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十四五时期的总部经济发展思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十四五时期的总部经济发展思路
总部经济(Headquarters Economy),是指一些区域由于特有的优势资源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形成总部集聚效应,并通过“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带动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区域发展,由此实现不同区域分工协作、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形态。

总部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对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区域合作发展,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地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发展总部经济可以带来:税收贡献效应、产业聚集效应、产业关联效应、消费带动效应、劳动就业乘数效应、社会资本放大效应等溢价效应。

因此,在“十三五”期间被大力提了起来,各地政府也相继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

由于发展总部经济要受限于一些条件和指标,比如基础条件、商务设施、研发能力、专业服务、政府服务和开放程度等指标,所以一些中心城市由于人才、信息和生活便利等自然优势,一直是大企业青睐的区域。

不过,随着政策引导、各地政府政策支持、经济发展,现在不仅仅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中心城市都在吸引总部企业,郑州、三亚、太原等一些二三线城市也早在“十二五”时期就把总部经济列为推动城市转型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战略。

更不用说“十三五”时期以及接下来的“十四五”规划了。

据统计,中国企业500强平均总部所在地选择的前十名分别为北京、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上海、天津、辽宁、河北和河南。

北京以首都的独特优势一直独占鳌头,天津以直辖市的特殊地位和滨海新区等的快速发展成为吸引大企业前往的前七名。

从排名中发现不仅东部,中部和西部也都有擅长培养大企业的省份,而且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越来越吸引中国500强企
业。

此外,上海市拥有347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量居内地之首。

接下来,中商咨询带大家来看看北京、上海的总部经济状况,给即将或已经在做总部经济的城市一些可以借鉴和思考的内容。

众所知,总部经济作为我国中心城市产业升级、品位提升的动力引擎,也是政府推进中心城市产业升级的战略选择。

中商咨询集团认为,既然总部经济的重要性对每个城市来说都很重要,但是不是每个城市都具备这样的基础条件和功能。

同时,不同城市的物理位置、城市定位以及规划方向不同,那总部经济的规划布局及发展也不尽相同,而相匹配的一系列产业链及政策支持也会略有不同。

就拿北京来说,一方面通过吸引龙头外资带动其他外商投资,另一方面则是有意识地创建企业总部集聚区,提供产业发展、人才供给、企业互助、资本运营、科技研发、技术转移等平台,以引导外资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聚合发展,进一步设立研发中心、采购中心、财务管理中心等功能性机构。

总部经济的发展主要就两种模式:一种市场自发聚集,政府再协调完善;一种是政府先行规划,后期通过招商吸引企业聚集发展。

中商咨询研究中心认为,无论哪种模式,企业设立总部都是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未来城市发展总部经济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总部经济聚集区不仅要重视商务地产的经营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更要注重其产业的特色和城市功能定位。

二是总部经济要与总部金融协调发展。

各地发展总部经济必须要统筹规划发展总部金融。

就像有的专家形容的那样,总部经济像“大船”,而总部金融像“海水”,没有海水,大船无法运行;海水太浅,则大船会有搁浅的危险。

国外,纽约是公认的国际金融中心,也是全球总部经济的成功典范。

国内,总部经济与金融协调发展最好的城市依然是上海。

三是未来总部经济的发展要结合“科技创新+总部经济”双轮驱动战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