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王国里的植物(修改)

佛教王国里的植物

摘要:世界上恐怕再也没有哪个宗教跟佛家这样与植物有密切的关系。佛主释迦牟尼的一生的几个关键时刻都与植物连在一起:他降生于一株无忧花树下,成佛于一株菩提树下和圆寂于两株娑罗双树下。佛教的四大名树——茉莉、忍冬、石榴、瑞香,佛教圣花为荷花。

关键词:佛教植物神话传说

一种思想传播得久了,人们便信仰它,这种思想就成了宗教。人本是凡人,一样有七情六欲,一样的生老病死,但有人看破了红尘,思想一旦成为高峰,站在上面俯视芸芸众生,便有了超脱的意味。站在人类思想高峰的人,普渡众生,便成了佛。花本是普通的花,树本是普通的树,但和佛教诞生发生了联系,仿佛具有了佛性。或者说,佛教的思想要有所依托,寄托在这些植物身上,便有了宗教文化色彩。世界上目前的三大教是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其中与植物关系最为密切的非佛教莫属。佛主释迦牟尼的一生的几个关键时刻都与植物连在一起:他降生于一株无忧花树下,成佛于一株菩提树下和圆寂于两株娑罗双树下。这样,佛教便和植物结下了不解之缘。

除无忧花、菩提树、娑罗树外,还有佛教的四大名树——茉莉、忍冬、石榴、瑞香。有树必有花,佛教圣花众所周知是荷花。不仅仅是这些花木,与佛教相关的还有不少呢,请容我慢慢道来。

1佛祖诞生之树:无忧花

无忧花,又称为佛诞花,别名火焰花,梵名asoka,音译为阿输柯树、阿叔迦树。苏木科,无忧花属。,常绿乔木。株高约10米。偶数羽状复叶,有小叶

5-6对,革质,长椭圆形或长倒卵形,各小叶的边缘呈波浪状。新叶柔软下垂,呈现美丽的红色。花期4-5月。开花时不分树干或细枝上到处布满花,花萼4片,花瓣已退化。花橙黄色至深红色。花小叶大下垂如袈裟。无忧花比较细碎,大小如指甲,但一旦开花,则数量众多,常常一串串、一簇簇地直接开在树干上,可以说是老茎生花。荚果为不规则的扁长椭圆形。

无忧树开花颇为奇特。它的花生长在无叶的中下部位的树干上,树冠有叶的树枝是不长花的。在中下部位树干上,生长出一条条细长的藤状枝蔓,枝蔓上长满密密麻麻的绿色花蕾,花开时每朵花有6片花瓣。令人称奇的是,花开后花瓣会变颜色,早晨天蒙蒙亮开花,初时呈黄色,继而变成橙黄色,最后到中午时分变成红色,类似广州的木棉花,但比木棉鲜嫩,朵朵无忧花挂在树干的枝蔓上,如同红霞泛彩,奇特靓丽。无忧花边开花边散发出一种特有的浓郁香味,沁人肺腑。待到午后香味便逐渐消失,但花的颜色却依然保持鲜红色,直至晚间凋谢脱落。无忧花的花蕊也甚为奇特,花朵中间长出一弯曲的花的蕊蒂,蕊蒂顶部布满一排条状的立式花蕊,而蕊蒂底部中间还有一圆形的花芯,花芯周围长满绒状的淡黄色花蕊。同一朵花中有两层不同的花蕊,这在群芳众卉中也是不多见的。佛教植物身上附会着许多神话,带有神秘和浪漫的色彩。与无忧花相关的神话故事是这样说的。大约2500多年前,在古印度的西北部,喜马拉雅山脚下(今尼泊尔境内),有一个迦毗罗卫王国。国王净饭王和王后摩诃摩耶结婚多年都没有生

育,直到王后45岁时,一天晚上,睡梦中梦见一头白象腾空而来,闯入腹中——王后怀孕了。按当时古印度的风俗,妇女头胎怀孕必须回娘家分娩。摩诃摩耶王后临产前夕,乘坐大象载的轿子回娘家分娩,途经兰毗尼花园时,感到有些旅途疲乏,下轿到花园中休息,当摩诃摩耶王后走到一株葱笼茂盛开满金黄色花的无忧花树下,伸手扶在树干上,惊动了胎气,在无忧花树下生下了一代圣人——释迦牟尼。

无忧花是吉祥的象征。据说,只要坐在无忧花树下,任何人都会忘记所有的烦恼,无忧无愁。

印度教也认为无忧树是圣树,如爱神卡玛手里拿的五支箭中,其中有一支就是无忧树做成,人们都相信这种树能消除悲伤,因此称之为“无忧树”。

当然,这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人们把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寄寓在美丽的花儿上面,长此以往,人们在看花时,就有了感觉。有了佛教传说,无忧花对观者是一种积极的暗示,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吧。

2成佛之树:菩提树

菩提,这是梵文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或大智慧,曰:“豁然觉悟”,“如日开朗的彻悟境界”。菩提树,原产印度,印度人叫荜钵罗树,我国一般叫菩提树或菩提榕。

遥想古印度的悉达多太子,放弃了荣华富贵出家潜心修行六年,变得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瘦骨嶙峋,但仍未得道。他放弃了苦行,决意用明智的方法寻求真理。于是,他取食了村姑奉献的乳糜,跳进清澈的尼连禅河中沐浴了疲惫的肢体。上岸后,身心清爽。他独自来到一棵荜钵罗树下打坐。暮色降临了,月色溶溶,树荫婆娑,万籁无声,悉达多太子端坐不动,凝神静思。就在这五月的月圆之夜,他在树下豁然开悟而成佛,从此,人们把荜钵罗树称为菩提树,佛教徒以“佛”尊称其教主释迦牟尼,“佛”,就是“觉者”之意,他具有超人的智慧和能力,具有一颗难得的菩提心。释伽牟尼在菩提树下成佛,使菩提树带有神性的光辉,但菩提声名远播,大概得益于六祖惠能的偈子。

当日南宗六祖惠能,初寻师至韶州,闻五祖弘忍在黄梅,他便充役火头僧。五祖欲耱法嗣,令徒弟诸僧各出一偈。上座神秀说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彼时惠能在厨房碓米,听了这偈,说道:“美则美矣,了则未了。”因自念一偈曰:“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便交衣钵传他。后入韶州(今广东韶关市)曹溪山宝林寺任主持,开创禅学南宗,倡顿悟法,弟子日众,形成禅宗的正系,被奉为禅宗六祖。该寺也成为禅宗的著名祖庭。菩提已经被神话,进入到永恒的典籍之中,为信仰佛教的信徒撑起平安的绿荫,庇护着芸芸众生。菩提是智慧之树,每一片叶子都带着灵性之光,每个凡俗的人、每一颗卑微的灵魂,都有佛性和神性。

3圆寂之树:娑罗树 (七叶树)

七叶树为七叶树科七叶树属落叶乔木,别名桫椤树、娑罗树、莎罗树、天师栗、开心果、猴板栗。七叶树为高大的落叶乔木,树干挺直,树高可达26米,胸径可达140厘米,树冠庞大而开阔,呈圆球形。目前,庭园内栽植的七叶树株高通常为4~6米,尚未长成大树。根据一些古老传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是在尼泊尔蓝毗尼花园的一棵菩提树下诞生的;他长大悟道后用贝叶棕的叶片刻写

佛经,传播天下,普渡众生;后于80岁高龄时在印度城外小河边一片茂盛的娑罗林涅槃。所以,娑罗树与菩提树、贝叶棕被佛家合称为“佛国三宝树”。可见七叶树与佛教有不解之缘。

4佛教圣花:荷花

“佛”海生红莲踏进寺庙,低眉微笑的菩萨跏趺于莲花座上;救苦救难的观音脚踩花,对著大千火宅洒下甘霖。道场印制的善书,在商家店面外的骑廊随手可取,封面上一朵红莲伴著低垂的荷叶,少了开在湖塘的艳你,多了几分善意。志哀的白包上也赫然一组黑色线条勺勒的莲花莲叶,是告慰家属、也安慰逝者之灵。

净土世界一莲花《大正藏》经典说,莲花有四德,一香、二净、三柔软、四可爱。其实许多花都柔软、乾净、充满香气,只是花有一特殊的生态是其他植物没有的,因此承担了佛教的象徵使命,“初期佛教徒是基于植物生育的特徵而重视莲花,”日本老一辈佛教美术研究学者林良一在《佛教美术的装饰文样》中写道。春夏秋冬,四季轮转,花落花开,花朵具有谢而又发的生命力,本是许多文化喜爱惜用的主题。但世间花卉先开花后结实,莲花则在开花同时,结实的莲蓬已具。明朝详述各种植物的书籍《群芳谱》就特别强调莲花“华实齐生”的特质。莲花因此被佛家视为能同时体现过去、现在、未来[1]。

佛说平等,不论过去现在未来,天地万物时空,方位大小多少,人与人,如此如彼,穷富贵贱皆平等。极乐净土是没有过去现在未来的。具有超时空相貌的莲花,独享“福报”,成为净土世界的花朵。步步莲花相信众人都已听说过。根据《佛陀本生传》记载,释迦佛生于二千多年前印度北边,出生时向十方各行七步,步步生莲花,并有天女为之散花。所谓步步莲花。佛经中还有一则“莲花夫人”的美妙故事。有一只鹿生了一个美丽的女子,仙人将她抚养成人。她走过的地方,会有莲花长出来。这一说法也是用来解释步步莲花的。

污泥是“福田”相对于文人的出污泥不染,佛教莲花出污泥的意义更广。大乘佛教,强调在世间寻求解脱,在五浊世界行菩萨道,菩萨以众生为福田,污泥就是福田,所谓即此即彼、即恶即善、即染即净、不离两边,因此大乘佛教体悟到“高原陆地,不生此花,卑湿淤泥,乃生此花”,花与根其实融合为一,无染与净之别。

在内修、静定、沉思的修行之外,污泥其实也是锻练,是非理性的忍辱、牺牲,如经地狱炼火,才能完成宗教性的崇高与升华,迸发出生命最惨烈而华丽的光焰。不经火焰,如何化为红莲?莲座,乃为佛陀结跏趺坐讲经开释而设。佛家在百花齐放中独生出莲花座,与荷花云锦可观,香远益清,足以代表力量也有关。“又以诸华皆小,无如此华香净大者”《大智度论》卷八记载了几个为何趺坐莲花的原因,除了莲花在众花中最大最盛、代表庄严妙法,莲花柔软素净,坐其上花却不坏,更可以展现神力。莲花其实已升华为天上之花,与人中之花有别,“人中莲花大不过尺,天上莲华大如九车盖,是可容结跏趺坐。”

5瑞香

瑞香。原产庐山锦绣谷深山草莽中野生的一种异花,花紫而香烈,远远超过其他花卉。宋《清异录》中记载:“庐山瑞香花,始缘一比丘,昼寝磐石上,梦中闻花香酷烈,及觉求得之,因名睡香。四方奇之,谓花中祥瑞,遂名瑞香。”栽培规模最大,亦最成功的是东林寺和太平观。,在《佛说戒德香经》中,佛陀

就以香来比喻持戒之香,不受顺、逆风的影响,能普熏十方。在《六祖坛经》中,也以香来比喻圣者的五分法身,即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2]。

或许瑞香的圣树地位也来自于佛教对香的特殊喜爱。

相关说法有,由于香美好的特质和飘渺弥漫的香烟,而被视为能上达天听,传达诚心的供养之意给佛菩萨及天神等;而香的气味能薰染真物,使环境芬芳美好的特质,也被用来比喻念佛者以念佛的缘故,薰染如来的功德,这就是所谓的“香光庄严”;由于香美好的特质,在佛教中就成了供养佛菩萨重要的供品之一,甚至以香为说法譬喻、修持方法,让人依此而悟入圣道;由于香与鼻根的密切关联,古德也有以闻香而悟道者,最著名的就是《楞严经》中的香严童。在书中介绍香的修持法门,祈愿读者以香入道。

由此看来,香是佛教中极为重要的供养,并因此发展出供香的仪轨、方法及真言、手印等。

6石榴

也是随着佛教一起从中亚西亚而流传到中国的。应用在装饰上的中国石榴图案就带有着宗教色彩。在佛教中,榴石图案是被神化的形象,它常与比作圣树的棕榈叶和圣花莲花结合在一起,石榴花被安排在莲花座上,两侧配以棕榈和莲花的枝叶。象征着吉祥如意。

7忍冬

有一种植物,越冬而不死,可比作人的灵魂不死,轮回永生,所以被大量运用在佛教艺术上。它就是忍冬。

忍冬是忍冬科植物,直立或缠绕灌木,常绿藤本,茎向右缠绕,攀缘上升,具有忧郁又惹人怜爱的姿态。花双生于叶腋,花冠白色(有时淡红色),凋落前变为黄色,故又称“金银花”。金银花是一味清热解毒的中药,凉散风热。或许正是因为它的“心”不热、不争,顺其自然,随遇而安,故能逃过风霜雨雪严相逼的劫难。

忍冬常生于路边篱笆上,山坡的灌木中。春夏开花,富含香气,为色、香兼备的观赏花木,适宜庭院附近、草坪边缘、园路两侧和假山前后点缀。忍冬耐寒、耐旱、耐涝,耐盐碱,生命力顽强。我想,这也是佛家看好忍冬的原因吧。

8茉莉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谁能想到,江南民歌《茉莉花》源于五台山佛教音乐呢?一支江南民歌究竟与五台山的佛教音乐有何内在联系?中国音乐界的专家们历经多时研究探讨和实地观摩演奏,揭开了《茉莉花》的“身世”。

茉莉花原产于印度、伊朗、阿拉伯等地,佛教是公元前六世纪至前五世纪时,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王子悉达多?乔答摩(释迦牟尼)创立的。两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连。茉莉花可以装饰秀发,由于它的纯洁、芬芳和美丽,在印度一直

作为佛教的吉祥物。在阿旃陀壁画里,菩萨的宝冠上就有镂金的茉莉花。按佛教习俗,把茉莉花用丝线串成花环,供奉于佛像前。汉代以后,我国南方才有类似做法[3]。

为何茉莉会得到佛教僧侣的喜爱呢?

史料记载:中国五台山的佛教为东汉永平十一年由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传入,域外的茉莉花也传入了五台山。茉莉花为白色,代表圣洁,且香味浓厚,许多佛香即是用此花作为制香香料,受僧人们的偏爱,故谱写佛乐的僧人便谱写了以茉莉花为原型的《八段锦》佛乐,以示对茉莉花的赞颂。僧人们四处云游,此曲调便传至江南,并很快以曲调清逸、流畅动听,脍炙人口而得到江南民众的喜欢。之后又经人加工,渐渐便成为风靡中国大江南北的江南民歌。

其实,古代的诗人早已经传达出茉莉花和佛教的密切关系。比如,宋朝王十朋的《茉莉》诗曰:“茉莉名佳花亦佳,远从佛国到中华。老来耻逐蝇头利,故向禅房觅此花。”看来,茉莉花的馥郁芬芳是一种很好的清凉剂,能够使人远离权力、名利的诱惑,保持头脑的清醒。再如,蒋延桂诗曰:“名字惟应佛书见,根苗应逐贾胡来。”茉莉充当了文化传播大使的角色,见证了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

9银杏

佛家用银杏木雕刻佛像,木坚硬细腻,指甲虽薄,亦雕刻如真,不损不破不裂,各地千手佛皆以银杏木雕成,故有佛指甲之称。

古代的方士常取其木刻制作法的符印,传说具有召神袪鬼的作用。故而道教、佛教的宫、观、寺、院中多植此树以示吉祥。《京口记》载:“胜国寺禅堂前银杏一株,可泉上人房之侧,本,人五抱。”《泰山记》载:“五庙前银杏大者围三仞。”僧侣们称银杏树为圣树,称其果为“圣果”。因此,“圣果”、“圣果树”是唐及唐之前宗教界对银杏树的尊称。唐代佛教盛举,寺庙建筑叠起。至今保存完好古老银杏大树多半见于寺庙,是僧侣们精心保护的结果

10曼陀罗花

“曼陀罗”是梵语mãndãrava的汉语音译,有轮圆具足、聚集、坛城、道场之意。即筑方圆之土坛,安置诸尊于此祭供,聚集具足诸尊诸德成一大法门,如毂辋辐具足而成圆满之车轮,是曼陀罗的本义。佛经上说,释迦牟尼成佛之时,大地震动,诸天神齐赞,地狱饿鬼畜生三道的许多苦厄,一时体息,天鼓齐鸣,发出妙音,天雨曼陀罗花,曼殊沙花,金花、银花、琉璃花、宝花、七宝莲花等。至此,释迦牟尼已成就菩提道果,遂开始收教徒,传授他所证悟的宇宙真谛。

传说,在西方极乐世界的佛国,空中时常发出天乐,地上都是黄金装饰的。有一种极芬芳美丽的花称为曼陀罗花,不论昼夜没有间断地从天上落下,满地缤纷。曼陀罗常在佛教经书中出现。《佛说阿弥陀经》记载“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慧苑音义》解释曼陀罗为:“曼陀罗华,此云悦意花,又曰杂色花,亦云柔软花,亦云天妙花。”《大乘妙法莲华经?序品》提到曼陀罗的次数更多:“文殊师利,导师何故,眉间白毫,大光普照,雨曼陀罗,曼殊沙华栴檀香风,悦可众心,以是因缘,地皆严净。……尔时,世尊四众围绕,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为诸菩萨说大乘经。……佛说此经已,结跏

趺坐,人于无量义处三昧,身心不动。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

曼陀罗是一种什么样的花?纯洁的白色(也有淡黄色的),有着雪一样的肌肤,有着修长的花萼筒,掩映在绿树中间。她谦卑地低垂着,仿佛一个张开的小喇叭,对着滋养万物的大地。四川南充产的曼陀罗是重瓣的,长长的花筒淡紫色,微风吹来,摇曳多姿。曼陀罗花与佛教发生联系,也是必然的,她芬芳,圣洁,花朵美丽,极乐世界里就应该样的花儿,象征着无欲无痛的圆满。

12曼殊沙华石蒜花

因常和曼陀罗一起出现在佛经“摩诃曼陀罗华曼珠沙华”而被混作曼陀罗,如先前提到的《大乘妙法莲华经?序品》中。意思是:开在天界之红花。它的雌雄花蕊长长地伸出,花形仿佛台风天被吹翻了的伞,也似红色的风车,又似向秋空祈愿的一双双手。开到荼蘼花事了,乃长叶子,虽修得同根,终其一身,花与叶永无缘相见。花开时看不到叶子,有叶子时看不到花,花叶两不相见,生生相错。故得名彼岸花。佛教认为有生死轮回的境界好比此岸,超脱生死,无爱无恨的境界(涅盘)。好比彼岸。荼蘼是花季最后盛开的花,开到荼蘼花事了,只剩下开在遗忘前生的彼岸的花。所以有人说:“花儿的翅膀,要到死亡,才懂得飞翔,在无爱无恨的土壤才会再萌芽开花。”

红花石蒜(Red Spider Lily),春天是球根,夏天长叶,等秋天花开时叶子已褪去,花叶永不相逢。花有种特殊味道。她颜色如鲜血,是种灵异气氛很重的花。一般认为是生长在三途河边的接引之花。花香传说有魔力,能唤起死者生前的记忆。

彼岸花是开在黄泉之路的花朵,在那儿大批大批的开着这花,远远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铺成的地毯.又因其红的似火而被喻为“火照之路”也是这长长黄泉路上唯一的风景与色彩,人就踏着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路。

13丁香

丁香在花卉众多的寺庙充当什么角色呢?这要从菩提说起。在我国西北的甘肃、青海等地,由于高原气候的影响,菩提和银杏都不能栽植,佛教弟子就选用暴马丁香(与紫丁香同属的一种丁香)代替菩提树。人们称暴马丁香为“西海菩提树”。现北京法源寺内的丁香树,据传是明代的遗物。再如青海省乐都县以南的罂昙寺里的一棵暴马丁香树,相传是明朝洪武年间修建该寺院时栽植的,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特别是在青海高原的东部,距省会西宁市25公里的湟中县沙尔镇,有一座举世闻名的喇嘛教圣地——塔尔寺,是佛教格鲁派的著名寺院之一。据说这座宏伟壮观的佛教寺院的修建,最早起因于一棵奇异的暴马丁香树。有传说神话丁香,丁香的树皮和叶子能够显示出佛像来[4]。

丁香具有独特的芳香、硕大繁茂之花序、优雅而调和的花色、丰满而秀丽的姿态,在观赏花木中早已享有盛名。而且民间还有传说,丁香是“爱情之花”,丁香树是“幸福之树”。丁香,香气迷人,关乎爱情和佛教,而佛教是不谈爱情的。丁香把二者和谐地集于一身,真是神奇。

14杨柳

少时,读《西游记》,脑海里出现观音菩萨的形象,左手托盛着甘露神水的宝瓶儿(净瓶),右手持杨柳枝,蘸着甘露,向人间挥洒,解救人世的疾苦。

为何是杨柳枝?这是基于千年来民间流传的杨柳枝芽能止痛的妙方吧。

查阅史料得知,观音菩萨原是一位男性形象。唐朝,佛教几度旺盛,这与皇帝兴佛的爱好有关,也就是在唐朝,观音由男性形象转变为女性形象。大概是因为女性宁静,坚韧,忠贞的品质更贴近佛教慈悲的情怀。于是,观音菩萨成为带有母性光辉的女性,慈眉善目,端坐莲花之上,手执杨柳枝消除苦疾,观音菩萨成为女性可能更有亲和力。女观音成了佛教的代言人和形象大使,传播佛教精神。而观音手中的杨柳枝,青葱欲滴,柔顺飘逸,也符合女性特征。民间善男信女进寺庙拜观音娘娘,乞求神赐给凡人漂亮聪明的小宝宝,成为寺庙的重要活动[5]。

与佛教相关的植物不止以上几种,例如佛教规定的佛教庭院植物必需有的即是“五树六花”。“五树”是菩提树、大青树、贝叶棕、槟榔、糖棕或椰子,其中有的是佛树,有的是刻写经文所必备和赕佛所必需的,“六花”为荷花、文殊兰、黄姜花、黄缅桂、鸡蛋花、地涌黄莲。

佛教是一种精神信仰,它对现实人生的关怀,即使在现在看来也是极富人情味的,成为古代百姓精神支持和心灵安慰,而佛教的香火源远流长,一直至今。仅与其相关的植物就让人叹为观止。佛教与植物之间更多的在联系等待着人们去探索发现。

s

参考文献:

[1]严奠烽, 汤若霓. 花卉鉴赏纵横谈[M]. 湖南: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2] 陈裕, 罗小飞, 梁育勤. 中国名花鉴赏[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3]孙伯筠, 张持. 花间道——花木文化鉴赏[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8

[4] 严奠烽, 汤若霓. 花卉鉴赏纵横谈[M]. 湖南: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5] 孙伯筠, 张持. 花间道——花木文化鉴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