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八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桐乡夏荫
桐乡夏荫在临高县博厚镇透滩村,距县城9公里。
是明代著名诗人王佐的故乡。
王佐(1420-1505),12岁即中举,后入仕,在粤、闽、赣三省为官20余年,
与邱睿、海瑞、王弘诲并称为明代“海南四大才子”。
任官期间,于家乡建“慈训堂”,以谢慈母教诲之恩。
晚年辞官归里,又从任职处移来不少奇花异木,植于
慈训堂周围,并名曰“聚景园”。
明景泰六年(1455年),监察御史彭烈、琼州府通
判米盈、临高知县杨护等,于王佐旧居立“礼魁坊”,以示钦敬。
后人取王佐诗“铜
乡夏景”意,将慈训堂、礼魁坊、聚景园、王佐墓等古迹合称“桐乡夏荫”。
盆岭晴霞
盆岭晴霞盆岭,亦名那盆岭,即今多文岭。
如一个大盆覆盖,海拔比高山岭还高,树木较多,山中云蒸霞蔚,雾霭氤瘟,在晴天可以在山中看到很多霞光,如佛光闪耀,因此而得名,现已经成为国家军事重地。
澹庵泉迹
澹庵泉迹临高八景之一,在县西25公里那绵都博顿地方(今新盈镇头咀村委会和东村)。
宋代名臣胡铨(号澹庵)被贬来琼,在博顿发现甘泉。
其后,博顿举人戴定实嘱其子戴雄飞请郡守方世功撰“澹庵泉记”记载其事,刻石碑于井旁纪念。
明王佐曾作“澹庵井”诗一首,怒
斥秦桧奸佞卖国。
后人至此凭吊,不胜嗟叹。
东桥春涨
东桥春涨:指的是原古城墙东门(建国后因汽车开不进而被拆除,南门在文庙)的临江桥,该景点分成三部分,一个岸上的茉莉轩,二是从文庙吊桥(南门步行桥)至现在二中一代的沿河景观包括古城墙,三是石鸭显圣,这也是该景点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传文澜江有一群石鸭子游到大概现在人民银行的位置,有心怀叵测之人担心临高将出人才,于是传言,鸭子进城就会伤人,于是建镇鸭塔一座,其一为赶鸭鞭,有太阳之日江中倒影如一鞭横在江中,鸭子便不会进城伤人,同时还修有龟驼碑一块。
临江桥又称东桥,即现在临高大桥(1
号桥)旁边的石墩,据老人考证当年的古城的东门就在这个位置,是一座石墩木板桥面的古桥。
百仞滩声
百仞滩声,即现在文澜江下游的百仞滩,是一处石头河床,河水常年冲刷,有水时激流浩荡,声震如雷,枯水时,强风拂过,也能发出雷鸣般的声响,县城都能听到,百仞滩,是
天工造化的一条天然石坝,提高水位,限制了河水注入大海,为当时农业发展提供的便利。
同时雨水冲刷,鬼斧神工,有水时,看到似乎很多人头浮在水面,固称“百人头滩”,无水水,万仞树立,固称“百仞滩”,因其声音雄浑又称“百仞滩声”,很多诗人墨客在景点周边
留下了很多墨宝,称为摩崖石刻,现在还有一些,现代诗人,国歌的词作者田汉也曾游览过。
建国后,修建水坝,引水发电,再加上农民采石,百仞滩声再也传不到县城了。
龙潭神雨
龙潭神雨据《临高县志-山川》(聂缉庆本)记载,元代文学家范德机《龙潭坛记》云:相传在宋仁宗天圣年间,有白龙出潭中,乡人立坛于潭侧。
天旱时祈祷有雨,故有“龙潭神雨”之称。
龙潭距县城西10公里,俗称龙会潭(在今东英镇和新村附近)。
潭面积80余亩,潭中有喷泉飞喷,天旱不涸,潭水清澈透底,潭的四周绿草成茵,为临高八景之一。
现当地的人民另开一条水渠,引用龙潭水,灌溉大片农田。
另据民间传说:古时原无潭,上有一龙会村,村有个恶霸名叫阿福。
每有娶亲花桥过该村,必把新娘抢家里,三日后才放行。
后玉帝闻讯大怒,于风雨之夜,整村平地塌陷,故成潭。
毗耶灵石
毗耶灵石
位于海南省临高县临城镇西北4公里处的高山岭上。
岭上有先汉时印度婆罗门教的毗耶大师来此刻立的“毗耶梵文石碑”、汉代青州人王氏迁居此山而出现的“毗耶灵石”和公元1314年修建的高山神庙三处古迹。
这里岩石多姿多态,林木苍翠,野花烂漫,一年四季生机盎然。
岭上小径蜿蜒曲折,段段林木荫翳,石景各异攀登游览,兴趣倍增。
岭中有永不干涸的千镜湖、嗡昂湖和斑鸠池三处不大的水面,水清如镜,阳光下银光闪亮,犹如镶嵌在翠绿的高山岭上的三块洁白无瑕的碧玉,使得山岭景观加位绚丽多姿。
岭上的岩洞石孔和茂盛的树林里,栖息着山龟、穿山甲、蛙、晰蜴、黄京、狸猫、野兔、毛鸡、斑鸠、猫头鹰、鹧鸪、蛇等几十种野生动物。
每当晨昏,兽啼鸟鸣,给山岭增添了生机和热闹。
传说此山神极灵验,每天到此抽签问卜的游客络绎不绝。
登临岭顶,极目远眺,四方娇媚的江山尽收眼底,向北看,北部湾海面翻涌浪涛,点点渔帆,历历在目;向东看,美丽文澜江象一条白玉带飘过风光旖旎的海南临高县城;往西看,新盈港波光粼粼,船只在碧海中来往如织;俯视山下,村庄屋宇,纵横交错,茫茫绿野,无际阡陌,令人心旷神怡。
高山岭气候宜人,空气清新,是游客避署和观赏游览的乐园。
南海秋涛
南海秋涛就是指现在临高角,临高角是一条岬角深入大海,固有人称为仙人指路,岬角分两边右边为东湾,巨浪滔天,左边为西湾水平如镜,是典型的阴阳海,一角两湾如大鹏探头张开双翅,展翅高飞状,所以,临高角也称为“大鹏湾”,因为东湾到秋季的时候有东北风袭来,海浪声音有率可循,加上好多仙人传说,便有了“南海秋涛”的说法,我听过一个传说是,仙人林道玖,号“南天昊圣”欲过海北上,因害怕真人学真成仙造化,海中大浪翻滚,欲阻止真人北上,真人口中成诵,持剑迎击,第一波浪来的时候被真人用剑退去,第二波浪来的时候,真人飞升至半空再次挥剑退浪,第三波浪来的时候,真人一怒之下,驾云升至顶空,找来三山之石,准备把海给填了,大海赶紧求饶,祈求留一点浪生存,于是真人大发慈悲,留下了半尺浪给海神,于是形成了有三次大浪一次小浪的临高角海潮的声音,真人赶来石头之后因为急着北上,没有赶回去,所以临高海边多石头,后人加封林道玖为“南天真人”,取义与北方大帝真武,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