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1)

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1)
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1)

浅谈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新课程改革很关注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认为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要让学生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可见,新课程改革把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作为改革重点之一。那么如何使探究性学习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学习方式呢?我认为可以

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利用好问题的形成,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教学中我们会提各种各样的问题,问题可以说充斥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合理的质疑是学生思维的起点,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探究欲望从潜伏状态迅速转入活跃状态。如果我们设计好教学中的提问,提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就可以把学生引入探究的学习状态中,让学生明确探究的目标,激发强烈的探究欲望。如果能让学生在学习中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那么探究学习就成功了一大半了。因为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要贴近学生自己的思维实际,更能引发其探究的欲望。如“能被3整除的数”的教学中,我们在学习前可以让学生随便说几个数,然后师生之间比一比,谁先得出答案。老师的神速一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案例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案例 “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研究的活动,在摄取已有知识或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同化、组合和探究获取新的知识、能力和态度,发展创新素质的一种学习方式。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设计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从中获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实施探究性学习呢?下面我就教学《商的不变性质》一课谈谈我做法: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问题是一种探索前的意识,是创造的开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的这种“根深蒂固”的心理需求,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探究性学习”打基础。 1、揭题提问:上课开始我在黑板上板书课题:商的不变性质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提些什么问题呢? 生1:学了商不变的性质有什么用? 生2:什么是商不变的性质? 生3:为什么商不变? 生4:在什么情况下商不变? 生5:既然是商不变,那一定在除法里,除法里还有被除数和除数,那么被除数和除数怎样变? 生6:和以前学的知识有什么联系? 生7:难学不难学 根据学生提问,教师板书如下: (l)什么是商不变的性质? (2)在什么条件下商不变?被除数和除数怎样变,商不变? (3)学习商不变的性质有什么用途? 这些问题一出就激起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欲望,创设了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氛围,学生都能以积极的姿态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究中去。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并获取结论的一种学习方式。在观念上,它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体,注重学生探索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方式上,它以学生合作学习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学生个人探索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必要的组织,引导、探讨、交流和归纳来组织教学活动。 2.组织探究活动 (1)大胆猜想。 师:大家提的问题都很好,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我们先来看第二个问题,谁能大胆地猜想一下,到底在什么条件下商不变?也就是说被除数和除数怎样变,商才不变呢? 生1:我猜想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加上相同的数,它们的商不变,加上不相同的数,商肯定会变。(板书:同时加上) 生2:我猜想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减去一个相同的数,它们的商不变。 师:哦,你猜想的是同时减去。(板书:同时减去) 生3:我猜想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相同的数,商不变。(板书:同时乘以) 生4:我猜想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板书:同时除以) 师:大家说得很好,都有自己的想法,下面我们就以16+8=2为例(板书),大家小组合作,分别举例来验证这四种猜想,看看,究竟在什么条件下,商是不变的。开始。 (2)验证猜想。 师:哪个小组先来交流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相同的数这种情况? 生 1:( 16× 2)÷(8 ×2)= 2 生 2:( 16 × 3)÷( 8 ×3)= 2 生 3:(16 × 10)÷(8× 10)=2 生 4:(16 ×5)÷(8×5)=2 生 5:…… 师:大家还有很多例子,我们不再往下写,用……表示还有很多。

浅析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

浅析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18-12-26T09:47:50.250Z 来源:《青年生活》2018年第10期作者:王亚萍 [导读] 目前,国内的小学数学课程自主探究性学习方法是在以“新课程教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进行探索的。通过对小学数学学科知识进行研究学习,从而开发学生最大的潜能,培养其探究与学习创新精神。 摘要:目前,国内的小学数学课程自主探究性学习方法是在以“新课程教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进行探索的。通过对小学数学学科知识进行研究学习,从而开发学生最大的潜能,培养其探究与学习创新精神。让学生自主地去学习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学会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因此,本文将以小学数学为例,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进行探索实践与分析,从而引出该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思维的方法,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实践探索 自主性学习方法主要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通过对传统的教与学的学习模式的改变,促使教师与学生共同建立起一个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从而在此环境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分析与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自身的主动学习意识和探索精神。从而进行有目的组织教育活动来培养学生们自主创新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学生成为具有创新能力、自主能力综合素质强的新时代人才。 一、探究式教学的概念 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出例子并留下问题,学生通过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将原理和结论结合,得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以此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探究式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自主地探索问题,并掌握和解决问题,敏锐的发现解决问题的规律。 二、在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一)课堂形式化,效果不明显 例如,老师在提出问题时学生给出答案,然后问其学生是否学会,都回答会做了,一步一步的根据老师所发出的指令来进行。虽然从表而上看是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此次的探究,还与老师存在着互动。但实际上学生一直都是按照老师的指令来进行的,根本上并没有让学生自主的思考去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办法。而且这样的教学方法只会造成学生对数据的强行记忆,对独立创新思维的启发无任何有利之处。 (二)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短 老师在提出问题时,少数学生的回答代表了全部学生的回答,因此老师为了赶进度,整个教学课程下来速度过于紧凑,虽然也给予了一些时间让学生去思考,但是思考的时间短暂,以此在极少数的学生找到答案后,教学问题就跳到了下一阶段。这样就造成部分学生还在思考当中,部分学生直接跟随其他同学的答案,促使知识掌握不牢固,无法在其探究的过程当中发现乐趣,从而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探究活动较为随意,造成时间浪费 在人为规定的方而,老师可以直接告诉其解决方法就可以,不需要在不必要的非关键环节进行操作性的探讨,这样随意性的探讨势必会浪费大量的时间,从而导致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出现主次不分的状况,理论和探究的时间分配比例不合理,直接影响到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的研究成果。 三、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探究式的教学策略中,第一,是进行恰当数学情境的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第二,提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第三,注重学生对于知识技巧和方法的提高和巩固,且注重学习的创造性和灵活性,第四,知识的回顾,能够加强学生对于学习和态度的提升反思。学生在探究式数学学习中,不仅能够提升知识学习的兴趣,还能够培养自主学习的态度。 (二)注重学生的应材施教 在探究式的教学策略中,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主讲模式,为学生能够自主的学习、参与、合作提供了条件,学生能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和交流,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学生能够依据自身特点学习和吸收知识。避免了因教师不能满足每个学生教学需求不足,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和交流合作的机会,要远远多于传统教学模式,学生课堂教学实效性更好。探究式的教学策略更加能够满足全体学生个性化的因材施教的需求。 (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模式的转变 在探究式数学教学策略中,四个环节的设定,更加适应现今小学生的学习特征及新教育思想需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交流,转变了过去被动学习的学习模式,教师也不再进行独自的课堂知识的传授,形成一种师生互动、共同学习交流的生态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位置,变成辅助和促进学生学习。 例如,数学课堂中关于三角形的而积计算的学习,教师不是直接讲述三角形的而积公式及推导方法,而是提供给学生相关学习材料,包括两个同样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硬纸片、剪刀、直尺等,引导学生进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研究,学生也能够在自主学习的同时,产生强烈学习的愉悦感和进一步学习的想法。 (四)注重教学反思,不断完善探究式教学设计 课后的教学反思,是帮助教师不断完善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反思既包括教师的自我反思,也包括在收集学生反馈意见基础之上的再反思。教师要从思想上充分地重视反思的作用,并真正地将反思工作做得扎实,做得透彻。长期坚持下来,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调控能力,一定会有长足的进步另外,教师还可以精心设计应用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获得自主与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体验成功的乐趣;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增强自觉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意识。其作用是使学生学会探究方法,养成探究习惯,提高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反思评价主要是组织学生积极反思探究的过程,进行自评、互评和师生互评。 (五)提高学生创新及实践能力 在探究式数学教学策略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动于和创新能力,例如,在分数的学习中,提供给学生一张正方形纸,让学生折1/4,问几

小学数学前置性探究学习的实践研究报告

小学数学前置性探究学习的实践研究 (原创,获2009年省教育创新成果二等奖,或引用请注明出处) 市教育局教研室燕 一、研究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一线教师积极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教学呈现一片生机勃勃的局面。然而,在一节节精彩的公开研讨课背后,教师却面临着新课程带来的种种矛盾和困惑:1、时间资源的困惑。课堂上前面探究的甘畅淋漓,后面却没有时间很好地归纳、小结和巩固,虽说可以增加课时进行,但每个容都遇到类似情况,教学必然无法按进度完成。于是,为了保障后面的容完成,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只得蜻蜓点水、匆匆收场,这样一来,探究仅仅停留在表面,走过场,很难有实质性的效果。2、学生差异的困惑。课堂上的探究交流活动,一部分学困生总是在当观众,开始他们是来不及思考,别人的答案早已出来,到后来,这部分同学干脆懒于思考,或者在小组中只承担那部分不用动脑筋的工作。课堂上探究的时间总是对一部分同学来说太长,而对另一部分同学又显得太短。3、课堂生成的困惑。学生的自主探究总会有教师预设之外的发现,需要教师有足够的教学机智现场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往往不能得心应手。在这些问题的困扰下,课堂似乎总停留在表面的热闹上,失去实效,一线教师面临着教学实践的两难局面。于是近几年,对有效教学的呼唤愈来愈高。纵观许多研究文章,往往将教学低效的原因归于教师素质低或归于课堂设计失当,文章和课题虽然很多,但基本上没有正视新课程实施所面临的真正矛盾,没有找到根本的解决办法。

小学数学五步六动探究式教学法的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五步六动探究式教学法的心得体会 ——李亚奇 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学的主阵地。为打造以学生为主的高效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会交流,学会合作,敢于提问,勇于质疑,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意识、毅力和能力。教师应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运用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法,把教学的立足点转到指导学生、点拨学生上,让学生发挥潜能,敢于参与,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主渠道。我在数学教学中应用探究式五步教学法,即:导入新课—自主探索—验证探究—评价体验—布置作业。以探究为主体、疑为主轴、动为主线的教学思想,始终把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培养、动手、动脑、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放在教学的首位,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能真正得以体现。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许多值得我反思的东西。 课改中,我努力探索,大胆实践,认真思考,把课堂教学落到实处,收到明显的成效。 (一)素质得到提高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促进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课改推动和促进了我们的成长。在数学知识的发现和发展中,基本上蕴含着这样两个部分——探究思维部分和复现思维部分。在我们的教学中,

很多时候把宝贵的探究思维部分太轻率地转化为常规的复现思维部分。复现思维部分的教学是显现的,是可以用步骤来传授的,而探究思维部分的教学主要是靠启迪,而不是靠传授,越传授的一清二楚,学生就越不需要思维,即使传授的东西是典范的,也只是增加了知识性的储存。在课改实施中,我常有一种感受,我和我的学生一起成长。数学教学中最可贵的就是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意识、毅力和能力在课程改革中,在新旧理念的不断碰撞中,我和我的同行们走上了一条“问题——设计——行动——反思”的旅程。一个个的问题和需求,激发教师“我要学,我要改,我要做”的参与意识。新课程的实施促进了教师的成长,为教师个性化教学提供发展的空间,提高了教师的素质,使我们从普通的教书匠成为课堂教学的研究者,设计者。 (二)课堂教学发生可喜变化 课改使学生开阔了思维,丰富了语言,课堂上再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情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课堂真正成了孩子们的天地。课堂教学凸显: 1、创设良好教学氛围。良好的教学氛围对促进学生学习乃至知、情、意、行的全面协调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创设平等和谐、合作交流、求知进取的良好的教学氛围。

小学数学前置性学习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前置性学习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19-04-08T11:34:15.970Z 来源:《中国教师》2019年6月刊作者:张璟[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在小学数学中通过前置性学习,可以让学生的认知基础更加牢固,学习素材的积累也更更加的全面。所以在实际教学时,小学数学教师要在课堂上突出前置性学习的作用,让学生围绕着课程内容做好“对症下药”的准备,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张璟江苏省泰州市大浦中心小学 2253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在小学数学中通过前置性学习,可以让学生的认知基础更加牢固,学习素材的积累也更更加的全面。所以在实际教学时,小学数学教师要在课堂上突出前置性学习的作用,让学生围绕着课程内容做好“对症下药”的准备,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前置性学习;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06-282-01 前言:前置性学习主要是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为学生的学习流出增强的空间与时间,使学生在一定的环境范围内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作出集中性的理解与认知,为课堂学习做好充足的材料与准备。这样的学习方式能让课堂教学主题得以更加直观的体现与突出,帮助学生对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消化与吸收。所以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前置性学习的设计,使学生真正地学到知识。本文针对小学数学前置性学习进行分析与研究,提找到有效的实施对策。 一、检验数学常识 数学常识,是指学生依据生活经验不用特意的学习原本就会的,或是通过自学和众所周知的数学知识[1]。如:1+1=2这种简单的数学题。前置性学习可以很好地体现这一教学要求。只要学生可以完全按照前置性学习方法的要求进行学习,就可以对接下来的课程学习有着深刻的了解,到了实际的课堂学习中,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情况来找到那些内容是自己本来就会的,那些只是通过自学进而学会的。现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如今的小学生都有着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以至于很多知识都已经提前获得。 例如,在教学“分一分”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前置性任务:如“教室里有4个花盆老师买了8朵花,请问一个换盆里应该分别插入几朵花”,“每盆花4天浇一次水,一个月要浇几次水”。通过以上给学生设计的前置性学习任务,教师会发现,学生多数都知道了一个花盆里要插入2朵花,但是对一个月应该给花浇几次水,多数学生就有点糊涂了,因此,在生活中,他们没有给花浇水的习惯,哪怕是有也不是经常性的习惯。这时教师要在课堂教学时向学生讲解每个月给花浇水的次数,首先,厘清时间观念,如除了2月份多数时候是28天以外,其他月份都是30或者31天,告诉学生可以运用除法来计算出给花浇水的次数,以此得出了每个月要给花浇8次水,通过这种方式的运用,不但让学生可以本堂课的学习内容,还对未来除法的学习奠定了前置性,使学生在生活中或者书本中提前获取到新知识。 二、进行数学关系探究 数学常识只是学生记忆中的点,但无法将其知识进行合理地排列组合[2]。要想让其获取的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数学关系进行分析与研究。这是前置性学习的重要基础前提,要求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学习兴趣,通过对这些情况的掌握,使教师进行周密的教学设计,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化思考能力。 (一)明确布置任务 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来布置不同的任务要求。例如,在教学“时、分、秒”这节课时,由于钟表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讲,基本上已经有了初步的接触,但对于其还没有深入的了解。因此,在设计前置性任务时,主要应从一次啊几个问题入手:“第一、时、秒、分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第二,怎样通过时钟上的指针来区分时针、分针、秒针;第三,时针、分针、秒针转一圈为多少时间。”这里的问题设计是具有层次性的,对于时间的认知,学生都会有基本的了解,然而怎样去区分钟表指针单位的关系,多数这个年龄段孩子还是存在着一定问题的。通过以上案例,小学数学教师要想使学生有效地进行前置性学习,教师就要依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提出符合学生学习进度的预习任务,让学生根据老师所提出的前置性问题,逐步地提高自身的数学化思考能力。 (二)相应的学习习惯 前置性学习任务的有效落实,离不开学生的学习习惯[3]。然而,对其学习习惯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这需要学生对老师提出的任务有着深度的配合,进而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针对前置性习惯的养成,教师要细心与耐心地去落实。尤其是对低年级学生或者初次实施前置性学习的学生,教师可以将前置性任务安排到课堂上,让师生进行共同的研究探索,直到学生具备了一定基础后,教师在设计出课下的前置性学习任务,然后让学生自主地去分析、探索以及总结学习方案。从而根据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习惯养成,教师要定期对学生的前置性学习成果进行检查,对于自学方向与认知错误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地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与纠正,以此同时,要对那些完成前置性任务质量较好的学生教师应当让其在班级内进行交流展示,以此带动全班同学更好地完成前置性学习。 结论:总之,前置性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它的出现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有了更好的切入点,同时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素材,使课堂教学更具话题感,教师与学生之间也有了更加直接的交流。为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喜欢上这种学习形式,来发挥前置性学习的最大功效。 参考文献: [1]陈亚苏.小学数学前置性学习作业设计[J].江西教育,2018(24):55-56. [2]孙永远.简约而不简单——例谈小学数学前置性学习任务单的设计[J].小学教学参考,2017(35):52. [3]何跃娟.小学数学前置性学习任务单的设计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7(14):21-22.

小学数学探究学习

小学数学探究学习 一、什么是探究 探究:探索研究。这样理解就简单化了,词典中的解释也是“探索、研究”。探可以理解为探索,究不能理解为研究。究的本意和引申的意义都不是研究。究《诗经》中用过,其意思是源头。所以探究就是探索事物的原因。扩展——探索事物的特点、性质、结果。简单的说就是探索来龙去脉。 探究:究:小溪的源头。 探索事物的来龙去脉。 英文中,探究这个词实际上更加简单化,罗列了探究的行为。探究最早就是询问,问什么呢?问路,问小溪的源头。遇到不明白的事情打听,后来扩展到其它的方式。 :询问、调查、研究 如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科学探究就是这样表述的:“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用来研究自然界并根据研究所获事实证据做出解释的各种方式。科学探究也指的是学生构建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①之所以这样表述,乃是由于学生的科学探究式学习活动在本质上与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很多相似之处。在讨论科学教育的文献中,不管是使用探究()还是科学探究( )这个词,除特别注明外都是指探究式的学习活动而非科学家的探究。 探究的三维模型 这是把探究作为一种人的活动来认识 对象:自然现象(生物、物质、地球与宇宙)、社会现象(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现象(智力、性格、情绪)、人造事物(日用品、工具、机器)、符号系统(语言、数学、图画、音乐) 我们把探究学习和发现学习划等号,是因为我们过分地把探究的目的局限在发现知识、获取知识的角度了。 目的: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家里的灯泡坏了,换灯泡)、表达观念(贾岛的“推敲”,做广告,用一副画表示水资源的危机)、训练技能(我国现在的研究性学习就是一种训练的探究,研究性学习不能等于发现学习。) 探究的方法五花八门。 方法:询问、调查(间接的探究)、 观察、实验(直接的探究、有计划的) 讨论、资料分析、思考 (按探究的方法分类是不合适的,因为探究时是多种方法一起使用的) 二、什么是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教学)是世纪年代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施瓦布教授在“教育现代化运动”中倡导提出的。对于探究学习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说法。因此作具体界定时会给出不同的定义。施瓦布认为探究学习是指这样一种学习活动:儿童通过自主地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需的探究能力,同时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进而培养探索世界的积极态度。 国内学者普遍认为:探究学习一般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一些问题作为研究主题,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等一系列探究 活动,从而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对象 方法(工具)

小学数学探究性教学探讨

小学数学探究性教学探讨 摘要:毫无疑问,探究性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数学课堂中,合理地使用该方式,可以大大提升教学的效率,本文就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展开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186-01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积极主动,养成自主探究和思考能力,倡导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所体现出来的是以人为本、民主平等的教育理念,适应新形势下现代社会我们对于教育所提出的新要求,与此同时也符合小学生在小学阶段的个性发展特点,无疑是一种有助于促进教育进一步发展的有力措施。小学生在学习的最初阶段,对社会、对自我的认知能力比较差,在思路上只能跟着老师走,所以在小学阶段,教师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所带给学生的影响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在小学数学的整个教学之中,倡导“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是一项有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因为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所以,数学探究式教学该模式的

重点在于要创设问题情境,对需要探究解决的数学问题进行确定。 所谓问题情境的创设,其本质上是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学习某个课题而精心设置的悬念、冲突、矛盾、迷茫等一系列的心理刺激。这些刺激包含着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实际问题,而且为能够激发广大学生的兴趣,然而学生如今还不知道对于该问题如何进行解决或者解释。问题情境毫无疑问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情境,情境中的问题既要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已有水平,又必须经过一番努力才能够使得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使得广大学生形成对未知事物展开探究的重要性动机。通过问题情境的有效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产生疑虑并且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帮助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和动力。 如“梯形面积计算”的教学在对新课进行导入时,可以从我们身边熟悉的例子说起,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合理的认知冲突:多媒体显示校园内一梯形花坛,已知上底长1.4米,下底长2.8米,高1.2米,求花坛的占地面积是多少?这时让学生进行计算,绝大多数的学生会感到束手无策,伴随着认知冲突的产生,学生的大脑开始兴奋:亲爱的同学们,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梯形面积的计算”。这样既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又使学生明确了探索目标与方向。

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16

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运用探究式教学策略,有助于调动学生的 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文章围绕“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展开具体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8)06-052-01 所谓“探究式教学”,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形式 各样的教学活动展开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的一种教学 活动。然而,现代化探究式教学活动仍旧存在以下问题:学生对学科本身的恐惧 心理影响了该环节的正常开展;教师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重视度较低;形式化严重,一问一答的现象较为普遍。因此,目前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仍需改善和提高。 一、将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作为教学活动的前提 受学科性质影响,数学作为一门理科性学科,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能广受 学生的喜爱,若想在班级中营造一种积极活跃自主的探究式学习氛围,首先要做 的就是培养学生数学探究兴趣。 比如:在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课《位置与方向》中,教师可 以安排学生在课堂开始之前准备自己平时喜欢的涉及位置和方向的物体:包括迷 宫小漫画,生活中拍摄的相关照片,地图,甚至是自己绘画的作品等;继而,教 师在课堂上通过抓阄的形式抽取一定数目的学生上台描述自己作品中人物的所在 位置和所处方向,如:若想从一号迷宫到达三号迷宫,最近的道路是哪条,并用 自己的语言展开基本的描述(可以先沿着地道一直向北走,到达大明宫的时候调 整方向,同时要注意周围阻碍物的行径,尽量与其避开,最终,闯过多重关卡, 可以抵达位于正南方向的南羽宫),通过此方法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环节 在探究式数学教学中,学生个体的独立性思考,相互之间的交流以及师生间 互动是构成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其中互动环节的设置不仅能够活跃教学氛围, 学生也能够了解不同个体对问题所做的思考,加深对课题的理解。 比如:在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中,教师可以组织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探究性学习。首先,小组成员进行任务的分配,分别负责 搜集不同年代的纸币,硬币,并通过相关资料的搜集了解这些货币的基本背景和 来源;其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货币演变规律,并分析其存在的优劣,并由 其中一名代表整合小组整体观点,在讨论结束的时候进行综合论述;最后,教师 进行评论,在肯定部分学生讲解的同时,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讲述自己 童年时候在使用货币过程中发生的有趣事件,凝聚学生注意力,拉近师生间距离。 三、通过实地观察、资料收集、分析研究提高探究能力 探究式课堂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最基本的不同在于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传统 型课堂教学注重知识点和理论的传授,而探究式课堂教学更加倾向于学生动手操 作能力和分析概括,独立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比如:在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统计与可能性》中,教师可以组 织学生通过具体的调查时间探究活动,掌握统计的基本概念并试着加以运用。如,在涉及学生对职业发展规划的认知程度是否随着年龄的增加有所提高中,学生可 以在家长或者教师的带领下前往不同年级所在的班级展开调研活动,学生可以以

小学数学前置性学习任务教学意义与实践思考

小学数学前置性学习任务教学意义与实践思考 王高翔工作室谢婉华 作为一种有意义接受学习的重要教学策略,前置性学习任务法曾在生本教育中大量运用,更加讲究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此种教学策略目前为止,较为成熟地运用于小学课堂,极大了给予了学生思考和探究的空间。作为有心理研究基础的教学策略,它在中学课堂的运用比较普遍。但是,不可忽略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在这点上,很多人的考虑有所欠缺。实际上,通过教学中的访谈和观察,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趋于片面化,无法在脑海中将新知识进行同化。按照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学习者无法在学习活动中利用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关键点在于新旧知识在学习者的头脑中无法建立起有逻辑意义的、抽象的联系。 (一)前置性学习任务法在教学实验中作用积极 1.课堂教学效率高 先行组织者是课堂教学的一个系统,是授课者和学习者进行教学活动的“导航图”。在试行前置性学习任务的班级中,学生的注意力得到很高的集中。因为学生在完成前置性学习任务时,会和自己认知产生矛盾。一旦自己的认知结构无法顺利同化相应的新概念或者规律,学习者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心向,有着强烈的认知内驱力,即是产生了主导性的学习动机。在先行组织者的“导航”下,教师能够利用其引导学生逐步完成课堂中的学习任务。在解决任务、明晰知识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活动清晰明了,学生的学习由于有了预先的知识准备,对于即将进行的教学目标有了初步的学习定向,能够有意识地将自己的学习构建成一种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在面对教师的提问时,学生显得思维更加活跃,回答问题思路清晰。 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去了对于概念内涵的分析和生活实际例子的导入,更加有针对性地将学生的学习难点进行分化和精加工。尤其是教师的提问,更加具有针对性,能够直接问到学生的认知矛盾,能够将学生的认知矛盾和教学的重难点、教学目标进行重新的整合,教学活动能够高效进行。同时针对前置性学习任务,教师可以通过逐步的引导,学生的再次学习会加深脑海中对于概念的同化,新旧知识的整合更加牢固。 2.为学生新知学习提供方向 通过访谈了解到,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根本不会预习,不懂得如何在课本知识中进行归纳,更加无法理解概念的生成和概念。在呈现先行组织者时,学生能够在前置性学习任务中得到即将进行的课堂教学目标是什么,学习和思考新知的方向是什么的信息。同时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实际上是构建新知的过程,是认知活动的第一次提高。尤其是对于学习水平中上的学生而言,引导性的学习材料分析,会提高他们对于新知识的理解能力,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初步对已有的认知结构进行重整和新旧知识的第一次整合。

谈谈小学数学课堂探究式的教学

谈谈小学数学课堂探究式的教学 面对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生产过程日益智能化以及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挑战,现代社会急需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个体创造潜能的发挥,首先依赖个体主体性的充分体现。弘扬人的主体性是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每个人一生的发展,越来越关注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个性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但它的基本出发点在于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然而,传统的“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的旧观念至今影响着一部分教师,旧的教学习惯影响着课堂教学;以学生考分高低对教师的工作进行简单评价,也使得有些教师急功近利,追求教学的短期效果;更主要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还没被广大教师真正变成自觉的教学行为。因此,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教师缺少对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以及个体差异的关注,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应该表现出来的高度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 在未来的社会里,教育的真正意义不在于获得一堆知识,而在于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学会学习”是针对人生的有限性与知识增长的无限性的矛盾而提出来的。怎样使个体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去掌握无限增长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教法”本身就包含着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我们的目标是使学生学习数学“认识活动的一般方法”,掌握认识数学的一般方法。而“主动探究”正是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获取数学知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就是将对知识的认识过程转化为对问题的探究过程。也就

小学数学开展前置性学习的策略

小学数学开展前置性学习的策略 发表时间:2016-04-13T10:59:08.51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6年2月总第182期作者:陈忠杰[导读] 小学数学实施“前置性学习”,能避免教学“零起步”,使课堂更加有效。通过实践研究,我们发现合理设置“前置性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充分交流、自主构建,对“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可以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陈忠杰浙江省温岭市温峤小学317500 摘要:小学数学实施“前置性学习”,能避免教学“零起步”,使课堂更加有效。通过实践研究,我们发现合理设置“前置性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充分交流、自主构建,对“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可以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前置性学习生本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为指导思想积极构建生本课堂已成为必然趋势,基于生本理念的“前置性学习方式”也应运而生。前置性学习作为一个教学环节,是“先学”这一原则最鲜明的体现,积极实施前置性学习是教师思想观念得以切实转变的标志,也是相信学生、尊重学生、落实“以生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而其根本,则是前置性学习单的设计。小学数学前置性探究活动的设计应遵循“简约”和“渗透”的原则。在设计学习单时具体应做到:把握本质,紧抓核心内容;体现分层,遵从个体差异;力求精练,有选择地布置作业;把握起点,满足学生年龄特点;体现生活,激发探索欲望。 一、前置性学习的积极作用 前置性学习的设置是检验学生课前探究性、尝试性学习是否有效,生本课堂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学生通过课前探究性、尝试性的学习,带着收获和发现、带着思考与问题进入课堂,可以让课堂交流的参与面更广,让交流研讨更深入、更宽泛、更有效。前置性作业的设置,使学生个体的探究性学习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不必再受到课堂上时间、空间的限制。将学习提到了课前,学生在家有充分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可以在宽松的氛围中充分探究、独立思考,有时间慢慢琢磨自己的发现和感悟。这样,前置性探究作业的结果将会更加丰富、更有个性。 二、前置性学习要关注知识的迁移 一切新的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产生的,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有效的数学前置作业设计,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背景,可以将已有认知中的有关成分按照新的需要重新组合,并将知识与其“触发”条件结合起来,从而建立起新的认知结构,这就是结构重组性迁移。在完成前置作业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知识之间、知识与背景之间的丰富联结,实现了知识的结构重组,进一步优化了自我的认知结构。所以,前置作业应搭起旧知与新知的桥梁,关注知识的前后迁移。例如,在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我设置了一个与教材例题同类、学生更感兴趣的问题作为前置作业:我们学校要举行健美操比赛。咱们班共有44位同学,如果11人一队,我们班要平均分成几队去参加比赛呢?(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这道题你的算式是什么?你是怎样计算的?商为什么写在个位上?)这样的前置作业设计不仅使学生学会了教材上的48÷12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交流和讨论“商为什么写在个位上”,让学生真正理解算理、突破教学难点,初步完成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学习,实现了知识迁移。 三、前置性学习要体现生活 教师布置收集生活中有规律变化事物的前置性作业,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有规律变化的事物,让学生意识到生活离不开数学,体现了“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的理念。 例如一年级“找规律”学习单: 1.收集春夏秋冬的图片,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四季的联系和规律。 2.在课文中、课外书里读到哪些有规律变化的现象的文章?平时生活中看到过有规律变化的事物吗?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去寻找有规律变化的现象与事物,学生对此极感兴趣。汇报时的踊跃程度和丰富的内容足以说明学生对这个学习内容的态度。如有的学生说,太阳、月亮的反复出现是有规律的;有的学生说,电脑开机关机也是一种规律;每天上课下课也是一种规律……使学生认识到有规律的排列源于自然规律带给人们的启发,有规律的事物就在身边。让学生自己来寻找有规律的事物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引导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四、前置性学习的落实要有效,及时评价 在实施“前置性学习”之前,要让学生明白作业的意义,认识到作业的重要性。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教给学生方法,对不同类型的作业书写格式进行指导。为了保证“前置性学习”效果,保证作业的完成质量,老师要做好监督工作。比如,可以组内相互检查批改、小组长批改或者是课代表检查批改、教师抽查批改等手段,以保证学习效果。当学生完成了“前置性学习”作业时,教师要及时收集,及时评价,不然就降低了“前置性学习”的效果。可通过好作业展览、优秀生表彰等活动,激发学生的自尊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总之,加强前置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良好方式,是实现从被动、机械、封闭的学习方式向主动、发现、合作互动的学习方式转变的有效手段。我们要充分运用数学这个平台,加强策略探寻,让学生在前置性学习中学得方法,习得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其以后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树德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的设计与实施[J].中国教师,2010,(14)。 [2]杜艳欣 “生本教育”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9)。 [3]詹晓燕小学数学“前置性学习”任务单的设置[J].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14,(10)。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方式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研究实施方案 羊场镇大松树完小 一、课题提出 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一是要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学生手脚的陈旧做法;二是要遵循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观念,给学生发展以最大的空间;三是能根据教材提供的基础知识,要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达到培养“会学习、会实践、会创新”人才的目的,特提出小学教学“探究性学习”课题研究。 二、理论依据 1、探究性学习过程是积极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着重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真正有意义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现成的书本知识,而是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在自己已有知识或经验的基础上,对新问题进行积极探索,主动探究的过程。 2、探究性学习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可别好问,他们具有创造和探究的潜能。探究性学习本身可以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动机以及求知欲。 3、探究性学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尊重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 因为学生对客观现实的认识来自于对外界常使探索性的活动,而学生用自己的学习方式探究新知,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方法,教师在进行“因势利导”,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 4、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学生通过认真踏实地探究,是实事求是地得出结论,培养了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严谨的科学态度当,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5、探究性学习能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在这个充满个性化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内在的知识、能力、经验、智慧、情感等都得到了锻炼;体验自主探索与许多成功的喜悦,企业和已有的技艺,开启心智的窗户,一种学习的情趣,从而促进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三、概念界定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初探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初探 云南省陆良县大莫古镇麻舍所小学王建忠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以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结合本人教学经验,现对如何组织学生探究学习做出如下思考。 一、探究性问题设计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探究性问题设计应抓住学生的认知起点。 学生认知的起点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切入口,教师在设计探究性问题时,必须找到这一起点,才能使学生轻松地进入到自己创设的问题情景中。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时,他首先用春节联欢晚会“0”点报时导入,然后分别用“击掌”、“数数”、“游戏”等多种方式认识一秒……这位教师找到了学生认识时、分、秒的切入口,找到了学生认知的起点,从而生发了积极的学习倾向,进而学生以良好的情感状态,步入新知的探究中。 2、探究性问题设计应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习内躯力的强心剂、是一切探究活动的基本动力,教师设计探究性问题时,必须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之中,一位教师在教学《速算和巧算》时,是这样激发学生兴趣的。 板书25×25

师:谁能立即报出它的积? 问题一提出,学生们迅速思考,计算,不等学生计算完,教师迅速报出答案“625”然后继续板书:35×35 45×45 师:这两个的积是1225 2025 一连几道题学生都卡了壳,面对教师迅速报出结果的情形,多数学生都露出惊讶的神态,并报以羡慕的眼光。 师:想知道其中的口算技巧吗? 一时间,人人兴致勃勃,个个跃跃欲试,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地激发。教师在探究问题的设计中,如果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就会觉得学习枯燥,也就失去了探究问题的动力。 3、要提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针对探究性问题的价值,许多教师马上就会想,到难、深的问题,其实,有价值的问题就是适合学生研究的问题。不宜太难或是太简单。面对浩如烟海的数学知识,我们应该为学生选择什么样的数学问题,事实上,究竟什么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根据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和数学学科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应该设计和实施最有价值的数学,——既基础的、发展的、现实的问题。比如,一位教师教学“正方形的誤譆”教学片段。 师:(冺示正方形粸片)大家猜一猜正方形的囋条边有什么关糹? 生1:(争着发言)囋边相等。 生2:(马上补充)四边一样长。 对,对其他同学马上附和。 师:大家小组合作、讨论、讨论。

小学数学前置性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小学数学前置性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做好数学前置性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之一,小学数学前置性学习,又称为小学数学前置性小研究或小学前置性作业,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他指的是教师向学生讲授新课内容之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常识性学习。现在就同学们小学数学前置性学习的情况做个研究,为后面制定小学数学前置性学习的具体措施做好准备,特进行此问卷调查。 1、教师讲授新课内容前你会进行数学前置性学习吗? A、经常会 B、有时会 C、不会 2、你通常进行小学数学前置性学习最多的地点是: A、学校 B、家里 3、和其它学科相比,你前置性学习做得最好的是: A、语文 B、数学 C、英语 4、在数学课堂中,老师会经常组织同学进行前置性学习吗? A、经常会 B、偶尔会 C、不会 5、在家里,你家长会指导你数学前置性学习吗? A、会 B、有时会 C、不会 6、你觉得小学数学前置性学习的时间多少为宜? A、10-20分钟 B、20-30分钟 C、30-40分钟 D、40分钟以上 7、在课堂中进行数学前置性学习时你是先怎样做? A、直接讨论 B、分工后独立思考再交流 C、等待别人怎么说 8、你觉得小学数学有必要前置性学习吗? A、有 B、没有 9、你对小学数学前置性学习有何感想? A、前置性学习浪费我的时间; B、我还不知道怎样进行数学前置性学习; C、前置性学习后我还是理解不了数学内容,更别说解题了; D、前置性学习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 E、前置性学习让每个孩子带着有准备的头脑进入课堂,使课堂学习更具有针对性,更有实效性,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10、你认为小学数学前置性学习的时间是: A、教师讲授新课内容之前; B、课堂外。 11、影响你数学前置性学习的因素有哪些? A、由于基础差,知识水平有限,导致无法完成数学前置性学习。 B、平时作业多,没有足够的数学前置性学习的时间。 C、由于思想上不够重视,较懒惰,不会自觉地进行数学前置性学习。 D、受到条件的限制,比如家里没有电脑,有时无法上网查找数学有关资料。 E、进行数学前置性学习时,家长不会辅导 F、还不知道数学前置性学习的方法和步骤 12、影响你数学前置性学习的因素还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