岩石碎块组成。角砾形状不规则,大小混杂,棱

角明显,泥质胶结,多见于正断层。

断层磨砾岩:角砾岩受到挤压、揉搓、碾滚而使其棱角磨损、圆化,貌似沉

积砾岩。常见一规模较大的逆断层、平移断层和低角度的正断

层中.

断层泥:断层强烈挤压使两侧岩石被碾磨粉碎而形成的泥状物。

8、节理的概念及分类

两侧岩块沿破裂面没有发生明显位移的破裂构造,称为节理。

①根据节理与岩层产状之间的关系

走向节理:节理走向与岩层走向大致平行。

倾向节理:节理走向与岩层走向大致垂直.

斜向节理:节理走向与岩层走向斜交。

顺层节理:节理面大致平行于岩层层面。

②根据节理走向与所在褶皱枢纽之间的关系

纵节理:节理走向与褶皱枢纽平行.

横节理:节理走向与褶皱枢纽垂直。

斜节理:节理走向与褶皱枢纽斜交。

(2)构造节理的力学类型

按节理形成时的力学性质分为张节理和剪节理。

①张节理:由拉张应力产生的破裂面,

②剪节理:由剪切应力产生的破裂面,

9、地层的接触关系有哪些类型?

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侵入接触沉积接触

第九章板块构造

1、大陆漂移学说是何人、何时正式提出的?

1915年德国气象学家兼地质学家魏格纳(1880-1930)正式提出大陆漂移说。

2、大陆漂移学说的主要证据

(1)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非常吻合,即南美洲和非洲可以拼接起来.

(2)大西洋两岸许多浅海和陆生古生物种属相同。二叠纪内陆爬行动物中龙,分别发现在非洲和南美洲。

(3)非洲南部开普山脉的二叠纪地层向西延伸至南美的布宜诺思艾利斯一带。

(4)非洲的前寒武纪片麻岩可与巴西的同类地层对比.

(5)在北半球,挪威-苏格兰加里东褶皱带越过大西洋后出现在加拿大和美国海岸;

(6)在印度、澳大利亚、非洲、南美洲和南极大陆发现石炭纪-二叠纪的冰川遗迹、而冰川遗迹指示的古冰川运动方向均符合大陆漂移的结论;

(7)部分地球物理和大地测量资料.

3、海底扩张学说是何时、何人提出的?主要证据有哪些?

美国地震地质学家迪茨(R。S。Dietz)和美国地质学家赫斯(H。H.Hess)于1961-1962年提出了海底扩张的概念。

古地磁学的成就深海钻探的结果洋中脊的直接考察转换断层的发现

4、板块构造要点

由地壳和软流圈之上的固态上地幔构成的岩石圈以洋中脊、俯冲带和转换断层为界,分成若干个刚性岩石圈板块。以地幔对流为基本动力。岩石圈板块在软流圈上作大规模的水平运动。由于板块是刚性体,其内部基本不变形.大规模的构造作用(变形、变质、岩浆活动等)主要发生在相邻板块接触部位。板块边缘是地壳活动最强烈地带.板块的相互作用控制了各种内动力地质作用以及沉积作用过程,是地球表面最重要的构造作用。

5、板块碰撞带的三种形式是什么?

①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②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的碰撞③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

撞─碰撞造山带

6、板块边界类型有哪些?

离散性板块边界

聚敛性板块边界

转换断层边

7、全球板块是如何划分的?

地球科学家根据三种板块边界类型,将全球板块划分为: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非洲板块、澳洲-印度板块、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和加勒比板块、可可板块、纳兹卡板块、富克板块、菲律宾板块等较小的板块。在大陆内部还可划分出一些更小的板块。除太平洋板块由洋壳组成外,其余板块均包括洋壳和陆壳。

普通地质学复习重点

普通地质学复习重点 1、基本概念地层层序律——在层状岩层的正常序列中,先形成的岩层位于下面,后 形成的岩层位于上面。这一原理称地层层序律,也称叠覆原理。 克拉克值——化学元素在一定自然体系中的相对平均含量。又称元素丰度。 温度风化——由于昼夜温差和季节温差的影响造成岩石发生不均的热胀冷缩而导致岩 石中矿物之间的结合力减弱,最终松弛崩解。 节理——断裂两侧岩块没有发生明显位移的断裂形式,有时也称为裂隙。 地温梯——地球内部的温度随着深度的增大而增大,我们将单位深度内温度增加量称 为地热梯度。球状风化——岩石出露地表接受风化时,由于棱角突出,易受风化(角部 受三个方向的风化,棱边受两个方向的风化,而面上只受一个方向的风化),故棱角逐渐 缩减,最终趋向球形。这样的风化过程称球状风化。 洋流——大洋水发生大规模的远距离的运动称为洋流。 溯源侵——指在河流或沟谷发育过程中,下切侵蚀不仅加深河床或沟床,并使其向上 游源侵 头蚀后退的现象。又称向源侵蚀。 风化壳——岩石圈上部的各种残积物的总和。 洪积扇——以山麓谷口为顶点,向开阔低地展布的河流堆积扇状地貌。 变质作用——岩石在深部受高温、高压和化学活动性气流等内动力因素的影响下发生 变化和改造的过程称为变质作用。河漫滩的二元结构——洪水期河漫滩上水流流速较小,环流从河床中带到河漫滩上的物质,主要是细沙和黏土,称为河漫滩相冲积物。下层是由 河床移动沉积的粗砂砾石,称为河床相冲积物。这样就组成了河漫滩的二元结构。 河流阶地——河流下切侵蚀,使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 侵蚀基准面——是河流垂直下切侵蚀的界限,是影响某一河段或全河发育的顶托基面。岩溶作用——凡是以地下水为主,地表水为辅,以化学过程(溶解与沉淀)为主。机械过 程(流水侵蚀和沉积,重力崩塌和堆积)为辅的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都叫岩溶 作用。岩石圈——岩石圈是由岩石组成的,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岩石圈是地球上部 相对于软流圈而言的坚硬的岩石圈层。

普通地质学复习资料

普通地质学复习资料 真题术语 1•地质作用:形成与改变地球的物质组成、外部形态特征以及内部结构的各种自然作用。分为外力、内力地质作用。 2•外力地质作用:主要以太阳能以及日月引力能为能源,通过大气、水、生物因素引起,包括地质体的风化作用、重力滑动作用以及各种地壳表层载体(河流、冰川、地下水、海水、湖泊、风沙)的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3•内力地质作用:主要以地球内热为能源并只要发生在固体地球内部,包括岩浆作用、构造作用、地震作用、变质作用、地球各层圈相互作用。 4.岩石圈:地壳加软流圈上的固体地幔。 5.承压水:位于上下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水。它具有向上的运动能力,向斜盆地或单斜盆地是形成承压水的有利地质构造。 6.地质构造:岩石变形和变位的产物。最基本的地质构造是褶皱和断裂。 7.岩浆:含有挥发性成分的高温硅酸盐为主的熔融体。(地下高温熔融物质) 三角洲:由河口部位的沉积体所构成的形态。三角洲有低积层、前积层、顶积层。 8滑坡: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到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以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9.风化作用: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矿物和岩石,通过大气、水以及生物的接触,发生物理或化学的变化,转变形成松散的碎屑物甚至土壤的过程。 10.岩石:是固态矿物或矿物的混合物,其中海面下的岩石称为礁、暗礁及暗沙,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集合体,也有少数包含生物的遗骸或遗迹(化石)。岩石有三态,固态、气态(天然气)、液态(石油)。 11.角度不整合:相邻的新老地层产状不一致,其间有剥蚀面相分隔。(较老的地层形成后,因强烈的构造作用而褶皱隆起并遭受剥蚀,形成剥蚀面,然后地壳下降,在剥蚀面重新沉积,形成上覆的较新地层)

普通地质学复习资料

第二章:矿物 地壳元素丰度:16km的地壳内50种元素的平均含量与总质量的比值。也称为克拉克值,用质量分数表示。 矿物: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在正常情况下呈结晶状的元素或无机化合物,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 准矿物:其产出状态,成因和化学组成等方面均具有与矿物相同的特征,但不具有结晶构造的均匀固体。 1,塑料,煤,水,石油不是矿物,冰是矿物。 2,矿物具有同质多像现象。 3矿物化学成分基本稳定,但含有杂质。 矿物的物理性质:课本第11页。重点为透明度硬度表和解理,密度。 第三章:岩浆作用与火成岩 火成岩占地壳岩石体积的64.7%。 岩浆:形成于地下深处的、具有较大粘性的高温熔融流体物质。 ●成分:硅酸盐+1-8%以水为主的挥发物质。 岩浆作用:岩浆发育、运动、固结成火成岩的作用. 岩浆喷出地表的过程,称火山作用。未到达地壳而在地下某深处冷凝、结晶、固结的过程,称为侵入作用。 火山岩:岩浆喷到地表、气体逃逸、冷凝而成的岩石。又分火山碎屑岩(喷到空中炸碎的岩浆与围岩碎块,落下堆积而成)和熔岩(地表溢流而冷凝)两种。 ●侵入岩:地下深处冷凝结晶的岩浆岩。 熔岩类型及其特征 ●按SiO2含量%的分类(国际通用) 重点! 超基性:<45%; (▲超镁铁质) 基性:45-52%; (▲镁铁质) 中性:52-65%; 酸性:>65% 各类代表性熔岩介绍课本第35页表格必背! 1 超镁铁熔岩: 科马提岩。

具鬣刺结构Mane :快速冷凝而成的长条状橄榄石骸晶集合体,常充填于橄榄岩或辉石岩裂隙中。 2 基性熔岩:玄武岩 ●黑色,致密,比重大,粘性小,有柱状节理。喷发宁静(气体易溢出)。 3 中性岩浆:安山岩 ●粘性较大、爆炸喷发,多形成复式火山锥; ●浅色、有气孔(泡)、杏仁体 4 酸性岩浆:流纹岩 ●粘性大,强烈爆炸喷发,形成复式火山锥。 ●浅色,具流纹构造(黏度大,冷却慢)。 火山口湖:喷发后期塌陷者称破火山口,易形成火山口湖。 安山岩线:环太平洋火山岩带中靠近大陆及岛屿的多孕育 安山岩,大洋内部为玄武岩,二者界线称安山岩线。 鲍温反应序列,课本第38页,重点! 第四章:外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 外动力作用的类型(课本第44页)重点!:

普通地质学大一复习知识点

普通地质学大一复习知识点 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及其演化规律的科学,是理解地球内部构造 和地表现象的基础。作为大一地质学的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地 质学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从地球的构造、岩石、地球表 面等方面为大家进行复习。 一、地球的构造 地球是由不同的层次组成的,从内到外分别是地核、地幔和地壳。地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地幔是由硅酸盐矿物构成的固体层,地壳则是地球表面的最外层,由岩石和土壤组成。 二、岩石的分类 岩石是地球地壳的主要组成部分,根据岩石的成因和物质组成,可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 火成岩是由地下岩浆或岩浆喷发物质在地壳冷却结晶形成的岩石,根据岩浆的成分和结晶过程的不同,火成岩又可细分为侵入 岩和喷发岩两大类。

沉积岩是由物理和化学风化作用形成的,主要包括碎屑岩、化 学沉积岩和有机质沉积岩三类。是地层中的记录,能提供地球历 史的信息。 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下形成的岩石,它们由原生岩经历了高温、高压以及地壳运动等作用形成的。 三、地球表面 地球表面的特征主要有地形、地貌和地形发展过程。 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高、低、平坦等特点,可以通过等高线图 表示。世界上地形复杂多样,有山地、平原、高原、丘陵等地形 类型。 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和地质过程的总和,包括由风、水、冰等因素所形成的各种地貌类型。例如,河流形成的河谷、 风蚀作用形成的沙丘等。

地形发展过程是指地球表面地形形成和演化的过程。它受到构造力和外力的共同作用,包括内因和外因的影响。 四、地球的内部运动 地球内部运动主要有构造运动和地质运动。 构造运动是指地球内部产生的岩石的变形和地貌的变化。包括抬升、下沉、挤压和断裂等。构造运动是地球地壳变动的基础。 地质运动是指地球地壳中的岩土物质相对于地壳余地的移动。地质运动主要有地震、火山爆发和地壳运动等。这些运动对地质灾害的发生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地球的年代与地层 地质年代是指地球历史上的时间划分,主要根据地球历史上的地质事件和化石演化的特征划分,包括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等。

《普通地质学》复习资料

普通地质学复习思考题 1、地质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地质学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科学地质学的研究对象的范围包括从地核到外层大气圈的整个地球。由于受观察和研究条件的限制,地质学在现阶段主要研究固体地球的最外层,即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慢的上部) 。 2、在地质学的研究过程中为什么特别重视野外地质调查? 为了认识地壳发展的客观规律,深入了解一个地区的地质、地质构造和矿产分布情况。必须对野外地质现象进行详细观察,野外地质记录,系统采集各类样品,积累大量的感性资料。到大自然中去是地质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3、地质学研究中运用的基本分析推理方法是什么?它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地质学分析地质历史的推理方法-历史比较法 历史比较法的基本思想:用现在正在发生的地质作用去推测过去的地质过程。历史比较法的缺陷。只认识古今一致性,未认识古今存在的差异性。 4、内动力地质作用有几种类型?地质作用有什么持点? 地壳运动:由内部能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可使一定的地区发生水平或垂直的位移,造成海陆变迁,使岩层褶曲、断裂。 地震作用:因构造运动引起的地壳发生快速的颤动。 岩浆作用:岩浆是在地下深处形成的硅酸盐熔融体,岩浆可以侵入到地壳中,或以火山喷发的方式喷出地表。岩浆的形成、运移直至冷凝固结成为岩石的过程,称岩浆作用。 变质作用:由于物理和化学条件的改变而使地壳中已有的岩石转变新的岩石过程。 1、地质学研究的对象具有地域性的特点 2、地质学研究的对象具有多因素相互制约的复杂性 3、地质学研究的对象涉及到悠久的时间 5、稳定同位素与放射性同位素、克拉克值、晶体与非晶体、同质多像、类质同像。 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被称之为放射性同位素; 而不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称为稳定同位素。 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质量分数(%),称为克拉克值。(1)元素的克拉克值并不能反映它在地壳内的局部富集情况。元素在地壳中的富集情况,除与元素的克拉克值大小有关外,还决定于各元素在地壳中的地球化学行为。 具有天然几何多面体外形的矿物称为晶体,晶体是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成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简单地说,晶体是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晶体内部质点的排列,不具有格子构造者称为非晶体。晶体与非晶体的最本质区别是:内部结构是否规则。 由非晶体调整其内部质点的排列方式而向晶体转变的作用,称为脱玻化作用。 相同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热力学条件(如,T、P)下形成不同的晶体结构,而成为不同的矿物,这种现象称同质多象。 类质同像:矿物晶体结构中的某种原子或离子可部分地被化学性质相似的它种原子或离子替代,而不破坏其晶体结构的现象。 6、矿物的物理性质和光学性质有哪些?

普通地质学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地球 1 地球的密度、压力、重力磁性等的基本特点及其变化规律? 地球的密度: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以推算出地球的质量是5.98×1027g。地球整体的平均密度为5.52g/cm3.地表的密度直接测得其平均值为2.7g/cm3.地球密度变化的总趋势是向深处增大,由地表的2.6g/cm3,可增加到地心的13.06g/cm3,甚至更大。 地球的压力:地球内部物质从总体上说是处于高压状态的。岩石的重量是引起内部物质承压的主要原因。压力是随深度递增的。 地球的重力:地球任何一点上的物质所承受的重力的数值都是地球的万有引力和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的合力。地球各点所受万有引力F=G×M×m/r2。因此总的来说赤道半径长,重力加速度小。两极半径短,重力加速度大。重力的计算公式:g=978.0318(1+0.0 053024sin2θ-0.0000058sin2θ)。Θ为纬度,g的单位为伽。重力异常指由于物质的不均一性,特别是物质密度的不均一性所引起的各处所测得的重力数据经过高度校正后所得的重力值与理论重力值的不同,正异常,负异常。重力勘探。 地球磁性:磁力线是由磁南极出发到磁北极汇入的一条条环行线。地表上各点的磁场可用磁场强度(单位面积上的磁力大小,包括它的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单位为奥斯特或高斯),磁偏角(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之夹角)和磁倾角(磁场强度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等地磁的三要素表示。磁场强度北为正值,南为负值。磁偏角东为正,西为负。磁倾角把磁针的指北针下倾为正,指南阵下倾为负。地磁场在地表的变化主要受地球内部物质成分和结构的影响。地磁场在空间的变化总的是远离地球由强变弱。古磁场是指保存于古代地质历史时期的地磁场。地磁场对正在凝固或沉积的岩石都会有磁化作用。 地球温度:地表温度主要来自太阳的热辐射引起的增温,又被称为变温层。主要受控于地质构造条件,可用热流值来表示。热流值指单位面积上的热量。地球内部的温度则主要是来自地球内部发射性元素的蜕变热能。其变化的总体趋势随深度加大而递增。常用地温梯度来表示,指的是每向下加深100M所增加的温度数值,一般平均值为3度。地核温度为6800°。按全球平均地温梯度值或区域地温梯度可以理论的计算出各地区的理论地表温度和地下温度,但这常于实测值存在差异,这就可能出现地热异常。 弹性和塑性:一切处于固体状态的物质,在受到外力作用后都可以产生变形。只要不超过弹性限度,外力一去,它的变形就会恢复原状,这种特性称为弹性。地震波是一种弹性波。外力去后变形仍然存在而不恢复原状,但也不破裂的性质称为塑性。

《普通地质学》复习

第一章绪论 综合思考题 分析“将今论古”、“以古论今、论将来”和“活动论”这三大地质学思维方法论,以及对指导地质理论研究的重要性。 1)“将今论古”:经典地质学的思维方式和理论支柱,国际地层序列、国际地质年代表以及其它许多地质成果均建立在此基础上。 2)“以古论今、论将来”:认识过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现在、预测未来。 3)“活动论”:大陆和海洋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不断活动和演变的,以水平运动为主,大陆漂移、海底扩张、板块学说建立的基础,大陆动力学也是活动论的表现。 2.分析我国具有的独特地域特色和研究优势。 我国地域辽阔,地球各个演化时期地质信息和物质记录丰富,有地球上最古老和最年轻的造山带,有各种类型的盆地构造,有分布十分广泛的花岗岩,有丰富的矿产与能源。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研究优势,形成了一些重要的地学研究和教学基地。包括青藏高原、西北黄土高原、大别-秦岭高压-超高压变质带、云南澄江动物群、辽西热河动物群、陆相生油盆地、滇黔桂喀斯特地貌、华南花岗岩与矿产等等 3.为什么到大自然中去实践是地质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地质现象是地质作用的结果或产物。通过对地质现象的观察,可以找出地质作用的特点和放射性同位素规律。 第二章矿物学 一、基本概念Important conception 放射性同位素;稳定同位素;克拉克值;矿物;晶体,准晶体;同质多象;条痕,解理,断口;摩氏硬度计;矿物集合体;三类岩石 放射性同位素:主要有U238,U235,U234,Th232,Rb87,K40等。 稳定同位素:主要有O16,O17,O18,C12,C13,S32,S33,S36,H1。 放射性同位素主要用来测定火成岩石的绝对年龄;稳定同位素主要用来确定岩石的物质环境与来源。如地壳,地幔,水圈,大气圈,生物圈,月球,陨石等。 克拉克值:中上地壳中50种元素的平均含量.美国科学家克拉克采集了世界各地的样品5159个;用取得的化学分析数据,求出了16km厚的地壳内50种元素的平均百分重量,后人称克拉克值.国际通用.单位ppm=10-6,即克/吨。目前还用ppb=10-91克=5克拉。 矿物定义: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在正常情况下呈结晶质的元素或无机化合物,是组成岩石的矿石的基本单元。 准晶体定义:是一种新的凝聚态固体,其内部原子或离子既不像非晶质那样完全无序分布,又不像晶体那样呈三维周期性平移有序排列(粒径一般只达微米级)。 二、基本特征Basic features 1. 矿物的六项基本特征

普通地质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绪论 地质学,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 1.地质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重点何在? 2.地质学研究的内容有哪些主要方面? 3.试述地质学研究的意义? 4.地质学研究的方法怎样? 第二章矿物 克拉克值、矿物、晶体、非晶体、晶面、同质多像、类质同像、矿物集合体、透明度、光泽、颜色、条痕、硬度、摩氏硬度计、解理、硅酸盐矿物。 1.组成地壳的主要元素有哪些?什么叫克拉克值? 2.解释:晶质矿物、非晶质矿物。 3.类质同像,同质异像,举例。 5.解释:显晶质、隐晶质。 6.解释:解理、断口。 7.什么叫矿物的晶体及集合体?有那些常见的矿物集合体? 8.矿物的主要物理性质有那些? 9.最重要的造岩矿物有哪几种? 第三章岩浆作用与火成岩 岩浆、喷出作用、喷出岩(火山岩)、火山碎屑岩、中心式喷发、裂隙式喷发、环太平洋火山带、侵入作用、侵入岩、同化作用、混染作用、捕虏体、结晶分异作用、连续反应系列、不连续反应系、鲍温反应系列、岩脉、岩床、岩盆、岩盖、岩株、岩基、隐晶质结构、显晶质结构、非晶质结构、斑状结构。 1.岩浆有哪些基本类型,其化学成分的差别何在?

2.岩浆的粘性大小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3.火山喷发的气体产物有哪些主要成分? 4.火山喷发的固体产物有哪些类型?其特点怎样? 5.试述世界火山分布的规律。 6.何谓同化作用与混染作用?它们对岩浆成分的改变有何意义? 7.何谓结晶分异作用?试对它的地质意义作出评价。 8.鲍温反应系列中连续反应系列与不连续反应系列各包含哪些依次晶出的矿物?两系列中的矿物相互间的对应关系怎样? 9.何谓火成岩的结构、构造?应该从哪些方面去研究火成岩的结构、构造? 10.火成岩分类表。 第四章外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 科里奥利效应、搬运作用、沉积作用、碎屑沉积物、化学沉积物、生物沉积物、压固作用、胶结作用、重结晶作用、碎屑结构、分选性、圆度、非碎屑结构、沉积构造、层理、交错层理、层面、递变层理、波痕、泥裂、缝合线、结核、印模、砾岩、砂岩、粉砂岩、粘土岩 1.外力作用的三因素是什么?你怎样理解它们的作用和意义。 2.何谓利里奥利效应?它在外力地质作用中有何意义? 3.沉积岩形成的五个阶段包含那些基本内容? 4.组成沉积岩的常见矿物有哪些?其中哪些是沉积岩特有的? 5.沉积岩有哪些常见的原生构造?识别它们有什么地质意义? 6.何谓碎屑岩?它有哪些基本类型?各有何特点? 7.如何区分碎屑?基质、胶结质?常见的胶结质的成分是哪些? 8.何谓碎屑灰岩?其碎屑的成因有哪些? 9.沉积岩分类与常见沉积岩。

(完整)普通地质学复习整理版

普通地质学复习 绪论: 1 地质学研究的对象 地质学研究的对象是地球,主要是固体地球的上层,即岩石圈(包括地壳和地幔的上部)。 2 地质学研究内容有哪些主要方面 ●研究地壳的物质组成的分科 ●研究地壳运动、地质作用、地质构造及成因的分科 ●研究地壳的发展历史、古代生物及古地理演化规律的分科 ●研究地质学的应用分科 ●地质学的边缘学科、综合学科及新兴学科 ● 3 何谓地质作用? 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概念及类型 地质作用的动力是地球上的能,根据来源可分为内能和外能,由此可将地质作用分为: 1)、内动力地质作用(指以地球内部能为能源而产生的地质作用,主要在地球内部进行,也可涉及地表。主要类型包括:地壳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 2)、外动力地质作用(指以外能为主要能源,并在地表及其附近进行的地质作用。其中重力是最主要的参与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外动力作用的实质是以各种形式的水、大气和生物为动力,塑造和改造地壳表层的过程。根据作用过程和结果可将外动力地质作用的类型划分为: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4 “将今论古"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现在是认识过去的钥匙"这一将今论古原则。这一原则为研究地壳发展史、古代地质作用的特点,恢复古地理环境,提出了分析、推理的地质思维方法,对现代地质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第二章矿物 1、矿物和晶体的基本概念 矿物是由天然产出并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有序的原子排列的均匀固体。通常由无机作用所形成。 晶体是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成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简单地说,晶体是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 2、何谓类质同像和同质多像,举例说明 相同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热力学条件(如,T、P)下可形成不同的晶体结构,而成为不同的矿物,这种现象称同质多像。如,金刚石和石墨就是碳的同质二像。 矿物晶体结构中的某种原子或离子可部分地被化学性质相似的它种原子或离子替代,而不破坏 其晶体结构的现象,称为类质同像。如:橄榄石((Mg,Fe) 2[SiO 4 ])中的镁离子和铁离子就呈 类质同象的替代关系。 3、矿物的光学性质和力学性质包括哪些?光学性质:透明度光泽颜色条痕 力学性质:硬度解理断口 摩氏硬度计※(必考内容)

普通地质学复习资料精简版

普通地质学 名词解释: 1.内力地质作用:以地球内热为能源并主要发生在固体地球内部,包括岩浆作 用、构造作用、地震作用、变质作用、地球各层圈互相作用。 2.外力地质作用:以太阳能及日月引力能为能源并通过大气、谁、生物因素引 起,包括地质体的风化作用、重力滑动作用以及各种地壳表层载体的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3.克拉克值: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之百分数。 4.解理:指晶体受到外力打击时能够沿着一定结晶方向分裂成为平面(即解理面) 的能力。 5.岩浆:地下高温熔融物质。 6.侵入作用:深部岩浆向上运移,侵入周围岩石,在地下冷凝、结晶、固结成 岩的过程。 7.科里奥利效应:地球上一切物体的运动,包括水的运动,同样都会受到地球 自转的影响而发生偏转,其偏转方向在北半球者向右,在南半球者向左。8.波痕:波痕是由风、水流或波浪等介质的运动在沉积物表面所形成的一种波 状起伏的层面构造。按成因可分为浪成、流水成因和风成波痕三种类型。 9.搬运作用:指风化、剥蚀的产物被搬运到他处的作用。 10.沉积作用:指搬运物在条件适宜的地方发生沉积的作用。 11.变质作用:岩石基本处于固体状态下,受到温度、压力和化学活动性流体的 作用,发生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岩石结构构造的变化,形成新的结构、构造或新的矿物与岩石的地质作用。

12.接触交代变质作用:从岩浆中分泌的挥发性物质,对围岩进行作用,导致围 岩化学成分发生显著变化,产生大量新矿物,形成新的岩石和结构构造。13.标准化石:对于确定地质年代有决定意义的化石,应该是在地质历史中具有 演化快、延续时间短、特征显著、数量多、分布广等特点,这种化石称为标准化石。 14.地质年代表:按年代先后把地质历史进行系统性编年列表。 15.震源:引发地震、释放深部能量的源区。 16.震中:震源在地面的垂直投影点,是接受震动最早的部位。 17.地震烈度:地震对地面的破坏程度。 18.莫霍面:地壳同地幔间的分界面,位于地表以下数千米到30-40千米深度。 19.康拉德面:地球大陆地壳内玄武岩层和花岗岩层之间的界面。 20.古登堡面:是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位于地下2900千米深度。 21.岩石圈:软流圈以上的部分,均为固态物质,具有较强的刚性,称为岩石圈。 22.洋脊:是绵延全球各大洋底的巨大山脉,是地球最为突出的地貌现象。 23.地质构造:岩石变形和变位的产物。 24.正断层:上盘向下滑动,两侧相当的岩层相互分离。 25.逆断层:上盘向上滑动,可掩覆于下盘之上。 26.走滑/平移断层:被断的岩块沿陡立的断层面做水平滑动。 27.背斜:原始水平岩层受力后向上凸曲者,称为背斜。 28.向斜:原始水平岩层受力后向下凹曲者,称为向斜。 29.地堑:是倾斜面相背的两个正断层所夹持的共同下盘岩块,常为山岭。 30.地垒:是倾斜面相向的两个正断层所夹持的共同上盘岩块,常为谷地。

普通地质学复习资料讲解

地质复习纲要 第一篇地球概述 地质学: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地球形成与演化历史以及地球表层各种作用各种现象及成因的学问。 1、海洋地形单元的划分(名称) 三大单元:大路边缘,大陆盆地,洋中脊 2、地球物理性质: 地内温度的分层: 外热层(变温层)——来自太阳辐射,向下递减,日、夜、四季、有变化。 常温层——与当地年平均温度大致相当,常年不变,其深度一般为20—40m 增温层——地温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增加,受地球内部热能影响。 3.地质作用:形成和改变地球的物质组成、外部形态特征的内部构造的各种自然作用。 4.将今论古:用现在正在发生的地质作用去推测过去、类比过去、认识过去。 ★地温梯度——每深度增加100米,增加的地温值; 地温级——每地温增加1摄氏度增加的深度。 地球内圈:

划分原则--地震波在地内传播速度的变化 ★具体划分——地壳、莫霍面、地幔、古登堡面、外核、过渡带、内核 莫霍面——纵波到达这一界面后,波速突然增加。 地壳——由富铝镁的硅酸盐矿物的固体岩石组成 地幔——由超基性岩类的岩石组成的。 地核——由铁和少量镍、硫混合物所组成。 古登堡面:横波变为零,纵波明显降低。 3、★岩石圈——地内软流圈以上、由地壳及上地幔上部 的固体岩石组成的圈层。即固态的上地幔上部+地壳=“岩石圈” ★矿物——由天然产出且具有特定的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构造的均匀固体. ★克拉克值——又称地壳元素丰度,是地壳中化学元素平均含量百分比。 ★岩石概念——岩石是矿物集合体,是按一定的结构构造组成的固体物质。 同质多象:相同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可以形成不同的晶体结构。 类质同象:矿物晶体结构中的某种原子或离子可以部分的被性质相似得他种原子或离子替代而不破坏其晶体结构。 大气圈分层(具体特点不要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

普通地质学总结(夏邦栋第二版)

普通地质学总结(夏邦栋第二版) 2、北半球上一切运动的物体其运动方向均向右偏;南半球的均向左偏。此为科里奥利效应。它对大气的运动方向(流水的运动方向也相同)发生重要影响。P37 3、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氮、氧以及少量的二氧化碳等。在平流层上部有臭氧层。正是因为地球具有这种性质的大气,生命的存在才称为可能。 4、太阳热能、地球的重力能以及日月的引力是发动各种外力地质作用的能源。或者说是推动大气、水、生物三种营力做功的动力。 7、使松散的沉积物变为坚硬的沉积岩的作用称为固结成岩作用,包括压固作用、胶结作用、重结晶作用以及新矿物生长作用等。它们对不同类型的沉积物具有不同的意义。 8、组成沉积岩的常见矿物都是在常温、常压下形成的,或者所适应的温度范围较大,在地表条件下能够保持稳定的矿物。P41 9、碎屑结构是沉积岩的特征性结构,也是识别沉积岩的基本标志。 10、碎屑结构按其组成碎屑颗粒粒径分为砾状、砂状、粉砂状、泥状等类型,其相应的沉积岩分别是砾岩(角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页岩、黏土)。P41 11、砾岩与砂岩一般都具有的碎屑、基质与胶结质三部分,或碎屑、胶结质两部分,用肉眼能够加以识别。P41 12、层理是沉积岩的特征性沉积构造,也是识别沉积岩的基本标志。包括平行层理与交错层理两种类型。P43

13、递变层理、波痕、泥裂、印模等沉积构造都出现于具有碎屑结构 的岩层中,它们对于判别岩层的顶底方向常有指示性意义。P43-45 14、缝合线是石灰岩及白云岩中常见的沉积构造。它可以帮助确定岩 层的层面。P44 15、砾岩(含角砾岩)的进一步定名主要依据其中碎屑的成分。砂岩 的进一步命名除依据碎屑成分外,还要注意碎屑的粗细程度、岩石的颜色、胶结物成分等。P45-46 16、粘土岩或泥岩的碎屑极细,难以辨认,进一步定名可以根据岩石 的颜色及混入物成分。17、硅质岩是由SiO2组成的岩石。含有机质的硅 质岩为黑色。富含氧化铁的硅质岩为红色或灰绿色,称为碧玉。它们都致 密坚硬。疏松多孔的硅质岩称为硅华。富含黏土成分者称为硅质页岩,质 地较软。P46 18、石灰岩是由方解石组成的岩石,遇稀盐酸起泡,硬度仅为3.5、 白云岩是由白云石组成的岩石,遇酸可微弱起泡(因含CaCO3)或不起泡,硬度较石灰岩略大。岩石风化表面由溶蚀沟纹。P46 19、具有碎屑结构的石灰岩是常见的。如鲕状灰岩、豆状灰岩、生物 碎屑灰岩、竹叶状灰岩等。它们都包含碎屑与胶结质(即亮晶)两部分或 碎屑、胶结质(即泥晶)三部分。各部分都要CaCO3组成,但是其特征不同。 20、具有非碎屑结构的石灰岩也是常见的,如泥晶石灰岩、钙华、礁 灰岩等。 重要术语

普通地质学复习资料

克拉克值: 元素在地壳中的重量百分比。 10、矿物:自然产出且内部质点排列有序的均匀固体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物 理性质的物质。 11、晶质体:内部质点有规律的排列,在适宜的条件下可形成规则的几何外形。 晶质体可分为:显晶质体和隐晶质体。 12、非晶质体:内部质点没有规律,不是规则的几何外形。 非晶质体分为: 玻璃质体(火山作用形成的)和胶质体(沉积作用形成的) 13、矿物的分类(七大类):自然元素矿物,硫化物矿物,卤化物矿物,氧 化物和氢氧化 物矿物,碳酸盐矿物,硅酸盐矿 物,硫酸盐矿物。 14、★解理:矿物受外力作用后沿一定方向裂开的性质。裂开的光滑面叫做 解 理面。〔解理可分为:极完全解理,完全解理,中等解理,不完 全解理,及 不完全解理。一般解理发育的矿物无断口, 断口发育 的矿物无解理〈了 解〉〕。 15、岩石硬度: 滑石方,萤磷长,石英,黄石,刚金刚, 硬度依次增大。 普通地质学复习资料 1、大陆地形单兀 :山地,平原(海拔咼于 100 米),咼原(海拔咼于 600 米), 盆地,裂谷系(东非大裂谷,汾渭裂谷)。 2、海洋地形单元:大陆边缘,大洋盆地,洋中脊(会发生火山作用,易形成 矿产)。 3、地磁场的三要 素:磁偏角(地磁子午线和地理子午线间的夹角),磁倾角(总 磁场强度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或磁针与水平边的夹角) 磁场 强度。 4、 地球内部热了分布: 外热层(变温层),常温层,内热层。 5、 地球的圈层结构: 外三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内三圈:地壳,地 幔,地核。 6、 岩石圈:软流圈以上,上地幔的刚性的顶盖和地壳一起合称为岩石圈。 7、 地核分层: 外核,过渡层,内核。 9、 丰度:化学元素在地球化学中的平均含量。

普通地质学南京大学舒良书复习整编重点

普通地质学复习材料 第一章绪论 1、地质学:研究对象是地球,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地球形成与演化历史以及地球表层各种作用、各种现象及其成因的学问 2、岩石圈:地壳加上软流圈之上的固体地幔合称为岩石圈 3、地质学的任务: (1)指导人们寻找和开发矿产资源、能源和水资源 (2)指导人们抵御自然灾害 (3)研究地质环境,保护人类健康 4、地质作用:形成和改变地球的物质组成、外部形态特征与内部构造的各种自然作用,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 (1)内力地质作用:主要以地球内热为能源,主要发生在固体地球内部,包括岩浆作用、构造作用、地震作用、变质作用、地球个圈层相互作用 (2)外力地质作用:主要以太阳能及日月引力能为能源并通过大气、水、生物等因素引起,包括风化作用、重力滑动作用、各种地壳表层载体(河流、冰川、地下水、海水、湖泊、风沙)的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5、地质作用的特点:区域特色、复杂性、漫长性 第二章矿物 1、矿物是组成地壳的基本物质单元,元素是构成矿物的基本物质单元 2、地壳元素丰度(克拉克值):某一地区元素的质量百分比称为该地区的元素丰度 3、矿物: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在正常情况下呈结晶质的元素或无机化合物,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 4、晶体:是其内部原子或离子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平移重复排列的固态物质非晶体:是其内部原子或离子在三维空间不呈规律性重复排列的固态物质 晶面:包围晶体的平面 晶体结构:其内部原子、离子或分子呈有序排列的状态 5、同质多象:相同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可以形成不同的晶体结

构,从而成为不同的矿物的现象,如石墨、金刚石 类质同象:矿物晶体结构中的某种原子或离子可以部分地被性质相似的他种原子或离子替代而不破坏其晶体结构的现象,如橄榄石(Mg,Fe)2[SiO4]中的Mg2+和Fe2+可以相互替代 6、显晶质:用肉眼或者放大镜能看出来的晶粒 隐晶质:晶粒细微,要通过显微镜才能分辨 7、矿物手标本的鉴定,一般可根据其形态、物理化学性质及特征 (a)矿物的形态 矿物单体(单形):同形等大的晶块组成的晶体,形态有柱状体、针状体、板状体、双晶体 矿物集合体(聚形):由矿物单体组成的的聚集体,形态有柱状体、针状体、板状体、块状土状 (b)矿物的物理性质:透明度、光泽、颜色、条痕;力学性质(硬度、解理、断口) (1)透明度:指矿物透过可见光的能力,光线能从矿物0.03mm薄片透过,称其为透明矿物 (2)光泽:矿物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分为 金属光泽:反射很强,方铅矿 半金属光泽:反射较强,磁铁矿 非金属光泽:i)金刚光泽,反射较强而耀眼,金刚石; ii)玻璃光泽,反射较弱,方解石、石英晶面 (3)颜色:白色、他色、假色 (4)条痕:指矿物粉末的颜色 (5)硬度:摩氏硬度计 1 滑石 6 正长石 2 石膏7 石英 3 方解石8 黄玉 4 萤石9 刚玉 5 磷灰石10 金刚石

普通地质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地球,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地球形成与演化历史以与地球表层各种作用、各种现象与其成因的学问.内容:1.地球的物质组成2.地球的结构和构造3.地球的动力地质作用4.地球的形成和演化历史 5.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工程技术方法;研究特点:时间漫长,空间广阔,现象复杂,无法再现.研究方法:搜集资料,调查研究,归纳分析,实验模拟验证,总结推导提出假说,反复验证和修正假说,最终形成规律性和理论性的认识 第二章地球 1、球粒陨石:由1-2mm直径的玻璃质小球粒所组成.放射性同位素方法获得其形成时代为45亿年.重力异常:把地球作为一个均匀球体,以海平面为基准计算出来的各地重力值,称理论值,当实测重力值与理论计算的重力值不一致时,称重力异常.地温梯度:单位深度里温度的变化量.每深度增100m,增加的地温值,一般地区为3℃/100m.磁偏角:地磁北极与地理北极之间的夹角.磁倾角:磁针的空间位置与水平面之间夹角叫磁倾角.磁场强度:使磁针偏和倾的磁力大小的绝对值叫磁异常:当实测磁场与正常磁场不一致时岩石圈:软流圈以上的部分,均为固态物质,具有较强的刚性 2、陨石的概念与其分类:天外星体的残骸称陨石,即流星超高速冲入地球大气层后未被烧尽,到达地表的残骸.可分石陨石、铁陨石、石-铁陨石等. 3、地磁场三要素:磁偏角、磁倾角、磁砀强度 4、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5、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与其分界面:莫霍面以上的部分称为地壳,以下为地幔.古登堡面是具有高密度的固体地幔与具有液体性质的外核之间的界面〔核幔界面〕.康拉德面<此界面将地壳划分为上、下两个不同密度的层圈,上部为花岗质上地壳,下部为玄武质下地壳.上下地幔界面此界面将地幔分为上下两部分,分别称为上地幔和下地幔. 上地壳——康拉德面——下地壳——莫霍面——地幔——岩石圈与软流圈界面——软流圈 上地幔——上下地幔分界面——下地幔——古登堡面——地核 外核——内外核过渡带——内核——6371km<地心> 6、地球表面形态特征:陆地地形<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洼地>、海底地形〔大陆边缘,大洋盆地,洋中脊〕 第三章地壳的物质组成 1、克拉克值:元素在地壳中相对平均重量的百分含量.矿物: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自然资源和化合物.同质多象:化学成分相同、但质点的排列方式不同〔结构不同〕的现象.类质同象:矿物结构中某种原子或离子部分被它种原子或离子取代,但不破坏其晶体结构的现象.晶体:矿物内部质点〔原子、离子、分子等〕有规律的排列、具一定的结晶格子和一定的几何外形特征的固体称为晶体.如石英、石盐、方解石等.非晶体:矿物内部质点不作有规律的排列、不具有结晶格子特征,而且几何外形不固定的固体称为非晶质体.结晶习性:在相同生长条件下形成的同种矿物,其单体总是趋向于某一特定的晶体形态,即各种晶体都有自己的常见形态,我们称之为矿物的结晶习性.晶面条纹:矿物晶体表面规则的细条纹.解理:指结晶矿物在受外力打击后,沿一定的方向规则地裂开,形成光滑平面的性质.断口:若矿物受打击后沿任意方向裂开所成的凹凸不平的断面称为断口.岩浆岩:熔融状态的岩浆冷凝而形成的岩石.侵入岩:岩浆在地表以下不同深度的部位冷凝而成的岩石喷出岩:岩浆喷出地表冷凝而形成的岩石沉积岩: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条件下由母岩〔岩浆岩、变质岩和已形成的沉积岩〕风化剥蚀的产物经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变质岩:指地壳中早先形成的岩石〔包括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新岩石.岩石的结构:指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形状与其组合方式.岩石的构造:是指岩石中不同矿物集合体之间或矿物集合体与其他部分之间的排列、充填或组合方式.主要是指矿物集合体的组合特征. 2、矿物概念与其特征:1、矿物可以由一种单质元素组成. 2、由比较固定的化学成分组成. 3、绝大多数具有一定的内部结构和构造,以与一定的外部形态. 4、矿物具有同质多象和类质同象现象. 5、具有一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7、矿物一般多数为无机矿物,有机矿物很少. 3、常见矿物单体和集合体形态:单体:结晶习性<一向延长型,二向延展型,三向近等型>.晶面条纹.

普通地质学课后复习题集归纳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普通地质学(C)复习知识点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地球系统:由固体地圈(岩石圈、地幔、地核)、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组成的一个开放复杂巨大的系统; 2.地球表层:指岩石圈顶部及以上、水圈、生物圈及大气圈平流层底部之下的部分的总称。 二、论述题 1)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1)人口问题,现今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给地球带来了巨大的环境、资源上的压力,地球科学的研究可以对地球负担人口数量的极限及其可能发生的后果作出科学的预测。对未来地球的生物的整体发展趋势也能进行一定的预测。 (2)资源短缺问题,现如今能源问题也是世界关注的焦点,就我国而言,油气、铜铁锰等金属矿产、钾盐等非金属矿产十分短缺,地球科学能够指导寻找并合理开发矿产,能为国家找到更多的更好的矿产,从而促进国家的富强。 (3)环境问题,地球科学在指导人类如何适应、保护、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以及同各种自然灾害作斗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农业生产中,利用短期和中、长期的气象预报,可以加强各种农事活动的计划性,如播种、移栽、收割等;为了保护农作物,避免或减轻一些不良天气现象,如霜冻、干旱、大风、暴雨等的危害,必须洞悉这些天气现象的发展规律。此外,水利、城市建设首先就需要进行地质勘查,避开断层、火山等活动区,地基选择与下面的地质构造与岩石组成有很大关联。农业区划、工业布局、交通建设、环保、城市规划、旅游等多方面都有地理学的应用问题。 (4)地球科学也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自然科学.它承担着揭示整个地球的形成、演变规律的科学使命.它的研究对人类正确地认识自然界、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起着重要作用,对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也具有促进和推动作用. 2)地球科学的特点? 1.全球性,许多自然现象与过程都是全球性存在的,人们必须进行全球范围调查研究,如板块构造学说、厄尔尼诺现象等; 2.大的时间尺度,如地质学,地质年代是以百万年为单位进行研究的,研究的地质事件也是从几十万至几十亿年。

普通地质学课复习重点

普通地质学复习重点整理 绪论 1、地球科学的研究内容:资源、环境、灾害、起源、演化。 2、地球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将今论古和将古论今。课后习题: 1、地球科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见本章复习重点1 2、地球科学的特点决定地球科学工作者的思维和研究方法有什么特点?①时间漫长、空间巨大:时空尺度跨度大,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有所不同②系统庞大、对象复杂:要有系统思想,有时定性分析和逻辑推理比定量计算更重要 ③重现性差、探索性强:现场直接观测非常重要,不要受经验和理论所限④信息量大、超越国界:大量使用高新技术,重视学科交叉和国际合作 3、举例说明将今论古和将古论今。 将今论古:在地质学研究的过程中,通过各种地质事件遗留下来的地质现象与结果,利用现今地质作用的规律,反推古代地质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及特点。如通过现今珊瑚的生长条件,由该区域珊瑚化石推测该区古环境 将古论今:现今能观察到的地质作用往往是漫长地质作用过程中的一个片段,而过去的地质记录往往只保留了某一地质作用的全部过程,因此认识了过去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未来。如地质时期的冷暖变化是有周期性的,这在深海海底沉积物中留下了清晰的记录,研究这些可以帮助我们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 4、地球系统科学与通常所说的地球科学有什么不同?地球系统科学,是近年来提出的一个术语。地球系统科学强调地球是一个系统,一个整体。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以及地球内部的地幔、地核都是这个系统的组成部分,它们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组成一个复杂的、巨大的系统。每个组成部分也都是一个复杂的子系统。在研究地球这个系统的运动时,还必须考虑太阳、月球、陨石等其他天体从外部对地球系统的影响。其强调在研究地球时要有“系统”的思想、“系统”的方法,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渗透。地球科学,是研究地球的一门基础学科。包括地质学、地理学中的自然地理部分、大气科学中的一部分、海洋科学中的一部分、环境科学中有关全球生态环境的部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