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酸蓄电池原理讲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06年,普朗特向法国科学院提交了一个由9个单体电
池构成的铅酸蓄电池,这是世界上第一个铅蓄电池—— 普朗特电池。
由于它的主要原料是铅和酸,因而称为铅酸蓄电池或 简称为铅蓄电池。 但普朗特电池存在着电极活性物质利用率低、化成 时间相当长、电池放电容量不大等问题,所以没有获得 工业上的应用。
铅的氧化物和硫酸混合可制成膏剂——铅膏,涂在铅 片上可大大缩短化成时间,电极利用率和电池放电容量 也大为提高。
Pb2++ SO42-
H2O
PbSO4
所以放电过程总的反应
正极活性物 电解液 负极活性物 正极生成物 电解液生成物 负极生成物
PbO2 + 2H2SO4 + Pb
PbSO4 + 2H2O + PbSO4
放电过程是化学能变成电能的过程,这时正极的活性物 质PbO2变为PbSO4,负极的活性物质海绵铅变为PbSO4, 电解液中H2SO4分子不断减少,逐渐消耗生成H2O,H2O分 子相应增加,电解液的相对密度降低。 (2)充电过程: 即将电能变成化学能。 充电时,负极板上的PbSO4进人溶 液,解离成Pb2+与SO42-。电解液中 的H2O解离成H+与OH-。在负极上, 充电时负极板上的Pb2+这时获得两个 电子,被还原成Pb(以海绵状固态析 出),这时电解液中的H+移向负极, 在负极附近与SO42-结合成H2SO4 。
第二节
一、板栅设计
铅酸蓄电池的一般设计
在正负极活性物质、电解液、板栅体积或质量之间作出 分配和平衡。 比质量:
板栅质量 活性物质量 板栅质量
最佳0.35~0.6
(3)电解液:铅酸蓄电池一律采用硫酸电解质,是电化 学反应产生的必需条件。 对于胶体蓄电池,还需要添加胶体,以便与硫酸凝胶 形成胶体电解质,此时硫酸不仅是反应电解质,还是胶 体所需的凝胶剂。一定浓度的硫酸配比一定浓度的硅凝 胶,即成为软固体状的硅胶电解质。碱性蓄电池的电解 液是22%~40%浓度的氢氧化钾溶液。
三、铅酸蓄电池制造的工艺流程
按化成方式的不同,将电池工艺流程分为生极板系列电 池和熟极板系列电池。其中熟极板系列需要进行槽式化 成,即将极板放在专门的化成槽中,多片正、负极板相 间连接,灌入电解液,与直流电源连接,进行充放电化 成。生极板不需要专门的化成槽,而是将生极板装配成 极群组装入电池壳内,灌满电解液,通电进行化成。 生极板的化成工艺流程,避免了生极板在槽化成中化成时 析出气体携带酸雾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也减少了化成后 的洗涤干燥等工序,相对于槽化成工艺有明显的优越性。 但对于高型蓄电池(800A· h以上的电池),由于极板比较高 而厚,采用内化成工艺极板较难化透,容量往往不合格, 因此还是采用槽化成工艺。
Pb(OH)4
PbO2 +2H2O H2SO4
所以充电过程总的反应
正极物质 电解液 负极物质 正极生成物 电解液生成物 负极生成物
PbSO4 + 2H2O + PbSO4
PbO2 + 2H2SO4 + Pb
充电过程中,正、负极板上的有效物质逐渐恢复, 电解液H2SO4比重逐渐增加,所以从比重升高的数值 也可以判断它充电的程度。电解液中,正极不断产生 游离的H+和SO42- ,负极不断产生SO42- ,在电场的作 用下,H+向负极移动, SO42-向正极移动,形成电流。 到充电终期,PbSO4绝大部分反应为PbO2和海绵状 Pb,如继续充电,就要引起水的分解,正极放出O2, 负极放出H2 2H2O 2H2 +O2
D
N T D

内 铁 电
动力型
内燃机车用 铁路客车用 电力机车用
(三)蓄电池的常用术语
1、蓄电池容量
完全充电后放电到规定的终止电压时所能给出的电量。
符号:C
2、放电率
例:C=120A· h
——以某电流放电到规定的终止电压时所经历的时间 标识:20h、10h、5h、3h、1h、0.5h C20=100A· h 20h放电率 放电电流为5A
1881年,富尔(Faure)发明了涂膏式极板,但它的一个
严重缺陷是铅膏容易从铅板上脱落。
1881年末,有人提出了栅形板栅的设计,即将整体的平
面铅板改成多孔板栅,将铅膏塞在小孔中。这种极板在 保持活性物质不脱落方面比整体平面铅板好。
1882年,以铅锑合金(Pb—Sb)作板栅,增强了硬度。
铅粉、铅膏、合金板栅作为现代铅酸蓄电池极板结构 就此确定下来。
(二)蓄电池的命名方法、型号组成及其代表意义
3 — G F M — 500
三个 单体 代号 G 汉字 固 全称 固定型 6V 固 阀 密 定 控 封 型 式 500 A .h
F
M J

密 胶
阀控式
密封 胶体
6 — G F M J — 100
六个 单体 12V 固 阀 密胶 定 控 封体 型 式 100 A .h
照明和点火的蓄电池的发展;其次是电话业采用铅酸蓄 电池作为备用电源,并要求安全可靠又能使用多年,使 得蓄电池开始广泛用于汽车、铁道、通信等工业。
1957年原西德阳光公司制成胶体密封铅酸蓄电池并投
入市场,标志着实用的密封铅酸蓄电池的诞生。
1971年美国Gates公司生产出玻璃纤维隔板的吸液式电 池,这就是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VRLA电池)。 VRLA电池商业化应用30年来,尽管出现过一些问题,
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包括放电过程和充电过程。
(1)放电过程 负极板:一方面铅板有溶于电解液的倾向,因此有少量铅 进入溶液生成Pb2+(被氧化)而在极板带负电;另一方面, 由于Pb2+带正电荷,极板带负电荷,正、负电荷又要相 互吸引,这时Pb2+离子又有沉附于极板的倾向。这两者 达到动态平衡时,负极板相对于电解液具有负电位,其 电极电位约为-0.1V。 Pb2+和电解液中解离出来的SO42发生反应,生成PbSO4,且PbSO4 的溶解度很小,所以生成后从溶液 中析出,附着在电极上,反应式为: 2H2SO4 Pb - 2ePb2++ SO424H++2 SO42Pb2+ PbSO4
6、电池内阻 欧姆内阻: 主要由电极材料、隔膜、电解液、接线柱。 等构成,也与电池尺寸、结构及装配有关。 极化内阻: 电池放电或充电过程中两电极进行化学反 应时极化产生的内阻。 内阻严重影响电池工作性能,因而愈小愈好。
(四)VRLA电池分类
AGM电池: 主要采用AGM(玻璃纤维)隔板,电解液被 吸附在隔板孔隙内。 GEL电池: 主要是采用PVC—SiO2隔板,电解质为已 经凝胶的胶体电解质。
(4)电池槽及槽盖:蓄电池外壳,它为整体结构,壳内 由隔壁分成三格或六格互不相通的单格;其底部有突起的 肋条,用来搁臵极板组;肋条间的空隙用来堆放从极板上 脱落下来的活性物质,以防止极板短路。槽的厚度及材料 直接影响到电池是否鼓胀变形。外壳材料一般是用橡胶或 工程塑料,如PVC或ABS槽盖。
(三)基本反应原理 当用连有电流计的导线连接两极 时,可以观察到三个重要的现象: Zn棒逐渐溶解,铜棒上有气体溢 出,导线中有电流流过 此反应的实质是: Zn 2H++2e组成蓄电池需要有两个条件: 一是必须把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的过程(氧化过程)和得 到电子的过程(还原过程)分割在两个区域进行; 二是物质在进行转变的过程中,电子必须通过外线路。 Zn2++2e- (氧化反应) H2 (还原反应)
负极反应为:
PbSO4 Pb2++ 2e2H++ SO42Pb2++ SO42Pb H2SO4
正极板上的Pb2+在外电源作用下被氧化,失去两个电子 变为Pb4+,它又与OH结合生成Pb(OH)4,然后又分解为 PbO2和H2O,而SO42-离子移向正极与H+结合生成H2SO4 PbSO4 Pb4+ +4OHPb(OH)4 Pb2++ SO42Pb2+ - 2e2H++ SO42Pb4+
壳体的底部有凸起的筋, 用来支撑极板组,并使极板 上脱落下来的活性物质落入 凹槽中,防止极板短路。
(二)主要零部件及作用
(1)极板(板栅 ):以铅锑合金为骨架,上面紧密地涂上 铅膏,经过化学处理后,正、负极板上形成各自的活性 物质,正极的活性物质是PbO2,负极的活性物质是海绵 铅,在成流过程中,负极被氧化,正极被还原,负极板 一般为深灰色,正极板为暗棕色。
板栅的制造
传统的浇铸方式是将熔融的铅液注入板栅模具中铸造而成。 一般是一次铸成2片板栅,因凝固时间长,生产效率低下。 另外,1mm以下的薄型板栅铸造成形有一定的难度。但这种 模具也有体积小、便于倒班、成本低、设计灵活等优势。
1910年开始,铅酸蓄电池生产得到充分发展。
原因:一是汽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带动了用于启动、
(2)隔板:隔板有水隔板、玻璃纤维隔板、微孔橡胶隔 板、塑料隔板等,隔板的作用是储存电解液,气体通道, 使正、负极间的距离缩到最小而互不短路;隔板可以防 止极板的弯曲和变形,防止活性物质的脱落,要起到这 些作用,就要求隔板具有高度的多孔性、耐酸、不易变 形、绝缘性能要好,并且有良好的亲水性及足够的机械 强度。
如漏液、早期容量损失、寿命短等,曾一度引起人们的 怀疑,但经过多年的努力,其设计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 并沿用至今。
二、VRLA电池的结构和原理
(一)结构
负极板


正极板
Hale Waihona Puke Baidu体
壳体采用耐酸、耐热和 耐震的硬橡胶或聚丙稀塑料 制成整体式结构,壳体内分 成6个互不相通的单格,每 个单格内装有极板组和电解 液组成一个单格的蓄电池。
四、铅酸蓄电池的分类、命名和一些常用术语 (一)铅酸蓄电池的分类
1.按照电解液数量和电池槽结构分为传统开口铅酸蓄电 池和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前者为开口半密封式结构, 电解液是处于富液状态,使用过程中需要加水调节酸密度。 后者为全密封式结构,电解液为贫液状态,使用过程中不 需要进行加水或加酸维护,简称VRLA电池。 2.按照电池的用途分为循环使用电池和浮充使用电池。 浮充电池主要是后备电池。循环和启动使用的电池有铁路 电池、汽车电池、太阳能蓄电池、等类型。 3.按照电池的使用环境分为移动型电池和固定型电池。 固定型电池主要用于后备电源,广泛用于邮电、电站和医 院等, 主要是密封型VRLA电池和传统富液电池。移动型 电池主要有内燃机车用电池、铁路客车用电池、摩托车用 电池、电动汽车等。
电解液中存在的H+ 和SO42-在电场的作用下分别移向电池 的正负极,在电池内部产生电流,形成 回路,使蓄电池向外持续放电。所以正 极上的反应为: PbO2 +2H2O Pb(OH)4 Pb4+ +4OHPb(OH)4 Pb4+ +2ePb2+ H+ +OH-
正极放电时有少量PbO2进入电解液与H2O发生作用, 生成Pb(OH)4;而它不稳定,又很快电解成为Pb4+和OH-, Pb4+沉附在正极板上,使正极板具有正电位,达到动态 平衡时,其电极电位约为+2.0V。 当Pb4+沉附到正极板上时,这时通过外线路来的2个电子 被Pb4+俘获,生成Pb2+又与电解液中的SO42-发生反应, 变为PbSO4 ,这些PbSO4以固体形式被吸附在正极板上。
启动型,以20h率标定,表示C20 固定型,以10h率标定,表示C10
3、终止电压
电池放电时电压下降到不宜再放电时(至少能再反 复充电使用)的最低工作电压。 一般的终止电压为1.80V/单体。 4、放电深度(DOD) 指蓄电池放出的容量占该 电池额定容量的比值。 5、循环寿命 蓄电池经历一次充电和放电,称为一次循环(一个周期)。 在一定放电条件下,电池使用至某一容量规定值之前, 电池所能承受的循环次数,称为循环寿命。 17%~25% 浅循环 30%~50% 中等循环 60%~80% 深循环
铅酸蓄电池
第一节 铅酸蓄电池基本知识
作用:是贮存太阳能电池方阵受光照时所发出 电能并可随时向负载供电。
太阳能光伏发电 系统对蓄电池的基 本要求是: ①使用寿命长; ②自放电率低; ③深放电能力强; ④充电效率高; ⑤少维护或免维护; ⑥工作温度范围宽; ⑦价格低廉。
一、铅酸蓄电池的发展
铅酸蓄电池是1859年卡斯通和普朗特(Gaston&Plante) 发明的。 他们用两片铅片作电极,中间隔以橡皮卷成的细螺旋 作隔板,浸在10%的硫酸(H2SO4)溶液(密度1.06g/cm3)中, 构成一个铅酸蓄电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