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转化规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的分类和转化规律
一.物质的转化规律:
1.金属+氧==金属氧化物
2.金属氧化物+还原剂=金属+非金属氧化物
①CuO+H2== 现象:,H2还原优点是反应生成物之一是,且产物较纯净。

②CuO+CO== (CO有剧毒,实验时一定)
③2CuO+C;现象:
(虽然C的还原能力强于H2,但固体还原剂与氧化物的充分接触程度没有固体与气体还原剂充分,自然反应温度就比H2要高,最好使用酒精喷灯或加罩的酒精灯。

C要稍微过量。

)
④2Fe2O3+3C;
⑤Fe2O3+3CO;(加热时一定要持续高温)
⑥Fe2O3+3H2 ;现象:
3.金属氧化物+水==碱
4.碱==金属氧化物+水
5.非金属+氧==非金属氧化物
①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O2现象:
相关知识点: (1)氢气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 (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否则会爆炸。

②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现象:
相关知识点: (1)烟是固体小颗粒;雾是液体小颗粒. (2)测量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

(3)可做烟雾弹。

③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O2现象:在空气中是发出微弱的火焰,在氧气中是发出明亮的火焰. 有强烈气味。

相关知识点:(1)反应后的产物可用紫色的石蕊试液来检验(紫色变成红色);
(2)SO2污染空气,要用溶液进行尾气处理。

(3)SO2是气体,所以测量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若将水改为溶液,也可以测量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

④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现象:在空气中是发出 ,在氧气中是发出。

相关知识点:反应后的产物可用来进行检验.
⑤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
6.非金属氧化物 + 活泼金属 == 非金属+金属氧化物
①金属钠与水反应:2Na+2H2O== ,现象:浮(钠块浮在水面上)、游(钠块在水面上无规则游动)、熔(钠块熔化为小球)、响(发出嘶嘶的响声)、红(使滴入酚酞试液的溶液变红)
②金属镁与CO2反应:2Mg+CO22MgO+C 现象:发出白光,有白色粉末(MgO)生成,有黑色固体(C)生成,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相关知识点: 非常活泼的金属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总结:非金属与非金属氧化物之间的转换
①活泼金属火灾,不能使用和灭火。

②K、Ca、Na、Mg不能置换出盐溶液中的不活泼金属的离子。

就是因为活泼金属先与先反应。

7.非金属氧化物 + 水 == 酸
① CO2+H2O== (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


①SO3+H2O==
②SO2+H2O== (生成酸雨的主要反应。

H2SO3与氧进一步反应生成,PH值)
8.酸==非金属氧化物+ H2O
H2CO3== (酸碱盐反应中生成H2CO3,大部分会分解成和。


H2SO3 == SO2↑+ H2O
H2SO4 SO3↑+H2O
光或
4HNO3== == 4NO2↑+O2↑+2H2O (硝酸要用色瓶密封保存)
总结:非金属氧化物与酸之间的转换
①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

CO、SiO2不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②含氧酸也可以受热分解生成非金属氧化物.H2SO3、H2CO3在常温下即可分解。

H2SO4热稳定性强。

HNO3见光或受热即分解。

9.金属+非金属==无氧盐
①氯气与金属钠反应,现象:,反应: 2Na+Cl2
②铁粉与硫粉混合加热。

现象:反应: Fe+S
10.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含氧盐
11.含氧酸盐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
补充:其它盐的分解反应
①2NaHCO3 (侯氏制碱法中的一步)
②Ca(HCO3)2 CaCO3+CO2↑+H2O (水垢、钟笋石产生的原因)
③2KMnO4(实验室制氧气方法之一)
相关知识点: (1)紫色变为黑色;(2)生成使带火星木条的气体
④ 2KClO3(实验室制氧气方法之一)
12.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
总结:①可溶于水的非金属氧化物先与反应,生成对应的,然后再与碱反应。

准确的说,是一个化合反应和酸碱复分解反应的整合。

②碱一定要是溶性碱
③碱石灰的主要成分和(或氢氧化钙),是因为氢氧化钠高温下可以与实验室最常用的玻璃仪器(含有大量二氧化硅)发生反应腐蚀仪器,氧化钙的作用是“冲淡”氢氧化钠的浓度。

碱石灰可以吸收和。

13.金属氧化物+酸=盐+水
总结:①大部分金属氧化物都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②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也叫氧化物(包括部分金属氧化物。

如:Fe2O3、CuO 、CaO)。

③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也叫两性氧化物(如:Al2O3、ZnO)。

所以铝容器不能盛装酸也不能盛装碱
④既不与酸反应也不与碱反应的氧化物是中性氧化物(如:CO、NO、H2O)。

14.酸 + 碱 == 盐 + 水
15. 碱 + 盐== 新碱 + 新盐
16.酸 + 盐== 新酸 + 新盐
NaHCO3+HCl== 现象:
相关知识点:NaHCO3俗称,胃酸过多可用NaHCO3治疗。

但有胃炎的病人不适合,让伤口扩大。

17.盐 + 盐== 新盐 + 新盐
18.金属+盐=新盐+新金属(置换反应)
19.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初 中 化 学 推 断 题 解 题 技 巧
1.以物质的特征颜色为突破口
例1:有四种物质的溶液:①Ba(OH)2、②Na 2SO 4、③HNO 3、④FeCl 3,不用其他试剂将它们逐一鉴别出,其鉴别的顺序是 ( )
A .④③②①
B .④①②③
C .①③④②
D .①④②③
例2: A 是绿色粉末,G 是蓝色溶液,X 为常见的稀酸,B 、C 、D 、E 、F 、H 和Y 中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①、②、③、④和⑤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化学式:D , E ,X 。

(2)写出化学方程式:
反应② ; 反应④ 。

例3:某固体混合物由硫酸钠、碳酸钠、氯化钙、硫酸铜、氯化钠中的几种物质组成,为确定它的组成,做如下实验:①取固体混合物样品溶于水搅拌后得到无色溶液;②取部分此溶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③过滤,然后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最后全部溶解。

由此可以推断:原固体混合物中肯定有 ,肯定没有 ,可能有 。

如果要进一步确定可能有的物质是否存在,可取①中得到的溶液加 来检验。

练习1:下列各组物质,不用其他试剂,只用组内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就能鉴别出来的一组是( )
A .CuSO 4、NaOH 、BaCl 2、HNO 3
B .HCl 、Na 2CO 3、KOH 、NaNO 3
C .CaCl 2、K 2CO 3、NaNO 3、NaCl
D .FeCl 3、Ba(OH)2、KNO 3、NaCl 练习2:有一包白色固体混合物,可能由硫酸铜、碳酸钾、硫酸钠、氯化钡、氯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推断(写化学式)①A 、B 、C ;②白色固体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有 ,可能含有 。

2、以物质的用途为突破口:
物质的用途是化学学习的重点,因为我们学习知识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新的课程理念尤其重视知识的应用。

在知识的运用中考查学生的各种能力。

所以我们在复习的时更应该重视物质用途的学习与掌握。

一些框图式、叙述式推断题往往涉及到物质的用途等有关信息,故掌握典型物质的用途有利于突破此类推断题的解答。

如:氧气可作助燃剂;二氧化碳可用作灭火剂;一氧化碳、氢气、碳可作冶炼金属的还原剂;熟石灰能用来改良酸性土壤以及配制波尔多液;大理石、石灰石常作建筑材料;稀盐酸助消化、除铁锈;氯化钠可用作调味品、融雪剂;碳酸氢钠可制作发酵粉等等。

例4: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在通常情况下,F 、G 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Q 、R 都是黑色固体(部分反应条件略去),试回答下列问题:
(1)D 、G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若E 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剂、防腐剂, 则C 的化学式为 ,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标出的九种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进行分类,一定没有的物质类
别是________。

(4)反应①~⑤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3、以物质的特征组成为突破口:
物质的特征组成突出的是元素的特征,如: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不一定含有氧元素;碱中一定含有氢、氧元素,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具有相同元素组成的气体是CO 2和CO ;具有相同元素组成的液体是H 2O 2和H 2O ;具有相同元素组成的固体是FeO 、Fe 2O 3、Fe 3O 4等等。

例:A 、B 、C 、D 、E 五种化合物均含钙元素,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1)试推断:X 、Y 两种试剂的化学式。

X ,Y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 →E , D →
C 。

AgNO 3
HCl
过滤
足量的水 白色固体混合物 白色沉淀A
无色滤液
白色沉淀C
无色气体B ,沉淀全部溶解
HNO 3
4、以典型反应条件为突破口:
由于初中化学中所涉及的化学反应不多,有些化学反应条件在题中带有明显的指向性,例如:“通电”条件就是指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高温”①指碳酸钙高温分解,②指铁矿石炼铁的反应;“MnO2作催化剂”就是指双氧水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的反应。

例6:下图所示的是有关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其中E是一种金属氧化物,F是单质,丙是一种有毒气体,G的溶液呈黄色,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
(1)甲起的是作用;
(2)乙可能是(写一种即可);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为;
(4)反应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是。

5、以物质的典型性质为突破口:
这里所指的性质应具有鲜明的个性,例如: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溶于水放热;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温度升高额以及它能吸水潮解;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硝酸铵溶于水温度下降;氢气是最轻的气体;水常温下为液体;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能使黑色CuO变红(或红色Fe2O3变黑)的气体是H2或CO,固体是C;酸碱指示剂与酸性或碱性溶液的反应等等。

例7:有CH4、CO、H2三种纯净的气体,分别燃烧后,将生成的气体先通过无水硫酸铜固体(A装置),再通过澄清的石灰水(B装置),则:
(1)如果A装置变蓝,B装置无现象,则原气体是。

(2)如果A装置不变蓝,B装置变浑浊,则原气体是。

(3)如果A装置变蓝,B装置变浑浊,则原气体是。

练习8: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O、CO2、H2、H2O(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如下处理(假定每次处理均完全反应)
一、通过碱石灰(NaOH和CaO的固体混合物)时,气体体积变小二、通过赤热的氧化铜粉末时,粉末变为红色
三、通过白色硫酸铜粉末时,粉末变为蓝色四、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时,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确定原气体中()
A. 一定含有CO、H2,至少含有H2O、CO2中的一种
B. 一定含有H2O、CO,可能含有CO2、H2
C. 一定含有CO、CO2,可能含有H2O、H2
D. 一定含有CO2、H2O,可能含有H2、CO
6、以化学反应的特殊现象为突破口:
特殊的反应现象常作推断题的突破口,例如: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而在氧气中燃烧则发出蓝紫色火焰;白磷、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能溶于盐酸或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CaCO3、BaCO3、Mg(OH)2、Al(OH)3;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AgCl、BaSO4等等。

例8:模拟酸雨形成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硫在单质气体A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通常情况下C为无色液体,B、
C、D是氧化物;E、F和X都是酸,G是白色沉淀。

(1)E的化学式为:。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为:。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为:。

(4)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
为:。

7、以元素或物质之最为突破口:
8、以物质的俗名为突破口:
A~K均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其中
A、D、G、I为单质,E是铁锈的主要成分;常温下,C、D、F均为无色气体,
B为无色液体,J为蓝色溶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③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写出E和F的化学式:E ;F 。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